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田嘉禾眼神怪異的看着李寶國,後者心虛的點了點頭,像是打招呼似的。

李錚和田嘉禾對視一眼,兩人隨即哈哈大笑。

原因就出在了李寶國身上,華北局真正運作不過數月時間,更不用說下面的特委,不少都成立不到一個月,光有一個空架子而已。

幹部成分也很複雜,紅軍大學、紅軍軍政大學、抗日民主大學、也有不少是當地的地下黨組織,自從國民黨黨部從華北撤離之後,開始組織老百姓進行抗日活動。

李寶國來河北不過一個多月,對很多情況都不甚瞭解,加上他以前的工作都是在城市裡,鄉村工作接觸的比較少。

在他眼裡,老百姓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要是沒有戰爭,大部分都將要臉朝黃土,背靠天,安安穩穩過一輩子,那裡會有機會接觸槍械?

可是在打掃完戰場,田嘉禾帶着部隊跟着當地的同志撤離到了安全的山區後,立刻就被一個民兵的舉動給吸引住了。

揹着紅綾槍,腰上還綁着獵刀,看上去也不像是會用槍械的老百姓。卻躲在一邊,從繳獲的日軍三八式步槍中退子彈,而且看上去還像是挺熟練的樣子。

田嘉禾處於好奇,還以爲這個人是前線打仗的潰兵,回到老家後躲了起來,日本人來了,就拿起武器保衛家園。

看上去年紀才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忽然感覺光線暗了許多,一擡頭就看到了田嘉禾,他記得特委的李同志說過,這位是40軍野戰部隊的首長,立刻就不好意思的站了起來:“首長,我不是想要偷子彈,因爲繳獲的槍裡有子彈,運輸保存的時候容易走火,纔將裡面的子彈拿出來的。”

小夥子滿臉通紅的解釋着,田嘉禾纔不管小夥子是否是要子彈。

戰爭年代,子彈都不是什麼稀罕貨。有心的人,只要在結束戰鬥的戰場上找,總能找到被遺落在戰場角落邊得彈藥,運氣好,還能撿到完好無損的槍械。

“別叫什麼首長,我也不是什麼首長。小夥子,叫什麼名字。看你這裝束,像是民兵,不過我奇怪了,你剛參加民兵,怎麼會對槍械這麼熟悉?”田嘉禾不解道。

小夥子靦腆的一笑道:“首長,我叫孔友才。當年,大帥……哦……不對,是副總司令,命令各鄉各村的青壯,每年都要集訓兩次,每次七天。後來因爲人太多,所以年齡上有了限制,從15到25的纔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訓練。”

“集訓?什麼集訓?”田嘉禾更糊塗了。

“頭一年是練習打槍,所有人都有五發子彈,不過那一年人太多,不知道打掉了多少子彈。所以第二年就改了,變成步槍瞄準,和擦槍。副總司令第一年辦的時候,我就正好15歲,一直到去年冬天,整整三年,都沒有落下過。這槍我以前擦過,也都能拆,要不我拆給首長看看。”孔友才說着一拉槍栓,就是一個拆卸步槍的標準動作。

這下子,田嘉禾的興趣都被勾上來了,一年才半個月,能學成什麼樣,都是個未知數,點頭道:“可不敢叫首長,我姓田,農田的田,以後就叫我田同志可好。”

孔友才點頭道:“好的,田同志。李同志也這麼讓人稱呼,很親切。”

“好吧你把槍拆了,再裝起來,我看看步驟對不對。”

孔友才找了一張乾淨的草蓆,然後半跪在草蓆上,雙手託着三八式步槍。

嘎嘣——

孔友才利索的將槍栓拆卸了下來,然後是頂針,彈簧等部件,一件件配件井然有序的放在草蓆上,等到配件都拆卸了下來,孔友才擡頭看了一眼田嘉禾。

就見田嘉禾笑眯眯的看着他,又低頭將步槍全部組裝了起來。

田嘉禾見孔友才雖然不是太熟練,但還能按照步驟,一步步的將步槍分解組裝,心裡早就樂開了花。

拍着孔友才的肩膀,田嘉禾讚許道:“小夥子,做的不錯。新兵要是都像你這樣,只要一個月,就能上戰場。”

孔友才受到和40軍幹部的表揚,臉上洋溢的喜悅的神色:“首長,能收下我嗎?我想參軍打鬼子。”

“好,算你一個。”田嘉禾說完,樂呵呵的一把將孔友才從地上拉起來了。轉身就去找李錚了,他原先也不清楚,在河北,一個普通農民就能如此熟練槍械。要是真的在武安縣附近招兵,打游擊,兵源首先就不會缺少。

而且,都是年輕的青壯。

結果就變成了開頭的那一幕,連特委委員,組織接待一營的李寶國都驚訝的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李錚還真的沒有想到,張學良在長城抗戰之後,真的將河北治理的全民皆兵。

知恥而後勇。

張學良統帥的東北軍在長城抗戰前期,不但將熱河、察哈爾大部分都丟給了日軍,差點讓小鬼子打到北平,如果當時北平丟失的話,那抗戰就要提前爆發了。

不過,田嘉禾心裡還是有些慼慼,顯然,張學良在連續吃了日本人兩次大虧之後,家仇國恨一下子找到了一個宣泄口,而且還走了極端。

李寶國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說道:“我要向兩位同志道歉,我工作沒有做細,犯了嚴重的主觀錯誤,我是上個月剛從抗大學習後纔來河北的,原來也在河南地下黨工作,在河南軍事訓練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敢想。劉峙當年主政的時候,每年饑荒的時候起義暴動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哈哈……,河南的黃河可是十年九災,老百姓一直都掙扎在死亡線上,劉峙雖然糊塗,還沒有糊塗到讓手下的老百姓都會用槍。不然過不下去的老百姓要麼起兵造反,要麼就上山當土匪,都不是他這個省主席能夠擔當的。”李錚一眼就洞穿了這種政策的區域性,相比河南的老百姓,河北的老百姓在生活上富足一些。

“李寶國同志,我和田營長商量了一下,覺得留在武安附近,整編各地的武裝力量,確實能夠起到很大的牽制作用。尤其是附近的年輕人,很多都會使用武器,在訓練上,可以縮短很多時間。只要參加幾次小規模的戰鬥,戰鬥力一定會上去。”李錚說出來一個他和田嘉禾商量的結果。

只等上報軍裡,曾一陽點頭,羅榮桓簽字,帶着冀南的鄉親們打鬼子這個事情,也就定下來了。

李寶國聞言,大喜道:“好啊好啊歡迎……哦……,40軍主力部隊。”李寶國自始至終都沒有搞明白,田嘉禾帶領的這支部隊在40軍的番號,話就撿好聽的說了。

“我們可不是主力部隊。”李錚擺手否認道,其實在40軍,公認的主力部隊,步兵也就7個團,騎兵2個團,炮兵2個團。

步兵裡,115旅、116旅兩個旅直轄的三個步兵團是主力部隊,軍直屬獨立團,也是主力部隊。而田嘉禾的這個營來自於補充團,算不得精銳的主力部隊。從兵員上來說,都是老兵。

不少都參加好幾年了,大小戰鬥也參加了不少。

但和其他主力部隊不一樣的是,補充團混編後,成了獨立旅,是一支新編的部隊,由於成立時間短,沒有可以說道的歷史,所以纔在私底下很多40軍的幹部都認爲,由補充團組建的獨立旅不算主力部隊。

就像40軍軍直屬獨立團,葬馬坡一戰,一個營用陣亡八成的代價,擋住了一個日軍騎兵旅團半天的進攻,爲主力圍殲這股日軍創造了時間。

231團,在33年渡江北上的時候,一天連克兩個縣城的戰績,還是很難實現的;229團張北攻城戰,對陣的可是日軍的一個旅團,日軍衝了七天,就是沒有在229團手裡討到便宜……

獨立旅的組建時間不過兩個月,歷史幾乎就是空白。

所以,李錚說的話,也不算是謙虛。但真要說戰鬥力,這些部隊相差都不是很大,畢竟訓練也差不多,武器裝備也差不了多少,部隊的軍事幹部,大部分都是教導團出來,不少還進紅軍大學深造過,可以說師出同門。

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田嘉禾確實存着在敵佔區潛伏,伺機尋找戰機,畢竟只要14師團南下,日軍必然會出現控制上的真空地帶。只要田嘉禾的這個營在鐵道線上活動一下,即使沒有戰果,也能把日軍嚇個半死。

但好消息一個接着一個,李錚確實有些猶豫了,他甚至有種豪情,想勸解田嘉禾將部隊留下來。因爲他看到了部隊迅速壯大的可能。

李錚手裡還有一張繳獲統計,物資很豐富。

仿毛瑟步槍87支,子彈19000餘發;

晉造駁殼槍5支,子彈870發;

擼子1支,子彈兩盒,200發;

南部式手槍29支,子彈1900餘發;

歪把子輕機槍5挺,配件若干(主要是整槍已經損壞,但部分部件還能用),機槍彈3000餘發;

捷克式輕機槍3挺,機槍彈和毛瑟步槍彈可通用;

三八式步槍185支,子彈30000餘發;

九二式重機槍3挺,機槍彈8箱;

60迫擊炮一門,炮彈67發;

邊三輪一輛,還能開。

所有的武器全部收繳起來,已經足夠組建一個標準的步兵營了,原先田嘉禾和李錚還在發愁,將所有的武器全部送給武安縣的縣大隊,有些可惜了。

可將縣大隊所有的人員都聚集起來,除了必要的戰術訓練,大部分都會使用步槍,雖然沒有人會使用機槍。但這都不是問題,田嘉禾的一營有的是副機槍手,平時也跟着機槍手一樣訓練。

安排到縣大隊,就能馬上將一個縣大隊的作戰能力提上去。

現在擺在田嘉禾的李錚面前的問題就是,一營,是否應該留在武安縣,這要上報軍裡等軍裡的回電;還有一個就是,一旦留在武安縣,再接受40軍領導,指揮上就會有很大的麻煩,直屬上級部門也要變更。

李寶國見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站起身,活動了一下雙腿,蹲在地上的時間長了一些,雙腿有些麻了:“兩位同志,既然這樣,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跟縣大隊的幾位同志商量一下,將縣大隊編入你們的部隊,這樣就可以變成兩個營。也算是一個乙種團了。”

田嘉禾連忙制止道:“還是先等等,我們已經將這裡的情況上報給了我們上級,相信指示很快就會下達。還有縣大隊還是叫縣大隊,人員也不要打散,我們派人先訓練起來。”

一支部隊訓練起來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擴編雖然不算是個糟糕的主意。

但對初來乍到的一營來說,擴編之後,直線下降的戰鬥力,很有可能是葬送一營的罪魁禍首。

在日軍的眼皮子地下,自然要謹慎點,即使和日軍不幸遭遇作戰,作戰能力精悍的一營戰士,就能夠在極小的損失下,安然撤退。

但是擴編一倍的一營呢?答案是要上引號的。

再說了,當地的青壯熟悉槍械,但並不熟悉其他的軍事科目。打仗還是考驗一支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和綜合素質。

此時,40軍軍部也接到了一份來自日佔區的電報,竟然有野戰部隊主動要求留在地方打游擊。

曾一陽等人商量了一下,覺得讓一個營的兵力去破壞日軍防守森嚴的軍火庫,或者野炮,顯然可能性不大。

而小打小鬧,很容易陷入大量日軍的包圍圈中。

“我建議獨立旅另外抽調三個連的部隊,補充田嘉禾的一營,組成一個小團。這樣也增加了一份,在嚴酷環境下,堅持下去的保障。”曾一陽想了想,還是覺得田嘉禾的兵力太單薄,實力太小,和日軍周旋缺乏一定的作戰能力。

“我同意,不過張學良也夠絕的,簡直把河北的青年都訓練了一遍。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每年的花銷沒有六十萬大洋,根本就下不來。”謝維俊剛看到電報的時候,倒吸了一口冷氣,絕對的大手筆。

陳光不解的自問道:“我就納悶,張學良什麼時候想到了這麼損的招數。看樣子,他是想用全河北的青壯成爲東北軍反攻東三省的籌碼?”

陳光一邊說,一遍搖頭,他猜不透,到底是什麼人支的招數,總覺得怪怪的,一般國民黨一方軍閥,那裡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曾一陽翻着眼皮,回想了一會兒,所有所思的說:“當時我好像跟張學良這麼說來着,不過當時也是隨口說說,沒想到張學良還真當真了。”

曾一陽說完,低聲的笑了起來。

忽然,曾一陽見陳光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着他,不解的問道:“怎麼了?”V

第一二零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三三四章 兵貴神速第一七八章 關東軍的煙霧彈(下)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十一章 搭戲臺,唱大戲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四九二章 夾縫裡求生存第七十九章 回陝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三九一章 一戰定音(中)第二二三章 血染東京城(7)第二十一章 接頭第八十七章 鬥爭中求生存第十八章 友誼無國界(上)第六十四章 風雷動 戰旗舞第五十九章 血煉軍魂(二)第三三二章 燃燒的寨門(下)第二三五章 送上門的空城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四一一章 殺豬殺屁股第一零九章 整編第三五六章 火燒白浪洲(中)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五十四章 阻殺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八十六章 兗州城下話乾坤第四七四章 決心不好下第五十六章 賣(上)第一一零章 是誰吹起了衝鋒號?第四五二章 軍魂飛揚第四十七章 20師團的覆滅(下)第三十八章 瘋狂的鬼子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六十一章 血煉軍魂(四)第四六零章 換帥第六十五章 小鬼子第三零五章 命門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牆(下)第十六章 殺狼曲(三)第三九一章 一戰定音(中)第三九八章 吞掉誘餌(上)第四零五章 堡壘城市的秘密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一九四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章 古城絞殺第四一八章 援軍在那裡?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三十一章 都是吃老虎第一零二章 大戰序幕第二九八章 將在外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九十五章 兵圍襄陽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六九章 戰役佯攻(上)第四零九章 陣防流(下)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點第五十四章 阻殺第四五三章 大時代,大背景第四十六章 血戰李家莊(3)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會師(上)第三十章 蘇長青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三二六章 籌謀第一一三 心氣不順的胡宗南第十五章 鐵血軍官團第三零零章 肅清殘餘第四三六章 牆頭草的覺悟第四八四章 膽子小的很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七十二章 劉紹先的計劃第一八三章 遍地開花戰術第一八五章 奪城(下)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會師(下)第八十八章 風捲殘雲(中)第一三五章 窩囊廢師團登場第一四零章 收復海拉爾第一二零章 中日決戰之前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四七九章 廝殺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一O一章 刀切16師團第三零七章 兵鋒所指第三十六章 首戰告捷(4)第九十一章 謀劃湘西(三)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五十章 擴軍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一零九章 整編第二三零章 鐵流?洪流?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維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線第三七五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五十八章 成軍第二一三章 圍而不攻第三八三章 讓鬼子暴走的偷襲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
第一二零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三三四章 兵貴神速第一七八章 關東軍的煙霧彈(下)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十一章 搭戲臺,唱大戲第九章 平等的召喚第四九二章 夾縫裡求生存第七十九章 回陝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三九一章 一戰定音(中)第二二三章 血染東京城(7)第二十一章 接頭第八十七章 鬥爭中求生存第十八章 友誼無國界(上)第六十四章 風雷動 戰旗舞第五十九章 血煉軍魂(二)第三三二章 燃燒的寨門(下)第二三五章 送上門的空城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四一一章 殺豬殺屁股第一零九章 整編第三五六章 火燒白浪洲(中)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五十四章 阻殺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八十六章 兗州城下話乾坤第四七四章 決心不好下第五十六章 賣(上)第一一零章 是誰吹起了衝鋒號?第四五二章 軍魂飛揚第四十七章 20師團的覆滅(下)第三十八章 瘋狂的鬼子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六十一章 血煉軍魂(四)第四六零章 換帥第六十五章 小鬼子第三零五章 命門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牆(下)第十六章 殺狼曲(三)第三九一章 一戰定音(中)第三九八章 吞掉誘餌(上)第四零五章 堡壘城市的秘密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一九四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章 古城絞殺第四一八章 援軍在那裡?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三十一章 都是吃老虎第一零二章 大戰序幕第二九八章 將在外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九十五章 兵圍襄陽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六九章 戰役佯攻(上)第四零九章 陣防流(下)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點第五十四章 阻殺第四五三章 大時代,大背景第四十六章 血戰李家莊(3)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會師(上)第三十章 蘇長青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三二六章 籌謀第一一三 心氣不順的胡宗南第十五章 鐵血軍官團第三零零章 肅清殘餘第四三六章 牆頭草的覺悟第四八四章 膽子小的很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七十二章 劉紹先的計劃第一八三章 遍地開花戰術第一八五章 奪城(下)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會師(下)第八十八章 風捲殘雲(中)第一三五章 窩囊廢師團登場第一四零章 收復海拉爾第一二零章 中日決戰之前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四七九章 廝殺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一O一章 刀切16師團第三零七章 兵鋒所指第三十六章 首戰告捷(4)第九十一章 謀劃湘西(三)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五十章 擴軍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一零九章 整編第二三零章 鐵流?洪流?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維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線第三七五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五十八章 成軍第二一三章 圍而不攻第三八三章 讓鬼子暴走的偷襲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