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下

李清回到府上時,天色已經全黑。興慶府永遠比不上開封府,這裡雖然是都城,但是夜生活只有貴族們纔有得享受,而且又是那麼的單調。

“將軍。”熟悉的長安口音,李清心中閃過一絲溫柔,但是也只是那麼一瞬間。他冷冰冰的回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我今天在集市買到一點長安產的青茶……”一雙雪白的小手捧着一小袋茶葉,怯生生的遞到了李清面前。

李清注視着這袋青茶,目光終於慢慢的溫柔起來,他嘆了口氣,道:“多謝你。”

“那奴家告辭了。”

望着遠去的纖細的背影,李清微微搖了搖頭。他走進“書房”,取了供在架子上的一柄寶劍,找了塊布,坐下來,開始擦拭。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夫君。”

李清沒有擡頭看他的妻子,他在西夏有一妻兩妾,妻子是党項人,一個部族首領的女兒,姓衛慕,沒有名字。生有二子一女。最大的兒子都已經十二歲。真是可怕的年齡。

“那個女人不是普通人。”衛慕氏似乎習慣了丈夫的神態。

“我知道。她是史十三寫信讓我暫時收留的。”

“那個馬賊?”

“對,那個馬賊。”

“所以她時常鬼鬼祟祟的,你也容着她?”衛慕氏的話雖然是指責,卻說得非常的溫柔,溫柔得幾乎不象是党項女人。

“既然是史十三寄託的人,縱然是奸細,我也得容着她。”李清面無表情的說道,把手中的劍插入鞘中,小心的放好,一面說道:“我可能要去一次講宗嶺,然後皇上可能還要去銀州,我也要隨駕,回來之時,也許要六月份了,家中之事,拜託你了。那個女人,便隨她做什麼好了。總之不要招惹,不要得罪。”

“是。”衛慕氏應道,並沒有多問。

“兒子和女兒,單日習武,雙日習文。和漢文先生說,若是不用功,便往死裡打。李家的後代,不可驕慣。”

“是。”

“你也要多多保重。”

“是。”衛慕氏的眼中,忽然一陣晶瑩。

大宋京兆府。陝西路安撫使臨時駐節衙門。

“整編完畢的振武軍第一軍,以及神銳軍第一軍、第二軍,將在下個月授予軍旗,正式採用新的禁軍旗號,神衛營第三營、第五營將入駐延州與綏德,這兩支部隊還攜帶了一種新式火器。最成問題的,是侍衛馬軍所轄之騎軍,遲遲未能整編成軍。也因爲整編速度不快的原因,如今本部前線,部隊的建制與番號也因此顯得很混亂。”安撫使參議豐稷非常有條理的向石越報告着陝西路的兵力,讓人很難想像他到任尚不及二十天。

“爲何侍衛馬軍整編速度這麼慢?樞密院的計劃不是優先完成對西夏布防部隊的整編麼?”石越有點奇怪,因爲再怎麼一個慢法,一年半的時間,不可能連一個軍都整編不出來。

豐稷笑着糾正道:“樞密院的計劃是優先完成殿前司的馬軍四軍的整編,其次是對西線,再次是北線,最後是東南各路。殿前司所屬部隊是禁軍最精銳的部隊,擔負着拱衛京師之重任。樞密院絕不會等閒視之。現在戰馬之供給,據下官所知,除了殿前司四騎軍之外,則要先配置給侍衛步軍司所轄的神銳軍。因爲樞密院認爲在軍隊整編之前,邊防應當以防守爲主;而且西北騎兵,還有蕃軍存在,所以純騎兵軍的急迫性低於馬步混編軍。一年半的時間,整編出整整馬步軍整整十三個軍來,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效率了。”

石越笑道:“神衛營呢?爲何纔給西線兩個營?”

豐稷看了四周一眼,見除了侍劍與李丁文、陳良兩個幕僚之外,並無他人,連另一個幕僚劉道衝也不知道被派到哪裡去了,這才壓低了聲音說道:“大人一定早已知道,二月初一,聽說兵器研究院試驗成功了一種威力巨大的火器,下官懷疑樞密院是打算將其他的六個神衛營全部裝備這種火器。同時下官也聽到傳聞,說樞密院打算擴編神衛營,將八個營的計劃增加到十八個營。”

石越微微一笑,他早已知道兵器研究院終於試製成功了火炮。只不過這種火炮成本暫時來說成本非常高昂——那是熟銅鑄造的炮管。兵器研究院正在夜以繼日的試驗採用鑄鐵或者鋼管制造炮身的技術,以求大幅度降低成本。火炮的誕生,雖然威力驚人,在試驗中一炮轟穿了一堵磚牆,但是趙頊卻並沒有大肆聲張,反而下令保密。因此即便是可以接觸到大量軍機的安撫使參議豐稷,也不知道這種新式火器的名稱。

石越自然也不敢隨便泄露軍機,只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又問道:“那麼第三營與第五營攜帶的新式火器,又是什麼?”

“只知其中有一種名爲‘萬人敵’,是沈存中親自設計。其餘的詳情便不得而知。”

石越微微頷首,道:“看來禁軍的情況暫時就是如此了。昨日接到消息,環州附近的講宗嶺,發現有許多西夏人出現,而且似乎在屯積木材。估計西夏人是想在那裡建城寨。樑乙埋是存心不給本官安穩日子過。”

豐稷早已知道西夏國相樑乙埋派刺客行刺石越之事,到此時爲止,石越陸續“贈送”給樑乙埋的人頭,已有三個之多。但讓人奇怪的是,雖然安撫使衙門守衛森嚴,石越出入警蹕,但是爲了“區區”三千黃金,卻一直有許多的刺客前赴後繼。

他皺眉道:“樑乙埋臉皮之厚,古今少有。送了三個人頭給他,他還一直喊冤,一面卻變本加厲的派遣刺客。如今又開始在講宗嶺搞小動作,若是任其施爲,則他不免變本加厲,日後環慶無寧日,朝廷追究起來,是今日未能阻止之過;若是派兵去阻止,卻是輕開邊釁,只怕朝廷不肯。”

“講宗城絕對不能讓樑乙埋築起來。”李丁文忽然插道,“此處對環慶是極大的威脅。一定要想辦法破壞。邊境衝突是小事情,幾十年來宋夏邊境真正的安寧是沒有過的。”

“聽說李秉常生性衝動,怕就怕他大舉入侵,一旦損失大了,御史臺肯定不會放過。到時候兩府便只有拿我們當替罪羊。”豐稷有點擔憂朝廷的反應。

“不用怕。”石越滿不在乎的笑道,“不給樑乙埋一點厲害,他會沒完沒了。搞不好哪一天他就跑到我大宋境內來築城了。眼下讓他修,修到一半,一把火燒了他的。”

“兵少了只怕不行。”

“七天之內,劉昌祚與王厚都會到任,劉昌祚歸高遵裕管,王厚歸李憲管,李憲暫時還在京師回不來,不好越級調他的兵。講宗城,便讓劉昌祚去拔了。再派人去京師,問問兵部職方司,到底要何時才能在陝西設分部,幫我來清理這些刺客。”

李丁文搖了搖頭,苦笑道:“職方司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求人不如求己。眼下還得靠自己。”停了一會,又說道:“高遵裕是烈武王高瓊之孫,當今太后之從父,親貴無比,非等閒可比。如今爲羌部總管,在羌人之中,威信僅次於王韶。如此重大決策,公子不與他商量,僅以一紙傳文,說不定會別生事端。”

豐稷與陳良也一起點頭稱是,道:“李先生所言有理。”

石越沉吟一會,點頭道:“那便先聽聽他的意見,正好我也應當親身瞭解一下沿邊的情況,趁此機會,親自去一次渭州。”

“這……實在太危險了。請大人三思,下官以爲請高遵裕來一次京兆府便可。又或者公文往返,問其意見,也已是尊重。”

石越笑吟吟地說道:“如此怎麼能表示我的誠意?更何況若沒有親眼所見,日後判斷起來,便沒那麼準確。總不能因爲有幾個刺客,我便被嚇得龜縮於京兆府不敢出城了吧?相之,你這次卻不必跟我前去,此間事務,麻煩你與子柔一道整理清楚。我與潛光兄去渭州便可。”

“是。”豐稷與陳良欠身答應着。

“子柔,若何蓮舫來此,你便請他多等幾日。”

“何畏之?”陳良愕然道。

“正是。我託他辦點事情。”石越微微笑道,“晚上劉希道請客,陶商翁、範德孺,還有京兆府知府張問、通判何秉,都會到席。今日之事,便先議到這裡,劉希道的面子,我不敢不給。”

豐稷嘻笑道:“卻是有人敢不給劉希道的面子,下官聽說監察御史景安世與朱時都拒絕了。監察虞侯向安北與副使段子介也不肯出席。”

“他們是監察官。”石越淡淡的說道。

豐稷卻搖頭道:“大人有所不知,景安世是呂相公的門生,朱時曾經跟隨王介甫學習,與鄧綰之子鄧洵武交好,二人縱然不是監察御史,也是不肯赴劉希道的宴的。”

石越霍然一驚,與李丁文相視一眼,二人臉上都露出一絲苦笑。石越再也想不到,陝西路的監察御史,竟然有這樣的背景!

豐稷似乎沒有看見二人的表情,兀自說道:“向安北與段子介卻是兩個忙人,這二人到陝西的第一天開始,就四處調閱卷宗,聽說要給陝西的所有武官各建一份檔案。漢將倒也罷了,那蕃將的檔案,還真不知道他們打算怎麼個建法……”

當晚。

陝西路轉運使衙門。宴席早已散去,但是賓客們卻沒有走光。除開提刑使按規定不能與安撫使、轉運使在同一個城市開府建牙,陝西路民政方面最重要的三個官員的車馬,依然還停留在轉運使衙門。

劉庠的書房非常的寬敞,四支巨大的蠟燭把書房照得通明,從窗紙上,可以看見外面巡邏的官兵絡繹不絕。石越、劉庠、範純粹靜靜的品着陝西特產的青茶,誰也沒有說話。書房之中,只有一座座鐘的指鍾,發出“答答”的聲音。

“希道兄、德孺兄。”終於,石越放下手中的定窯白釉刻蓮花紋託瓷盞,開口說道:“明日,在下打算再去一次渭州。”

“渭州?”

“正是。”

“是去見高遵裕麼?”

“不錯。也要看看沿邊形式,聽說西夏人在講宗嶺蠢蠢欲動。”

“這次去,要多帶護衛纔好。只怕樑乙埋還沒有死心。”範純粹溫聲道。

“德孺兄儘管放心。”石越笑道,“我不是短命之人。不過陝西一路,軍政民政,都非常棘手,這段因爲地方官制改革,我便不敢冒然行事。本想等到二位到後,便要與二位攜手,好好整頓一下陝西的民政,爲一路百姓做點事情。不曾想,樑乙埋卻不肯讓我安生。軍務與政務若有衝突,迫不得己,只能暫時能邊防爲先。因此陝西民政學政,便要拜託二位。”

“不敢。”範純粹連忙謙遜。劉庠卻笑道:“子明儘管先去釐你的軍務,我與德孺,都不是庸碌之人。”

石越眼睛轉動,含笑問道:“正要請教希道兄治理陝西之道。”

劉庠輕輕吹了吹手中的茶杯,笑道:“陝西民政,其大者有三:水利、淤河、役法。”

“請言其詳。”

“陝西一路幾乎無河害,惟常受旱災與山洪之困。興水利,開通諸諸渠,使其能灌溉關中,一渠之利,不可勝言。秦國富強,因鄭國渠;漢唐關中繁華,亦多賴水利。若能重修水利,恢復漢唐舊觀,關中可再爲天府之國,陝北亦不失於富裕。淤河實則也是水利的一部分。淤河爲田,既可減少河害,鞏固堤防,又可得良田萬頃。天下之利,莫大於此。然此二者,前人非不知也,實不能爲也。爲何?癥結所在,便在役法!”

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三)第6節 上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二十八節第3節 終南捷徑中(02)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三)第2節 上第七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二十六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8章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三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三)第八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二章第2節 上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8節 上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2節 上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九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章 下第14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一)第11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十二節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1)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8節 離間計上(01)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1章 一聞戰鼓意氣生第三章第2節 聲名鵲起上(01)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9節 下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二)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7節 上15 汴京杭州2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8章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2)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四)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6章 上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四)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9章 兩朝國史?鄴世家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三)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35章 平昔壯心今在否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4章 下第三十章第二章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四)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三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3節第三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上(02)第8節 離間計(下)
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三)第6節 上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二十八節第3節 終南捷徑中(02)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三)第2節 上第七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二十六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8章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三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三)第八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二章第2節 上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8節 上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2節 上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九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章 下第14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一)第11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十二節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1)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8節 離間計上(01)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1章 一聞戰鼓意氣生第三章第2節 聲名鵲起上(01)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9節 下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二)第14節 匪斧不克(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7節 上15 汴京杭州2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8章 下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2)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四)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6章 上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四)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9章 兩朝國史?鄴世家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三)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35章 平昔壯心今在否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4章 下第三十章第二章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四)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三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3節第三章第3節 終南捷徑上(02)第8節 離間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