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抉擇

趙大河站在講臺上,深吸一口氣;看着現場那一片期待的目光,隱隱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

探索衛星系,將承載大洋集團未來的希望、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事馬虎不得。這將可能賭上大洋集團的全部積累、以及未來三五十年、甚至百年的‘國運’。

雖然一個集團說‘國運’有點怪,但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而現在探索衛星系的重任,就落在了趙大河身上。

趙大河緩緩將移動硬盤插入講臺的計算機上,隨後打開大屏幕。片刻後,會議大廳中,總面積高達150平米的大屏幕上出現一個盤旋的星系。

這星系有四條旋臂;但旋臂末尾卻有分叉、並開始模糊,最終在星系外圍形成一條模糊的環狀。

星系外圍,還有稀疏星雲、零星小恆星形成的‘塵埃圈’,這塵埃圈的厚度幾乎有星系主體直徑的四分之一,如同一層保護圈一樣環繞整個星系。

若星系呈現扁平的話,這個塵埃圈就基本上是球形,將整個星系‘保護起來’。

在星系不遠處的外圍,在‘塵埃圈’外,有十幾個比較顯著的小星系或星團,此外還有不少散亂的光點。

其實在‘塵埃圈’內也有不少星團,但太小了。

看到這個星圖,大家眼睛似乎更加明亮了起來。

趙大河開口了:“諸位現在看到的,就是周天大星系的圖片,是最新的。當然,雖然是最新的,但也不能完全確定我們的周天大星系就是這個形狀。

我們處於周天星系內部,想要認識到周天星系的真正形狀並不容易。因此很多都是通過計算機推演出來的。

我們也借鑑了從天妖世界拍攝的圖片,但因爲距離太遠,加上無法在天妖世界佈置大型天文觀測系統,因此拍攝的圖片比較模糊。而且我們從天妖世界拍攝的圖片,是側面圖、不是正面圖。

後期經過不斷修正,纔有了眼下這副圖片。

很直接的說,這裡面有三分之一的面積,是計算機直接生成的,而不是真實圖片。位於星系核心背面的位置,我們至今沒有觀測到詳細的內容。

我先簡單的說下週天大星系的概況。

目前我們偵測到的數據是:周天大星系的直徑,大約有16~20萬光年,整體扁平。

若按照周天星系的引力範圍計算,最大範圍是20光年直徑。超過這個範圍,恆星就會脫離引力,在星際中漂流。

就像星球大氣層有一個逸散層一樣,這也算是星系的逸散層。

若按照這個計算,周天大星系的厚度,約爲3萬光年。

這個逸散層外圍,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個‘塵埃圈’。在這裡,衛星系和大星系在爭奪彼此的恆星、星際塵埃等。

還有一個計算方式,是按照旋臂的最大範圍計算。如此計算直徑是16萬光年。如此計算,星系的厚度是七千光年樣子。

另外,周天大星系中,被‘周天大陣’籠罩的範圍,應該在八萬光年的樣子。三垣的範圍、也就是周天大星系核心部分,約有兩萬光年出頭。三垣看起來真的不大,只佔整個星系總體積的6.3%,但質量卻足有整個星系的40%!”

張浩問道:“兩種計算方式,各有什麼意義?”

“第一種計算方式,是學術意義上的,有利於我們對宇宙的認識。第二種是現實意義的,實際應用中,按照第二種計算就好。”

張浩點頭。

趙大河繼續說道:“下面說到本次討論的重點,衛星系。

目前我們已經在星系周圍發現大大小小的衛星系、星團等,夠資格單獨記錄的,一共12個。我們按照發現順序依次排號。

不過雖然夠資格單獨記錄和觀察,但並不是所有的衛星系、或星團,都有發展成爲大洋集團新基地的潛力。如我們最近發現的12號星團,也只能勉強稱之爲星團。

12號星團範圍約有30光年,但恆星只有不到400顆,且大都是小恆星,以紅矮星爲主。這個星團甚至都沒有自己的黑洞。其中央位置,也只是一顆紅巨星。

恆星小,行星也不多。基礎物資嚴重匱乏。

因此,經過初步篩選,也是經過嚴謹的討論,天文研究部門,初選了1、2、5三個衛星系。今天將就三個衛星系做最後的討論。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下這是三個衛星系。”

“1號,我們命名爲‘雙魚星雲’,用‘星雲’與大星系區分。

雙魚星雲是一個完整的小星系,也是我們發現的第二大衛星系。我們初步研究,認爲是被周天大星系吸引過來的、完整的獨立星系。

目前雙魚星雲正在以每秒117公里的速度,向大星系跌落。預計12億年後,將完全被周天大星系捕獲,融入周天大星系內。當然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可以忽略。

雙魚星雲有兩條旋臂,看上去如同雙魚戲珠;其核心、也就是‘雙魚戲珠’的‘珠子’,是一個大質量黑洞,初步估計有天元星恆星130萬倍。

雙魚星雲直徑約7600光年,擁有恆星約270億顆。距離周天大星系核心約15.5萬光年,距離我們約有16.5萬光年。因爲星際運動關係,與天元星之間的距離,每秒接近22公里。

雙魚星雲的發展潛力最大。”

“2號,我們命名爲‘綠洲星雲’。綠洲星雲整體混沌一團,星雲濃郁,我們甚至觀測到星雲中的造星現象。

但綠洲星雲的星辰密度奇高;之所以命名爲‘綠洲星雲’也是因爲這裡能量密度高,望遠鏡下整體光澤呈現綠色。按照能量等級計算,比紅色、黃色等級高不少。

能量等級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彩虹色彩,我們用這個來標註宇宙的能量分佈。

我們推測,綠洲星雲應該是周天大星系吞噬了一半的星系,周天大星系吞噬了其外圍,留下了一個星系的內核。

綠洲星雲直徑3700光年,但其核心黑洞質量,估計有天元星的220萬倍。綠洲星雲恆星數量,估計有150億顆。但因爲星雲較爲濃郁,看不真切。

與雙魚星雲相比,這裡似乎更有發展潛力。但距離我們稍微遠了點。

綠洲星雲距離周天大星系核心,約爲17萬光年,距離我們有15.7萬光年;因爲星際運動關係,與天元星的距離,每秒遠離27公里。

綠洲星雲軌道穩定,已經與周天大星系形成了完美的平衡。”

“再就是5號,我們命名爲‘鯉魚星雲’。這個衛星系是前方、相當於魚頭位置,是一個比較標準的漩渦系統,只是沒有旋臂的分別。

但它卻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如同彗星。實際上,鯉魚星雲正在被周天大星系撕裂,吞噬。

三個選擇中,鯉魚星雲最小,主體直徑只有2400光年,估計恆星數量在50億左右。其核心黑洞,估計約爲天元星的90萬倍。

鯉魚星雲距離周天大星系核心最近,只有12萬光年;與天元星的距離,不足8萬光年。看上去是最容易抵達的衛星系。

因爲星際運動的原因,天元星正在‘追上’鯉魚星雲,每秒接近31公里。

不過要想抵達鯉魚星雲,卻需要通過天社星座,也就是紅河文明、軍方割據政權的位置。

根據天園星座和引力弦的關係推測,我們也許需要借用天社星座的引力弦。天社星座也是一個細長的星座,應當很容易找到引力弦。

簡單的介紹就這些。大家有什麼想要詢問的,儘管開口。”

趙大河介紹完畢,大家卻熱鬧起來。白玉堂第一個開口:“我有一個疑問,目前已經發現了12個衛星系或者星團,能簡單介紹下其餘的嗎,爲什麼初選要選擇這三個?

我記得好像有一個‘4號衛星系’,命名爲‘草帽星雲’的,好像直徑超過1.2萬光年,是發現的最大衛星系。爲什麼沒有列入選擇中?”

趙大河笑了,指了指背後顯示屏上的星圖,“草帽星雲在這裡,位於星系背面,距離周天大星系核心有19萬光年,與我們的距離卻足有26萬光年,中間需要跨國周天大星系核心。想要抵達草帽星雲不現實。

再說,雙魚星雲已經足夠大了。

其餘的幾個衛星系或星團,也都有類似的問題,或者星團太小、或者距離太遠。”

說着趙大河將其餘的衛星系和星團挨個介紹一番,其中大半都如同12號星團一樣,研究人員都懶得取名自,直接給個編號就行了。

解說完畢,大家也不得不贊同,1、2、5三個衛星系是其中最有潛力的。

但具體哪一個,就要大家好好討論一番了。

有一點,大洋集團的高層都明白的很:以大洋集團目前的技術情況和底蘊,也只能組織一支艦隊、探索一個星系。一來一回,最快也要三十年時間。稍微耽誤一下,就是五十年。這還是考慮到引力弦的速度。

這樣的艦隊,要擁有開發建設星系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三五艘飛船去轉一圈。初步估計,至少要派遣三千飛船才行。

可如今藍星集團面臨大戰,各種資源開始緊張;再等到三五十年後,後方的世界之門那裡也隨時可能爆發戰爭、而且還是兩個世界的戰爭。

因此隨便考慮一下就能明白,大洋集團探索衛星系的機會,在可以預見的百年時間內,將只有一次機會!

一旦第一次不能成功,後續必將困難重重。尤其是藍星集團其餘的成員會不會有別的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以目前大洋集團的發展速度看,再有三十年,大洋集團的發展空間將達到極限。大洋集團迫切的需要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領土!

整個大洋集團上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就算壓力再翻一倍、還是要負重前行。巨大的生存壓力讓大洋集團不僅不能放緩腳步、反而還要不斷加速。

想要緩解集團內部的壓力,必須要採取別的方法。比如,聯姻,通過聯姻來沖喜。或者探索外太空,讓集團內的壓力有發泄空間。

總之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大洋集團高層,對眼下三個衛星系展開討論。但漸漸地,大家將討論重點放在了一號衛星系和二號衛星系上。只是這個過程中,白玉堂始終沒有發言。

一號衛星系、也就是雙魚星雲,是看上去最有潛力的,但距離有點遠;距離天元星16.5萬光年。

二號衛星系,也就是綠洲星雲,潛力也不小,距離就近了不少,與天元星的距離是15.7萬光年;但這個星系與天元星的距離,正在拉開,每秒拉開27公里,那麼一年就能拉開8.5~8.6億公里。

這個距離……也許可以忽略。當今宇宙飛船動輒每月上千光年,幾億公里毛毛雨啦。哪怕按照每年8.6億公里計算,想要拉開一光年的距離,都需要約1.1萬年。

只是想要選擇綠洲星雲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爲綠洲星雲內擁有濃厚的星雲!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星球全年籠罩大霧,這樣的星球的工業發展、生活等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而這就是綠洲星雲的情況。

此外根據天文望遠鏡觀察,通過掩星觀測的方式,綠洲星雲中疑似存有大量的、而且還是超大塊頭的星空巨獸。

對於這個,趙大河重點解釋:“所謂的掩星觀測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從燈光前面走過,會遮掩燈光,造成燈光暗淡。同樣,若一顆行星從恆星前面路過,也會因爲遮掩部分恆星光芒,而使得恆星光芒有微弱的變化。

這種變化可能是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但通過高精密度望遠鏡矩陣我們能發現十萬光年外微弱的變化。

綠洲星雲距離有點遠,但經過技術調整,能勉強觀測到一些外圍的、藍巨星的掩星現象。但我們發現這裡恆星變化快速、且沒有規律。不管是頻率、還是遮掩的光芒強度等。

一開始我們以爲是飛船。但很快就排除了。因爲飛船的航線一般都比較穩定。

大家應該知道,飛船在星空中速度很快,爲了安全飛船的航線都是固定的。就算是周天大世界那些小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安排。

最後綜合考慮,參考參謀部的意見,我們認爲是星空巨獸。而且整個綠洲星雲中,這樣的星空巨獸只怕不是少數。這些自由發展了不知多少年的星空巨獸,也許不是我們現在能對付的。

畢竟我們推測過,綠洲星雲很有可能是一個大星系剩餘的內核。這個大星系的原始大小,估計有現在周天大星系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大小。這樣的地方誕生星空巨獸,完全可以理解。”

張浩聽了,忍不住問道:“這個情況觀測多久了,有多少把握?”

“對於這個現象,我們觀測了半年了,並且是調用了幾乎所有的望遠鏡組成了超級陣列觀測的。

這個超級陣列的望遠鏡,形成了一個虛擬直徑達到12萬公里的超級望遠鏡,觀測準確度……應該在九成以上。”

虛擬望遠鏡,是大洋集團一種望遠鏡技術。通過將大量望遠鏡排列成爲一種陣列,通過計算機將所有的望遠鏡鏈接起來,形成一種蜂眼一般的結構。只不過這個蜂眼有點大,可以達到12萬公里。

通過這樣的技術,可以將大洋集團當前的望遠鏡技術發揮到極致,可以發揮出單體望遠鏡百萬倍的靈敏度。當然,成本也水漲船高。

但通過這樣的望遠鏡技術,大洋集團也受益匪淺。

張浩稍微有些沉吟。從目前看,綠洲星雲無疑是最合適的。但若這裡真的有大量的星空巨獸,就另當別論了。

沉吟一會,張浩忽然說道,“有沒有可能這樣做。我們可以派遣一支艦隊前往雙魚星雲,但中間拐個彎路過綠洲星雲。”

“這個怕是不行。兩個星雲之間距離遙遠。”

張浩又說:“那若只是儘量靠近綠洲星雲,近距離觀察呢?”

趙大河沉吟一會,看了看星圖,說道:“若想不影響前往雙魚星雲的行程,最多靠近五萬光年。然後就要掉頭前往雙魚星雲。

不過若能前進五萬光年,我們的觀測也許能清晰一倍上。”

不過這時候,一直沉默的白玉堂卻開口了,“我覺得,探索鯉魚星雲或許更好一些。”

“哦?”大家將目光聚焦到了白玉堂身上。

卻見白玉堂站起身來,走到了講臺上,走到了星圖前面,他手指劃過天社星座,“諸位,天社星座暫時已經基本獨立了,不再受控於紅河帝國皇室,也不再受控於玉井帝國。甚至有情報表明,天社星座正在勾結‘天紀帝國’。

天紀帝國位於玉井帝國東方,這種星際大國之間都是對峙數萬年的世仇。

可現在藍星集團面臨大戰,玉井帝國怕是無法顧及到這裡。那我們也許就能有機會,從玉井帝國手中購買天社星座,也從紅河帝國皇室手中購買天社星座。

天社星座幾乎位於周天大星系、周天大陣的邊緣,對玉井帝國來說幾乎沒有多少意義。紅河帝國也鞭長莫及。所以我認爲不管玉井帝國還是紅和帝國大帝,都會贊同。

天社星座只是紅河文明軍方割據政權,但這樣的割據並不得民心。而且天社星座發展時間短。幾乎沒有多少底蘊。我們在獲得了名義上的所有權之後,完全可以強勢攻佔這裡!”

“還有一點更重要。”說着白玉堂手指劃過天社星座,“天社星座細長,大家看看像不像一個導軌呢,一個引力弦的導軌。若能將天蛇星座納入我們的勢力範圍,我們就能利用天社星座的引力弦‘發射’艦隊,更快的抵達鯉魚星雲。

至於說鯉魚星雲偏小的問題,短時間完全不用在意。這裡足以支撐大洋集團最近的需求。”

第六八六章 完全備戰第六五六章 外丹術第二三二章 萬象無極陣第四六九章 變化第八六八章 當斷則斷第一二三章 目瞪口呆第九六三章 變異第一四二章 震撼(4)第一九一章 好好談談第七五二章 瓜分世界第三六九章 血色黎明4第一六五章 十年計劃第七四一章 所謂聖地第二九五章 輕鬆前進第七〇三章 端倪第四八二章 人才濟濟第七八五章 欠債償命第二五二章 關門打狗第四四二章 引力弦第三一一章 危機降臨第八七三章 畫餅第六二七章 教育爲本第六六八章 一開始就是巔峰第八二九章 求救劍閣第四九八章 還你一片藍天第七四五章 第二戰第二一四章 新艦隊第七〇六章 令人震撼的猜想第七九二章 變生肘腋第二八四章 大海,我來了第一五七章 前往杏林堂(19)第六三四章 風雨之前第二〇六章 “標準”陷阱第五五二章 瘋狂的合作,下第一二八章 要塊封地第六一二章 樹葉第二八九章 曠世合約1第六七九章 御獸、外丹第三二五章 丹藥生產線第八一七章 第一次接觸第四〇〇章 星系第七一八章 就是想聽聽你的想法第五七一章 九方會談第六七五章 落地還錢1第七九〇章 煙消雲散第七四三章 憋說,先看第二零五章 無法避免的泄密第二六七章 這就是戰爭第九十九章 上刺刀第九一二章 失算?第三八六章 謀劃第三八〇章 切蛋糕第三一四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一四三章 傳說(5)第三一八章 鋼鐵力量第九十六章 再等等第一八五章 鐵甲艦第二二一章 小麻煩,下第三一七章 蜃龍第九二三章 忽然就亂了第三二二章 回馬槍第七三三章 怒戰第一一二章 再談航海第五八五章 向西再向西第九八二章 新氣象第四八二章 人才濟濟第二六一章 亡國?第九六九章 一個世界,兩個集團第九一一章 全球化浪潮第二八九章 橫衝直撞第九二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〇一章 封魔大陣2第五九五章 最壞的打算2第五三五章 砧板和魚肉第二五零章 量產的迫擊炮第一五三章 跨星際集團第七一〇章 暫時休會第五九三章 看你往哪跑第七二八章 出擊第二一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三七章 歡迎光臨第四〇九章 搶人第五七〇章 波瀾第四一三章 天極殿第七二七章 跨越天塹第五五二章 你過來啊1第八〇〇章 指尖的旋律第六七〇章 不用解釋了第八三九章 風雲起第六八七章 我們是來站崗的第一四一章 炸了炸了第二三六章 與化神同行第六五三章 談判成功,國家沒了第五五五章 就這麼跑了第四四七章 滅國危機第六五九章 我有話要說第二九〇章 曠世合約2第七四六章 天空的決戰第六十六章 爲了誰第四七四章 知識的力量
第六八六章 完全備戰第六五六章 外丹術第二三二章 萬象無極陣第四六九章 變化第八六八章 當斷則斷第一二三章 目瞪口呆第九六三章 變異第一四二章 震撼(4)第一九一章 好好談談第七五二章 瓜分世界第三六九章 血色黎明4第一六五章 十年計劃第七四一章 所謂聖地第二九五章 輕鬆前進第七〇三章 端倪第四八二章 人才濟濟第七八五章 欠債償命第二五二章 關門打狗第四四二章 引力弦第三一一章 危機降臨第八七三章 畫餅第六二七章 教育爲本第六六八章 一開始就是巔峰第八二九章 求救劍閣第四九八章 還你一片藍天第七四五章 第二戰第二一四章 新艦隊第七〇六章 令人震撼的猜想第七九二章 變生肘腋第二八四章 大海,我來了第一五七章 前往杏林堂(19)第六三四章 風雨之前第二〇六章 “標準”陷阱第五五二章 瘋狂的合作,下第一二八章 要塊封地第六一二章 樹葉第二八九章 曠世合約1第六七九章 御獸、外丹第三二五章 丹藥生產線第八一七章 第一次接觸第四〇〇章 星系第七一八章 就是想聽聽你的想法第五七一章 九方會談第六七五章 落地還錢1第七九〇章 煙消雲散第七四三章 憋說,先看第二零五章 無法避免的泄密第二六七章 這就是戰爭第九十九章 上刺刀第九一二章 失算?第三八六章 謀劃第三八〇章 切蛋糕第三一四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一四三章 傳說(5)第三一八章 鋼鐵力量第九十六章 再等等第一八五章 鐵甲艦第二二一章 小麻煩,下第三一七章 蜃龍第九二三章 忽然就亂了第三二二章 回馬槍第七三三章 怒戰第一一二章 再談航海第五八五章 向西再向西第九八二章 新氣象第四八二章 人才濟濟第二六一章 亡國?第九六九章 一個世界,兩個集團第九一一章 全球化浪潮第二八九章 橫衝直撞第九二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〇一章 封魔大陣2第五九五章 最壞的打算2第五三五章 砧板和魚肉第二五零章 量產的迫擊炮第一五三章 跨星際集團第七一〇章 暫時休會第五九三章 看你往哪跑第七二八章 出擊第二一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三七章 歡迎光臨第四〇九章 搶人第五七〇章 波瀾第四一三章 天極殿第七二七章 跨越天塹第五五二章 你過來啊1第八〇〇章 指尖的旋律第六七〇章 不用解釋了第八三九章 風雲起第六八七章 我們是來站崗的第一四一章 炸了炸了第二三六章 與化神同行第六五三章 談判成功,國家沒了第五五五章 就這麼跑了第四四七章 滅國危機第六五九章 我有話要說第二九〇章 曠世合約2第七四六章 天空的決戰第六十六章 爲了誰第四七四章 知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