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百家爭鳴

崑崙山之中,有絲絲靈氣在山體中生成,但是這絲靈氣很快的消散在天地間。末法時代天地靈氣枯竭,整個天地就像一個大漏斗,就是有靈氣逸散出,也很快的消散,也只有一些靈物之內存有一些天地靈氣。

混元道人盤坐在崑崙山的後山之中,慢慢的煉化那黃石道人的本源之精,這時他心神一動,全身涌起一團浩然正氣,這浩然正氣捲起一個龜板和戒尺向天地間飛去。原來儒門有大賢出世。

卻說孔子的嫡系後人子思,一日秉燭夜讀,忽然睏意襲來,只見身旁有一道身影,忙跪拜道:“拜見祖父。”

孔丘道:“我儒門將有大賢發揚儒家道義,你可擇其爲弟子,悉心教導。”

“此兩物爲我儒門傳承之寶,你可轉交後人,讓我儒門教義發揚光大。”

子思跪拜道:“謹遵先祖教誨!”只見這道身影慢慢消散。子思頓時醒來,見手中攥着兩個散發着奇異神性的寶物,長嘆不已。

整個凡間界地球步入戰國時期,那周朝封神之後天地間所有的教派都搬離凡間界,使得西周四百多年,只拜天地祖宗,不尊道統。這天地教化仿若猛然間斷層,造成了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各種學說猛然間出現,有的學說的背後卻是那三教對信仰的爭奪。

這末法時代,三教爲了一些信仰之力,不在以神仙大道爲傳教之法,變爲凡人之道,更能切合民衆的需求,這也是因勢而變,若是得道之人,亦是得了自我,他日必有成就!不修仙術,亦是道!

這些凡人之道一是重理,以平常之學問,教化行善重德,或授予衆生一種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理念。或修生養性,天人合一的觀念。或

一是重用,實用性有用性,教人學問,治家治國方案、外政外交;天文地理、醫卜星算;兵書戰策,行軍打仗之法等等。

爲了更能切合民衆的需求,主要滿足民衆在衣、食、住、行、醫等方面需求,三教紛紛派弟子下凡,參悟種種場景,在人間悟出種種適合凡間之道。

在這一時期,儒家出現一位大賢孟軻,他是黃帝時倉頡轉世,繼承儒門道統,與人爭論邏輯嚴密,尖銳機智。讀書萬卷,神明自通,居然憑藉胸中一股正氣,修煉出‘浩然正氣’。

其學說出發點爲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認爲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儒門初顯大興氣象,但是未能引起各諸侯注意,因此儘管屬於顯學,但是還不如其他學派興盛。

道家學說集大成者,爲南華真人即莊周,卻是那玄都聖人的一屍善屍化身,他鞏固了以“道”爲核心的思想體系,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他多次強調道是產生萬物的本體,但它是非物質的。他認爲天道無爲,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爲,守雌守柔,以柔克剛。

其修道就是爲了逍遙,必須泯滅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差別、界限、做到物我兩忘。

那截教人才凋零,僅剩雲霄和武當聖母兩人,爲了自身教統,無當聖母轉世投胎下界悟道道,截教的主導思想是法自然,強調個人修行,拋棄繁雜的道德觀念,一切以本心待之。不論是人是妖,在截教中都沒有太大的身份差別。

無當聖母轉世爲墨翟,墨家家道衰落,他出生時早已淪爲平民,深知民衆疾苦,當時戰亂不斷,民衆生於水深火熱之中,體味民間疾苦,他認爲天下之所以大亂,是由於人不相愛。逐漸悟出了人與人平等相愛,不應有親疏、上下、貴賤、等級的分別(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的思想。

由於受到了截教封神之劫失敗的影響,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同時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併戰爭。大批的手工業者和下層士人開始追隨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組成了墨家,他們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成爲了一個有着嚴密組織地學派,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墨翟反對奢侈的生活,主張節儉,提出“節用”、“節葬”、“非樂”的思想,提出命運不能主宰人地富貴貧賤,強調只要透過後天的努力就可以改變。爲了求福避禍,他又主張“尊天”、“事鬼”。

闡教本就是修爲、根性深厚之輩,在人間傳下了陰陽、縱橫、兵、法等學說都佔有一定地位。

廣成子化身鄒衍集陰陽五行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盛說,把五行改造爲“五德終始”,即皇者之氣有五德,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作爲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爲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他認爲宇宙萬物與五行對應,各具其德,而天道的運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則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在政治倫理上,鄒衍認爲“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贊成儒家仁義學說。同時強調“因陰陽之大順”,包含若干天文、曆法、氣象和地理學的知識。

名家是以提倡循名責實爲學說的流派,提倡“正名實”,正是“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實相符”。大亂期間,局勢動盪、混亂,很多禮法名存實亡。名家由此崛起,強調事物應該“名乎其實”,藉以令天下一切事情走上正確的軌道。名家與各家不同之處,正是在於“正名實”的方法,他們主要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問題。因此,名家的理論被其他各家一致冠上一個“詭辯”的惡名。

鬼谷子爲縱橫家的始祖,卻是那闡教金仙玉鼎真人轉世所化,這玉鼎真人在闡教中就以見多識廣,深有智謀而著稱,本身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

鬼谷子本名王詡,其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著有《鬼谷子》兵書十四篇傳世。

縱橫之術爲合縱連橫之法。合縱便是聯合弱小,集中力量對付強敵,所謂連橫,指弱國分別與強國結盟的策略。縱橫家的意思就是說只要能精通了這一家的學說,雖天下之大,也處處可去。

後來,蘇秦爲趙國相位“合縱抗秦”,併兼六國相印威風八面。但好景不長,其“合縱”即刻瓦解,蘇秦死於齊閔王車裂極刑。張儀受蘇秦“提攜”,做了秦國大夫,而當蘇秦死後,立刻推行他的“連橫”術,使蘇秦的合縱坦蕩無存。也爲秦國最後統一國家奠定了理論基礎。

韓非子闡教金仙雲中子所化,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以法治思想爲中心。他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爲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他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爲法家。

法者,健全的法律與規章制度;術者,君王駕御羣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勢者,君主之權勢。三者結合,無往不利也!";比起之前西周的禮樂之道有了很大的進步。

法之作用,一則定分止爭,二則罰,賞罰分明。有賞有罰,賞罰皆在明處,按照制定的法則。

混元道人心中感慨不已,聖人門下的弟子各個不凡,他們把我這地球各教教化衰落之時,紛紛精練之身的教義,傳下若干學說。闡教最爲強勢,畢竟他們都是有大智慧之人,創出了法、陰陽、縱橫之學說。

巫族雖然式微,也傳下了兵家的學說,尤其是巫天的出現,讓巫族獲得了一絲髮展的機會。蚩尤化身孫武創下兵法,講究行軍佈陣之道,主要以研究作戰、用兵爲其主要宗旨。

兵家者,專門研究戰爭,如何從大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係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

四方遊士、各國學者紛至沓來。儒、道、名、法、墨、陰陽、小說、縱橫、兵家、農家等各家學派林立,學者們聚集一堂,圍繞着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禮法、王霸、義利等話題,展開辯論,相互吸收,共同發展,融合成凡間之道。

凡間之道,看是簡單卻蘊含天地至理,演化出醫卜之道、書畫之道、山水之道,耕種之道、烹飪之道,釀造之道、茶飲之道等等這些道夾雜着修身養性,更側重於對自身道的感悟和提煉,悟得成道。寄情其中,每有所悟就是所得,看是簡單,往往成就非凡,甚至可以踏入仙道。

第47章 恨念惡魔第221章 無名靈魂第167章 方士華鬥第229章 血海幽冥第238章 重生機緣第81章 點化第293章 仁醫張機第141章 三皇治世第83章 天地葫蘆第202章 玄蛟拜道第303章 不死邪物第169章 三教之爭第166章 凡界爭鬥第200章 法則祭壇第111章 天地因果第191章 血河本體第44章 暴猿第269章 無盡地域第50章 黑蓮第87章 太陰太陽第175章 天地大勢第99章 混戰第313章 誰是主宰第5章 黃泉幽冥第229章 血海幽冥第129章 三清成聖第185章 原始天尊第203章 黃石道人第249章 心智之戰第49章 信念第188章 見面準提第252章 昊天決心第177章 初臨仙界第174章 吞噬魔頭第124章 人族苦厄第85章 招攬第113章 后土部落第72章 玄牝珠第28章 生存第138章 不周山倒第316章 饕餮貪吃第307章 黑暗神侍第29章 戰鬥第18章 闖陣第227章 五行妖屍第165章 天鬼火鳳第147章 天授軒轅第123章 巫族大勢第306章 魔龍反擊第61章 遭遇強敵第31章 苦戰第18章 闖陣第329章 冥河決斷第147章 天授軒轅第221章 無名靈魂第106章 滅世戰第189章 聖人交易第319章 恐怖岩漿第20章 星斗大磨第152章 鴻蒙紫氣第103章 鴻鈞第52章 羅睺第240章 誘惑楊戩第334章 斬殺元魂第270章 秦皇歸天第33章 選擇第251章 孔丘成聖第47章 恨念惡魔第111章 天地因果第184章 九曲黃河第81章 點化第83章 天地葫蘆第181章 一線天機第91章 惡煞至寶第197章 封神後事第258章 吞噬道念第310章 海市蜃樓第252章 昊天決心第251章 孔丘成聖第247章 主魂孔丘第134章 后羿射日第137章 周天星斗第261章 一個輪迴第106章 滅世戰第222章 通天古碑第190章 相商破陣第220章 魂譚命河第302章 邪獸怪物第216章 對陣天將第320章 混沌神魔第114章 兇獸來襲第7章 十二神煞第171章 哪吒威勢第211章 屍骨天梯第149章 戰神刑天第264章 秦始皇陵第232章 意料之外第164章 血魔厲鬼第217章 強大陰神第196章 開闢混沌
第47章 恨念惡魔第221章 無名靈魂第167章 方士華鬥第229章 血海幽冥第238章 重生機緣第81章 點化第293章 仁醫張機第141章 三皇治世第83章 天地葫蘆第202章 玄蛟拜道第303章 不死邪物第169章 三教之爭第166章 凡界爭鬥第200章 法則祭壇第111章 天地因果第191章 血河本體第44章 暴猿第269章 無盡地域第50章 黑蓮第87章 太陰太陽第175章 天地大勢第99章 混戰第313章 誰是主宰第5章 黃泉幽冥第229章 血海幽冥第129章 三清成聖第185章 原始天尊第203章 黃石道人第249章 心智之戰第49章 信念第188章 見面準提第252章 昊天決心第177章 初臨仙界第174章 吞噬魔頭第124章 人族苦厄第85章 招攬第113章 后土部落第72章 玄牝珠第28章 生存第138章 不周山倒第316章 饕餮貪吃第307章 黑暗神侍第29章 戰鬥第18章 闖陣第227章 五行妖屍第165章 天鬼火鳳第147章 天授軒轅第123章 巫族大勢第306章 魔龍反擊第61章 遭遇強敵第31章 苦戰第18章 闖陣第329章 冥河決斷第147章 天授軒轅第221章 無名靈魂第106章 滅世戰第189章 聖人交易第319章 恐怖岩漿第20章 星斗大磨第152章 鴻蒙紫氣第103章 鴻鈞第52章 羅睺第240章 誘惑楊戩第334章 斬殺元魂第270章 秦皇歸天第33章 選擇第251章 孔丘成聖第47章 恨念惡魔第111章 天地因果第184章 九曲黃河第81章 點化第83章 天地葫蘆第181章 一線天機第91章 惡煞至寶第197章 封神後事第258章 吞噬道念第310章 海市蜃樓第252章 昊天決心第251章 孔丘成聖第247章 主魂孔丘第134章 后羿射日第137章 周天星斗第261章 一個輪迴第106章 滅世戰第222章 通天古碑第190章 相商破陣第220章 魂譚命河第302章 邪獸怪物第216章 對陣天將第320章 混沌神魔第114章 兇獸來襲第7章 十二神煞第171章 哪吒威勢第211章 屍骨天梯第149章 戰神刑天第264章 秦始皇陵第232章 意料之外第164章 血魔厲鬼第217章 強大陰神第196章 開闢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