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

以惡強人者毒,假善強人者奸。

五月七日

死將不如勝將。

五月八日

假人以利害小,假人以權害大。

五月九日

有異志者不可用,有異能者不可羈。

五月十日

火光是暗室之光明,公道是人類之光明。

五月十一日

不主張公道是精神上之活死人,不勞動是物質上之活死人。

五月十二日

鳴鼓運動是除惡的有效法子。

五月十三日

計劃不可不長,計算不可太長。

五月十四日

毀滅社會精神,較毀滅社會物質害大。

五月十五日

不樂人善的人,比作惡的人害大。

五月十六日

事之真對與否,全視目的如何。

五月十七日

貪其小而失其大,貪其賤而失其貴,不智。

五月十八日

識的先後本末,就是識大體。

五月十九日

事無不辦的屬員難得,知無不言的朋友難得,守紀律、負責任、自強不息的同志更難得。

五月二十日

準備時,敵人有十分能力,可以十二分估計。自己有十分能力,可以八分估計。作戰時則反之。

五月二十一日

人心不能自我而死。

五月二十二日

人皆有死,有輕如草木者,有光如日月者,固由於自己之決心,亦有時會在其間也。

五月二十三日

不能不錯,必須要能改錯,始能挽救。

五月二十四日

人能不自造障礙,不自增困難,自有相當之成功。

五月二十五日

打破情感組織,即能如大喇嘛的稱(不爲外物所動)。不濺水的池,處事即能自主。

五月二十六日

萬事無不以人成之,亦無不以人壞之,用得其人則成,用失其人則壞。

五月二十七日

努力於當爲而能爲之事,即是勞而有功。若能爲而不當爲成錯,當爲而不能爲徒勞。

五月二十八日

日曰如何進,則上達。

五月二十九日

在民主政治下,人民不厭惡的壞政治不易去,人民不希望的好政治不易興。

五月三十日

死生不可定,只有從正義。

五月三十一日

能見若不見,聞若不聞,纔可見可聞。

六月一日

事有當見必明、聞必確者,必須明與確。事有當見若不見、聞若不聞者,必須若不見、若不聞。

六月二日

努力打破組織,是人生結果上最有效之工作。

六月三日

兩個軍官,一個自行浪漫無紀,惟願聞部下錯,其軍可用。一個拘謹嚴正,不願聞部下錯,其軍不可用。

六月四日

問誰是閻某?答閻某是閻某。問閻某是什麼、骨肉血骸是閻某乎?答不是。問做錯事之心是閻某乎?答不是。問什麼是閻某,答知對行對的心是閻某。知對是真,行錯是妄,蔽真真亦妄,化妄妄亦真,妄盡真現學始成。

六月五日

責人而更勝之繼人之敗,己不智之甚者,豈有更勝之而反責人,果爾敗不旋踵矣,非徒敗也,禍將及身。

六月六日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是道理亦是利害,不此之能,己不若常人,豈可更甚焉。

六月七日

在病患中,國家存亡關鍵之事來,籌應付之策,迫不容緩,其痛苦難以言喻。

六月八日

評論人的聰明夠不算聰明,自處的聰明夠纔算聰明。

六月九日

亂言到智者而止。妖言到智者而息。

六月十日

不敢告人之言行,瞞不了留聲器與照相機。

六月十一日

羊羣中以抗虎,紀律雖好,亦不能實現。

六月十二日

無論如何巧妙的虛假,終久勝不過真實。

六月十三日

處事要常在人意料中。對敵要常在人意料外。

六月十四日

以人情用人,以道理絕人。

六月十五日

以德行政,以情立法。

六月十六日

不靠人,人不好進前辦事。若靠非其人,事亦要糟。認得其人而後靠之,事則可舉。

六月十七日

古人說,惟仁人,能好人,能惡人。

六月十八日

懲罰人非智仁勇兼備不可,不仁不肯懲人,不智不知懲人,不勇不敢懲人。若濫賞,小聰明的人正優於爲之,而政治即由斯敗壞矣。

六月十九日

以五十步笑百步猶且不可,況以百步責五十步。

六月二十日

玩老虎者尚且終爲老虎所傷,今乃竟玩國人,膽太大也。

六月二十二日

百事俱舉則存,百事俱廢則亡,舉廢均應向公務員求之。

六月二十三日

人民監政爲民主政治不可少之舉,亦爲民主政治不可辭之責。

六月二十四日

地球之光明惟賴太陽,民主政治之光明全賴人民之監政。地球無太陽是黑暗之地球,民主政治無人民之監政是黑暗之政治。

六月二十五日

不瞭解物不能管物,不瞭解事不能管事,不瞭解人不能管人。瞭解爲管理之第一要義。但瞭解須由淺入深,由外向內,方能無遺無越。

六月二十六日

某地社會上沒有公道,即是某地人沒有幸福。欲發展某地人的幸福,須樹立某地社會的公道。

六月二十七日

政治當濟人以工作,不當濟人以衣食。濟人以衣食,濟之者易窮,受之者有愧。濟人以工作,濟之者系責任,受之者爲正當。

六月二十八日

革命黨員必須具備之性能:

一、犧牲精神,無犧牲精神不能革命。

二、團體性,無團體性,雖革命成功,不免爭權利。互相殘殺,仍然失敗。

三、責任心,無責任心,雖有政權亦不能百事俱舉,仍然被人革命。

六月二十九日

建設心力若干大,破壞之心力亦若干大。破壞之心力若干大,建設之心力未必若干大。

六月三十日

知當負責而不負責,是人格不夠。不知不負責不對,是學識不夠。

七月一日

今日的不可推在明日,明日的亦不可提在今日。

七月二日

若綱在綱的事務技術,是舉事之利器。

七月三日

徹始徹終的作業計劃,爲舉事之要素。

七月四日

人生在世,不可一日無作事之心志。

七月五日

義務可進可退則進,權利可進可退則退。

七月六日

一成不變之功須努力,一成不變之錯當力戒。

七月七日

不可置禍永於身邊,稍一不慎,則受其害。

七月八日

做官要天天預備去,做人要天天預備死。

七月九日

振作難於開始,除弊難於繼續。

七月十日

人從不從不在說的好,全在自身先能不能。

七月十一日

白過時日是人生結果上之大損失。

七月十二日

期望人不可太高,太高不易從。責備人不可太甚,太甚不易服。

七月十三日

盲動是人事上之大錯誤。

七月十四日

謀國不怕高深,怕尋不見入手處,尋見入手處,高深亦只是時間問題。

七月十五日

升千階,只求登著第一層,則不難矣。

七月十六日

學術變成心理,學術始有用處。

七月十七日

複雜的事,非歸宿到簡單的注意點,不易處理。

七月十八日

人身如木,木中藏火亦藏腐,人身具光亦具暗。火觸木則發火,水侵木則發腐。人遇益友向上則發光,遇損友向下則發暗。光則成,暗則毀矣。人生至老,學問雖一時亦可進而不可退,未至成熟,退則前功盡棄。

七月十九日

與老莊學問的人負國事爲極痛苦的事。如非儒家聖任之學,就國家人類責任上說,有學而不如無學。

七月二十日

知的少能適用勝於知的多不能適用。

七月二十一日

理論到了施行細則上,則理論才能成爲事實。

七月二十二日

不忙的言行才能達得了忙的目的。

七月二十三日

知難的知,行難的行,是人生結果上的兩道坎坷。

七月二十四日

困難要拿上細密的心思、實幹的勇氣解決。

七月二十五日

物質不如人處要拿上精神補足。

七月二十六日

生到富貴家中,損失志氣,甚爲可怕。

七月二十七日

以百步笑五十步,固該失敗,以部下乘長官之空隙,恐亦非能得良果。

七月二十八日

人類幸福完全根源於責任。儒家重責任,故造福於人類甚大。餘讀書至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頗感孟子有失儒家教旨,只有任者可稱聖,餘皆不夠。

七月二十九日

我國民族特別無責任心,餘百索莫解其故,昨在工訓教員講席會上,忽得其由,悟系二千年大一統的歷史所造成。世界各國無此歷史,亦未受此害。故我國民族之無責任心,特勝於他國。

七月三十日

當國者誤國,其罪勝於殺人。管人者不能管人與人不能自管,厥罪維均。

七月三十一日

能自管是好人,能管人才是好官。

八月一日

政治在人,人在精神。繁多之公文襲迫公務員之精神,精神無辦法,人即無辦法,政治亦即無辦法。

八月二日

改善公文,其爲今日增加政治效率之先著。

八月三日

以愛人的心理管人,以成事的心理責己。

八月四日

政治上什麼沒辦法,亦不若無人才沒辦法。

八月五日

得意之下,應緊防失著。

八月六日

困懶惰而遺誤政效,因傲慢而損失政效,皆爲政治之罪人。

八月七日

陰謀多在不近情、不合理處,不可輕於猜測人,亦不可不覺察人的陰謀。

八月八日

智者防微,愚者防著。

八月九日

政治領導國識是維新,國識改造政治是革命。不能維新,即要革命。既不能維新,又不能革命,即要亡國。

八月十一日

公務員處理事務的技術,是國家強盛的實際能力。

八月十二日

得不到人的同情,即得不到的人的助力。

八月十三日

肯與會,是做事得結果的兩個因素。

八月十四日

背道而馳,跑的愈快,離達目的愈遠。

八月十五日

權利的事不可勉強,義務的事不可不勉強。

八月十六日

以愛人的心理管人人感,以成事的心理責人人悅。

八月十七日

做長官者,不可有一點表示不樂人說自己遺誤或過錯的形態,如有一點,一生事業損失無底。

八月十八日

爲什麼,做什麼,如何做成什麼,須能最合理,且能橫不礙其他事,豎不礙將來事。個人事當如此,政治尤當如此。

八月十九日

做事最忌所費者大,所獲者小。做事最忌舍近路,走遠路。直接的事犯以上二病者甚少,轉一彎的事犯者十有九,轉二彎的事犯者百有九十九。

八月二十日

世間事,無不勞之功,無不勉之效。

八月二十一日

愛國不是空言所能做到,大家必須拿出錢來,拼出命來,勞心者費心,勞力者費力。纔能有救國的實際。

八月二十二日

逃避責任的學問是人類的罪人。

八月二十三日

信即是生命,人信是人的生命,政信是政的生命。人要失了信,雖活的亦等於死了。政治要失了信用。雖有政治亦等於沒有政治。處事第一要保守人的信用,才能表現人的效用。爲政第一要保守政的信用,才能表現政的效用。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即是看的信比活還要緊。

八月二十四日

紀律萬能,能使怯者勇,貪者廉。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無紀律,反使勇者怯,廉者貪,又如麻生蓬中,不壓自倒。故紀律是團體的生命,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八月二十五日

物各有生趣,只求無礙生耳。

八月二十六日

不試驗某物,不知某物的究竟。不試驗某人,不知某人的究竟。

八月二十七日

已過時日如流水,不再回頭,空過時間,即是人生結果的損失。

八月二十八日

國識必須走在國家生存需要之前,若走在國家生存需要之後,國則危矣。

八月二十九日

無山不樹林,無田不水到,

無村不工廠,無區不職校,

無人不當兵,無人不入校,

無人不勞動,無人不公道。

此餘之志也。清夜二時在蘭村竇大夫祠西廊廂所思。

八月三十日

國家之危亡,至少三十年前之當國者應負重大責任。

八月三十一日

國家愈危亡,愈當努力的救,不當畏難苟安。

九月一日

欲以虛言圖當下之順利,必增將來之困難,智者不爲。

九月二日

事先不加周密之考慮,必增臨時之急忙與事後之悔惜。

九月三日

盡到自己,再責備人,尚不易得人之諒解,況自己不盡到而責備人乎。

九月四日

能力薄弱是缺憾,居心不良是罪惡。

九月五日

無益的努力是罔功,有損的努力是受害,非真智不易辨。

九月六日

欲簡單須割愛,欲扼要須去障。

九月七日

不愛國是國家第一罪人,不責人不愛國是國家第二罪人。不負責是社會第一罪人,不責人不負責是社會第二罪人。

升旗講話:當甚必須像甚,做甚必須務甚。當甚的像甚是以地位處人的道理,做甚的務甚是以職權處事的道理。現在不能當甚像甚的人,斷定將來亦不能做甚務甚。

九月八日

能得一點就明的人,承辦公務,非特事實上的順利,亦且爲精神上的愉快。

升旗講話:國識是國論的動力,國論是國是的依據。國識走在國家生存需要的前邊國存。國識落在國家生存需要的後邊國亡。中國今日之危險是已過的國識不足之所致,今後能否救亡全看今日的國識如何。

九月九日

精密的計算,努力的預備,是謀國的正道。

九月九日

升旗講話:政治領導國識是維新,我國辛亥革命的成功,實際是利用種族思想的力量,北伐是打倒軍伐的革命,均非求國家生存以國識改造政治的革命。吾國今日欲圖存,也須政治領導國識的維新,則順而易,國家損失小。否則,必至演成國識改造政治的革命。

九月十日

能知人之長,並能知己知之短者,才能與人競爭。

升旗講話:國識是富強文明的種子,責任心是富強文明的原動力,事務技術是富強文明的機動力。無富強文明的種子不能發生富強文明的事,無富強文明的原動力不能促動富強文明的事,無富強文明的機動力不能完成富強文明的事。國識、責任心、事務技術三者,是一樣的重要。

九月十一日

不善於管自己者,絕不能管人。

九月十一日

升旗講話:國恥即是國罪。古人說,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我們土地若是其大,人口若是之多的國家,而被人欺侮,可以說完全是我們自己不能自強的錯誤。近百年來,我們迭次受人欺侮,割地賠款,當國者不知拿政治領導國識以維新,而社會人士又不能拿國識改造政治以革命,致陷於此危急存亡之境地。讀國恥史時,應認國恥即爲當時當國者之罪,列爲己鑑,國恥始有洗雪之一日。若徒責人而不知自責自奮自強,不特不能雪恥,且恐重引恥辱。

九月十二日

人生最不利之事莫過於自己身上發生錯誤。說到異處,一人一樣,說到同處,萬人亦同。只能使同其所同,不能強同其所異,爲政首須明此。

民族革命史例——升旗講話:古語說,多難可以興邦。拿近代士耳其國民復興的歷史看來,其血戰三年,擊敗侵入之希臘,恢復國土,可以絕對證明其正確。我國今日國難雖然嚴重,未必較當日土國更甚,我們應知事在人爲,挽救危亡復興民族,當以土耳其爲法。

九月十三日

權不欲與人,費不欲與人,智不欲取人,謀不欲取人,當事事必敗,當國國必亂。

吃苦耐勞與忍耐,是現代國家國民必具的條件。中國今日的環境,更要求每一個國民要十二分的吃苦耐勞與忍耐。

上蔣委員長函

委座鈞鑒:

自王(英)匪擊潰後,綏遠晉北表面上雖較沉靜,然日方積極招匪調兵,預備甚力。蓋以王匪試探我方決心以作其準備之標準,恐秋冬之交,必再來犯。預估敵人最大兵力不過五萬,日軍參加不過一萬左右。山意對彼第一次來侵,必須暗集七萬以上優勢兵力,出其不意一擊,始能迅速戰勝,或可期其暫不來犯,使我得以從容佈置。擬請鈞座將前定援綏兵力,早日令飭集中相當地點。至就將來言之,日人對綏遠晉北在所必取,若綏遠不守,不特大元國將圓滿成立,大夏國亦將發生。但守綏須有強大之兵力與堅固之工事,不只兵力財力之問題,且亦有對日之問題。此就保守國土而言。至就晉綏情形而論,若據守雁門,則不只受包圍而陷於被動,亦且恐民氣消沉,雖有天險,亦難以持久。山決以晉綏軍全體在平綏在線上與敵一拼,前辭修兄帶呈計劃。如果實力困難,請鈞座將陝北剿匪另派兵力,抽撥三十團以上兵力助山一拼。並於此事,統託郭參謀長(宗汾)詳呈。山謹將管見所及,開呈如左:

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
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67章 一九五〇年(二)(3)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23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17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5)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44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53章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51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15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18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9章 一九五〇年(二)(5)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