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升級換代

第九次是對講機,第十次就是望遠鏡,順風耳已經有了,那千里眼還能遠的了嗎?

如今李哲也算想通了,初期的這些東西雖然戰略價值很大,但是隻要自己嚴格限制使用範圍,稍微的泄漏出去一些也是無妨,畢竟這些東西不是直接的AK-47這樣的大殺器。等到敵人利用它發揮作用的時候,自己的實力也已經發展壯大,無可遏制了,在這個階段,運用各種手段,拼命的增加自己的實力纔是正經。

如今用望遠鏡和對講機,再加上軍用弩箭和凱夫拉防彈衣及頭盔,還有短兵相接所用的鋼刀,這些現代的先進特種兵專用裝備,都被李哲一股腦兒的裝備到親兵營身上去了。

李哲的意思是以此循序漸進,讓士兵們逐漸的熟悉這些先進裝備的使用方法,一點點的緩慢擴充,打造出一支精銳的遠程兵器部隊,專門運用斬首戰術和滲透戰術,成爲主力部隊在關鍵時刻下一錘定音的輔助突擊部隊。

在三國時代的戰場上,由於指揮通訊能力的低下,其將領是軍中絕對的精神支柱。如果在大戰中雙方僵持的時候,能夠針對敵方將領迅速的用遠程兵器實現一擊必殺,則敵方的士氣、指揮系統和作戰能力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崩潰。

再一個,三國時期猛男居多,往往採取大將憑着個人武力,帶着小規模精銳衝陣的方法結束戰鬥。對這樣的戰術,李哲也只有針鋒相對,利用現代裝備,打造這種最精銳的狙殺小隊,才能夠對這些人形兵器進行定點狙殺。

總之,這就是李哲的精兵戰術,一方面是大規模的後勤能力和軍事動員能力的平推,一方面是小規模超時代武器的精準狙殺,雙管齊下,定然能讓三國的這些梟雄們都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了吧!

哈哈!我果然是太陰險了啊!李哲心裡洋洋得意!

而對講機的功能還遠遠不止於此。

李哲所用的對講機,是從國外特別渠道專門採購回來的軍用對講機,採用數字鍵撥號,可以實現簡單的用戶編組通信。還有短時間的備份功能,當然,對於李哲來說多餘的功能全都沒有意義,只有這個號碼編組功能非常實用強大。

這種對講機能夠在十五公里內的範圍內實現通訊,而在三國的這個天空,一絲的電磁波污染都沒有,對講機的有效距離也大肆的擴張,竟然能達到二十公里以外。基本能夠全覆蓋一箇中型規模戰役的戰場了。

而有了對講機之後,李哲將其在三十里鋪的民政管理系統也進行普及,每一個民社的管理層都頒發了一個。進行號碼分配和編組之後,民政的通訊也具有了現代的通訊條件,全部的民政和軍政系統連接到了一起,在整個三十里鋪地區初步建立起了一個具有現代通訊能力的小社會。

在這個小社會中,每一級官吏之間的傳令都是通過對講機來傳達,再不用過去那種人員傳達的落後方式,其工作效率大大增加。

而重要的是,工作效率增加之後,生活的節奏開始變快,人員不得不慢慢的開始適應這種快節奏的集體生活。不再像以前,一件事情拖到了很久纔去半,剩下時間都是聊天打屁,往往這一件事兒剛剛做完,另一件事兒就又再次派發了下來,這種高節奏的工作生活,使得整個社會中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大幅度的增加,越來越磨合的像一隻高效率的軍隊。

是的,軍隊!

軍隊和普通的社會組織的最根本區別是什麼?就是高效率的組織和行動能力,一件命令下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到末端的行動單位,迅速的組織起軍事行動。

令則行,禁則止,百體同心,千人一體,這種高效率的聽從指揮的行動能力,纔是一隻軍隊戰鬥力強大的真正精髓。

所以說,實際上,現代軍事能力和古代軍事能力的最大區別,不是軍事技術的差別,而是組織能力的區別,從古到今,社會進步的最根本核心,其實在於通信和組織能力的提升。

舉個例子來說,清朝末年的甲午戰爭,清朝軍隊和日本軍隊之間,在武器裝備上差別不大,

甚至可以說,清朝軍隊的輕武器裝備比日本的還要好。

但最後這兩隻軍隊的戰鬥力表現,卻是天差地別!何故?

針對這個,很多人提出了不同角度的看法。

比如後勤論,清朝武器雖然也算先進,但是卻是出自不同國家的不同型號,其口徑、彈藥天差地別,在後勤組織上非常困難,而熱武器沒有了彈藥,就統統變成了燒火棍,所以,經常會出現彈盡糧絕的現象,不戰而敗。

比如腐敗論,清朝官員極度腐敗,不管是行動、指揮還是後勤都是一塌糊塗,就連前線指揮官都是未戰先逃,如著名飛毛腿葉志超這樣的,這就必然會導致士氣下降,進而全軍崩潰。

比如大炮論,清朝軍隊雖然輕武器還算先進,但是重武器極其短缺,大炮在軍中普及率極低,而且還都陳舊不堪,炮手訓練也一塌糊塗,一年到頭打不上幾炮,所以兩軍對壘,一方被炮火壓制,就只有吃灰的份兒。

類似其他的說法還有很多,總之是各有角度,說得都很有道理,但是李哲認爲這一切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之所以戰鬥力差別大,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爲這兩隻軍隊完全不是同一個時代的軍隊,其組織能力的差別在一個世紀以上。

日本早就經過明治維新,先進文化教育普及,軍制也都仿製德國等經歷了制度革新,建立了現代參謀制度和後勤制度。他們的軍隊,從上到下的官兵都是經歷了先進的現代教育的成果,訓練非常嚴苛,雖然有日本文化固有的古板教條化的毛病,但是其戰術執行卻是很堅決的。

反觀清朝,從上到下雖然換了武器,但是制度和訓練還都是舊時代的那一套,完全和現代熱武器戰法無緣,基層軍官都是些從太平天國時代過來的老兵痞,懂得什麼維修保養班組戰術?上面的一條命令到下面恐怕要傳上個一天兩天,任何的戰術命令傳到下面都要變個味道。

冷兵器時代的戰場和熱武器時代完全不同,熱武器時代空間跨度加大,距離十倍數十倍的增大,情況朝夕萬變。沒有足夠的通訊能力和組織能力各個局部是很難實現配合的。

所以說結果就是,在甲午戰爭的戰場上,清朝軍隊雖然也曾拼死血戰,但卻毫無用處。因爲這對他們來說完全是一種新的超越時代的戰爭。日軍的迅速大膽突擊使得清軍上下級錯亂,命令不通,戰場上各個局部不得不各自爲戰,很容易形成某個局部被穿刺擊破進而全盤潰敗的局面。

歸根結底,還是組織手段和能力的不同而導致的結果。

這種組織能力的差別,在越大規模的戰爭中,表現的就越爲明顯。

一百二十章 槍和路線紛爭一百六十七章 長安城下第68章 美人勸諫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第85章 皮島下第21章 重建馬尼拉第56章 暴擊,追第73章 紮營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一百六十五章 三桂第49章 日本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82章 見面第1章 我可以吃了你嗎第100章 會議第133章 制度一百九十四章 珍珠港空襲第16章 雜事第17章 趙子龍的槍第三十八章一百七十九章 呼廚泉一百二十八章 徵倭四第103章 變化一百三十九章 分說一百九十五章 戰略上一百六十一章 兆第70章 郭嘉用策兩百一十三章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一百八十四章 應對第40章 國體之爭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第46章 徐庶獻策第112章 結論第77章 武器第62章 鐵料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一百三十九章 分說第108章 事件一百七十七章 時空第62章 調查第47章 目標指向徐州兩百零一章 進擊的日本第61章 反應一百五十九章 南客一百零九章 虞洽卿胡佛兩百章 舊金山一百二十八章 中俄戰局裝甲車的影響第60章 秋波第58章 詫異一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97章 追擊第49章 日本一百三十章 援兵一百七十二章 對陣第92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33章 野火燎原第33章 急速升級,輜重營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第105章 童子第16章 雜事一百二十五章 徵倭一百五十一章 破竹一百八十二章 燧人三第4章 中流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第55章 商議一百五十四章 甘地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兩百零三章 司馬第10章 相聚一百五十二章 降臣第103章 四將一百五十三章 應變第62章 調停第107章 暗中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一百三十七章 買兩百二十一章 仙門第8章 超時空戰爭樂園兩百一十二章一百六十八章 大逆案一百七十三章 衝鋒一百六十四章 關中第15章 誓師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第55章 軍事改革第10章 相聚第46章 戰灤州一百七十四章 暗逃第39章 價值第45章 北袁的反應一百四十八章 南海一百三十一章 攻克第98章 擊潰第62章 鐵料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一百五十四章 基因一百七十九章 沒有想到和不得不面對
一百二十章 槍和路線紛爭一百六十七章 長安城下第68章 美人勸諫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第85章 皮島下第21章 重建馬尼拉第56章 暴擊,追第73章 紮營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一百六十五章 三桂第49章 日本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82章 見面第1章 我可以吃了你嗎第100章 會議第133章 制度一百九十四章 珍珠港空襲第16章 雜事第17章 趙子龍的槍第三十八章一百七十九章 呼廚泉一百二十八章 徵倭四第103章 變化一百三十九章 分說一百九十五章 戰略上一百六十一章 兆第70章 郭嘉用策兩百一十三章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一百八十四章 應對第40章 國體之爭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第46章 徐庶獻策第112章 結論第77章 武器第62章 鐵料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一百三十九章 分說第108章 事件一百七十七章 時空第62章 調查第47章 目標指向徐州兩百零一章 進擊的日本第61章 反應一百五十九章 南客一百零九章 虞洽卿胡佛兩百章 舊金山一百二十八章 中俄戰局裝甲車的影響第60章 秋波第58章 詫異一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97章 追擊第49章 日本一百三十章 援兵一百七十二章 對陣第92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33章 野火燎原第33章 急速升級,輜重營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第105章 童子第16章 雜事一百二十五章 徵倭一百五十一章 破竹一百八十二章 燧人三第4章 中流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第55章 商議一百五十四章 甘地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兩百零三章 司馬第10章 相聚一百五十二章 降臣第103章 四將一百五十三章 應變第62章 調停第107章 暗中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一百三十七章 買兩百二十一章 仙門第8章 超時空戰爭樂園兩百一十二章一百六十八章 大逆案一百七十三章 衝鋒一百六十四章 關中第15章 誓師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第55章 軍事改革第10章 相聚第46章 戰灤州一百七十四章 暗逃第39章 價值第45章 北袁的反應一百四十八章 南海一百三十一章 攻克第98章 擊潰第62章 鐵料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一百五十四章 基因一百七十九章 沒有想到和不得不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