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陰陽不調

“月體無光,待日照而生光。”

桓譚沒有像往常那樣出言駁辯,反而陷入了沉思。

他從小就有仰望天空的習慣——這其實很尋常,對這時代的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他們想要知道時間,就必須觀察太陽和月亮的高度,若計劃在夜間旅行,就更得了解月相,若在新月時出門,很大概率會摔在溝裡。

所以桓譚曾無數次見過日月同輝的場面:月相爲下弦月時,月亮會在午夜升起,隔天上午時它還會掛在空中,肉眼清晰可見。

回想起那一幕就能發現,與太陽相比,月亮在白天的光芒頗爲晦暗,最重要的是:發亮的一邊,總是朝着太陽!

若按照渾天說過去的看法:日月星辰皆自發光,這現象可說不通。

可如果將太陽當成光球,月亮則無光……

“臣告辭。”桓譚朝第五倫作揖,他要趕回天官署去,用這種新的想法來推演計算,對天文越瞭解,他就明白一個道理:直覺是靠不住的,一切都得有切實的計算!

但桓譚才轉頭去幾步,卻又小跑回來,從發愣的小郎官手中搶過了那本《周髀算經》。

“此書且先借臣一用。”

第五倫笑道:“君山不是說這是僞書,多爲謬論麼?”

桓譚可管不了那麼多了:“蓋天說已證明爲謬誤,但其中,或許也有一點真知呢?”

接下來數日時間,桓譚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他將舊的“渾天儀”進行改造,把想象中發光的圓盤,換成小球,並將月亮塗黑……然後就整天擺弄這個模型,時而唏噓,時而發笑,經過反覆的推導計算,只有月亮不發光,月相、月食的週期才能完美無缺!

等他再次入宮時,已在《算經》的基礎上,完善出了一整套理論:

“日譬猶火球,發光;月譬猶水球,不發光。”

聽着桓譚的話,第五倫含笑未言,之所以這麼認爲,因爲桓譚用千里鏡觀察過月亮,發現它上面並非過去設想中的光滑,而是多有凹凸不平,其中更有許多陰影位於低窪。桓譚以爲是水,稱之爲“月海”,第五倫也沒點破。

桓譚繼續道:“火則外光,水則含景。故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背日則光盡也。”

月亮的光是“水中日影”,這下一切似乎都解釋得通了,第五倫還算滿意,按照現在的天文水平,能到達這裡已頗爲進步……

豈料桓譚卻沒完,進一步提出了大膽的設想:“既然月光乃日影,那這漫天星辰,或許也不盡是自行發光,是否也有星星,是映射太陽而明呢!”

這就讓第五倫很吃驚了,卻見桓譚目光炯炯,獻上了一份他懷疑“不發光”星辰的名單來。

“西方之太白。”

“東方之歲星。”

“北方之辰星。”

“南方之熒惑。”

“中央之鎮星。”

換成後世的話,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早在商周春秋,中國人就已經發現這五顆星的運行與其他星辰不同,特地拎出來與五行對應,而它們,正好是五大行星,確實不發光,桓譚的猜想對了。

但猜想,必須有計算來印證,桓譚道:“陛下已給天官署撥了黃金,但明年的用錢仍需增加,臣希望能打造更好的千里鏡,用以觀察五星。”

桓譚頗爲興奮:“臣早就發現,鎮星(土星)之上隱約若有環,似雲霧狀。太學博士們說,此爲中央之星,故若披冕服,象徵帝位,臣以爲不然。非但要看清這星環爲何物,更要算出五星運行規律……”

他剛剛證明了:月食有常數,不在政治!

而桓譚更加相信荀子的那句話: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這九天雖高,日月雖遠,星辰雖多,宇宙雖大,但他,定會一點點摸出規律。讓一條條不容駁辯的鐵證,取代前朝《天官書》上充斥的讖緯迷信。

王莽、劉歆的事充分證明了,光靠災異的恐嚇、祥瑞的胡言,是挽救不了時局的,搞清楚自然規則,方能讓第五倫應之以治!

第五倫看着這位短短數年將頭髮熬得花白的老朋友,既心疼又敬佩。

不知桓譚是否意識到這點,不知不覺,他也和同一時代的王莽、劉歆、揚雄一樣,走上那條妄圖“成聖”的道路了。

但與三人不同,桓譚被第五倫牽引踏上的這條路,叫“探索發現”。

“若君山繼續求索下去,說不好真能以此成爲一代宗師。”

可第五倫還是止住了他的喋喋不休,笑道:“君山且慢,黃金予會給,新的千里鏡也要造,但莫要忘了今日召卿來見,所爲何事。”

第五倫拍着案几上那一摞報告道:

“天上事且放一放,吾等先說說地上,更緊要的事!”

……

被第五倫一提醒,桓譚這纔想起來,今日入宮,他確實有“正事”要辦。

案几上的報告,其實是第五倫安排給天官的正經活:對比各朝曆法。

桓譚最初以爲,第五倫是想讓他們替魏朝新修一套曆法,畢竟每逢改易朝代,往往就伴隨易歷:春秋戰國時曆法混亂,秦朝棄夏小正而創《顓頊歷》,到了漢武帝時,隨着朝廷全面轉向“王道”,顓頊歷這種暴秦殘餘顯得過時,就召集天下能人修《太初曆》。

至於王莽,新朝也有新曆,就是劉歆所制《三統曆》。

第五倫若再修一曆法,該叫什麼?《五德歷》麼?

可到了近幾年,桓譚才發現,第五倫對修歷似乎不急,他更關心的,是隱藏在這些曆法變動後的某種“自然規律”。

“書雲:帝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第五倫念出了這段話,所謂“敬授民時”,就是君主向萬民頒佈曆法,以明四時更替有序。華夏自古以農事立國,上古先王“躬稼而有天下”,故而曆法之於君主和萬民有形而下與形而上兩重意義。

就形而下來論,君主頒行的“曆法”即“農事之法”,就是爲了指導萬民進行農業生產。

就形而上來說,君主頒行的“曆法”關乎“政統之法”,既然以“天子”自命,代天牧民行化,如果連天道運行的四時倫序都不能掌握,如何昭示海內自己“受命於天”?

但事實證明,天道運行和四時倫序,還真不是人能掌握控制的,時移世易,絕不是一句空話。

“歷代之所以改歷,除了以上緣由外,還因爲一件事。”

第五倫伸出了食指:“舊曆法不好用了。”

過去的歷法,多久了就會出現謬誤,說好的某個節氣會降溫,應該做如何準備,誰料大寒潮提前幾天就來了,將莊稼凍壞無數。

這不止是古人的天文知識有瑕疵,比如較爲先進的《太初曆》,每用125年,即差一日。

還因爲氣候這狗東西,一直在變啊!

桓譚奉命對比後,發現確實如此:“查王莽《三統曆》與漢武《太初曆》相比,許多節氣皆有偏移。”

“再查漢元至王莽間百年,北方諸州郡降雪、結冰、化冰日期,確實稍有提前。”

隨着第五倫統治北方,天官可得到的數據就更加全面了,近幾年幽州遼東、幷州一帶寒潮頻發。

“遼西郡臨海一帶,進入臘月末尾後再度結冰,車馬及人可往返陸地與海島間,已是連續三年如此了,海水封凍,此自漢以來,聞所未聞之事也。”

“幷州也不好,降下大雨雪,泥途盡冰,邊民寒餓,死者甚衆。”

如果說這還只是個別地區極端氣候,那第五倫親自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就讓他更加坐不住了。

第五倫看向窗外,那兒種着一蓬蓬的竹子:這不知是漢朝哪位皇帝種下的,據最老的宮女說,漢成帝時還頗爲翠綠,可到了王莽朝時,就大片大片枯黃,到了第五倫統治的時候,更是徹底枯死了。

若是劉秀和他手下的方士聽說此事,必然大喜,但第五倫不打算研究這裡面的讖緯,他關注的是:漢朝時關中長得好好的竹子,養不活了!

“予讀太史公《貨殖列傳》,說到渭川千畝竹,但予從小就未曾見過,倒是河北淇園,從春秋時就生長的好竹,近年也越發蔫了。”

不止如此,漢武帝時破南越國,移栽了許多南方的植物到關中,諸如菖蒲、山姜、甘蕉、桂、蜜香,甚至還有龍眼、荔枝,於是命名爲“扶荔宮”。

可現在,在關中人工培育荔枝?簡直是笑話,連那些流出宮外的橘子,要麼枯死,苟延殘喘的那點,也只能生出乾癟苦澀的“枳”來。

竹子雖是好材料,但沒了它們人也不會活不下去,奇花異果雖然香,但和老百姓沒啥關係。

然而最要命的是,近來幽州、幷州的州牧、郡長官紛紛訴苦,說氣候和王莽時一樣乾燥寒冷,甚至更差,糧食越來越難種,一些邊民,被迫只能改成放羊了……而草原的牧民也不好過,不止匈奴,烏桓人也頻繁犯塞,他們的北邊,又出現了慢慢南遷,進入魏朝視野的新部族:鮮卑。

凡此種種擺在面前,答案呼之欲出了,第五倫頗爲嚴肅地問桓譚:“卿覺得,這意味着何事?”

雖然知道那個答案,但縱是博學如桓譚,也沒法立刻說清楚其中奧妙,只能回了一句不會錯的話:

“天地陰陽不調,以至於災害並臻,元元蒙辜。”

第五倫頷首:“簡而言之,便是氣候在變冷!”

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517章 再見第247章 進京第280章 破竹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668章 賈復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356章 逃婚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98章 一粒第282章 皮骨第330章 你坐啊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181章 守土長官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93章 橫刀立馬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656章 英雄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437章 五頭鮑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683章 大敵第685章 大決戰第434章 國野第97章 大意了第126章 南下第147章 要文鬥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214章 稱帝第503章 敢動第307章 驕傲第365章 私貨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46章 騎驢第423章 燕歌行第376章 比爛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23章 秋菊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485章 鬼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589章 忠誠!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282章 皮骨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109章 黃河謠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82章 竇融第670章 赴會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600章 第五層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190章 董王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309章 磨豆第257章 安民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520章 煞幣第49章 父慈子孝第131章 如玉第690章 “隕石”第598章 落紅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78章 陰兵借糧第120章 天下亂第227章 起立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115章 三顧第342章守戶之犬第269章 兒皇帝第122章 老王第658章 要有光第648章 帶惡人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418章 遊擊第596章 強弩之末第690章 “隕石”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
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517章 再見第247章 進京第280章 破竹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668章 賈復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356章 逃婚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98章 一粒第282章 皮骨第330章 你坐啊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181章 守土長官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93章 橫刀立馬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656章 英雄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437章 五頭鮑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683章 大敵第685章 大決戰第434章 國野第97章 大意了第126章 南下第147章 要文鬥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214章 稱帝第503章 敢動第307章 驕傲第365章 私貨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46章 騎驢第423章 燕歌行第376章 比爛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23章 秋菊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485章 鬼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589章 忠誠!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282章 皮骨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109章 黃河謠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82章 竇融第670章 赴會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600章 第五層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190章 董王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309章 磨豆第257章 安民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520章 煞幣第49章 父慈子孝第131章 如玉第690章 “隕石”第598章 落紅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78章 陰兵借糧第120章 天下亂第227章 起立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115章 三顧第342章守戶之犬第269章 兒皇帝第122章 老王第658章 要有光第648章 帶惡人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418章 遊擊第596章 強弩之末第690章 “隕石”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