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走起

天元26年10月初,整個天元星文明同步直播超級太空工程的開始。大家準備了瓜子飲料,端坐電腦或者電視前面。

三座飛船已經抵達目標星球,並已經降落到了星球上。

這些星球引力很低,最小的冰行星上引力甚至不足0.5米的重力加速。哪怕是一個強壯的人在星球上用力一跳,就能跳入太空。

冰行星的主體是冰、會有少許岩石內核,平均密度不足1.1;密度低、星球直徑偏大,導致引力格外小。

三座飛船、三顆小型冰行星,已經準備就緒;首先就是安裝動力系統。

其實也很簡單,直接將飛船插到星球中就好。

又爲了穩固冰層/地面,還需要架設一些鋼鐵支架等。支架範圍超過十公里範圍,通過熱融手段插入冰層。

對於冰層來說,熱融手段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等鋼鐵楔子插入冰層後,冰層會自動凍結。

飛船準備時間用了三天時間,而後就是靜靜地等待。星球移動,並不是馬上就能開工,要等星球抵達預定位置纔可以動手。

三顆小型冰行星遷徙過程,需要環繞太陽一圈半,這期間要避開各個星球。

以天元星爲例,一旦星球接近天元星120萬公里範圍內,就會被天元星的引力干擾。輕則改變飛行路線,後期需要重新計算和調整;稍微嚴重的,會引發引力彈弓效應,冰行星會直接被天元星的引力拋射到星系的任何角落——初速度不夠,無法逃離恆星引力;最嚴重的是直接被天元星引力捕獲,直接來個天地大沖撞。

任何一顆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到天元星上,都會引發全球性災難。

因此,小行星的發力時間要計算整個恆星系內的行星,在躲過一個個陷阱(星球引力範圍)後,最後精準抵達金星。

一直過了半個多月,到了10月中旬結尾的時候,第一顆小行星纔來到預定位置。

當此時,第一顆小行星上的飛船的發動機終於點火。

其實除了飛船的的動力系統外,還有額外安裝的發動機和核島。

飛船隻是在開始的時候、以及最後接近金星的時候會發力;其餘的時間,飛船要離開的,去做別的事情。飛船造價太高,不可能這樣浪費。

飛船上30座電漿發動機,加上額外安裝的40座電漿發動機,可以給星球提供每秒0.0012米的減速。對,就是每秒減速0.12毫米;而這顆星球本身的公轉速度爲16.56公里每秒。

要想利用這樣的減速能力完全靜止星球,需要持續工作半年時間。

不過沒必要完全減速,只要將速度降低到15.3公里每秒,剩下的交給太陽引力就足夠了。在引力效果下,星球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自己就能飛到金星附近。

甚至因爲太陽引力的緣故,等其抵達金星附近的時候,速度甚至還會稍高於金星的速度。

這時候電漿發動機將再次工作,調整軌道方向和速度;等軌道方向、速度與金星基本類似的時候,飛船將撤走,同時帶走昂貴的發動機。

最後,在天元星的星空巨炮將爆發,將冰行星擊碎,最後被進行的引力捕獲。

在大洋集團總部,張浩、以及大洋集團高層等,靜靜地通過前方大屏幕,觀看星空中的直播——實際上這已經是12分鐘之前的消息。

此時天元星與第一顆冰行星之間,隔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天元星公轉軌道距離,電磁信號、光速單程就需要12分鐘以上。而且現在兩顆星球之間的距離正在拉開。

距離如此之遠,太空中真有是什麼事情,只能相信宇航員,相信他們能解決一切問題。不然信號來回一趟就要24分鐘以上的時間,說幾句話的時間就要幾個小時,真有事情什麼都遲了。也許你在這看信息,那邊已經死了十分鐘了。

場面壯觀,又……勵志~

相比於龐大的星球,飛船和發動機渺小的超乎想象。其發動機的尾焰從太空看去,如同微弱的蠟燭。

不同的是,這蠟燭的火焰比值的射向太空。小星球的引力根本無法束縛這些瘋狂的火焰。

然而就是這微弱的火焰,卻在太空中烙下了文明的烙印,第一顆星球被踢出了自己的軌道,按照科研人員的意志移動。

大型屏幕上漸漸出現兩種顏色的行星軌道。一種是淡紅色的,那是行星本來的軌道。此外就是淡藍色的,就只有一條,那是小型冰行星的新軌道。

這新軌道,隨着發動機工作,正在一點點發生變化。隨着軌道變化,藍色的軌道漸漸與火星、天元星、金星的軌道相交接;甚至數次都爆發警報——那是星球撞擊警告。有的撞擊警報是幾個月,有的是十幾年後的。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290多個小時後,藍色的軌道完美的避開所有威脅,最終點與金星匯合。匯合時間,將在753天12小時13分43秒後。也就是天元28年冬天了。

290多個小時,張浩幾乎大半時間都在這裡觀看。不僅僅是監督,更是一種自豪。在自己的引導下,現在的大洋集團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前後不到28年時間,就做出如此成就。不可否認,這個過程中有修行輔助、也有玄黃文明的資料借鑑,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不到28年時間,將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一門心思修行的世界,帶到了太空時代,並且開始改造太空!

至此,整個天元星文明算是正式進入太空時代。

時間一點點過去,三顆被選中的冰行星先後啓動,進入大挪移軌道;而後大洋集團的星空巨炮也終於完成檢查。

在11月底,張浩再次進入太空,觀看星空巨炮的第一次發射。

完工的星空巨炮看上去很普通,甚至都有些樸素……也許還有點醜。整體看上去就如同一個長80公里的疙瘩鐵柱。主體直徑因爲蒙皮和防禦等而達到320公里。

在導軌炮上,還規律的分佈着一個個‘痘痘’。

其實那看上去不大的‘痘痘’都有30米大小,那是一個個小型的、最新技術的核裂變反應堆。爲這座導軌炮供能的,是整整160座反應堆以及發電機。

而這裡採用的發電機,不再是蒸汽輪機。蒸汽輪機經濟性好、技術成熟、可靠性高、維修簡單,但體積大。僅僅冷卻水系統就不是一個小工程。

這一次採用的是磁流體發電機。

磁流體發電機是利用惰性氣體攜帶少量鉀、銫等鹼金屬爲工質;在高溫高壓下,工質呈現電離狀態,最低溫度也要2000度高溫——其實就是電漿了,這種溫度下絕大部分金屬會直接融化,就算不融化、也會脆弱的不堪一擊。

也就是大洋集團因爲最近電漿發動機技術進步,電磁漩渦流體技術成熟,才找到了解決方法。

核島內部本身就是電漿狀態;在電磁場的引導下,核島內部的電漿直接經過過濾磁場後進入約束管道中,最後經過磁場,在磁場中將自身攜帶的電荷轉移,完成發電過程。

磁流體發電機效率高,理論上可達百分百。當然因爲磁場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磁流體發電機暫時效率可達60%以上。而當前狀態下,最好的燃煤火電廠,利用蒸汽輪機的,效率也不超過38%。

不過磁流體發電機技術還有欠缺,難以長時間運轉,相關零部件都需要單獨設計和生產,需要專業人員維護、保養、運行和管理。可靠性不是很好,一旦失控就是核爆炸。

但不管有多少缺點,其優點卻極爲明顯:

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啓動快、技術複雜但結構簡單、核心部件大都不大、電流承載力大、電壓高。

核心部件不大、結構簡單,維修就簡單——壞了的直接更換。

效率高、啓動快、電流電壓大,就是軍工技術的標準。

體積小、重量輕,就能用在運動機械上,比如飛船、飛機、乃至空天飛機。實際上磁流體發電機技術成熟後,大洋集團已經在開始研究空天飛機。飛機將可以從地面直接起飛進入太空,哪怕是天元星的環境。

可以這樣說,一旦空天飛機研究成功,至少在這個領域、在應用科技領域,大洋集團將超越玄黃文明。

玄黃文明的飛行器想要離開星球,利用的是粒子推進技術。不可否認,粒子推進技術很強大,技術水平更高。但單純的技術,不等於‘應用科技’。

而眼下這導軌炮的能量系統,用的就是這等優秀的技術。

當然因爲眼下這導軌炮還有部分陣法和法寶結構,因此還有安裝靈石的接口。不過今天要測試的,是電磁系統。

電磁系統測試成功,再檢查後,纔會再測試陣法和法寶結構。再次成功後,纔會測試最大動能。

至於說導軌炮的發射方向,就向紅河文明方向了。反正700光年距離,這導軌炮的炮彈應該飛不到。說不定沿途就會被某個星球、恆星的引力捕獲。或者乾脆就擊中某個幸運的星球。

導軌炮的啓動與測試,是黃明山親自負責的。

與此前利用法寶技術打造的導軌炮不同,這種純電磁結構的導軌炮啓動過程,並沒有繚繞的電火花。

實際上很安靜。若不是一系列指示燈亮起,若非指揮大廳衆人忙碌,甚至感覺不到導軌炮已經啓動。

但第一項啓動的卻不是導軌炮的武器系統,而是推進系統。

龐大的導軌炮尾部,以及側面超過50臺電漿發動機最先噴出火焰,整個龐大的導軌炮以5米的加速度,開始掙脫天元星的引力。

張浩靜靜的看着,但是前來觀禮的客人們,卻有人不清楚——或者說大部分不清楚。

我們要看導軌炮發射,你們這是要跑路吧?我是不是對‘發射’二字有什麼誤解?

有人不解,但大部分‘大人物’愛惜羽毛,不願意開口。但是卻有人‘不走尋常路’。比如,終於登上大洋集團太空設施的南宮智開口詢問了。

這些年來,南宮智有進入過太空,也曾經乘坐大洋集團的飛船進入太空悟道,但那已經是玄黃集團租用了的,而非純粹爲大洋集團所有。如今,南宮智的修爲也達到洞虛境界。

以後玄黃集團的太空技術也發展起來,南宮智就更是連東盟的太空基地、曙光號,都沒進入過。

這還是南宮智第一次踏足太空中、完全屬於大洋集團的地盤。而讓南宮智打破心中隔閡的,就是宣傳中導軌炮的威能。

只是南宮智不太明白,這先啓動發動機是怎麼回事?

第三三八章 1700元嬰計劃第二零九章 九陽宗分裂第四九八章 我們就是搗亂來的第一一四章 型材、半成品第二七四章 談談吧第四〇四章 跨國鐵路第三五四章 賊刺激第七〇八章 海陸夾擊第一四四章 都天烈火陣1(6更)第三九四章 授丹第七三八章 白雲之上第七〇八章 魔高一丈第一六一章 統一!第四四三章 東方第九六六章 合作第六五七章 飛機第五五八章 驚歎第五五二章 瘋狂的合作,下第九五四章 永生?第五六七章 突然的軍團第七八四章 君子報仇第三一〇章 各有算計第三四二章 超級合作第四一六章 瘋狂,下第五五五章 就這麼跑了第一一一章 陣法秘密第九十八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三九章 兒戲第二七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三二章 迷亂叢林第三十四章 摧枯拉朽第五十八章 來自大地的瑰寶第九二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五七章 騙鬼呢第八五〇章 一波未平第六三八章 詭夢第四七二章 震驚的衆人第六〇六章 永恆艦隊第三五三章 北斗學府第七九五章 震撼,上第三二八章 明珠號戰艦第五一七章 不怕死的第三八〇章 切蛋糕第八一九章 粗獷的文明第四八〇章 再上一把鎖第三三〇章 天元紀年第五八六章 理解錯了?第一七一章 血灑長空第二二七章 新星系,新起點第七〇九章 小摩擦第四三〇章 求救第七九六章 震撼,下第七二四章 準備遠征第六六二章 第三名準聖第一五四章 秋後算賬(16更)第四三七章 準備戰鬥第四六五章 靈感第五七七章 化神的技術?第五〇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八五章 欠債償命第三五三章 生死時速,下第五五五章 仙山爭奪,下第一一六章 鋼鐵是煮出來的第四三五章 有條件第七三一章 心動第四九二章 海洋爭霸第六九〇章 未來第六八一章 魚死網破?第七二六章 只有更瘋狂第六八六章 大數據第七二二章 瓜分第六十章 太空採礦第五二一章 飛掠黑洞第二四六章 禍水東引第五一九章 等你們很久了第五十六章 兩個發展方向,下第三六二章 戰前,下第九六四章 百毒不侵第六三三章 雪崩,下第七四八章 自古罰酒得人心第六七九章 御獸、外丹第三十七章 工業與資本第189章 要動手嗎?第九九四章 150萬噸書籍第七二七章 蓋亞,你危險了第五六三章 相信自己第八〇七章 文明的世界第六〇三章 亮劍第六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八二九章 求救劍閣第三二七章 包裝是一門學問第二二一章 炸藥隱患第一七〇章 歡呼第三四一章 意外影響第六二七章 教育爲本第一三三章 頭暈第六八八章 崩壞的世界第八十七章 戰爭失利第四〇七章 小混亂第八五三章 返航
第三三八章 1700元嬰計劃第二零九章 九陽宗分裂第四九八章 我們就是搗亂來的第一一四章 型材、半成品第二七四章 談談吧第四〇四章 跨國鐵路第三五四章 賊刺激第七〇八章 海陸夾擊第一四四章 都天烈火陣1(6更)第三九四章 授丹第七三八章 白雲之上第七〇八章 魔高一丈第一六一章 統一!第四四三章 東方第九六六章 合作第六五七章 飛機第五五八章 驚歎第五五二章 瘋狂的合作,下第九五四章 永生?第五六七章 突然的軍團第七八四章 君子報仇第三一〇章 各有算計第三四二章 超級合作第四一六章 瘋狂,下第五五五章 就這麼跑了第一一一章 陣法秘密第九十八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三九章 兒戲第二七四章 針鋒相對第九三二章 迷亂叢林第三十四章 摧枯拉朽第五十八章 來自大地的瑰寶第九二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五七章 騙鬼呢第八五〇章 一波未平第六三八章 詭夢第四七二章 震驚的衆人第六〇六章 永恆艦隊第三五三章 北斗學府第七九五章 震撼,上第三二八章 明珠號戰艦第五一七章 不怕死的第三八〇章 切蛋糕第八一九章 粗獷的文明第四八〇章 再上一把鎖第三三〇章 天元紀年第五八六章 理解錯了?第一七一章 血灑長空第二二七章 新星系,新起點第七〇九章 小摩擦第四三〇章 求救第七九六章 震撼,下第七二四章 準備遠征第六六二章 第三名準聖第一五四章 秋後算賬(16更)第四三七章 準備戰鬥第四六五章 靈感第五七七章 化神的技術?第五〇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八五章 欠債償命第三五三章 生死時速,下第五五五章 仙山爭奪,下第一一六章 鋼鐵是煮出來的第四三五章 有條件第七三一章 心動第四九二章 海洋爭霸第六九〇章 未來第六八一章 魚死網破?第七二六章 只有更瘋狂第六八六章 大數據第七二二章 瓜分第六十章 太空採礦第五二一章 飛掠黑洞第二四六章 禍水東引第五一九章 等你們很久了第五十六章 兩個發展方向,下第三六二章 戰前,下第九六四章 百毒不侵第六三三章 雪崩,下第七四八章 自古罰酒得人心第六七九章 御獸、外丹第三十七章 工業與資本第189章 要動手嗎?第九九四章 150萬噸書籍第七二七章 蓋亞,你危險了第五六三章 相信自己第八〇七章 文明的世界第六〇三章 亮劍第六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八二九章 求救劍閣第三二七章 包裝是一門學問第二二一章 炸藥隱患第一七〇章 歡呼第三四一章 意外影響第六二七章 教育爲本第一三三章 頭暈第六八八章 崩壞的世界第八十七章 戰爭失利第四〇七章 小混亂第八五三章 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