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章 意外發現

“老人家,仲磐好功夫,征戰沙場將是員猛將,老人家教導有方啊!”

“將軍大人太過獎了!多謝大人賞識仲磐!”

“老人家,本官前段時間收容了幾百名孤兒,組成了一支童子軍。本官想讓他們學些功夫防身。老人家好身手,是否願意幫本官教他們一些功夫?”

加上黃忠的父親黃清,兩個老人一起傳授功夫,訓練童子軍,假以時日,說不準從孤兒中出幾個小黃忠、小典韋?目標要遠大,有些事業不是劉靖這代人能完成的,他以後會有兒子,孤兒們長大之後就去輔佐他。

孫策、孫權不就是靠父親孫堅留下來的程普、黃蓋和韓當等部下起家的!

拜典飛爲童子營假軍侯,負責訓練童子軍。

典飛十五年前就是隊率,封個假軍侯一點不過分(黃清也是假軍侯)!一是表示尊重;二是一旦郴縣有戰事,兩個老傢伙也可以領兵(假軍侯及以上纔是軍官,可以領一曲人馬)。

“末、將、遵令!”典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說話都有結巴,樂得合不攏嘴,老了還當上了假軍侯,沾了兒子的光。

看來人人都想當官!不想當是沒有機會!

“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劉靖抱起典韋的女兒親切的問道,她有些膽怯。

“庶民回稟將軍大人,小妹叫典琴,剛滿五歲!”兒子搶着回答了,初生牛犢不怕虎!

“你叫典滿對不對?”

史書上說,典韋戰死後,曹操爲之痛哭,重葬,拜其子典滿爲郎中。

“是父親大人告訴將軍大人的?”男孩一臉認真的問道。

劉靖自作聰明,一臉尷尬!

典韋一臉疑惑,驚訝地望着劉靖。

“典滿真聰明!”

……

韓豐、張成、魏延和馬德帶着典韋一家到街上買回布、鞋子、布巾和針線等,囑咐韓豐給兩個小孩各買了一包糕點。

典妻和妹妹自己會做衣服。

晚上,請了許琛一家和典飛一家,許劭和兒子許混在座,黃忠、華佗、孫嵩、張濤、韓豐、王密、李強、鄒興、龔心和黃芪等作陪。

許琛也是性情中人,沒一點瞧不起典飛和典韋。許劭面帶微笑,靜靜地聽大家談話,暗中觀察劉靖。

剛開始,因有許琛和許劭在,大家放不開,喝着、喝着,酒精起了作用,你一碗、劉靖一碗,喝得酣暢淋漓。

宴席中,典飛父子倆眼睛發熱,不時擦拭着眼角。

最後,許琛喝得有些站不穩,被許褚和許混攙扶着走了;華佗、孫嵩也喝高了,只好回房睡覺。

典韋父子倆神志清晰,十幾碗好像喝的是水,看來喝酒有遺傳!

--------

早晨,陰沉沉的。

一家人換上了兩個女人連夜趕做的新衣,穿上皮靴,煥然一新。

歷史上,譙縣(現毫縣)出了四大名人:老子、曹操、華佗和許褚,老子已作古,華佗和許褚已攬入囊中,曹操今後不知是敵是友?

中午時分,渡過渦水。

渦水寬六十餘丈,水流平緩,兩岸就是淮北平原。

過了渦水向東行進十里,進入許家莊地界,許褚騎着高頭大馬走在最前面,三輛大車緊隨其後。

遠遠的,不時有收割的農民從稻田裡上來,給老太爺、太太和、公子和小姐跪頭請安。

許家莊,方圓十里(十里爲亭),位於譙縣東北面,離縣城二十餘里。周圍是平整肥沃的農田,中央是塢堡。塢堡四周的土牆高一丈二尺,寬五尺,牆上有箭洞。牆外有條寬三丈、深一丈的護城河,東西南北四座莊門,門樓、塔樓、瞭望塔和吊橋一應俱全。

許家莊有一萬多人,塢堡住了一千多戶人家,七千多人,還有三百多戶散落四處,八成姓許。

有一條馳道從南門外通過。

門樓上的兩名莊丁見老太爺回來了,急忙跑出來迎接,給許褚牽着繮繩,簇擁着馬車進入莊內。

一條小河從北向南穿塢堡而過,河水清澈見底,現在已經進入枯水季節,溪水潺潺。兩岸一派黃綠色,小河上架有木橋。

聽許褚介紹,這條小河叫小龍河,起源於北面的飛龍山,下連渦水,注入淮水。小龍河和護城河貫通,豐水季節,河裡有魚蝦。莊內林木蒼翠,一南一北兩棵銀杏,高聳入雲,金黃色的樹葉,從粗壯的樹冠判斷,不下一百年!

房屋密密麻麻,錯落有致,和當今的江南小鎮差不多。

有不少女人正在小河上洗衣、洗菜,見到老莊主回來了,紛紛放下手上的東西,跑過來向老太爺、太太和公子蝅

****

~

上頁病?吹叫眈業踝瘧郯蠔蛻硨蟾嫺墓倬懶聳慮櫚腦H巳褐型蝗揮屑父讎送純奩鵠矗Ω檬撬勞黽葉〉募揖臁?br />

許琛出面安慰。

許褚告訴劉靖,二年前,蟻賊叛亂時,二千多蟻賊到莊裡搶糧食,大家拼死抵抗,死了四百多人,趕跑了蟻賊!他的父親許衡(亭長)在那次災難中死了。族人們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加高、加固圍牆,奏請官府,打造兵器,訓練義勇。

這一年多來,還算安靜,但最近聽說離這三百多裡的碭山出了一股蟻賊,領頭的叫劉闢。

百姓們有些惶恐不安。

許府位於塢堡中央,佔地十畝,四周還有一道兩人高的圍牆,坐北朝南,二十多棟房屋。

許府南門外是片空地,北面有一高臺,建有屋檐,粗大的橫樑上懸掛着一口銅鐘,怎麼有點地道戰的味道?

村民聞訊後,從四面八方朝許府而來,一下子聚集了二、三千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羣老者和中年人,神情威嚴,帶着衆人跪地迎接。

“建威將軍劉大人在此!”許琛慌忙從車上下來,朗聲喊道。

“庶民不知建威將軍大人駕到,有失遠迎,請將軍大人贖罪!”

“快快請起!”

“多謝將軍大人!”

許琛吩咐一名中年人領着韓豐和王密帶着部下朝東面的十幾間大屋走去,那是莊裡空閒的軍營。士卒們在空地上拴好馬,卸下東西,安頓下來。

許府外院是下人居住的地方;中院是糧倉、客廳、飯廳、書房和客房;內院是自家人住的地方。

房屋多爲青磚瓦房,門廊上雕刻有花鳥蟲獸和山川河流。

青石鋪墊,門檻高大,從外院向內院地勢逐漸擡高。

進入寬敞的客廳。

許劭把路上遇到山賊的經歷說了一遍,刀光劍影,繪聲繪色,看來他可以做個說書人。

“多謝將軍大人救命之恩!”衆人又起身跪地拜謝。

“快快請起!”

“多謝建軍大人!”

“管家!”許琛清了一下嗓子,向外喊道。

從外面跑進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綢緞、高帽,三綹銀鬚,一雙眼睛透出精明能幹。

許琛在他耳旁耳語一番,管家告辭走了出去,衆人喝茶。

不一會,管家和五個端着大盤子的下人走了過來,上面整齊碼放黃燦燦的金餅。

又想起在江陵城,習平送劉靖黃金的情形。許琛是不是也送劉靖黃金錶示感謝?但劉靖好像沒有上次的欣喜和激動,上次是劉靖迫切需要錢作爲購買糧食的本金;這次不一樣的!現如今,劉靖的身家已有八千萬,一行人也不急需用錢。

“多謝將軍大人救命之恩,庶民無以回報,區區薄禮贈與將軍大人以作軍資,恭請將軍大人笑納。”

“恭請將軍大人笑納!”衆人齊聲喊道。

“莊主太客氣了,本官奉旨討賊,剿滅叛逆是本官份內之事!既然莊主這般盛情,那恭敬不如從命!本官收下,作爲軍資,繼續前行絞殺叛逆餘孽。”不能潑了別人的面子。

“無雲、文長、你們都進來!”

“請大人吩咐!”

把五盤金子交給他們端着,猜得出是五百金!

“北部都尉聽令!”

“末將在!”黃忠站起來,威風凜凜。

“本官命你牽二十匹戰馬送給許莊主!”

在路上繳獲的戰馬,也值二百多萬!

“末將遵令!”

“將軍大人太客氣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

“管家,快去叫人殺豬宰羊,準備宴席,給將軍大人和和各位將士接風洗塵!”

“是,老爺!”

“莊主太客氣了!”

“應該的,請將軍大人在府上多住幾日,容庶民盡地主之誼!”

“本官還有重要軍務在身,明日在貴府打擾一日,後日一早就啓程。本官有幾件事要打擾貴府?”

“將軍大人請講!庶民一定盡力去辦!”

“那本官就不客氣了,這次本官奉旨討賊,兇險無比!帶着家眷上路,行動不便,想把典政德(典飛)一家暫時留在貴府,返回時,再接他們離開,這段時間就麻煩莊主了。”

“這好辦,房子多的是,願住多久、住多久!”

“本官要繼續往東追擊叛逆餘孽,典仲磬的手上還沒有稱手的兵器,不知莊上是否有鐵匠?”

史書上說,典韋稱手的兵器是重達八十斤的雙鐵戟!是自己打的、還是別人幫他打的?劉靖不清楚,反正他手上沒有!

典韋的手上有了稱手的兵器,威力將劇增!

“這好辦,莊裡還存有不少上好的鐵料,汝南鄭家是鍛造鐵器的行家,他一家就住在莊裡。庶民馬上派人把他們叫來,聽將軍大人吩咐!”

“不麻煩老莊主,就叫仲康帶本官去就夠了!”

“那也行!”

黃忠彙報,戰馬已牽來,衆人一齊出去,推託一番,許琛命人接過繮繩。

軍民魚水情。

衆人回到客廳,繼續喝茶聊天,許琛講起了汝南鄭家的來弄去脈。

鄭家的先祖鄭麻和許家先祖許慎淵源很深。

很久以前,鄭麻一時衝動殺了本郡黃家的兒子,那黃家也是當地名門望族,鄭麻被官府判了斬刑,等待秋後問斬。在先祖的幫助下,活動關係,花了一大筆錢,救了他一條命,全家人改判流放,遣送到了涼州高昌縣。在老死他鄉之前,給皇帝送了幾件他親手打造的上等兵器,皇上賜免了他一家人的罪,但鄭麻已病入膏肓,死之前囑咐年幼的兒子鄭興在打鐵謀生之外要多讀點書。鄭興帶着家人回到了汝南老家,發奮讀書,學有所成,後遭黃家後人排擠,不得已來譙縣投靠許家莊,從此就一直住在莊上,一百多年過去了,鄭家因打鐵技藝出衆,遠近聞名,生活不錯,加上人緣好,人丁興旺,購置田地。鄭興的重孫鄭迅也飽讀經書,在莊裡開有私塾,教莊裡的孩子們讀書識字。鄭迅的長子鄭文成從小聰明伶俐,喜歡讀書,從太學畢業後被大將軍何進徵爲尚書侍郎。二子鄭文公從小悟性極高,知書達禮,十五歲就把家裡的鐵鋪接下來打理,五、六年過去了,技藝超羣,很多人慕名前來請打造佩戴的刀劍,他就在這地方娶妻生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二子是不是名滿豫州的鄭渾、鄭文公?”原來他躲在了這裡!劉靖還派馬恆帶人到右扶風去找尋他!他的哥哥鄭泰已是尚書侍郎,他會跟劉靖走嗎?

“將軍大人也知道他的事?”許琛一臉驚訝,黃忠和華佗更是驚訝不已;孫嵩臉上露出了笑容,朝劉靖微微點頭。

“本官幾年前在豫州遊學的時候,聽人提起過他,聽人說他打造的刀劍都是上品!”

“看來這小子真的有名氣,連將軍大人都知道!兩年前莊裡來了蟻賊以後,庶民懇請國相大人同意後,叫他帶着莊裡的鐵匠打造過一批鐵刀和長戟,作爲百姓看家護莊之用。仲康手上的九環刀就是文公這小子的得意之作!”

劉靖是隨口編的!鄭渾如今並沒有名氣!十幾年後,因鄭泰和擔任豫章太守的華歆是好友,鄭泰在揚州刺史任上病逝後,鄭渾就帶着一家人前往投靠華歆,後被引薦給曹操,慢慢纔有了名氣。

“鄭文公現在何處?本官想見一下他!”劉靖強壓着喜悅問道。

“將軍大人,這好辦!派仲康把他叫來就是了!”

“就不麻煩莊主了,本官也想去看看他的鐵鋪,瞧瞧鐵料。”

“仲康和文公是好友,那就讓仲康帶將軍大人前往。”

許褚帶劉靖一行人們走出客廳,孫嵩和黃忠也想看熱鬧,跟着出來了,華佗留在裡面陪衆人說話。

屋裡有些悶熱,外面清新多了,一羣人跟在後面。

鄭家的鐵鋪靠近南莊門,小河的下游。

遠處看見一股股黑煙從院內升起,傳來乒乒乓乓的鐵錘敲擊聲。

六間有院牆的大瓦房,一棵高大的槐樹遮天蔽日。

“文公兄,一向可好?”許褚人未到,大嗓門先到。

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二章 青羊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二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六十二章 譙縣決戰(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三章 吳縣顧元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二章 受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四章 發現了鹽塘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二章 投石車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章 從長計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章 攤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雲結婚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章 于禁獻計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史慈被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包圍了徐庶和曹昂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過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四章 啞巴吃黃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七章 過年(二)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章 收復交州(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劉靖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章 調走劉靖的兵馬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九章 冀州首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八章 討伐曹操(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佔領蒲阪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章 命案破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討伐曹操(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六十二章 譙縣決戰(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一場激戰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章 時間不等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放棄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九章 屍橫遍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六章 袁紹撤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四路猛攻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馬德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
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二章 青羊坡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燭第六十五章 不死不休(二)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二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六十二章 譙縣決戰(七)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三章 吳縣顧元嘆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章 緊要關頭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二章 受傷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四章 發現了鹽塘第六十八章 不死不休(五)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一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十二章 投石車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章 從長計議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章 攤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西羌歸順第五十章 鮑鴻運來了糧草輜重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雲結婚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章 于禁獻計第六十一章 譙縣決戰(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史慈被圍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虎入山林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八零章 考慮遷都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九章 包圍了徐庶和曹昂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三章 回家過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四章 啞巴吃黃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二章 稍事休整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邊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七章 過年(二)第二百十四章 又簽訂停戰協定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章 單打獨鬥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章 敵人的弱點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章 收復交州(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候對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靖到了雲中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拖住劉靖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混戰在一起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章 調走劉靖的兵馬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八四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魁頭和騫曼打起來了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五章 閒情逸致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九章 冀州首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八章 討伐曹操(八)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佔領蒲阪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章 命案破了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五十八章 譙縣決戰(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二章 討伐曹操(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五章 出師不利第六十二章 譙縣決戰(七)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三章 一場激戰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章 時間不等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六章 從起點開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章 放棄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交換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六章 趕往武邑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人到了定邊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與狼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九章 屍橫遍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六章 袁紹撤退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七章 頭等大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四路猛攻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馬德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七章 攻佔平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