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

距離曾一陽下達西路軍團作戰命令已經兩天。

陳光已經將固守白城的一個旅,北上泰來佈防,而在通遼的日軍試探性的雨過了姚兒河,先頭部隊,已經逼向泰來。這就行是擺在日軍面前的一場盛宴,最激動人心的時候,馬上就要到來。

而陳光要做的,就是讓西路軍團儘可能的做的更像一點。

主力放棄從齊齊哈爾渡過嫩江,改由北上呼倫河,從富裕縣越過嫩江。這是一場冒險,日軍自然能夠看出來。不過,14師團還不是越過嫩江尋求和陳光兵團決戰的時候。

喜多誠一對於野戰部隊再生疏,也會看出,此時,陳光在嫩江所留下的兵力,絕不會少。尤其是,在其先前部隊沒有渡河之前,是不會放14師團舒舒服服的進入景星等地,對其側翼構成威脅。

部隊的調動,陳光花了兩天。

這還是擺脫了,日軍指揮官對陣陳光的時候,採取的保守姿態。後撤的4縱只不過和日軍先遣部隊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交火。

作戰的結果是,心存疑慮的日軍在4縱後衛部隊的堅決打擊下,損失了一些斥候。

種種跡象表明,陳光是準備孤注一擲了,這對日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唯一擔心的就是,哈東地區的曾一陽主力部隊,自從榆樹戰役結束後,1縱主力就像是蒸發了一樣,小時在人們的視線中。而關東軍在哈爾濱的兩個師團,25、28師團對拉林河防線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戰線延綿有上百公里長。

沿線,具有登陸價值的區域,關東軍都擺出一副鐵了心要越過拉林河的架勢,跟駐守在該區域的10縱,松花江警備旅,在地方部隊的配合下,將來犯的日軍進攻一次次的擊退。

從幾次試探性的進攻來分析,關東軍得出的結論是,曾一陽還沒有完成在松花江北岸,開戰西路進攻,策應陳光兵團的進攻。

因爲,在榆樹的作戰,很有可能是因爲在拉林河上游下雨,導致河水上漲,被切斷補給之後,不得不選擇的撤退,而不是因爲達到牽制南滿關東軍主力後,選擇性的撤退。這和正常的作戰思路不符,也存在着很多問題。就拿松花江來說,拉林河上的河水上漲,同樣也讓松花江的江水上漲,這會給在松花江南岸的部隊渡江帶來很大的麻煩。

新京,這天又是每週一次的約見日。

梅津美治郎一早就趕去了僞滿皇宮,去‘教導’那個不在年輕的皇帝。

年紀越大,對權力的渴望也就越深,更何況是一個皇帝?

從31年開始,就延續下來的告誡,讓溥儀煩不勝煩。他甚至連一點皇權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反而有種深陷牢獄的憋屈。

每當關東軍司令盛氣臨人的走入皇宮,溥儀在二樓的窗臺邊上,就有種惶惶不可終日的心悸。

就像是一個犯人,面對牢頭一樣的心情。

有時候,溥儀真希望曾一陽的大軍能夠攻破新京城,將那些惹人厭煩的斷腿軍人都趕出去。

當年,溥儀被馮玉祥從皇宮中趕出去。後來輾轉來到了天津,雖然生活和紫禁城的非法比,尤其是排場。但在自由和享受上,卻是紫禁城無法比擬的。他也不用爲生計發愁,在沒從皇宮中被趕走之前,他和他的胞弟一到晚上,就像是做賊一樣,將皇宮中的珍寶往外偷運,並樂此不疲的持續了數年之久。相信這些積累,足夠讓他逍遙的生活幾輩子。

可是,在滿洲,他不但要擔心,在日本的那個昭和會不會動他珍寶的念頭。

甚至連關東軍的那些頭面人物,都會站在他的頭上撒野。

不過,讓他高興的是,這幾次梅津美治郎的興致顯然不高。每週一次的約見,總是耷拉着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溥儀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只隱約的通過皇宮中的太監,打聽到,關東軍是在前線打了敗仗。

梅津美治郎興致不高,反而溥儀,卻出奇的配合。這讓梅津美治郎心生厭惡,因爲以前,溥儀表面上顯示出恭敬的樣子,但骨子裡的那種高傲,還是出賣了這個性格懦弱,但又一心想要復辟祖先榮光的末代皇帝。

讓一個皇帝,向另外一個皇帝臣服,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更何況,在50年前,亞洲的第一強國還是大清,根本就不是日本。雖然當時清朝內憂外患,但日本和清朝國力上的差距,就像是一道鴻溝。

溥儀有一千、一萬個理由鄙視島國上的那個君主,是小人得志。

但又不得不靠着日本的支持,纔再一次當上了皇帝,用一種自欺欺人的安慰來說,他沒有將祖宗的江山丟掉。

“心存僥倖,而無實力的人,是無法成爲強者的。”梅津美治郎閉着眼睛,躺在沙發上,等待着溥儀將最後的儀式做完。

一般約見的最後一道程序就是,溥儀以大清皇帝的名義,向昭和上一道賀表。

語氣不乏阿諛之詞,總之,要讓昭和看了,心情舒暢。

正在挖空心思,組織着詞彙的溥儀聽到梅津美治郎陰森森的語氣,差點連筆都捏不住,手指死命的捏着筆桿,不住的發抖,用力過度的關節漸漸的出現青紫色。

心臟的跳動平白的快了許多,脈搏將這種變化傳遞到了耳邊。

咚咚咚,就像是在打鼓一樣清晰。

溥儀臉色蒼白,咬住嘴脣,平復了一下心情,這才慘然一笑:“司令官閣下,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不,你明白。”

跟梅津美治郎這樣的老狐狸對峙,溥儀在氣勢上就差了很多。更何況,他真的存有這樣的僥倖。

按照民國建立之初,對清朝皇室的允諾,每年會有400萬兩的白銀作爲皇室專款。不管隆裕太后、攝政王和溥儀,都沒有見到這筆錢,那是因爲各地的軍閥混戰,錢都去招兵買馬了,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再說,單個軍閥也無法供養整個皇家,才導致了最後不了了之。

此一時彼一時,國民政府已經控制了整個國家。

雖飽受日軍侵略之苦,但蔣介石控制政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蔣介石這個人好名聲,說不定……

溥儀想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希望。

在他眼裡,曾一陽也好,陳光也罷。都是受到國民政府認可的將領,理應對他優待,在國人手中,皇帝癮就沒法過了,但自由肯定是有保障的。

最重要的是,溥儀沒有威脅。是一尊泥塑的菩薩,只管收香火錢,也不顯靈。

再次目送梅津美治郎的汽車離開皇宮,溥儀的心情才漸漸的放鬆了一些。緊繃的神經,也放開了一些。要命的日本軍人,每一個都看上去陰森刻薄,不管是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還是現在的這個梅津美治郎,都讓溥儀感覺到一種後背冰涼的恐懼。

或許,溥儀也不知道,梅津美治郎也很反感這種約見。

在他看來,這是毫無用處的,滿洲國的出現本來就是一個錯誤。是日本一廂情願的扶持了一個傀儡政府,還不如名正言順的吞併,雖然會出現外交上的困頓,但也是陣痛。痛過一陣,等國際局勢被別的區域所吸引,就會漸漸的消減這種困頓。比方說,36年的西班牙內戰,就能讓西方社會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31年的時候,歐洲還比較平靜。

日本根本就提不起膽子,在亞洲稱王稱霸。

回到司令部,梅津美治郎還碰到了剛剛主持完戰役推演的秦彥三郎少將。參謀部每天都在根據情報,調整着北滿的防禦。

戰役推演是下達作戰命令前,最重要的一環。雖說,在關東軍北部,各個軍對關東軍參謀部多少有敷衍的情況在。不過,秦彥三郎還是不敢將這種會議停止,將研究的結果通知給戰區,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分內之事。

“秦彥君,辛苦了。”

梅津美治郎見到一臉疲倦的秦彥三郎,上前寬慰了幾句。

兩人都明白,這是在做無用功。在日軍中,以下克上已經成爲傳統,更何況,除非總司令官下達的作戰命令,其他的都會被下面的師團給忽視。而從戰略上,作戰推演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左右一方採取何種姿態作戰,奈何秦彥三郎的辛勞,一直處於白費的狀態之下。

“大將閣下,我聽說帝國已經在柏林和德國、意大利達成了協定,簽約日期已經不遠了?”秦彥三郎並不想談他的工作,徒勞而顯得蒼白。還不如說說軍界的那些新鮮事,日本和德國締約,早在36年就已經達成。

不過,當時的盟約中,僅僅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聯合,並沒有涉及多少軍事上的合作。而這次不一樣,陸相東條英機親自抵達德國,促成協約的達成。作爲一名以研究戰略爲己任的將軍,秦彥三郎有着自己獨到的看法。

日本和德國不同。

在歐洲,除了蘇聯意外,英國也好,法國也罷,在歐洲的兵力部署都不多。除了海軍之外,別無稱道。而蘇德締盟還不到一年,兩國交戰的跡象不明朗。德國沒有後顧之憂,只要在陸上即便英法聯軍,德國就能稱霸歐洲。英法在本土的常設軍加起來還不足80萬,其他小國的軍隊數量,更是不堪。

可日本呢?

幾個周邊的對手中,最弱的是中國,其次是蘇聯,最後纔是美國。

每一個對手的人口都過億,軍隊更是以百萬計。實力最差的中國,就有陸軍300萬。

美國就更不用說,日本根本沒有能力進攻其本土。日本的戰列艦也好,航母集羣也罷,設計上都以6000海里的巡航能力爲基準,這就意味着,日本海軍,從本土出發,將所有的油料都用盡之後,還看不到加利福尼亞的海岸線,就是給美國示好。表明日本沒有進攻美國本土的實力。

但實際情況呢?

日本軍方對攻擊美國比打了雞血的瘋子都要興奮,美國的強大,早在十九世紀末,就一直是世界上的第一強國。似乎,只要將美國拉下馬,日本就能取代這一位置似的。

尤其奇怪的是,在日本,哭着喊着要進攻美國的,並不是海軍,米內光政等海軍名宿都是反對和美國開展的。

反而日本陸軍,卻叫囂着要和世界第一強國比比高下。

東條英機。

一個對戰爭有着狂熱幻想,但對於戰略一無所知的瘋子。梅津美治郎不清楚,在這個狂人的帶領下,帝國是否會走入深淵。不過他也非常無奈,因爲東條英機雖說對戰略一無所知,但對於把握人的心裡,卻是劍走偏鋒,完全符合少壯軍人的偶像標準。

老子天下第一的雄心,和不相匹配的實力。

每每想到這裡,梅津美治郎總會皺起眉頭,在心底暗罵一句:“白癡。”

“大將閣下,您不舒服?”

耳邊傳來秦彥三郎關心的問話,梅津美治郎才從沉思中醒來。故作輕鬆的說:“我是想到了一個後輩,這個傢伙脾氣又壞,還沒有人緣,固執的就像是茅坑中石頭,真是讓人擔心。”

秦彥三郎愣了愣神,心說:後輩?不會是溥儀吧?

隨後,秦彥三郎心中判定,不應該是他。溥儀在滿洲的身份,不過是一個傀儡,是僕人的角色。梅津美治郎也不會帶着欣賞的口吻去評論,那麼就只能是一個侄子一輩的年輕人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很積極,有時候,我也擔心哪一天醒來,這些按捺不住寂寞的傢伙,又要搞事。不過現在好了,那些傢伙一有鬧事的跡象,就可以送到中國戰場上。”秦彥三郎想起了‘二二?六’的那段日子,連天空中都充滿這血腥的陰霾。

梅津美治郎沒有解釋,他不過將東條當成永田鐵山的一個小跟班來看待。

而梅津美治郎和永田鐵山是同學,在陸大的時候,是力壓其獲得首席生的存在。自然不會重視東條英機的才能。

“或許帝國因爲出現了這些不甘寂寞的人,纔會變得不一樣吧哦,對了,參謀部的戰役推演進行的怎麼樣了?”

梅津美治郎轉移話題,有話沒話的問道。

“我個人傾向於曾一陽會乘着關東軍兵力上的空虛,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所以,榆樹的戰鬥根本稱不上是一場戰役,充其量不過是一場正面的試探**鋒。在南滿的那支部隊,第2課已經收集了一些資料,兵力要比預期的少一些,但攻擊力很強。關鍵還是在北滿。”

說起戰役推演,秦彥三郎有一肚子的苦水,關鍵是底下沒有人重視,甚至連司令官這段日子,對戰役推演也並不熱衷。

“北滿?”梅津美治郎離開的時候,嘴中還嘟囔着,似乎想要探究其中的真相。

更多到,地址

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維第八十四章 初入湖南第一零七章 傷神的不單單是老蔣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五章 烏龜陣第一九九章 瘋狂的波波沙(中)第二二六章 搶佔敦化(中)第四十八章 目標陽泉第三二九章 脆弱的烏龜殼(下)第五十七章 賣(下)第四二五章 老蔣插入東北的第一腳第九十二章 謀劃湘西(四)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八十八章 風捲殘雲(中)第七十九章 回陝第三三章 犀利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動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七十三章 蘆葦叢中的奇兵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三十一章 蔣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一七零章 契機第三十二章 以卵擊石第十九章 友誼無國界(下)第六十一章 家底豐厚第四二六章 一羣土包子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四一六章 中標了第二三二章 小南溝殲滅戰(中)第九十章 闊論第八十八章 風捲殘雲(中)第八十二章 兩種聲音 一種想法第一一八章 天上掉餡餅第四零四章 甕中捉鱉第十一章 搭戲臺,唱大戲第一零一章 領獎?不去!(下)第三十五章 犯衆怒的崔可夫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二一二章 下餌第二七零章 戰役佯攻(下)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六十六章 掐死他第七十五章 川軍也懵了第九十九章 繳械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二十八章鏖戰老君山(三)第十三章 入甕第二二九章 陳光入滿第四四五章 契機第三四四章 江邊破敵(2)第四十七章 20師團的覆滅(下)第四十六章 拷問第一OO章 死亡奔襲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八十二章 打漢中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點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八一章 破 臨江第三七一章 將計就計(下)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第四一五章 運氣很重要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戰術(上)第四十七章 血戰李家莊(4)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九十章 往槍口上撞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四二九章 火線出擊(上)第四九一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一O三章 曙光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一二一章 敗的太不甘心第一八八章 軍工基地?第二十七章 瘋狂的計劃(3)第四一八章 援軍在那裡?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一八零章 利劍出鞘第五十章 拳頭對拳頭第二八五章 挫折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三十二章 以卵擊石第二三零章 鐵流?洪流?第四五八章 分地盤(上)第四十章 原來是你第三二四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飛渡第三一八章 席捲綏化(中)第四八四章 膽子小的很第四五五章 學打仗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上)第二四八章 給大炮上刺刀第一六七章 火燒連營第四九三章 虎口奪食第五章 第一戰區第二九一章 鬧事
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維第八十四章 初入湖南第一零七章 傷神的不單單是老蔣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五章 烏龜陣第一九九章 瘋狂的波波沙(中)第二二六章 搶佔敦化(中)第四十八章 目標陽泉第三二九章 脆弱的烏龜殼(下)第五十七章 賣(下)第四二五章 老蔣插入東北的第一腳第九十二章 謀劃湘西(四)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八十八章 風捲殘雲(中)第七十九章 回陝第三三章 犀利第一零一章 ‘尖兵’行動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七十三章 蘆葦叢中的奇兵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三十一章 蔣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一七零章 契機第三十二章 以卵擊石第十九章 友誼無國界(下)第六十一章 家底豐厚第四二六章 一羣土包子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四一六章 中標了第二三二章 小南溝殲滅戰(中)第九十章 闊論第八十八章 風捲殘雲(中)第八十二章 兩種聲音 一種想法第一一八章 天上掉餡餅第四零四章 甕中捉鱉第十一章 搭戲臺,唱大戲第一零一章 領獎?不去!(下)第三十五章 犯衆怒的崔可夫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二一二章 下餌第二七零章 戰役佯攻(下)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六十六章 掐死他第七十五章 川軍也懵了第九十九章 繳械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二十八章鏖戰老君山(三)第十三章 入甕第二二九章 陳光入滿第四四五章 契機第三四四章 江邊破敵(2)第四十七章 20師團的覆滅(下)第四十六章 拷問第一OO章 死亡奔襲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八十二章 打漢中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點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八一章 破 臨江第三七一章 將計就計(下)第三三九章 老熟人第三十九章 震動中央蘇區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第四一五章 運氣很重要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戰術(上)第四十七章 血戰李家莊(4)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九十章 往槍口上撞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四二九章 火線出擊(上)第四九一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一O三章 曙光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一二一章 敗的太不甘心第一八八章 軍工基地?第二十七章 瘋狂的計劃(3)第四一八章 援軍在那裡?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一八零章 利劍出鞘第五十章 拳頭對拳頭第二八五章 挫折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三十二章 以卵擊石第二三零章 鐵流?洪流?第四五八章 分地盤(上)第四十章 原來是你第三二四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飛渡第三一八章 席捲綏化(中)第四八四章 膽子小的很第四五五章 學打仗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上)第二四八章 給大炮上刺刀第一六七章 火燒連營第四九三章 虎口奪食第五章 第一戰區第二九一章 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