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煩惱

bookmark

如果真的能解決可控核聚變的問題,一棟研究所還真不算什麼,甚至是更誇張一點地待遇都是可以考慮的。

畢竟華國是一個善於變通的國家,而國際尖端人才的引進永遠是人才工作的重點之一。

且不去管國內學術界的反應。

隨着距離十月越來越近,因爲陸舟這個名字而頭疼的不只是物理學界,遠在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同樣也在爲這個名字而頭疼着。

瑞典皇家科學院,位於研究院大樓環境清幽的一角。

剛剛結束一場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內部會議的奧洛夫·拉姆斯特倫,正坐在辦公桌前,看着手中的論文。

“物理?你涉獵的範圍可真廣泛。”看了眼同僚手中的論文,同樣剛剛參加了會議的彼得·布熱津斯基教授眉毛擡了擡,饒有興趣道。

“我並沒有在研究物理,只是這篇論文最近好像在物理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聽到好幾個教授都在討論,於是就找認識的熟人幫忙弄了一份過來瞧瞧。”

對於論文中羅列的數學公式,奧洛夫肯定是看不懂的,畢竟專業不對口。

但這並不妨礙他結合手邊的《物理學評論快報》,參考專業人士的點評,理解這篇論文究竟出色在哪裡,或者說究竟解決了哪個困擾物理學界多年的問題。

彼得盯着論文看了一會兒,用不確定的聲音問:“陸舟?”

“沒錯,就是這個讓人頭疼的傢伙,”停頓了片刻,奧洛夫用開玩笑的語氣繼續說道,“說不準明年我們還能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提名上看到他。”

奧洛夫·拉姆斯特倫(olof·ramstrom),瑞典皇家理工大學機化學教授以及皇家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18年諾貝爾化學獎評委會委員之一。

而站在他旁邊的彼得·布熱津斯基(peter·brzezinski),是來自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生物化學領域大牛,同時也是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以及這屆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的委員。

這一個月裡,陸舟這個名字,幾乎承包了諾貝爾委員會一半以上的爭議,以至於他們開了好幾次會,都沒有在關於這個名字的議題上達成共識。

比較有意思的是,那些爭論的焦點倒不是圍繞着參與評選的成果本身,畢竟無論是鋰硫電池的“穿梭效應”還是鋰負極枝晶問題,都是相當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而且,不只是應用領域。

就在去年,他建立的“電化學界面結構的理論模型”,在計算化學、表面化學甚至是凝聚態物理領域,都引起了程度不小的轟動,並且獲得了霍夫曼獎章的榮譽。

然而,諾貝爾獎畢竟不是一般的榮譽,所需要考慮的也不僅僅只是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領域的問題。

誠然他已經做出了很出色的成果,但同樣出色卻依舊還在排隊的成果也不在少數。

很多人甚至排了幾十年的隊都沒選上,有的人甚至一直從壯年排到快入土才被評上……

諾貝爾化學獎評委會內部的意見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的人認爲他和他的研究成果都太年輕了,但也有的人認爲年輕並不能成爲忽視成果重要性的理由。

比如奧洛夫教授,便是後者觀點的贊成者之一。

在他看來改性pdms材料和hcs-1或許還有待考慮,畢竟這兩項成果雖然工業化的前景廣闊,但就化學領域的貢獻而言還達不到突出的程度。不過那個電化學界面結構的理論模型,在他看來,卻是毫無疑問地達到了突出的水準。

最近一年裡,圍繞着他所建立的理論模型,不少學者都做出了相當有價值的成果。

毫不誇張的說,他建立的理論模型,重新定義了表面化學這門學科,也爲計算化學開闢了新的研究思路。

“2017年的化學獎已經頒給了冷凍電鏡,15年獲獎的dna修復機制研究甚至乾脆就是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應該去考慮的東西。說真的,如果我們再不考慮真正意義上的化學成果,我們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可以乾脆改名成生物獎評審委員會了。”

聽到這句話,從事生物化學方向研究的彼得教授,有些尷尬地輕咳了一聲。

“別這樣我的朋友,生物化學也是化學的一部分……而且冷凍電鏡,並不能完全算是生物學領域的成果,其實也可以算是分析化學中關於方法論的研究吧?”

奧洛夫搖了搖頭,“這種文字遊戲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都知道它究竟改變的是生物,還是化學。”

有人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統計,在化學的五個二級學科裡,諾獎給的最多的是高分子和生物化學,所佔比例甚至達到三分之一,其中生物化學包攬了26次化學獎,還有6次給了結構生物學。

相比之下,真正意義上頒發給化學家的,有機合成方法學只拿過12次獎,至於無機化學就更慘了……

如果將dna看成一顆大分子,那麼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的選擇確實沒有毛病,在邏輯上也能自圓其說。

然而誰都知道,這對於化學家而言是不公平的。

畢竟除了化學獎之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纔是生物學家們更應該去的地方。

現在連冷凍電鏡都獲獎了,要說化學家們一點意見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看了眼自己的老朋友,彼得輕輕嘆了一口氣。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他在表面化學領域的工作確實足夠突出,那場柏林的報告會我雖然不在現場看過,但事後與馬普學會多位教授都交流過,而他們的看法無一例外的很高……但我必須說的是,這項成果實在是太年輕了。”

奧洛夫反問道:“這有什麼關係?我們對‘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進行頒獎時,考慮地不一樣是這項技術在未來可能產生的貢獻嗎?”

“所以那一屆頒獎確實存在爭議,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不過我們要說的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問題的關鍵還是他太年輕了,”彼得教授搖頭,“24歲的提名者……如果將諾貝爾獎頒給他,毫無疑問他將成爲最年輕的獲獎者。”

在此之前,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是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

雖然諾貝爾的遺囑中並沒有規定獲獎者的年齡必須超過多少歲,但並非所有人都樂於打破規則,刷新歷史上的紀錄。

除非,他真的很優秀。

然而這種主觀上的問題,相當難以判斷,除非諾貝爾獎委員會中恰好有表面化學方向的學者,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更好的描述他所做的工作……

但遺憾的是,在這些委員中,並沒有研究表面化學方向的學者。

其實奧洛夫自己也很猶豫,他所堅持的到底對不對。

但他只是覺得,這一屆諾貝爾獎應該考慮純粹的化學領域的工作。

或者換句話說,他們應該給電化學界面結構的理論模型頒獎。

畢竟到了21世紀,想要在理論化學領域作出如此重要的成果,實在是太難了……

第920章 Z博士重出江湖(3/4)第1348章 生物圈解封!第1287章 被留下的東西第352章 《時代週刊》的採訪第297章 我們需要你的幫助第361章 上書諫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見證歷史的時刻?第1013章 主動保護機制第五十五章 請不要把系統的資源浪費在弱智的問題上第1439章 熱情好客的未來人?第1488章 休克治療第273章 其實,這只是我的業餘愛好第567章 跨區域電網第1455章 慶祝凱旋的晚會!第1511章 互相幫忙第707章 凱旋!(3/3)第869章 產業界的大佬第三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974章 生產比鋰硫電池更流弊的玩意兒(3/5)(求月票~~)第1386章 順利到難以想象第1211章 第二次緊急任務第1124章 “黑箱”第三十四章 不拿錢當錢(第三更)第1175章 北美VR技術不發達,我們必須引進它第884章 我全都要第1143章 做點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第423章 系統的彩蛋?第141章 自己看新聞吧(1/4)第854章 懟起來了?第211章 最年輕的得主!第285章 有錢的感覺確實不一樣第364章 一次六秒?第1643章 我不在的這些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九十六章 這很數學!第555章 只欠東風第727章 太空種植單元部署第271章 MRS秋會!第1540章 褻瀆第1487章 威脅?你也配?第1209章 不尋常的發現第1348章 生物圈解封!第1409章 噩耗第399章 水果味兒的“垃圾”?第732章 剪不壞的衣服?第836章 他一定會來!第746章 亞利桑那州的“巨蛋”第259章 引力波第720章 忙碌中的團圓第1231章 找陸院士啊!第1007章 小說比學問更出名第450章 聽說有人把你寫進了論文第七章 在真學霸面前,一切凡人都是渣渣第1089章 令人期待的未來第1553章 接我們的英雄回家第619章 從世界各地而來第1290章 將捲曲的時空拉直第485章 做個交易吧第868章 量子世界背後的神秘第五十七章 人工智能eye第946章 美德(3/4)第1549章 我自己會開第1029章 六十分鐘足矣第921章 是個高手!(4/4)第八十一章 陸舟暗中觀察第1680章 啓程與送別第238章 爲你而來第961章 全換成碳!第256章 終於到手的專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裝逼也得找準對象第152章 是你動手,還是我動手?第496章 用技術征服德國佬(2/3)第676章 你知道我最崇拜的人是誰嗎?第893章 請過去讀博第1679章 銀河之心第365章 前置條件未滿足(1/3)第133章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摻和第899章 要按F嗎?(2/4)第一百零一章 一點微小的貢獻第623章 反響強烈第132章 回家過年第1274章 匪夷所思的線索第765章 先從壞消息開始吧第913章 別人眼中的大腿(4/4)第八十六章 向成功人士取經第651章 我有疑問第837章 從邊界逼近的方法!第620章 停在黑板上筆第311章 又多了兩個徒弟第1167章 光學整容?(求月票~)第175章 自然週刊的採訪第1612章 逆天的戰鬥力第525章 回母校當教授第1443章 腦袋不太聰明的樣子第724章 踏上那片星空第1463章 超越“未來”的概念(新年快樂!!!)第1433章 危機十一小時!第1079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第1034章 你怎麼知道他一定是你們的?第1345章 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盟的煩惱第959章 多孔硅基分子交換膜
第920章 Z博士重出江湖(3/4)第1348章 生物圈解封!第1287章 被留下的東西第352章 《時代週刊》的採訪第297章 我們需要你的幫助第361章 上書諫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見證歷史的時刻?第1013章 主動保護機制第五十五章 請不要把系統的資源浪費在弱智的問題上第1439章 熱情好客的未來人?第1488章 休克治療第273章 其實,這只是我的業餘愛好第567章 跨區域電網第1455章 慶祝凱旋的晚會!第1511章 互相幫忙第707章 凱旋!(3/3)第869章 產業界的大佬第三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974章 生產比鋰硫電池更流弊的玩意兒(3/5)(求月票~~)第1386章 順利到難以想象第1211章 第二次緊急任務第1124章 “黑箱”第三十四章 不拿錢當錢(第三更)第1175章 北美VR技術不發達,我們必須引進它第884章 我全都要第1143章 做點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第423章 系統的彩蛋?第141章 自己看新聞吧(1/4)第854章 懟起來了?第211章 最年輕的得主!第285章 有錢的感覺確實不一樣第364章 一次六秒?第1643章 我不在的這些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九十六章 這很數學!第555章 只欠東風第727章 太空種植單元部署第271章 MRS秋會!第1540章 褻瀆第1487章 威脅?你也配?第1209章 不尋常的發現第1348章 生物圈解封!第1409章 噩耗第399章 水果味兒的“垃圾”?第732章 剪不壞的衣服?第836章 他一定會來!第746章 亞利桑那州的“巨蛋”第259章 引力波第720章 忙碌中的團圓第1231章 找陸院士啊!第1007章 小說比學問更出名第450章 聽說有人把你寫進了論文第七章 在真學霸面前,一切凡人都是渣渣第1089章 令人期待的未來第1553章 接我們的英雄回家第619章 從世界各地而來第1290章 將捲曲的時空拉直第485章 做個交易吧第868章 量子世界背後的神秘第五十七章 人工智能eye第946章 美德(3/4)第1549章 我自己會開第1029章 六十分鐘足矣第921章 是個高手!(4/4)第八十一章 陸舟暗中觀察第1680章 啓程與送別第238章 爲你而來第961章 全換成碳!第256章 終於到手的專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裝逼也得找準對象第152章 是你動手,還是我動手?第496章 用技術征服德國佬(2/3)第676章 你知道我最崇拜的人是誰嗎?第893章 請過去讀博第1679章 銀河之心第365章 前置條件未滿足(1/3)第133章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摻和第899章 要按F嗎?(2/4)第一百零一章 一點微小的貢獻第623章 反響強烈第132章 回家過年第1274章 匪夷所思的線索第765章 先從壞消息開始吧第913章 別人眼中的大腿(4/4)第八十六章 向成功人士取經第651章 我有疑問第837章 從邊界逼近的方法!第620章 停在黑板上筆第311章 又多了兩個徒弟第1167章 光學整容?(求月票~)第175章 自然週刊的採訪第1612章 逆天的戰鬥力第525章 回母校當教授第1443章 腦袋不太聰明的樣子第724章 踏上那片星空第1463章 超越“未來”的概念(新年快樂!!!)第1433章 危機十一小時!第1079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第1034章 你怎麼知道他一定是你們的?第1345章 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盟的煩惱第959章 多孔硅基分子交換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