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四節 民心所向

俺自小就跟着老一輩們去冀西北的崇山峻嶺裡,找尋當年他們戰鬥過和生活過的痕跡,聽的最多得也是他們和當地老鄉們聊家常時講的故事,這些故事沒一個不是和當年的老八路打鬼子有關的。

受這些故事的影響,俺的這本小說裡的許多場景啊人物啊戰鬥故事啊軼聞啊,不少也是從這些民間故事和傳說中演變而來的。

比如郭家堡子那個藏滿金銀財寶武器彈藥的大山洞,其實就是孟閣臣藏東西的山洞。再比如發大水時楊棒子他們藏身的古墓,現在還在娘子神村東邊呢,據說當年確實有大蛇出沒的。

還有這個鬼子打麻將被武工隊化裝成憲兵端了據點的故事,也是老百姓口裡津津樂道的故事,當然故事的主人公也隨着地域的變化出現多個版本,有說是李向陽的,有說是雁翎隊的。

在抗戰史料的蒐集中,有些似是而非的民間傳說,令人一時真僞難辨,讀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但是這裡選取了一些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來呢,絕不是瞧不起老鄉們的意思,相反,俺更欣慰的是過去這麼多年了,老區的那些依然生活不是那麼富裕的老鄉們,只要一說起當年老八路打鬼子的事情,那可都是掰着手指頭能給你說上一半天的!

這就是民心所向啊!當不在少數的城裡人已經都遺忘了或者說對那段民族的抗爭史、血淚史淡漠和冷漠了的時候,還有這麼多可愛的老鄉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一代代地傳頌着八路的故事,這纔是難能可貴的!

有位老鄉呢是易縣上莊(易縣、淶源縣、阜平縣有許多個“上莊”,這是黃土嶺戰場的那個“上莊”)人,跟俺談民間版的黃土嶺戰鬥,即易縣、淶源縣黃土嶺戰場一帶的老百姓口傳的當年戰鬥。同一分區楊成武親自擬定的《戰鬥詳報》有很大的不同。

老鄉說:楊成武部隊炮轟阿部規秀的那個炮手是日本人,自己人對自己人,手下留情。所以第一炮、第二炮都沒有打中,是爲了通風報信。

但真實的歷史中。晉察冀的“八路”使用日本炮手,還是在解放戰爭中。1945年,八路軍俘虜了大批日軍技術人員用於自己的部隊,主要是醫務人員、機械人員和炮兵。至於日本炮手在炮擊中頭一炮放空,打出要炮擊的信號,是出自薩蘇的書。那時雖然還叫“八路”,但戰爭的性質已經變了。變成了主要是中國人打中國人,所以才使用日本炮手。抗戰八年期間,八路軍是從未使用過日本炮手的。

老鄉還說,他們那裡的老人們曾講到:“八路軍的一電話班在上莊子的南山黑鷹窩被鬼子包圍。九名戰士全部犧牲!”

當時俺朋友曾反覆對這位老鄉說:“您說的這件事很重要,我第一次聽說,以前並不知道。任何史料也沒有記載。”

因爲第一:楊成武的《黃土嶺戰鬥詳報》中對此事隻字未提,如果確有此事,楊成武不能不提及到;第二。據我所知,雁宿崖、黃土嶺兩場戰鬥,一分區電話情報站(不是電話班)就設在通向雁宿崖、黃土嶺的必經之路上下臺莊北邊的臺上。站長田慶祥、兩個工作人員陳國珍、李家生。陳國珍就是上下臺人,李家生是山西人(廣靈或靈丘),四十年代初被日軍掃蕩中抓住。在插箭嶺據點犧牲。

所以,民間故事,不一定準確。但人家山裡人肯代代口傳下來講你八路軍的故事,就是看得起你。對這種來自民間的積極性,鼓勵都來不及,幹嗎還去質疑它,打擊口傳人的積極性。你如果有空,去淶源縣境內的黃土嶺戰場(從易縣上莊子往西不多遠就到),當地自辦黃土嶺戰鬥展覽館(門票10元)的一位當地老鄉,會一本正經的手指着一座小廟告訴你:黃土嶺戰鬥時,楊成武就在那裡指揮的戰鬥。你好意思打擊他的積極性說不對嗎?

出版了諸多中國抗戰書籍的薩蘇,在寫到黃土嶺戰鬥部分時也會詳細告訴你楊成武如何在戰場上命令部隊進攻或撤退。

比如:“雁宿崖和黃土嶺兩仗的指揮官,卻是一分區的司令員楊成武”,這話沒錯,因爲沒有明確說明指揮官楊成武的所在地點。下面這一句就有點問題:雁宿崖戰鬥,“楊成武的指揮十分出色,他是利用日軍在清早……”

還有,黃土嶺戰鬥,“發現日軍要跑,楊成武果斷下令各路部隊發起總攻。”

老薩和那位淶源縣的黃土嶺當地村民一樣,確實都不知道雁宿崖、黃土嶺戰鬥中,楊成武始終都未出現在戰鬥現場。但這與楊成武是雁宿崖、黃土嶺兩場戰鬥的指揮者的身份毫不矛盾。不在戰鬥現場,爲什麼就不能是指揮者呢?

薩蘇的文章中:“關於雁宿崖之戰,網絡上也可以查到資料,但是,我認爲是不夠全面的。我在機場工作時候的一個老上級,原是八路軍團長出身,親身參加過這次戰鬥,自述此戰下來自己的一個團只夠編成一個營了,極言日軍抵抗之瘋狂,與八路軍堅決殲滅被圍日軍的決心。”

不知道老薩這位老上級當時是哪個團的?老薩說:“我那個老上級的團,是個地方團,當時也在跟着一分區‘學打仗’。”是不是三分區的二團?但這個記憶應該與事實有誤。雁宿崖戰鬥,參戰的共三個團,一分區主力一團、三團;三分區主力二團。

雁宿崖戰鬥中,三團將自己的一個營配給了戰鬥力較弱的二團指揮。在戰後楊成武上報給晉察冀軍區的《戰鬥詳報》中:“我軍傷亡、消耗:負傷372名。其中營級2名、連級21名、排級31名、班級52名、敵工幹部1名、戰士265名。陣亡136名。其中連級1名、排級12名、班級16名、戰士98名。失去聯絡:37名。”

這還是三場戰鬥(雁宿崖戰鬥、黃土嶺戰鬥、撤退回來的反報復戰鬥)的總計傷亡人數。老薩的那位老上級沒考慮到:如果八路軍在雁宿崖一戰的損失太大,就不會有後來的黃土嶺戰鬥。因爲1939年那一年,晉察冀就編成了幾個主力團。前一仗把主力打殘了,你再沒有其餘的主力部隊可打。正因爲雁宿崖戰鬥八路軍的損失不大,這才激發的戰鬥熱情,有了後來的黃土嶺戰鬥。

所以,口述歷史,當事人的記述比較準確,如果是局外人,準確性就差了許多。當地老鄉的口述只是民間故事。而如果沒有去做深入的調查和取證,就直接拿來作爲證據的,就經不起推敲了。

有一次,看到還是權威刊物上登載的一篇老同志們座談會後整理的回憶性文章,乍一看還是活着的老八路呢,這講的故事該是言之鑿鑿了吧,其實也不然!

那文章裡這樣描述,1937年10月底,剛打完腰站阻擊戰和馮家溝伏擊戰的獨立團,乘勝追擊了五十多裡,一營(營長曾保堂、教導員張文松、副營長袁昇平。一連連長張德仁、二連長楊上堃、三連連長宋玉琳)一直追殺到淶源城下。楊上堃第一個衝進了淶源縣城。敵人又從淶源東撤,一營隨即光復淶源,二營繼續向東追擊。

注意,問題從這裡開始了。綜合了軍史和幾位一分區領導一級的回憶錄去看呢,不對了!

當時打下淶源縣城的獨立團,並沒有全力以赴,繼續向東,進軍被稱爲“北嶽首縣”的河北省易縣,而是兵分兩路,楊成武親率獨立團的一營、三營(營長黃壽發、教導員李水清、副營長邱蔚),北上相對貧瘠的河北省蔚縣(當年隸屬察哈爾省),而留下老陝較多的二營(營長季光順、教導員張襄國、副營長肖思明),獨自向易縣進軍。

二營進軍易縣的過程中,佔據了易縣境內的紫荊關,恰好這時從一一五師派到獨立團的鄧華、陳正湘、羅文坊等幹部來到二營,於是,陳正湘做主,以一個連繼續守住紫荊關,兩個連從紫荊關長驅直入,沿當年的淶易公路去攻打易縣縣城。此戰一下得手,獨立團在易縣威名大震。

抗戰初期被稱作“北嶽地區”的河北、察哈爾、山西交界處的各縣人口,每縣均不過十數萬人。比如獨立團先後控制的淶源、蔚縣、廣靈、靈丘、宛平(今天的門頭溝)、淶水、滿城,每縣都不過十二三萬人口,唯獨易縣,人口三十萬出頭,是個大縣富縣(當然跟富庶的冀中沒法比,冀中一個縣動輒就有四五十萬人口)。

問題在這兒:既然易縣如此重要,楊成武自己就已經親身到達了紫荊關,爲何楊成武不一開始就將易縣取之在手?非留待一年多後的1939年初,易縣土著軍事力量孟閣臣、趙玉昆做大之後才奪之?

這就說明即使是老人們的回憶錄,因爲相差的年代問題,記憶上也會出現問題,俺個人這些年研讀資料下來,感覺還是剛建國的時候,軍委下令讓各部隊的師以上的幹部寫的回憶錄較爲準確,原因很簡單,離戰爭年代年頭不長,記憶較爲準確!

第3節 爺走了!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三節 英雄落寞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1第42章 第三節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四節 狼羣戰術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四節 別樣的山頭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235章 魚死網破第三節 倍則分之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第34章 第四節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人不分老幼第93章 善守者 第一節 反衝鋒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一節 爲我所用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1節 二更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一節 長城鋪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一節 鋤奸隊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三節 二漢奸第2節 斷腸草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1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三節 反攻前奏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81章 棒戰羣雄第一節 八方會談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四節第2節 老鷹嘴第77章 夜宴 第四節 結合部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二節 鬼都不如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三節 如蛆附骨第56章 常家渠 第二節 囉嗦兩句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二節 狙擊手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四節 天亮了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一節 老婆孩子熱炕頭第47章 第四節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二節 關外老客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二節 死不認賬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一節 假亦是真第73章 兩千人 第二節 下河灘村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二節 破鋒八刀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119章 明修棧道 第二節 將計就計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二節 部隊編成第6章 上山 第三節 半截扎槍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一節 一瓢水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二節 矢志不移第1節 一更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第四節 後退者,斬!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四節 兩大主力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四節 秀武器死得快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二節 特戰聯隊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二節 一雙軍鞋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二節 長翅膀的鳥人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第76章 教學課第四節裝要裝的像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四節 一枚金戒指第75章 殺進重圍第四節長阪坡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一節 骨頭好啃牙要好!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三節 最痛快的一戰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三節 還是自己人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2第5章 通天河 第二節 半條毛毯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四節 切指!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三節 一石二鳥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四節 煙消雲散第3章 第28個 第一節 誰領導誰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三節 白衣勝雪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二節 忘年交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四節 屍山血海第2節 玉碎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四節 狗蛋子!快跑!第194章 山貨鋪子 第三節 牛悶子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一節 夜黑風高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二節 衣食住行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32章 第二節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202章 人在鏟在 第一節 十二小時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一節 事情不簡單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一節 鬼索鬼命第3節 煙花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四節 無常索命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二節 魔影出現第3節 數字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四節 武士的憤怒第119章 明修棧道第三節 貴客臨門第235章 魚死網破第三節 倍則分之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一節 八路抗日的功勞是啥?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
第3節 爺走了!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三節 英雄落寞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1第42章 第三節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四節 狼羣戰術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四節 別樣的山頭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235章 魚死網破第三節 倍則分之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第34章 第四節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人不分老幼第93章 善守者 第一節 反衝鋒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3節 給地雷加點料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一節 爲我所用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1節 二更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四節 野生和家養的區別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一節 長城鋪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一節 鋤奸隊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三節 二漢奸第2節 斷腸草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1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三節 反攻前奏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81章 棒戰羣雄第一節 八方會談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四節第2節 老鷹嘴第77章 夜宴 第四節 結合部第129章 因緣巧合 第二節 鬼都不如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三節 如蛆附骨第56章 常家渠 第二節 囉嗦兩句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二節 狙擊手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四節 天亮了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一節 老婆孩子熱炕頭第47章 第四節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二節 關外老客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二節 死不認賬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一節 假亦是真第73章 兩千人 第二節 下河灘村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二節 破鋒八刀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119章 明修棧道 第二節 將計就計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二節 部隊編成第6章 上山 第三節 半截扎槍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一節 一瓢水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二節 矢志不移第1節 一更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第四節 後退者,斬!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四節 兩大主力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四節 秀武器死得快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二節 特戰聯隊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二節 一雙軍鞋第95章 志在必得 第二節 長翅膀的鳥人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二節 閻王爺和各級領導第76章 教學課第四節裝要裝的像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四節 一枚金戒指第75章 殺進重圍第四節長阪坡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一節 骨頭好啃牙要好!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三節 最痛快的一戰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三節 還是自己人補充之陳正湘與黃土嶺2第5章 通天河 第二節 半條毛毯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四節 切指!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三節 一石二鳥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四節 煙消雲散第3章 第28個 第一節 誰領導誰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三節 白衣勝雪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二節 忘年交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四節 屍山血海第2節 玉碎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四節 狗蛋子!快跑!第194章 山貨鋪子 第三節 牛悶子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一節 夜黑風高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二節 衣食住行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32章 第二節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202章 人在鏟在 第一節 十二小時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一節 事情不簡單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一節 鬼索鬼命第3節 煙花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四節 無常索命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二節 魔影出現第3節 數字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四節 武士的憤怒第119章 明修棧道第三節 貴客臨門第235章 魚死網破第三節 倍則分之第25章 大力丸 第一節 花腔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一節 八路抗日的功勞是啥?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