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俄羅斯人還沉浸在天下無敵的莫名幻想中,他們是歐洲憲兵,是拿破崙終結者,是不可能被打敗的國】武力揚諾夫同樣這麼認爲——當他掌握實權,將會把所有失去的都奪回來,不管用什麼方法。
只是這個歐洲大國早已褪去身上那無敵的光環,就連日本也有膽子上去咬一口,雖然在華國參與下沒有成功,卻讓人看清了俄羅斯的實力。
在歐洲東線的慘敗更證明了這一點。俄軍東線指揮官吉林斯基手裡的第二集團軍幾乎全軍覆沒,就連集團軍司令官薩姆索諾夫都自殺身亡。
西線戰場上法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德國人的右翼主力在比利時和邊境地區攻勢迅猛,德軍兵力龐大、準備充分,比利時境內的要塞沒能阻擋德國戰車的腳步。法國邊境地區遭受巨大威脅,爲了減輕自身的壓力,法國人派出特使莫里斯·帕萊奧洛格督促俄國人向東普魯士進攻,俄國人對此非常熱心。
戰爭開始後兩個星期俄國就做好了初步動員準備,到了191o年3月中旬,有六十五萬俄國士兵做好了戰鬥準備。擔任俄國參謀總長並將統率參戰軍隊的伊凡·吉林斯基將軍向法國保證,兩個星期後就會有八十萬俄軍就會作好戰鬥準備。
沙皇的伯父、總司令尼古拉大公,是一位專心致志的親法者,他向大使保證說:“我甚至可以不等我的幾個軍全部集合。我一感到足夠強大,我就進攻。”俄國的軍隊數量一項處於歐洲領先地位,在歐洲,有近一百萬大軍應對德國的挑戰,在遠東和中亞,還有近六十萬大軍防禦華軍的威脅。總參謀長吉林斯基估計,動員半年後俄國將拿出三百萬大軍參戰,一年內拿出五百萬大軍參戰。
如果不是華國在邊境地區駐紮重兵,歐洲部分的兵力還可以加強,不過對於吉林斯基來說,目前的兵力已經足夠。
沒有人對俄國人聲稱做好了戰鬥準備的話表示懷疑,人們只看到了俄國龐大的兵力,卻忽視了其他影響戰鬥結果的因素。
俄國同德國和奧匈帝國有一條共同邊界,延伸一千一百餘英里。那時是俄國一個省的波蘭,形成一塊二百五十英里寬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向西突出二百英里,在西部和西北部與德國毗連,在南部則與奧匈帝國鄰接。它的西部邊界離柏林只有一百八十英里。它的北面是東普魯士,這塊八十英里寬的德國領土夾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之間。
東普魯士由堡壘地帶拱衛,意在防止俄軍越過波蘭邊境前進。沿着維斯瓦河上游和省會柯尼斯堡周圍構築了堅強的據點。穿過東部邊境就是五十英里寬的馬祖裡湖,成爲嚴格限制俄國進犯道路的天然障礙。奧地利利用喀爾巴阡山脈,從克拉科夫經過倫貝格(現在的利沃夫)到羅馬尼亞邊境,設置了築壘防禦工事。在俄國和它的波蘭省之間,在平斯克這個中心的周圍,都是普里皮亞特沼澤,有三萬八千平方英里的沼澤地、雜樹叢和幾條泥土道路。
德國的鐵路系統包括十七條通向東普魯士的路線,可以每天行駛五百列列車;這樣的系統可以在短時期運送一支龐大的軍隊。多條支線從幹線分叉到許多邊境地區,以迅調動部隊應付突然事件。奧地利則造了七條鐵路線經由喀爾巴阡山脈通向加利西亞,每天的運輸量是二百五十列列車。俄國從主要內地城市到華沙只有六條鐵路線,支線也太少,沒有什麼軍事價值。
爲了攔阻來自西面的入侵,俄國鐵路的軌距比德國所用的軌距寬。邊境地帶故意讓它成爲被森林和灌木叢隔斷的半荒蕪荒地,未鋪砌的道路下大雨時就變成一片泥漿。由此而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當俄軍走近這些邊境地區時,它的運動慢得象運貨馬車的度那樣。這種運輸系統使已經轉動不靈的軍事機器無限的緊張。當沒有準備的俄軍經法國堅決要求,輕率侵入東普魯士,以減少德國對西線的壓力時,事情就將更糟了。
吉林斯基的兵力共計三十個步兵師和八個騎兵師,分成兩個集團軍,由亞歷山大·薩姆索諾夫將軍和帕維爾·連年坎普夫將軍統率。連年坎普夫統率第一(維爾納)集團軍,薩姆索諾夫統率第二(華沙)集團軍,都以他們的城市基地命名。
爲了侵入東普魯士,這兩個集團軍都必須走馬祖裡湖區域兩邊的固定路線,連年坎普夫沿着北部邊界前進,於3月17日越過邊境,薩姆索諾夫則預定兩天後尾隨前進,取道南部邊緣地區。
早些年代施利芬在馬祖裡湖花了很多時間,在考慮對付這種類型調動的最有效措施。他命令,集中充分兵力對付最先出現的俄軍,然後進攻另一支軍隊。這一戰術十分出色地簡單,而負責德國東線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興登堡將軍和參謀長魯登道夫堅定的貫徹了施利芬這一戰術思想。
歷史在華國的煽動下在這裡也生了改變,原先的歷史中俄國是在法國邊境之戰結束後才向東普魯士進攻,這個時空中聯軍早早的在邊境之戰中顯出頹勢,迫不及待的要求俄軍參戰。原時空中統帥德國第八集團軍的司令官是馬克斯·馮·普里特維茨將軍,這個憑藉花言巧語和****段子騙取威廉二世信任的“胖傢伙”,不過是個宮廷寵臣,根本不具備統帥集團軍的才能。
包括施利芬和小毛奇在內,德國6軍的將領無不希望將普利特維茨趕出去,恰好這個宮廷寵臣在與情人歡愉時不幸心臟病突,幫了德國6軍將領們一個大忙。當然,這位將軍的死亡與華國調查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於是,年長的興登堡將軍不得不坐鎮東線,年輕的魯登道夫則因爲擔任華日戰爭觀察員期間優異的表現和總結報告中真知灼見的思考,成爲第八集團軍的參謀長。二人配合默契,嚴格貫徹了施利芬提出的攻其一路的作戰方針。
另外,東線作戰計劃制定中還有一位關鍵的軍官,那就是馬克思-馮-霍夫曼上校。這位俄國問題專家在戰爭爆前一個星期抵達東線,成爲第八集團軍的作戰軍官後他向興登堡將軍呈交了一個作戰計劃,即集中力量打擊薩姆索羅夫的第二集團軍,然後掉頭攻擊俄軍另一支軍隊。
霍夫曼的作戰計劃並不是沒有根據,而是建立在對對手的瞭解之上。他是參謀部的俄國問題專家,他講讀俄語都很流利。多年來他積累了關於他的敵人的豐富知識,特別是連年坎普夫和薩姆索諾夫之間的對立。日俄戰爭期間,霍夫曼曾以官方觀察員的身份在場,那時他無意中目睹一場難忘的吵架。在滿洲瀋陽火車站的月臺上,兩位怒目相視的俄國指揮官正在互相破口大罵。突然間,他們揮拳打了起來,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倒在地。(勝利者薩姆索諾夫曾引起這次爭鬥。當他的打得筋疲力盡的西伯利亞哥薩克人被迫放棄一座有價值的煤礦給日本軍隊時,連年坎普夫一再不顧要他以騎兵師去支援的命令。)霍夫曼猜測,連年坎普夫又將拒絕援助薩姆索諾夫,兩名將軍的個人矛盾將影響戰局——他們不會爲了大局放下成見。
另一個根據是俄**隊的散漫,日俄戰爭似乎沒有教會俄國人如何打仗,他們倒是加大了軍隊的先進裝備採購力度,例如坦克、飛機、迫擊炮、機槍和無線電等,但這些新式裝備根本沒有轉化爲戰鬥力。
德國人截獲了不少俄國人的電報,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對電文進行加密。關於俄國人正在傳送非密碼電訊的報告,受到德國高層軍官的深切懷疑。只有霍夫曼相信這不是一項策略--他在滿洲看夠了俄國人的散漫情況。在一位已死的吉林斯基參謀人員俄**官身上現的文件中所透露的設計的路線和部署,和被截獲的這類電訊相一致,俄國野戰軍隊是沒有密碼或密碼人員的,俄國高級統帥部似乎沒有想到過需要訓練擔任這種任務的報務員。
除此之外落後的鐵路運輸系統、混亂的後勤補給系統、爭風吃醋的將領都是霍夫曼堅定自己作戰計劃的原因,幸運的是興登堡將軍和魯登道夫都贊同霍夫曼的計劃,上層的統一貫徹到了底層,併爲德國取得了東線第一場大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