第368章 傭兵行會

雅蘭防線處,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華國在雅蘭重新建立起了新的防線,這新防線可要比兩百年前被摩卡蟲族攻破的老防線強悍的多

聯合據守有聯合的好處,以前迪雅採取這種方式,不但耗費極爲的小,甚至還能夠利用這防線,對周邊的所有國家進行壓榨,以獲取極爲不菲的收益;而華國,從重新奪回了這裡後,就沒有想過再用其他國家的人員來進駐,全盤的都有華國自行來負責,當然了,兵力人員什麼的不需要,不等於物資上也不提供,不但防線處的下華星域裡的國家、勢力有着各自的繳納款項,中華星域與上華星域,只要生活在了華國控制區域裡的所有國家、勢力,都會有着相應的防線攤派

在伯丁成爲了備選防線之後,並不等於在伯丁旁邊的國家就能夠少掉該繳納的款項,只要華國還在抵擋着蟲族,只要華國還承擔了當年簽署的條款,按照着規定,這筆通常五年繳納一次的款項,都必須準時滿額的送到華國的接受地去。

不過,相對於星系裡的其他國家,不管是迪雅國控制區域裡,還是另外的一類大國控制區域裡,抑或是在三不管區域中的國家與勢力,生活在華國控制區域裡的國家、勢力要幸福的多。能夠用數量上真心不算多的物資完全的解決問題,還真的不存在什麼爲難,與之前相比。又出人又出力,還沒有最多極限上的劃定,實在是讓華國控制區域裡的非華族人都全部的擁護。

隨着地盤急速增長,華國本來規劃的四十年建造時間,卻只用了二十年就完成,節省下了一半。當然,這十四年的建造時間,只是主要工程建造,後續上的二期三期,爲防線儘量加強的規劃。也已經進入到了開工期。

防禦着航道出入口的封鎖性質的基地,通過從其他地方移動形體的方法,補充到了五十顆,防線中部,即要道部位,數量更是達到了上百顆,並儘量的集中到了最前沿的三道防區處;各種直接就在防線這裡就近生產的巨炮、防禦炮,已經源源不斷的安裝完成;戰艦生產區。機甲工廠區,都是採取的直接的搬遷的方法,在防線後方,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重工業與製造業的工業區。在防線這裡建造在華國之內可以拍在首位的工業區域,不但是爲防線提供着充沛的武器,還同時的。可以輻射整個下華星域,讓下華的發展不至於拖了華國的整體後腿——下華星域是遭受蟲災最爲嚴重的區域,三個星域中比較,發展上自然是最慢。

這二十年一邊抵禦着蟲族的進攻,一邊進行建造的時期裡。防線這裡的也發生了不小的人事變動:劉希文與整個以狄氏家族爲主的指揮層,十之**的,都在這段時間裡進行了離職;軍隊裡的狄氏成員,也同樣的離職了絕大部分,零星留下來的人,也需要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徹底的脫離華**隊體系;與狄氏家族進行着一樣動作的,還有着華國之內數量巨大的家族,是任何的家族!只要在族聯會裡掛着號的,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都要進行着與狄氏一樣的脫離工作。

家族私兵,與華國的國防軍,將不會再有直接的交叉聯繫,國防軍將成爲一個純粹的機構;各家族裡的私兵數量。以前因爲是特殊情況,在規模上造成了膨脹的趨勢,而這也在狄氏帶頭的情況之下,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節制,在這個行動中,族聯會專門的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家族武裝調查署,只要發現了任何家族膽敢不把規定放在眼裡,偷偷超過了規定中的要求,那麼迎接家族的,就是極大的懲罰,最嚴重者包括家族強行的被解散。

讓華國的國防部成爲真正的華國政府下的部門,讓所有的家族再無法干擾軍方的部署,讓國防部徹底的成爲華國整個國家全體公民的武裝,……族聯會的協定,非常有必要。

從一開始到徹底的執行,都是有狄氏牽頭並且一直關注着的。要說這個族聯會的協定對哪個家族影響上最大,毫無疑問的,肯定就是狄氏了。沒有哪個家族的私兵比狄氏更多更強,都能夠是華國國防軍全部實力的好幾倍了;沒有哪個家族滲透進華國國防部的深度能夠達到狄氏的程度,一句話下去,改朝換代是立馬就能夠成功。而當狄氏徹底的放棄了自己在國防部的權利,把權利交還後,其他的家族,唯一的選擇就是遵照着執行。

對狄氏的這種舉動,幾乎沒有人提前的想到過。在紛紛大鬆一口氣,並且華國政府各個機構還爲之暗暗歡慶之時,心中都有着太多的疑問:狄氏真的放棄這麼大,真的對掌控華國不動心?

盤旋着的疑問,也在狄氏二十年裡率先帶頭執行之下,也徹底的消除了,華國可能爆發的內亂,可能爆發的內戰,是真的在狄氏的高風亮節之下,消散了。

退出國防部,退出所有軍隊,退出政府機構,唯一保留的,就是在族聯會中的相關席位。

族聯會在這二十年華國飛速發展的時期裡,也進行了一次改組與修訂,設立了上席五十張,中席五百張,下席五千張的新席位。

一個上席擁有着一張決定票;十個中席各有着十分之一的決定票;下席就是百分之一。施行的一百五十個決定票模式,以安置華國中大大小小的各個家族。

不但目前的家族只能夠低於五千五百五十個,以後,如果沒有在族聯會裡進行提議並且佔八成決定票予以通過的話,那麼這個席位數量。將會一直的保持下去;而如果以後還有着更多的家族出現,只要沒有這裡的席位,國家不會承認,族聯會也不會承認!相當於是人爲的把家族數量,給提前的限定在了一個固定數字上。

家族的數量沒必要越來越多、多到氾濫的,還不如讓華國的議會,這個專門面對華國非家族之外的力量,來進行發展呢!

三權分立中,目前還是族聯會的力量最強,因爲族聯會有着狄氏。並且狄氏是用了法律條文,直接書寫了的唯一一個、以後永遠也不會第二個的華國特級家族。

特級家族有着極多的特權,這也算是狄氏爲華國立下了那些多到無法計算的功勞後的一點點回報;特級家族在上席位裡,永久性質的佔據着十五個的席位,也就是說,在全部的決定票裡,狄氏一家就有着十分之一。

華國以前離不開狄氏,現在同樣。以後也是如此。這同樣是狄寒這個真正的華國當家人想要看到的情況,狄氏在族聯會用法律直接的規定下了這個條文之後,算是徹底的把以後,與華國綁定住了。因爲不再有可能、還有其他國家能給出比這條件更好的出來了。

族聯會的改組與修訂,其實就是對家族勢力的一種限制,家族在最初之時確實有着很強的促進效果。但是到了華國現在這個位置,從以後來考慮,如果再不對家族勢力進行限制的話,要不了多久,就算是有着狄氏在其中進行穩定調解。內亂仍有着極大的可能發生,華國的分裂也會漸漸的成爲必然。

議會就是建立在華國獨立性質的公民性質上的,把家族勢力剔除開,其他的所有華族人,都是華國的公民,都是獨立性質的。都是華國的一員,都能夠通過議會來發出自己的聲音;政府同樣的如此,在對國防部進行純粹性質的行動時,政府機構中也發生了,所有的、各個家族的成員,都不得到政府機構裡去任職,把權利全部的移交,讓華國民主共和的性質凸顯出來。

不可能在一個國家裡徹底消除掉家族這種勢力結合體。就和不能徹底的消除掉人類的私心是同樣的道理。限制,只能是限制,讓國家之內的各方勢力形成一個平衡,纔是長久之道。

狄氏在全面的收縮退回的同時,不但在族聯會上進行着提前佈局,也還在其他的地方,獲得更多的優勢,而這,就是狄錚在爲他老子誘發的那個想法,開始努力的步伐了。

火星自治區,早已經成爲狄氏的獨自地盤,除開該繳納的稅款與該進的義務之外,儼然就是國中之國,成爲了一處極爲特異獨行的存在。而這樣的自治區,同樣的用了法律的條文,進行了鄭重的闡述。

國防軍、政府裡收縮退回來的人員,是相當龐大的一個數字,怎麼進行安置,就被提高了日程上來。家族的私兵數量,在華國之內、就算是自治區之內,也同樣的收到族聯會的限制,能夠安置進去的只是極爲少量的一點點。那麼其他的人,在不想近期的在國外佔據地盤形成海外勢力的話,那麼就需要用一個變通的方法,來讓狄氏順利的過渡。

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成立僱傭軍,並且建立遍及華國、在國外也有着大量分會的狄氏傭兵行會!武裝到了牙齒,戰力強悍到爆棚,經驗豐富到讓人咂舌的狄氏僱傭軍,剛一出現,就在迪雅國掀起了一陣十級旋風。

狄氏成員,當年在軍隊裡,可是搞過一種任務點的軍中臨時機構的,這種方式很好,也同樣的拿到了傭兵行會中來使用。

在迪雅星系各處的分會,只能消耗掉狄氏兵員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則仍然的駐紮到了雅蘭防線,那處在行會中等級僅次於在火星恆域大唐星上的總會,開始了朝着防線之外的蟲族,瘋狂的絞殺。

別看狄氏族人貌似做的事沒有什麼變化,以前是在國防軍裡殺蟲子,現在同樣是在幹這個,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前者是以國家的名義,現在,是一門生意,是受到了僱傭。傭兵行會,不管外界怎麼來看,但這確實是用了生意上的套路,進行着的一種變換。

傭兵出現的時間,是非常早的,早到在星球之內的原始時期,就興盛過無數年。迪雅星系了的傭兵行會,同樣是大量的存在,其行會裡的僱傭軍數量,可謂是數不勝數,就是說與星系裡的海盜一樣多,也不算誇張。

狄氏可不是一進入這個行當,就直接的打出了傭兵行會這個超大的帽子,沒見到前面還加了兩個字“狄氏”嗎?不管從那裡看,這就是生活在迪雅星系裡的一個家族,所成立的下屬分支。

狄氏傭兵行會,和一些跨國的大型運輸公司、在國內有着專門的碼頭,在國外也遍及開來的性質差不多;而且這種以家族、勢力聯合體的名義組建的行會,在迪雅星系裡也是多了去了,如果有人以狄氏的這個相當於是公司性質的傭兵行會說事的話,能用作反駁的資料,也同樣的多了去了。

狄氏傭兵行會一出現,規模上就馬上的、當之無愧的成爲了迪雅星系中傭兵行會十強之列。並且狄氏傭兵行會還非常的封閉,根本就不像其他的傭兵行會那般兼收幷蓄什麼人都要。

這樣的情況,倒是能夠讓一直擔憂、害怕着狄氏的人稍稍的能放下點心,可在這種封閉的情況之下,狄氏傭兵行會的團結性,也遠遠不是其他的傭兵行會能夠媲美的,可以極爲樂觀的預見,要不了多久,狄氏傭兵行會,就會成爲迪雅星系裡的傭兵龍頭,成爲具備着絕對優勢的傭兵中的最強團體。而到了這個位置後,再來採取其他的措施,比如學着其他的行會進行兼收幷蓄、進行等級劃分,把整個傭兵行業給整合,似乎也不算太難。

狄錚在與父親狄寒在那天談論過後,並沒有全盤的按照父親的想法來做,即在家族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宗門來。他選擇的方式,就是現在的這種,家族,行會,最後纔是宗門!讓行會這存在,在家族與宗門之間進行一個緩衝。

對此狄寒倒沒覺得不妥,反而認爲這個方式,更爲的穩妥。只要能夠把握住一點,那就是狄氏必須在其中起着主導作用,那就夠了。

第239章 新型傳送第114章 新建第100章 冰心丹第130章 合廊星域第370章 器師第388章 洞天變化第12章 煉藥(上)第84章 靈氣異常第4章 菜農第171章 再剿匪第64章 徵召第209章 女徒弟第246章 靈魂記憶第296章 異生物第284章 狠招第21章 藥浴第31章 躲藏第346章 沉澱期第58章 首行第94章 狄鎮第222章 尊者星球第66章 靈識第207章 一個要求第124章 開靈湯第370章 器師第40章 地星第72章 御醫第75章 偏差第256章 冒名第290章 科技樹第197章 名聲大震第57章 水3第99章 大建設第49章 機甲(上)第352章 乾坤洞天(下)第222章 尊者星球第306章 海夕蟲第330章 新兵(下)第335章 大型蟲潮第1章 徵兵第21章 藥浴第394章 護航任務第388章 洞天變化第160章 菜鳥第230章 蟲口第228章 天火琉璃瓶第380章 再抵和韻第129章 低烈度戰爭第334章 仍在戰鬥第238章 首領腦蟲第134章 國戰第298章 聯盟雙贏?第375章 創世第266章 科技大國第282章 星洞(下)第10章 市場第80章 聚靈效果第257章 五星第36章 航道第205章 醒來(下)第212章 中立星第160章 菜鳥第32章 記賬第335章 大型蟲潮第212章 中立星第187章 任務中心第49章 機甲(上)第265章 探路第388章 洞天變化第106章 心悸第72章 御醫第80章 聚靈效果第75章 偏差第175章第97章 醫院選址第216章 改造戰艇第114章 新建第118章 功成第45章 對戰第204章 醒來(上)第306章 海夕蟲第168章 路途第105章 邀請卡第141章 幻陣第337章 方案第28章 危機第379章 出行之前第90章 座艦第263章 瘋狂反擊第94章 狄鎮第166章 從屬國第28章 危機第357章 強大的華國(下)第70章 蟲族(下)第39章 星門第95章 家事第325章 中華星域(下)第380章 再抵和韻第103章 首次煉器第73章 御醫(下)
第239章 新型傳送第114章 新建第100章 冰心丹第130章 合廊星域第370章 器師第388章 洞天變化第12章 煉藥(上)第84章 靈氣異常第4章 菜農第171章 再剿匪第64章 徵召第209章 女徒弟第246章 靈魂記憶第296章 異生物第284章 狠招第21章 藥浴第31章 躲藏第346章 沉澱期第58章 首行第94章 狄鎮第222章 尊者星球第66章 靈識第207章 一個要求第124章 開靈湯第370章 器師第40章 地星第72章 御醫第75章 偏差第256章 冒名第290章 科技樹第197章 名聲大震第57章 水3第99章 大建設第49章 機甲(上)第352章 乾坤洞天(下)第222章 尊者星球第306章 海夕蟲第330章 新兵(下)第335章 大型蟲潮第1章 徵兵第21章 藥浴第394章 護航任務第388章 洞天變化第160章 菜鳥第230章 蟲口第228章 天火琉璃瓶第380章 再抵和韻第129章 低烈度戰爭第334章 仍在戰鬥第238章 首領腦蟲第134章 國戰第298章 聯盟雙贏?第375章 創世第266章 科技大國第282章 星洞(下)第10章 市場第80章 聚靈效果第257章 五星第36章 航道第205章 醒來(下)第212章 中立星第160章 菜鳥第32章 記賬第335章 大型蟲潮第212章 中立星第187章 任務中心第49章 機甲(上)第265章 探路第388章 洞天變化第106章 心悸第72章 御醫第80章 聚靈效果第75章 偏差第175章第97章 醫院選址第216章 改造戰艇第114章 新建第118章 功成第45章 對戰第204章 醒來(上)第306章 海夕蟲第168章 路途第105章 邀請卡第141章 幻陣第337章 方案第28章 危機第379章 出行之前第90章 座艦第263章 瘋狂反擊第94章 狄鎮第166章 從屬國第28章 危機第357章 強大的華國(下)第70章 蟲族(下)第39章 星門第95章 家事第325章 中華星域(下)第380章 再抵和韻第103章 首次煉器第73章 御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