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

卻說秦國平虜大將軍章邯,在戲下大敗張楚。又有武成侯王離,率師奪回函谷關,捷報傳至咸陽,朝野上下均彈冠相慶。

奸相趙高爲撫衆意,奏請秦二世胡亥,加封章邯爲涇陽侯,嘉獎三軍。

章邯受封后,往西叩謝皇恩,又上表請戰,欲要領軍出關,盡剿各路反賊。

秦二世聞奏大喜,彰其忠勇,令其盡舉關中甲士,與王離一同東出函谷,剿滅天下亂黨。

章邯即率軍東進,與王離會師函谷關內,各領本部人馬殺出城來。兩軍人數,共計四十餘萬,一路旌旗蔽野,揚塵遮天,直取張楚右將軍周文據守之處曹陽關。

而老帥周文,自退守關外,重整殘兵,也會齊數萬之衆,但與揮軍入關時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周文每念戲下之敗,便忿而吐血。想要興兵雪恥,已知不能。尚不知能否保住這曹陽關不失。每日坐等援兵,偏偏那陳王的援兵卻遲遲不至。

就有斥候來報,章邯王離已率大軍殺奔而來。周文聞報,更添憂慮。便整備守城器具,廣集糧秣,準備堅守不出。

這一日,忽城下有一隊人馬叩關叫門。周文登城樓一望,原來是舊將公孫玄。

那公孫玄在戲下戰敗之後,便即走失,不見影蹤。此時帶了百名殘兵,均衣不蔽體,神情甚爲狼狽,來到關下。

公孫玄稟報道:“末將在戲下戰敗後,與大軍失散,只好入草爲寇。後聞右將軍在此,特地趕來重投將軍麾下。”周文聞之甚喜,遂開關延入。

次日,有一秦將先抵城下,前來搦戰。周文問道:“來者可是敵先鋒英布?”報曰不是,乃是秦國副先鋒張靈。周文怒道:“豎子也敢前來搦戰!真是虎落平陽遭犬欺!”

周文獨畏英布,聽見來的是一無名之輩,便欲出城殺他一陣,剎剎秦軍銳氣,也好報報戲下戰敗之仇。於是點齊二萬人馬,綽了金槍,殺出城外。

二軍對圓,周文厲聲喝道:“何方小輩,也敢前來挑戰!”

張靈馳馬上前,譏諷道:“老匹夫,戲下之戰被你僥倖逃脫,敗軍之將,也敢言勇?”

周文大怒,提起手中金槍,錯馬便刺。

二人這一交手,高下立判。別看周文年邁,卻老當益壯堪比黃忠。一杆金槍舞得赫赫生風,無任何破綻,不愧爲曾統領數十萬大軍的名帥。

戰不十合,張靈不敵,返身便逃。周文一聲令下,率領兩萬部屬,掩殺而去。

周文在戰場好久沒有這麼痛快了,這一追殺,似乎又回到了當初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景,直追出十里。

周文身旁隨從道:“將軍休要再追,恐中敵軍誘敵之計。”周文聞言,細看張靈一部,雖敗卻極有章法,看上去丟盔卸甲狼狽逃竄,可絲毫不亂,大旗指哪便跟到哪。周文心道,“果然是誘敵之計!幸好老夫識出未曾追遠。”急傳令鳴金收兵。

回到曹陽城下,周文喚道:“快打開城門!”

驀地只聽城上一陣大喝:“休走了老匹夫周文!”猛聽一陣梆子作響,一排利箭如雨點般墜下。周文猝不及防,右臂中了一箭。張楚兵將,更是嗷嗷直叫,死傷無數。

再看城頭,哪裡還是自己人?滿處盡是玄色大旗,站滿玄衣玄甲的秦國兵將。一員小將立在城樓,頭戴亮銀盔,身穿魚鱗寶甲,身材瘦小,臉上赫然烙了一道印記,正是在戲下之戰斬殺張楚五十餘員大將,周文兵聞之便心悸膽裂的煞星黥面英布。而昨日歸來的部將公孫玄,便站在他身旁。

“原來是公孫玄出賣了自己!這廝已投降秦人。”周文心中恍然。

※※※

原來那公孫玄在戲下一役被俘,貪生怕死投降了章邯。

前日武成侯王離與章邯商議攻城之策,王離道:“周文久經戰事,深通兵法。此番有備,恐不似前番取函谷關那麼能輕易得手。不如以降卒縱歸賊營,許以重賞,約爲內應,再以誘敵之計,引周文離城,如此這般——曹陽可破,周文可擒。”章邯聞之讚道:“王將軍果然是將門之後,智勇雙全,實乃當世名將也。”遂納王離之計。

待到周文追趕張靈之後,埋伏在城下的英布忽然現身,率一萬秦軍猛攻曹陽。公孫玄突然發難,殺死守門兵將,打開城門。英布一馬當先,衝入城來。

那張楚兵早視英布爲凶神惡煞,避之唯恐不及,紛紛逃竄。有那麼幾個不怕死的上前阻攔,便成了妙虛宮宮主英布劍下之鬼。英布輕輕鬆鬆,拿下了曹陽關。

※※※

周文見關隘被奪,無心戀戰,繞城而走,直投澠池而去。

那澠池有周文部將把守,只有守軍三千。周文剛剛坐定,即有秦使到來,投章邯之書。其意不外乎是什麼識時務者爲俊傑,叫周文棄暗投明,歸附秦廷。周文閱畢,怒而毀之,厲聲道:“暴秦無道,早晚必亡。吾受陳王知遇之恩,無以爲報。雖兵敗身捐,怎肯降賊!”令斬來使,以立軍威。

章邯聞報勃然大怒,舉大軍將澠池團團圍定,率軍日夜猛攻。周文不顧臂上箭傷,在城頭領軍戮力堅守,只盼能等到陳勝援軍到來,解救澠池。

周文年過花甲,以垂老之軀,每日在城樓巡視,困則席地而眠,終日不回府邸。如此堅守了十日,章邯竟拿澠池不下。

武成侯王離又獻策道:“那周文兵卒散盡,已是窮途末路,將軍逼他太緊,他必拼死相鬥。不如網開一面,任其逃走,於半路劫殺,必有斬獲。”章邯稱善,便撤去北門圍困,只留東,西,南三門。

周文接連堅守澠池十日,裡無糧草,外無救兵,兵力疲憊不堪,看看難以固守。士兵多有怨言,人心浮動,便萌生棄城之念,欲返回陳城整兵捲土重來。有探子來報,北城圍兵俱已撤去。

那北城城外皆是山間小路,雖不達陳城,卻直通滎陽。周文與部將商議,棄城去投假王吳廣。

當夜,周文盡起城中守軍,突出北門,直奔滎陽而去。

少不得章邯派兵伏擊,一路劫殺,張楚軍死傷慘重。周文戮力殺出重圍,到黃河邊上,手下不足百人相隨。而秦軍仍窮追不捨。望着黃河滾滾波濤,周文無處可逃。周文望空興嘆:“難道天要亡我周文?”

忽有一小舟緩緩划來,卻是黃河邊上一老漁夫。漁夫喚道:“周將軍請速上船,我送將軍過河。”周文望那小舟只載得數人,猶豫道:“我過了河,手下這幫人怎麼辦?”

部將皆道:“將軍乃國中鼎柱,若能生還,當可整兵重來爲我等報仇。休要管我們,自去便是。”

於是周文帶了五人,灑淚登船,往對岸劃去。船到河中,只見秦兵鋪天蓋地而來。岸上餘下衆人皆不受降,奮勇戰死。望得老將淚眼婆娑,悸痛不已。

周文到了對岸,謝別漁夫,逕奔滎陽而去。

到了滎陽,得知假王吳廣並不在城,正在河東前線與趙公子歇、李左車相持。守城之將一面將周文好生安置,一面派快馬通知假王。

不幾日,有快使回城,曰假王聽說周將軍到來甚喜,請將軍去前線助陣。周文即隨使者來到河東前線吳廣大營。

吳廣一見周文,隆重接待,說道:“將軍乃我張楚國中柱石,能安然生還,乃我國之大幸。你來得正好,可統領我部戰那趙歇。”

周文慚愧道:“敗軍之將,怎好言統領二字?能苟活於世已是萬幸。周文只願在吳王帳下做個參謀,助吳王一臂之力。”

吳廣執意道:“將軍一身韜略,有勇有謀,做個參謀豈不委屈。元帥之職,非將軍莫屬。”

周文心道,“人說吳廣禮賢下士,待人極誠。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猶豫道:“謝吳王好意,只是統軍元帥,須陳王親綬,周文不敢妄領重職。”

吳廣想了想,說道:“將軍且留在軍營參與軍機。待我上道奏疏,保薦將軍。”

於是吳廣派使去往陳城。

周文便在吳廣軍中,每日操練陣法運籌軍機。雖未受帥職,卻與元帥無異。他在張楚聲望頗高,衆人皆服他調遣。

※※※

未十日,即有陳王特使來到軍營。

吳廣迎接道:“陳王可許任周將軍爲帥?”

那使者面如鐵青,宣讀陳王旨意道:“周文受寡人重託,率半國軍力,不能直搗咸陽。一敗於戲下,再敗於函谷,三失曹陽,四棄澠池,何顏再度統軍?何顏存於世上?今賜金劍一柄,請周文好自爲之。”

話畢,遞給周文一柄金鈚令劍。

原來陳勝原想周文回到陳城,讓他再度統兵雪恥。卻得到吳廣奏報,要任他爲帥。他原本就忌憚吳廣尾大不掉。若吳廣得了周文,豈不如虎添翼?便與上柱國蔡暢商議。

蔡暢獻計道:“周文喪師辱國,不是章邯對手,讓他再度統兵,未爲良策。既不可用,也不能讓假王得到此人。索性下旨賜死。”陳勝便納其計。

周文捧劍在手,老淚縱橫道:“想我周文爲我王披肝瀝膽,張楚半壁江山皆是我打下,想不到一朝兵敗,不能見諒於我王。周文未死於秦賊手中,卻死於我王金劍之下!”話畢便欲自刎。

吳廣急忙阻道:“將軍且慢,待我再派使爲將軍求情。”

周文一個退步,讓開吳廣,說道:“多謝吳王好意。只可惜周文當初不識吳王,錯投陳王,悔之晚矣!”話畢,拔劍往頸項一揮,當即身亡。

吳廣嗟嘆不已,派人將周文屍首好生安葬。

那陳勝派出的特使回到陳城,將周文臨終遺言稟告。陳勝聞言大憂,“吳廣的聲望,竟蓋過了寡人!”

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狸貓批奏
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十七章 秦軍戰陣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九章 血洗閼與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三章 鳴鏑弒父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狸貓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