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信息

與此同時,冬眠倉的一側,出現了一個小型儲物格。

龐學林從裡面取出一袋凝膠狀的食物,將其打開,慢慢擠進嘴裡。

這是緩解冬眠綜合徵的果凍狀食物。

所謂冬眠綜合徵,是指人類經過長時間冬眠甦醒後,容易表現出的一種病症。

臨牀表現有食慾差,精神萎靡,皮膚潰爛,口鼻多黏液,呼吸吃力。

主要因爲人類在進入冬眠前,雖然已經儘可能清空腸道內的食物,但總會有尚未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這些食物殘留都被積聚在腸胃裡,而這些富含高營養的食物殘留物是病原微生物的培養基,滋生大量致病菌。

雖然進入低溫狀態後,大部分病菌都會死亡,但也有少部分會和人類一樣進入冬眠狀態,在人類甦醒時,它們也會跟着甦醒。

剛剛甦醒的人類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很容易感染這些細菌,從而導致冬眠綜合徵的出現。

而這袋食物,就有補充營養,清理腸道細菌的作用。

龐學林雖然經過了基因優化劑的改造,基本上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但爲了以防萬一,這一步還是不能省略。

隨後,龐學林用手將冬眠倉的艙蓋推開,緩緩飄出了冬眠倉。

考慮到太陽帆所能提供的動力有限,方舟一號飛船在設計的時候,遵循了模塊化以及極簡模式,儘可能簡化飛船內的結構,減少電子電力設備的使用量,增加通用零部件的數量。

比如飛船各個艙室的艙門均採用純機械結構,可以手動開啓。

又比如飛船沒有離心重力系統,沒有複雜的電子電路系統,各個艙室內的設備相對獨立,每個艙室整體外觀和功能比較相似,都有備份零部件和儲備食物,方便緊急時刻即使脫離飛船,也能在宇宙中生存一段時間。

此外,考慮到飛船物資儲備以及設備可靠性等問題,每隔十年,都會有兩名船員(夫妻)甦醒,花上一到兩年時間,對全船進行維護。

過去三十年,已經有兩組船員相繼甦醒,對方舟一號進行維護。

當然了,爲了防止發生意外,龐學林還留下了MOSS做後手。

一旦參加這次飛船的船員起什麼別樣的心思,MOSS可以接管全船。

這一點,即使慕青青都不是很清楚。

因此,這一次,方舟飛船雖然已經接近半人馬座α,但只會甦醒龐學林和慕青青,其他人依舊處於沉睡狀態。

通過這種方式,將會大幅度延長方舟一號的壽命。

龐學林估計,方舟飛船未來有可能探測八到十個恆星系。

但這只是預估,誰也不確定這段冒險旅程,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意外。

龐學林抓着自己冬眠艙的扶手,輕輕一推,整個身子如飄絮一般無聲無息地飛向了另一個冬眠艙。

冬眠艙內,慕青青依舊如同睡美人一般,緊閉雙眸。

龐學林沒有猶豫,輕輕按下了一旁的甦醒按鈕。

嗤……

一團白色的霧氣被注入冬眠艙內,慕青青一動不動,依舊處於沉睡狀態。

龐學林也不意外,考慮到身體的承受能力,冬眠甦醒過程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團白色藥霧將會在未來二十四小時內一步步被慕青青吸入體內,逐步復甦她的身體機能。

龐學林松開冬眠艙的把手,慢慢往冬眠區的出口處飄去。

方舟一號飛船除去龐大的太陽帆外,主體部分,是由九個八邊形結構艙室以及一個圓柱形的指揮控制艙組成。

八邊形艙室組成一個蓮花的造型,分別形成八個不同的功能區。

八個功能區和中間部分的過渡艙相連,過渡倉則和圓柱形的指揮控制艙相連。

整艘飛船的結構簡潔,每一個艙室都可以與飛船脫離,具備在太空中獨立生存能力。

龐學林將冬眠區的艙門打開,進入了過渡艙。

過渡艙佈設了部分健身設備,如自行車,拉力器,跑步機,舉重器械等等,用來防止宇航員長期的太空生活導致肌肉鬆弛。

這些設備都經過一定程度的改造,與地球上的設備迥異。

龐學林沒有在過渡艙進行過多的停留,而是徑直進入了圓柱形的指揮控制艙。

指揮艙內,指揮控制檯的屏幕發出幽藍的光亮,控制檯的前方,是一塊用高強度特種光學材料製成的巨大舷窗。

舷窗外星空璀璨,比鄰星隱匿在星海深處,肉眼還沒辦法分別。

超過三十六萬億公里的距離,除非用專門的艦載光學望遠鏡觀測,否則這顆紅矮星對龐學林而言和普通的星星沒什麼區別。

目前,方舟一號的速度已經接近光速的十分之一,至少還需要一個月才能靠近比鄰星。

至於那顆早在十年前就釋放出去的無人探測器,因爲不斷減速的原因,估計還要再過個十來年,才能泊入比鄰星的公轉軌道。

等到那時,龐學林他們早就離開半人馬座α,奔赴天狼星了。

龐學林在指控臺前坐下,說道:“MOSS,幫我調取過去三十年航行日誌以及與地球方面的通訊記錄!”

“明白。”

很快,龐學林眼前的屏幕上,出現了兩個文件夾,一個是航行日誌,一個則是通訊記錄。

航行日誌主要記錄了過去三十年飛船的飛行情況。

這個數據量極爲龐大,龐學林自然不會一條條看下去,而是在MOSS的輔助下,篩選出了部分航行日誌進行瀏覽。

航行日誌內,不但記錄了飛船的整體飛行情況,還有相應的維修情況。

方舟一號的太陽帆面積高達十萬平方公里,在四光年的漫漫征途中,總會遭遇星際塵埃以及可能存在的隕石羣。

雖然納米鏡膜本身的強度很高,但總會出現意外破損情況。

在航行日誌中,就記錄了幾次由前四位甦醒者執行的維修情況。

總的來說,方舟一號的狀況良好,即便發生過一些意外的碰撞或者損傷,也在系統冗餘範圍內,基本上沒有超出啓程時的預料。

看完航行日誌,接下來,龐學林將注意力放在了通信記錄上面。

方舟一號太陽帆超過十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使之成爲了一個天然的超級天線,也使得方舟一號與地球之間進行超遠距離通信成爲可能。

過去三十年時間,方舟一號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和地球上進行一次通訊。

一開始,這樣的通訊時延很短,幾小時就能往返傳輸一次。

漸漸地,這種通訊開始延長到幾天,幾個月。

到現在,地球上的消息發出去以後,至少要等八年時間,才能收到方舟一號的反饋。

龐學林先是大概查閱了一下官方的通訊信息。

與航天部門的通信信息乏善可陳。

大多都是飛船穿越宇宙空間時所記錄到的航道信息。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全新的發現。

比如最重大的發現莫過於方舟一號在穿越柯伊伯帶的時候,發現了一顆質量比天王星稍小的冰巨星。

這顆冰巨星的公轉週期超過一千年,距離太陽超過三百個天文單位,被科學界認爲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這讓龐學林也有些吃驚。

所謂的柯伊伯帶,最早由荷蘭裔美國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提出,他認爲在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由冰物質運行的帶狀區域,爲了紀念柯伊伯的發現,這個區域被命名爲“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是圍繞太陽的一個甜甜圈形狀的冰環,從海王星軌道的30到55AU(天文單位)處延伸。最遠可以達到一千個天文單位以上。

柯伊伯帶內有成千上萬個大於100公里(62英里)的冰體,估計有一萬億顆或更多的彗星,短周期彗星(繞太陽運行不到200年)大多起源於柯伊伯帶。

科學家此前就發現,柯伊伯帶那一些天體的運轉軌道與計算不符,由此猜測,在柯伊伯帶內部存在一個大引力天體,從而影響了柯伊伯帶內部分天體的運轉軌道。。

方舟一號的這次發現,算是有了實錘。

除了在柯伊伯帶的這一大發現外,方舟一號還大概測算出了太陽系奧爾特星雲的直徑。

也讓人類天文學家對於太陽系的起源、演化等過程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認知。

官方通訊大多都是這些科學數據的交流,剩下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私人通訊信息。

其中屬於龐學林的有一百多條,這裡面大多都是視頻資料。

龐學林按照年份時間,點開最上面的一條,畫面中出現了水娃的身影。

2015年8月。

“林娃子,時間過得好快,一眨眼你們都啓程三年了,自從一年前你們進入冬眠後,我的心就覺得空落落的。家裡一切都很好,我已經把慕叔接過來住了,我媽前段時間做了膽囊切除手術,醫生說今後飲食要清淡……”

三十年前的記憶在龐學林腦海中緩緩浮現,眼前的水娃和記憶中別無二致。

看完水娃的信息,龐學林發現2015年8月的信息還有一條,點開之後,竟然是劉琦。

“龐兄弟,估計你再看到這條視頻應該是三十年以後的事了,哈哈,也不知道這三十年我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星環集團的改革和拆分還在繼續,過渡很平穩,一切都按照咱們當年設計的流程去走。你曾經說過,資本的短視與貪婪,有可能摧毀行業生態,你走之後,還真發生了不少狗屁倒竈的事,還好,任老頭、我爸、倪叔他們都還在,某些人翻不起什麼浪花……”

2018年,7月。

水娃:“林娃子,陳文元教授走了,走的時候很安詳,只是一直記掛着你和青青,希望你們一切安好。哦,差點忘了跟你說個事,去年婉瑩又懷孕了,前兩天剛剛給我生了對龍鳳胎,媽媽很開心,只是一直記掛着你……”

2019年4月。

劉琦:“龐兄弟,又到了和你絮叨絮叨的日子,我已經將我在星環集團的股份全部捐出去了,這是真裸捐,捐給了你成立的希望教育基金會。當然,我爸留給我的那些財產,我還留着,哈哈,我畢竟不是聖人,還是想着要給兒女們留點東西。這些年國家發展得不錯,教育投入也高了不少,現在希望教育基金會將重點由一開始的自主貧困地區中小學生,轉到了教育公平上面。我們提出了將希望傳給下一代的計劃,通過資金扶持,支持城市名校教師前往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校教學,縮小城鄉教育、貧困地區與富裕地區的教育差距,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上頂尖大學……”

2025年6月。

水娃:“林娃子,不知道該怎麼說?媽媽上個月走了,慕叔前兩天也去世了。慕叔走的時候,一直在念叨着你和青青,這些年他雖然天天樂呵像個老頑童一樣,但我知道,他心裡一直記掛着你們……”

2027年1月。

劉琦:“龐兄弟,一轉眼,你們啓程都十五年了,我也老了,我爸上個月走了,臨走的時候,還拉着我的手說,這輩子我們最大的幸運就是能遇見你,希望我這輩子還能再見到你,那時候我估計都已經七老八十了,也不知道你到底會是什麼模樣。科學家們說,冬眠技術可以讓人延緩衰老,睡上幾十年,時間就跟停滯了一樣,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不少富豪想着通過冬眠去未來。政府也在討論冬眠技術擴大化的事,我原本還有些心動,想想還是算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都這一把年紀了,還想着這些有什麼意思……”

……

許久之後,龐學林終於將視頻拉到了最後一條。

這一條視頻都是四年前發送過來的,方舟一號上個月纔剛剛收到。

2038年,9月。

龐學林點開視頻,畫面中,竟然同時出現了水娃和劉琦的身影。

這兩人都已是滿頭白髮,雖然看起來保養得還不錯,但整個人的精氣神早已大不如前。

視頻中水娃率先開口:“林娃子,估計你醒後就能看到這段視頻了,劉老哥前段時間約我來南方玩,我帶着婉瑩就一同過來了。我兒子已經結婚了,現在和兒媳在火星工作,去年我還搭乘飛船去了一趟火星,我有些明白,當年爲什麼你會選擇踏上這樣一趟旅途了……說實話,真有些羨慕你……”

水娃說完後,劉琦接腔了:“龐兄弟,沒想到一眨眼,我都七十多了,通訊專家說不出意外的話,八年後我就能收到你的迴應了,真有些期待啊。這些年,地球上關於方舟計劃的討論少了許多,也就去年熱度高一點,因爲我們收到了第二批甦醒的船員發回的信息。這些年地球變化太大了,星環航天已經成爲了全球最大的太空建築承包商,這一點你恐怕沒想到吧。現在人類正在開發月球和火星,核聚變工程也突破了,想想我們當年剛見面的時候,再看看這個時代,不知不覺,我和水娃都老了……”

第八十三章 叛亂爆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噩耗第三十章 全球焦點第七十九章 向您致敬第五百零一章 生物學大殺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途中第二百六十章 萬有引力號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方來客第三十章 全球焦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開始抽獎第九章 系統獎勵第八十七章 對決第二百二十章 過稿《自然》第三百九十七章 實驗室第三百三十六章 金龍電池(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究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務完成第三百五十章 冒險者們第一百一十章 奇怪的感覺第一百八十四章 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神助攻第二百四十三章 CERN之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只是一名小學老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唐·瓦倫丁第四百二十八章 旁聽證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數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二百六十章 萬有引力號第二百七十九章 晚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紐約時報頭版第五十七章 打賭第四百三十二章 奇妙的火車之旅第三百一十一章 元老院和轉化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方來客第五百零九章 因爲你第四百六十五章 思科第三百二十三章 準備(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試第四百六十九章 入股華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迴歸現實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賭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命星球第八章 異變突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樹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因藥劑第七十八章 幸不辱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年夜飯第二百七十五章 末日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去更遠的地方第四百九十六章 發動機超溫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性的一天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二百七十四章 強相互作用材料第四十六章 廢寢忘食第四百七十一章 產品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一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合作研發第四百章 動態APT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六十六章 生日第四百七十二章 指令集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波塞冬第三百七十九章 出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冬眠第二百二十八章 計算化學第九十七章 巴黎之旅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務完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啓新位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販子!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性的一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強相互作用材料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帶對象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蘇安青第四百五十章 傻人有傻福第一百一十七章 N-S方程第五百零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AdS/CFT對偶第八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類還有希望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學生支教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設計方案第五百一十章 那是因爲沒有我第四百五十一章 清理毒瘤第二百二十九章 黑暗森林第二百二十五章 項目分工第三百九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面壁計劃聽證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蘇安青第七十九章 向您致敬第四百一十一章 超導理論機制第二百五十一章 可控核聚變第三百零四章 京城之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研討班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究員第四百二十八章 旁聽證第一百二十四章 尾聲第十五章 你好,莊顏第五百零七章 地球大炮工程第三百一十五章 南極基地(保底第三更)
第八十三章 叛亂爆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噩耗第三十章 全球焦點第七十九章 向您致敬第五百零一章 生物學大殺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途中第二百六十章 萬有引力號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方來客第三十章 全球焦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開始抽獎第九章 系統獎勵第八十七章 對決第二百二十章 過稿《自然》第三百九十七章 實驗室第三百三十六章 金龍電池(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究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務完成第三百五十章 冒險者們第一百一十章 奇怪的感覺第一百八十四章 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神助攻第二百四十三章 CERN之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只是一名小學老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唐·瓦倫丁第四百二十八章 旁聽證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數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二百六十章 萬有引力號第二百七十九章 晚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紐約時報頭版第五十七章 打賭第四百三十二章 奇妙的火車之旅第三百一十一章 元老院和轉化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方來客第五百零九章 因爲你第四百六十五章 思科第三百二十三章 準備(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試第四百六十九章 入股華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迴歸現實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賭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命星球第八章 異變突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樹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因藥劑第七十八章 幸不辱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年夜飯第二百七十五章 末日之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去更遠的地方第四百九十六章 發動機超溫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性的一天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二百七十四章 強相互作用材料第四十六章 廢寢忘食第四百七十一章 產品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一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合作研發第四百章 動態APT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六十六章 生日第四百七十二章 指令集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波塞冬第三百七十九章 出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冬眠第二百二十八章 計算化學第九十七章 巴黎之旅第二百一十八章 任務完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啓新位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販子!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性的一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強相互作用材料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帶對象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蘇安青第四百五十章 傻人有傻福第一百一十七章 N-S方程第五百零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AdS/CFT對偶第八十五章 遊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類還有希望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學生支教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設計方案第五百一十章 那是因爲沒有我第四百五十一章 清理毒瘤第二百二十九章 黑暗森林第二百二十五章 項目分工第三百九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面壁計劃聽證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蘇安青第七十九章 向您致敬第四百一十一章 超導理論機制第二百五十一章 可控核聚變第三百零四章 京城之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研討班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究員第四百二十八章 旁聽證第一百二十四章 尾聲第十五章 你好,莊顏第五百零七章 地球大炮工程第三百一十五章 南極基地(保底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