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殺去東京

劉秀的定都詔令乃是公開頒佈,在南方的繡衣衛細作不難弄到,他們原文抄錄送到北方,由張魚親自奉至第五倫手中。

這詔令用了一首古詩,便是《曹風.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嘆,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嘆,念彼京師。”

短短三句,劉秀心中那思念長安的情緒便表達清楚,再在詔令中追憶過去做太學生時在長安的見聞,歷數未央宮、北闕、高廟的輝煌,最後昭告天下,劉秀身爲大漢的繼承者,仍一心夢想着要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攘除第五,還於舊都!所以大漢的京師,只有長安一個,其餘江都、金陵等,不過是臨時行在。

“真是好對手啊。”第五倫不無讚歎,劉秀的選擇超出了他的預料,卻又在意料中,劉文叔便是這樣的性情啊,勇中有穩,穩重有剛。

第五倫令人將此文抄了,給魏國的三公九卿送去:“讓羣臣都看看,劉秀仍不忘克復中原,與我朝乃是不死不休,那些以爲平定北方,便能讓四方傳檄而定的人,該醒醒了!江東猛虎在側,吾等焉能安寢?”

作爲封疆大吏,青州刺史李忠當然也收到了一份,唏噓之餘,只覺南方那一位確實有英雄之姿,勝過了劉子輿。

同時,李忠也意識到這是絕佳的契機!

第五倫抵達臨淄,住進了漢時“齊王宮”後,李忠便對他講述起此地歷史。

“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號曰東秦,有十二之固。故而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矣,於是劉邦使長子劉肥王於此,重修田齊王宮。”

李忠進言道:“如今時移世易,然青州地利仍在,齊地與關中懸隔萬里,離心甚大。王莽時,赤眉起於琅琊東海,保於兗州泰山,然而最終坐大,卻是劫掠青州後所致。臣以爲單設立一刺史,尚不足以制衡全齊,只有一法可以替代分封。”

“哦,是何法?”

李忠道:“在臨淄立東京,勝過封王無數!”

“再者,劉秀念念不忘北伐復漢,其兵鋒雖不足以抵達青州,但兩淮往後爲戰場,勢必殘破,急需一處穩固後方,青州人口數百萬,又有膏腴沃壤,衣被天下,臨淄足爲帝王都,必使四方輻輳,也方便陛下巡狩統御。”

第五倫頓時瞭然,看來爭東京這股風,已經從兗州曲阜,吹到臨淄來了。

他先前不願定東京於曲阜,是不願讓曲阜成爲實打實的“聖地”,如今李忠將臨淄作爲備選送到面前,第五倫同樣不太樂意。

第五倫當然清楚昔日臨淄“人衆殷富,巨於長安”的輝煌,在青州人李忠、東郭長安心裡,這是他們的驕傲,但在皇帝心中,誰又希望枝大於幹,喧賓奪主的情況出現呢?哪怕它是陪都!

在第五倫看來,如今臨淄中衰,人口規模銳減近半,縮水成了天下第三大城市,這才符合其地位,臨淄已經是經濟中心了,大不必再做政治中心。

但面對李忠殷切的推薦,第五倫只對他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

“卿放心。”

“予意已決,東京,一定會設在青州!”

……

在李忠聽來,第五倫這幾乎是口頭允諾,未來東京將設於臨淄,試想,千年以來,臨淄都是齊地絕對的中心,舍他其誰呢?

李忠雖然沒什麼主見,容易被他人意見影響,但作爲官僚的業務能力還是在的,他入主青州一年,將本地恢復得不錯,第五倫沒在臨淄待太長時間,數日後便移駕向北,進入千乘郡地界。

千乘郡被濟水一分爲二,這是一條神奇的河流,據《禹貢》說,濟水是大禹爲了治理黃河而開導而出的,它源於大河以北的王屋山,卻通過地下潛流,中下游跑到了黃河以南,從滎澤東流,再度潛流,這纔在千乘郡注入大海,這便是三起三伏。

第五倫站在濟水渡口處,看着黃乎乎的濟水感慨:“古人云,濟清河濁,如今連濟水也渾了。”

不但渾濁,連徑流也小了許多,第五倫聽說,古時候,濟水是東方向向冀州夏都進貢的主要通道,而春秋戰國時,濟水也是齊國和中原、河北貿易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見,年年歲歲,濟水之上千帆競發,萬櫓齊搖,船隊往返於各國之間,那是一種何等壯觀的景象啊。

然而現在的濟水卻已經枯竭到大船擱淺於河心,猶如笨拙的巨獸,這道齊地的北方“天險”,成了個小水溝,無怪乎耿伯昭的幽冀兵團能輕而易舉渡過。

第五倫問過官吏,原來濟水雍塞,是從王莽時開始的,根據水工們的理論,濟水的地下潛流通道,經過黃河附近的滎澤、大野澤等湖泊,但黃河決口堵住了這通道,導致滎澤始枯,濟水下游也日漸淺小。

這也就罷了,不過是廢了一條交通要道,減少水源,讓昔日繁榮的濟水兩岸農、商一起衰敗而已,但根據這幾年河濟間各郡的上奏,另一個潛在的危險,卻成了懸在本地頭上的一把利劍!

作爲管着全國水利工程的官員,水衡都尉杜詩巡視黃河,正好也到了千乘郡,來謁見第五倫,向他稟報了自己的發現。

“自從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決於魏郡後,故道遂廢,大河另走了新道。”

然而這所謂的新道並不穩固,黃河水只如一條巨蟒,在大平原上扭來扭曲,二十年過去了,下游河道仍不固定,有時候它脾氣上來,動作太大時,甚至會侵入到濟水附近。

“這便是濟水渾濁之源。”杜詩向第五倫陳述了事情的嚴重性:“在平原郡,大河新道與濟水河道間,最近時只有短短二十里!”

對長達千里萬里的大河來說,二十里,不過是睡覺時翻個身的距離,杜詩幾年前就在關注此事,按照水衡都尉官吏的觀察,大河確實有向東南偏斜,奪濟水河道的趨勢!

第五倫聞言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河、濟本是地位相同的“四瀆”,這要是成了同道之河,那問題可就大了——在後世,黃河就是奪濟入海,導致濟水這條著名的河流從歷史上徹底消失。

消失的不止是一條河,還有沿岸幾個郡的膏腴之地,被溫潤濟水養育的青州北部,要真被洶涌的黃河水一衝,只怕又是一場類似新莽決河的浩劫,別說千乘,濟南、臨淄都不一定安全,幾個月內就能給第五倫製造百萬流民,這是趕着給泰山上的赤眉殘部送兵源麼?

第五倫帶着憂慮,渡過濟水時,舉行了祭河儀式。

“山有五嶽,水有四瀆,東爲江,北爲濟,西爲河,南爲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今河、濟不寧,百姓不安,予亦夜不能寐啊。”

結束儀式後,他對杜詩及青州刺史李忠道:“大河決口,發生在二十年前,時過境遷,確實難以讓黃河復歸故道了。”

“但大河奪濟,予必須阻止!”

“縱不能見黃河清,聖人出,至少得讓濟水復清,保住青州百萬生民膏土性命!”

……

過了濟水後,第五倫便來到了此番青州之行的終點:狄縣。

狄縣很普通,規模、人口上不如臨淄十一,甚至都不是千乘郡的治所,之所以取了這麼個怪名,據說在春秋時,它曾經被身材高大的長狄人佔據……

進入戰國後,狄縣唯一出場的機會,便是作爲燕國在齊地的最後一座城郭,曾被名將田單圍困,三月而不克,最後靠着儒士魯仲連勸降,得以不戰而復,就此結束了燕齊之間的百年戰爭。

而到了秦末之際,狄縣又出了一樁大事: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爲齊王,田儋的弟弟,便是第五倫名義上的祖宗,田橫。

所以第五倫這趟來,也算“衣錦還鄉”,是來瞻仰祖先故籍的。狄縣歸於魏國已經好幾年,當地郡守、縣令早就將田氏祖宗墳冢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找了一羣過去姓田,漢初逃避強遷改姓的“親戚”來迎接第五倫。

第五倫待這羣遠房親戚還算熱情,每人發了一匹布,每家得一扇肉,作爲辛苦費,但對於他們希望加入宗室籍貫,改姓“伍”,享受減稅免稅的懇請,第五倫讓宗正府婉拒了。

這國姓可不是隨便發的,哪怕是長陵的一二三四五這些近宗,也必須有子弟立功、中舉,才能得到承認,換言之,想和皇帝同姓,可不是靠那稀薄的血緣就行,還得憑個人努力。

同樣,狄縣作爲黃河、濟水之間的城市,過去還算繁榮,如今卻像落入陷阱,不但經濟衰敗,百姓面有菜色,更是時刻擔心黃河水某日灌過來,將無數代人生活的城郭變成湯池。

於是迎接第五倫的當地父老親戚中,不乏哭訴哀求,希望皇帝能讓他們搬去長安,但第五倫卻緘默未言。

狄縣又小又窮,甚至連像樣的行在都找不到,人物也乏善可陳,第五倫祭拜了先祖墳冢後,似乎就沒事幹了。

然而就是在這破小地方,第五倫卻宣佈了一件讓所有人震驚的大事。

“我朝有五京之制,西京長安、中京洛陽、北京鄴城皆備,今東方已定,陪都仍缺,予觀狄縣乃祖宗墳冢所在,人傑地靈,又控三齊之肩背,爲河朔之咽喉,當立爲‘東京’。”

論文化,它不如曲阜,論經濟人口,它不如臨淄,還時刻面露黃河奪濟的危險,爲什麼啊?

第五倫卻肅然道:“方纔有人哭訴,說大河肆虐,狄縣位於河濟間,時刻會淪爲澤國,希望能搬走。”

“一家人容易搬走。”

“一族人亦可行。”

第五倫反問在場衆人:“但狄縣數萬人,千乘郡數十萬人,河濟之間百萬之衆,亦能說走就走麼?活人是走了,祖宗墳冢又當如何?”

“二十年前,王莽爲保其魏郡元城祖墳,放任大河決口而不救,予則相反!爲護河濟百萬生民,寧特設陪都於此,並將派遣三公大臣調遣民夫,修築堤壩,阻止大河水奪濟。”

第五倫知道,在陪都問題上,自己的選擇,必須比劉秀,更加擲地有聲!

“兩年前,予目睹河水氾濫,淹沒魏軍與赤眉賊寇,良莠皆亡,心中憤慨,遂向大河宣戰!其言猶在耳畔,今日便將打響第一役,東京立於此,行轅置於此,予誓與狄縣、與河濟共存亡!”

第28章 季布一諾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128章 護官符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445章 陳倉第678章 次元第107章 烽火第27章 疏不間親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687章 流星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535章 鼎足第258章 飄第415章 想桃吃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356章 逃婚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345章 突騎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683章 大敵第182章 福報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216章 天命!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17章 友軍第497章 中心第120章 天下亂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531章 齊家第169章 狗頭第678章 次元第87章 假摔第271章 打拳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629章 烽火第553章 陰陽第648章 帶惡人第598章 落紅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175章 大腿第488章 蟲子第693章 齊卸甲第120章 天下亂第524章 老友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629章 烽火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618章 不許秀!第368章 公平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22章 貧富差距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572章 死地第32章 馳名雙標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17章 草率了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34章 大學城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504章 飛天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157章 真·秀第574章 馬鹿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84章 起飛第403章 易姓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65章 皇漢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394章 南渡第115章 三顧第394章 南渡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303章 摸尾第687章 流星第216章 天命!第529章 細線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76章 北狩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309章 磨豆
第28章 季布一諾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128章 護官符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445章 陳倉第678章 次元第107章 烽火第27章 疏不間親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687章 流星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535章 鼎足第258章 飄第415章 想桃吃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356章 逃婚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345章 突騎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683章 大敵第182章 福報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216章 天命!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17章 友軍第497章 中心第120章 天下亂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531章 齊家第169章 狗頭第678章 次元第87章 假摔第271章 打拳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629章 烽火第553章 陰陽第648章 帶惡人第598章 落紅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175章 大腿第488章 蟲子第693章 齊卸甲第120章 天下亂第524章 老友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629章 烽火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618章 不許秀!第368章 公平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22章 貧富差距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572章 死地第32章 馳名雙標第306章 高屋建瓴第17章 草率了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34章 大學城第340章給他一個師第504章 飛天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157章 真·秀第574章 馬鹿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84章 起飛第403章 易姓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65章 皇漢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394章 南渡第115章 三顧第394章 南渡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303章 摸尾第687章 流星第216章 天命!第529章 細線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76章 北狩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309章 磨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