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 鉅變前夕

bookmark

達瓦諾的被抓,讓原本就是烏合之衆的“阿那羅丹民主共和國”立刻化做了鳥獸散。而僅僅以60人的力量,在數百名叛匪中來去自如的“雷霆小組”,也很快成爲了南華共和國民衆心目中的英雄。

李天正對南華共和國內的印尼人採取了血腥清洗的政策,他先是公開處決了達瓦諾,接着在境內大肆逮捕印尼人,一時南華共和國的監獄人滿爲患,到了一戰爆發前,整個南華共和國基本上變成了華人的樂園。

對於帝國方面來講,李天正和他的南華共和國怎麼做和帝國一點關係沒有,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英國間諜葛蘭西莫。

在黨衛軍內部調查署審訊人員面前,沒有能夠不開口的人,葛蘭西莫很快交代了一切。得到了確鑿證據的帝國外交部,向英國提出了最強烈的抗議。

英國人在表達了這完全是情報機關自作主張做的決定之後,希望能將葛蘭西莫交給他們處理,但這一次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帝國方面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一要求。

帝國爲了葛蘭西莫開設了特別法庭,在公開審理完畢之後,中華帝國發法官蕭若秋以間諜罪,危害中國安全罪宣判葛蘭西莫死刑!

在各大報刊刊登了這則消息之後,英國國內輿論一片譁然,要求政府無論如何要保住一位英國公民的生命。迫於國內地壓力,英國政府直接出面和帝國交涉。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中國的態度非常強硬,在拒絕了談判之後,直接公開槍決了葛蘭西莫。

英國政府暴跳如雷,宣佈暫時中斷與中國的所有合作項目,而中國則針鋒相對的命令在印度和阿富汗的所有軍隊停止行動,原地待命。.

讓外界敏感的是。中國國防軍接到地命令是原地待命,這就意味着中國軍隊雖然停止了軍事行動。但並沒有撤離,中國人想做什麼?

這一命令甚至牽涉到了在越南的中法聯軍,本來行動就夠遲緩地中國軍隊乾脆駐足不前,法軍指揮官的數次交涉在中國軍官面前一點作用也沒有。

這就是所謂的“葛蘭西莫事件”,一個小小的情報人員讓原本起碼錶面上看起來融洽無比的中英關係出現了嚴重的裂痕,或許這只是兩國間本來就存在的矛盾一次總爆發而已。

冷眼觀看着一切地美國公使詹姆斯,在給國內發去的報告中這麼寫道:

“英國始終認爲他們能把中國玩弄於股掌之中。他們認爲中國將忠誠的爲大英帝國服務。其實不光是英國,我想我們的政策也錯了,我們都太小看了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家。

‘葛蘭西莫事件’只是一根導火索而已,這裡面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看看在此之前中國人的表現吧。他們在印度、在阿富汗、在越南,表現得根本不象是一支訓練有素地軍隊,而更象是去旅遊的遊客,這讓我不得不懷疑中國人的動機。

我有一萬個理由相信。中國人寧願選擇德國人當盟友,而不是英國、法國,或者我們美國。看看這幾年發生的事情吧,表面和中國人是傾向於我們的,但實際上我們得到了什麼?除了那份現在看起來更象是遊戲的《五國神聖同盟》。那麼再看看德國方面,起碼有30萬以上地勞工被輸入到了德國。隨着勞工一起到達德國的,是大量的軍事和民用物資;中國也從德國那得到了好處,大批由德國培訓出來的優秀工程師,熟練技術工人,源源不斷的回到了中國。

讓我們再翻開地圖看一下,整個亞洲地區,在這幾年之中中國軍隊在不經意間完成了戰略部署,只要一個命令,中國士兵就會從各個軍營裡衝出來,象趕鴨子一樣的把英國、法國軍隊趕下大海。甚至包括美國的軍隊。

應該清醒過來了。我強烈要求國會批准往遠東地區增派軍艦,往菲律賓增加軍隊。而且是大批量地增加,否則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只會吞下自己種植出來的苦果。”

實事求是的說,詹姆斯地報告中地判斷是相當準確的,可惜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地重視,“詹姆斯報告”在戰後也成爲了歷史學家重點研究的東西。

不過在當時“葛蘭西莫”事件發生後,看起來中國和英國誰都不願意這樣的冷戰無限期延續下去,爲了各自的目的和利益,兩國繼續在臺上公開指責的同時,臺下卻開始秘密的想方設法將兩國關係解凍。

國與國之間本來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不過比起歐洲的緊張局勢,原本看起來最太平的亞洲,空氣裡的味道卻突然變得讓人窒息,根據英國公佈的國防諮文中遠東部分所講述的內容來看,中國人隨時有能力在亞洲同時對英法進行一場大戰,並可以在60天到80天之內結束戰鬥。

中國外交部反脣相譏,真正想挑起戰爭的是英國人,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想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發動戰爭。

德國在偷偷地發笑,看來傲慢的英國佬還是激怒了中國,他們永遠不如德國人那麼務實,在中英關係轟轟烈烈熱戀的時候,德國卻和中國早在各個方面展開了合作,現在中國向德國提供的士兵,都已經武裝完畢,可以隨時派到前線去了。

那些自以爲是的不列顛人當老大當習慣了,總以爲什麼人都要聽從他們的命令,總認爲不論哪個國家都得圍在他們的屁股後面轉,可惜這個世界上即將有兩個新興地大國給他們狠狠的兩記響亮的巴掌。這兩個國家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亞洲!

德國對遠東局勢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但他們的艦隊開始公開爲中國向德國輸送物資和人力的船隊護航,雖然護航的範圍有限,但德國已經用行動明確的向世界表態,德國地立場是站在哪一個方向的。

1912年開春地時候,英法兩國要求中國軍隊從印度、阿富汗和越南撤離。那裡的平叛工作將由英法兩國軍隊單獨完成,中國方面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這個要求。

但很快。英法兩國就知道了什麼叫請神容易送神難。

在中國軍隊答應撤離的前幾天,印度、阿富汗和越南的中國軍營同時遭到了莫名其妙地襲擊,雖然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燒燬了幾輛汽車。當地的中國指揮官盛怒之下,要求英法軍隊捉拿兇手,中國人將在原地等候結果。

象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答應撤兵後不斷地發生,好在中國軍官雖然憤怒無比。但並沒有其它什麼過激行爲。

在英法兩國地一再強硬要求下,一直到了1912年下半年,中國軍隊才緩慢地開始了撤軍,只能用緩慢來形容,有的時候甚至是一個連隊一個連隊地撤離。不過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是鬆了口氣,不管怎麼說,只要中國軍隊撤出這裡,那什麼事情都好辦了。

1912年。將註定是一個大變革的開始。

中國國內在當年從日本運來的資金刺激下和這麼多年的努力中,經濟高速增長,隨着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國內民衆也更加信賴政府。而義務教育法的強制推行,加上500億中華幣的鉅額資金撐腰,讓中國地教育水平有了一個質地飛躍。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明顯的效果,但最多20年,或許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感激李國勇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的。

最讓老百姓感興趣的是政府提出地“高稅收、高福利”政策,果不出其然,做爲試點省的江蘇民衆,一開始對大幅度提高稅收是有着相當大的牴觸情緒的,但出於對元首的信任,還是勉強接受了下來。

半年,僅僅在半年之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就顯示出了威力。不管哪個家庭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得到政府500元中華幣的補助。其後每個月可以獲得政府200元的兒童津貼,一直到16歲爲止。

教育不用說了。本身就是政府買單的。醫療保健體制是老百姓最感興趣的,14歲以下兒童看病完全免費。成人看病年累計超過2000元地,醫療保健體制將立即啓動,剩餘部分完全由政府來承擔。

其它諸如退休金、失業補助、殘疾人援助計劃等等之類,都帶給了江蘇老百姓看得見巨大實惠,所以江蘇從最初地反對變成了竭力擁護這一政策。

江蘇的成功讓其它省份都紛紛要求在本省推行這一政策,但政府卻提出了用20年地時間在全國普及,這未免讓他們有些失望。

政府不是沒有考慮,“高稅收、高福利”政策帶給老百姓的好處是巨大的,但弊端也顯現了出來,首先是這一政策將加重政府的負擔,而且福利過多過濫、過於慷慨無疑會鼓勵懶漢,大家都只想索取,卻不想奉獻,將可能導致生產率下降。

這一個美好的政策起碼要用一段很長的時間來彌補完善它,現任政府只不過給未來的中國打下一個良好的底子和發展方向而已。

國際上也正在發生着重大的變化,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訂反土同盟條約,5月,希臘和保加利亞訂立盟約,8月門的內哥羅也加入了這一同盟。這樣就形成了四個巴爾幹國家反對奧斯曼帝國的同盟。

巴爾幹戰場上每一份每一秒都有可能爆發戰爭,但就在這個危險的地方危險的時間,中德聯合軍事觀察團卻秘密進入了這一地區。

中國人派出了蔣百里、蔡鍔等這些中國軍方最高級將領組成的軍事觀察團,並不顧奧斯曼帝國軍方地勸阻,執意要到第一線觀察。

這些中國軍人全都是瘋子,打仗有什麼好看的,在槍林彈雨之中,他們難道一點也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這是奧斯曼軍官的共同想法,這也就是他們和中國軍人的最大差距。

兩次巴爾幹戰爭中國軍官全部在場,他們從戰爭中積累下了大量的經驗,所以才能在日後的大戰中所向披靡。

“太弱了,我很懷疑這樣的軍隊能堅持多長時間。”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看得張孝淮連連搖頭:“如果奧斯曼帝國面前是中國軍隊,他們頂多支持10天,曾經強盛無比的奧斯曼帝國的覆滅看來是無可避免的了。”

從一貫謹慎低調的張孝淮嘴裡說出這樣的話,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戰鬥力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

柳波成指着地圖說道:“我判斷盟軍將會集中兵力優先消滅奧斯曼帝國佈置在馬其頓的軍團,一旦奧斯曼帝國的馬其頓軍團被擊潰,這仗他們就輸定了。”

“你們說元首爲什麼那麼大力援助一個明知就快滅亡的帝國?”蔣百里忽然問道。

見軍官們各自思考,蔣百里笑了一下說道:“牽制,只要奧斯曼帝國不倒,英國就無法從這裡分心,這裡是英國保證歐亞航道暢通的重要地點,是列強角逐的戰略要地,是中國今後從亞洲進入歐洲的重要通道!”

他說的沒有錯,巴爾幹半島歷來都是亞洲通往歐洲的必經之路,中國在日後想要進入歐洲,就必須先得到巴爾幹半島,而預先在這裡保留一個完全倒想中德,但卻已經腐朽的政府,是絕對沒有任何壞處的。

巴爾幹是個大火藥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巴爾幹戰爭之後,各軍事強國加緊了軍備競賽,大量徵集兵員,研製和生產各種新式兵器,軍費大幅度增加。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億馬克。兩大軍事集團各自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制定作戰計劃,力圖先發制人。德國總參謀長小毛奇曾經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於我們,戰爭越快越好。”

那麼中國呢,中國也準備好迎接這次機會了嗎?

第433章 - 協約國的進攻第440章 - 浴血迪亞巴克爾第271章 - 狙 擊第573章 - 決戰開始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580章 - 最後的決戰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444章 - 聯軍的末日(下)第470章 - 法國人的投降第283章 - 分 歧第52章 損主意第20章 兵變前夕第174章 教育和土地第108章 突 擊第68章 偷襲甘泉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423章 - 戰場的變化第115章 算 賬第395章 - 凡爾登大會戰第319章 - 雷霆小組(上)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559章 - 動盪的開始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143章 清帝退位(中)第238章 wap.paoshu8.com第475章 - 別了,英國人第547章 - 最年輕的情報處長第30章 宣 戰第487章 - 救援和被救援第222章 - 新南京條約第291章 - 血 戰第153章 海外華人第37章 殲 匪第258章 - 天 皇第152章 雷 神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282章 - 燃燒吧,東京(下)第423章 - 戰場的變化第195章 - 歡迎來到地獄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235章 - 榮 譽第534章 - 登陸英國第155章 用鐵血澆鑄中華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133章 劫 獄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203章 - 乃木希典第444章 - 聯軍的末日(下)第65章 順 利第552章 - 父與子第26章 微服私訪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559章 - 動盪的開始第490章 - 飛翔計劃第185章 西 藏第25章 視察新軍第204章 - 11.6兵變第264 另類人才第265章 - 和 約第137章 京城風雲(四)第564章 - 恐怖國家第9章 江蘇財政第73章 勝利的氣息第452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四)第8章 湖南少年歌第501章 - 再見吧,俄羅斯(四)第179章 福建泉州兵營第334章 - 俘虜第68章 偷襲甘泉第487章 - 救援和被救援第387章 - 大屠殺之夜(上)第40章 四處碰壁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458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下)第227章 - 麻 煩第485章 - 血色中的決心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252章 - 大 阪第21章 蘇州兵變第49章 孝 敬第354章 - 中東第362章 - 中國的戰術第524章 - 崩潰的前夕第186章 新 疆第294章 - 慘 劇第447章 - 西施的秘密第12章 領 事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116章 海外捐款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105章 誓師北伐第257章 - 東 京(完)第414章 - 安格諾斯塔第83章 戰爭爆發第46章 瑞山血戰第395章 - 凡爾登大會戰第518章 - “人道”的英國西方蜘第356章 - 英雄歸去第549章 - 另一個戰場第48章 反 攻
第433章 - 協約國的進攻第440章 - 浴血迪亞巴克爾第271章 - 狙 擊第573章 - 決戰開始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580章 - 最後的決戰第100章 內部調查署第444章 - 聯軍的末日(下)第470章 - 法國人的投降第283章 - 分 歧第52章 損主意第20章 兵變前夕第174章 教育和土地第108章 突 擊第68章 偷襲甘泉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423章 - 戰場的變化第115章 算 賬第395章 - 凡爾登大會戰第319章 - 雷霆小組(上)第361章 - 達達尼爾海峽第559章 - 動盪的開始第428章 - 毒氣彈的報復第143章 清帝退位(中)第238章 wap.paoshu8.com第475章 - 別了,英國人第547章 - 最年輕的情報處長第30章 宣 戰第487章 - 救援和被救援第222章 - 新南京條約第291章 - 血 戰第153章 海外華人第37章 殲 匪第258章 - 天 皇第152章 雷 神第536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上)第282章 - 燃燒吧,東京(下)第423章 - 戰場的變化第195章 - 歡迎來到地獄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235章 - 榮 譽第534章 - 登陸英國第155章 用鐵血澆鑄中華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133章 劫 獄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203章 - 乃木希典第444章 - 聯軍的末日(下)第65章 順 利第552章 - 父與子第26章 微服私訪第24章 中國人的感情第559章 - 動盪的開始第490章 - 飛翔計劃第185章 西 藏第25章 視察新軍第204章 - 11.6兵變第264 另類人才第265章 - 和 約第137章 京城風雲(四)第564章 - 恐怖國家第9章 江蘇財政第73章 勝利的氣息第452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四)第8章 湖南少年歌第501章 - 再見吧,俄羅斯(四)第179章 福建泉州兵營第334章 - 俘虜第68章 偷襲甘泉第487章 - 救援和被救援第387章 - 大屠殺之夜(上)第40章 四處碰壁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458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下)第227章 - 麻 煩第485章 - 血色中的決心第275章 - 這就是日本人第252章 - 大 阪第21章 蘇州兵變第49章 孝 敬第354章 - 中東第362章 - 中國的戰術第524章 - 崩潰的前夕第186章 新 疆第294章 - 慘 劇第447章 - 西施的秘密第12章 領 事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116章 海外捐款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105章 誓師北伐第257章 - 東 京(完)第414章 - 安格諾斯塔第83章 戰爭爆發第46章 瑞山血戰第395章 - 凡爾登大會戰第518章 - “人道”的英國西方蜘第356章 - 英雄歸去第549章 - 另一個戰場第48章 反 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