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九 空營

……

“先生言重了,羅將軍是本王麾下第一大將,自投奔本王以來一直忠心耿耿,連番大戰都是勢如破竹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縱使有些許微言,那也在情理之中,先生無需小題大做……”

黃覆笑着說道,顯然是沒把法鞅跟自己所說的擔憂放在心上。

法鞅聞言,卻是蹙眉說道:“楚王所言或許有理,但楚王莫要忘了,羅將軍再如何驍勇善戰他都只是您的臣子,

身爲臣子就不該對君主有半點微詞,無論自身功勞有多大,也應該絕對效忠君主爲主,

君主一旦發現臣子心有不滿,應當立刻採取動作,將那股不滿扼殺在搖籃之中,以免將來讓這顆不滿的種子慢慢成長,

這也是君王必須要學會的馭人之術,爲的就是防止他們心懷異心,如若實在掌控不住,甚至威脅到了君王的利益,

不管臣子做出如何大的貢獻,也不管他有多優秀,都應該將這不安因素連根拔起以絕後患,畢竟君王的聲威不能讓任何人撼動。”

黃覆聞言,默默點了點頭:“先生所言有理,只是現在情況特殊,不宜在這個時候處置羅將軍,畢竟攻取京師還少不了他的幫助。”

法鞅道:“在下理解楚王現在的處境,只希望楚王進佔京畿之地後,當立刻着手推行弱民之法,這事越早越好,萬不可拖延,否則,等大勢一定,悔之晚矣……”

黃覆眉頭一皺,奇道:“先生何故如此焦急?”

法鞅拱手說道:“楚王,大周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爲慮,在下擔憂的是取下京畿之後,北面的劉策纔是楚王最大的禍患,

如果楚王不及早確定新的律法,將百姓圈固起來,以劉策治下那寬鬆的律法環境,百姓若知道,還願意跟您綁在一起麼?

在下推斷,若不以嚴法禁錮百姓自由,用不了多久,楚王麾下怕是會無兵可用,用以維持王朝運轉的人力也都會跑劉策那邊,

試問到了那個時候,劉策大軍南下,楚王可有抵擋之力?請楚王務必仔細考慮在下提議,在下深知劉策那套政策蠱惑人心的高明之處,

這絕對不是靠術法能維持的,應當從現在開始就該加緊準備起來,好等進佔京畿之後,能火速普及開來。”

黃覆道:“既然如此,那擬定我楚國律法的事就全權委託給先生了……”

法鞅深深鞠躬作揖:“在下多謝楚王信任,定會在最快時間擬定出一套適合楚國長治久安的律法。”

黃覆嘆了口氣道:“等本王滅了大周,就領軍繼續北上,渡過渭河順道也將劉策一併殲滅以絕後患。”

“萬萬不可!”法鞅大聲反對道,“楚王請聽在下一言,取下神都,掌控京畿之後,應當盡力與劉策交好,然後派兵南下攻取江南諸地!”

“這是爲何?”黃覆反問道,“先生方纔不是說劉策是本王大敵麼?那就合該一併消滅纔是啊!”

法鞅回道:“之所以如此做是形勢所迫,其一,劉策大軍遠非大周官軍不堪一擊,那是能把整個東部草原殺的聞風喪膽的鐵血之師,我楚軍目前的實力還無法與其正面交鋒,

其二,劉策治下各項政策深受軍民擁戴,一旦善開戰端,楚國治下百姓缺乏管制之下,極有可能聞訊投奔,只會助漲他之實力,

其三,楚國攻克京畿後,疆土縱深太淺,一旦戰事吃驚出現變數,極其容易有滅國風險,這一點劉策則剛好相反,

他治下的疆域縱深遠非楚王可比,楚王南下也是爲了自己疆域縱深考量,這樣即使京師不幸被劉策所佔據,也好在南方與劉策劃江而治,繼續發展實力,

所以綜上三點,代周之後,楚王當對南方用兵,且南方各省百姓富庶,土地肥沃,正是大舉劫掠百姓世家財物擴充國庫,實行弱民之政的絕佳之地。”

黃覆輕嘆一口氣說道:“先生當真是當世之奇才,聽君一席話,本王如醍醐灌頂,那本王就一切聽憑先生之意,代周之後,發兵南下吧!”

“楚王英明!”法鞅鄭重的行了一個禮,臉上的神情卻依然的冷肅。

……

三月十二日清晨,長河城郊……

“啓稟將軍,前方軍營空無一人……”

“怎麼可能?你確定打探清楚了?”

“千真萬確,派出去的三波探子皆是如此回報,應當不會有誤。”

自和黃覆分別之後,羅鬆就帶着麾下人馬火速着手對秦宗權大營的探察,經過一整夜的探察,得到的情報卻是大營空無一人的結果,不由讓他心生疑慮。

爲了近一步確定情報是否屬實,羅鬆便帶大軍直接進入秦宗權所佈置的殘營,果然如探子所言,整個大營早已空無一人,只是內中的可用物資要麼被帶走,要麼就是被焚燬。

看着一座已經化爲灰燼的高臺,羅鬆陷入了沉思,仔細思索着顧謙此舉的深意究竟爲何。

“看來,顧謙定是明白雙方之間的巨大差距,並不打算在這裡將僅有的精銳暴露在曠野地帶與我楚軍短兵相接,嗯……”

想到這裡,羅鬆立馬叫來親兵:“火速回去通知楚王,就說秦宗權所丟失的軍營已經奪回,讓他速派人來此接收,以免發生意外。”

“遵命!”

親兵大聲領命,依令向楚軍主營方向折返。

“顧謙,你果然謹慎,不過想要集中優勢兵力固守長河要塞,註定是徒勞的。”

……

長河要塞內……

“顧將軍,末將十分不解,你爲何要下令大軍撤回長河要塞,放棄好不容易攻下的敵軍大營呢?

我們完全可以可以利用那座橋頭堡固守,抵禦黃覆進犯,也好給長河要塞減輕不少壓力啊……”

對與顧謙讓自己火速退兵回到長河要塞的行徑,孟儉表示十分的不解。

顧謙嘆了口氣說道:“本將軍又何嘗不想派兵固守那座橋頭堡,然而,你也應該知道,長河本地守軍缺乏操練,

士氣低迷,僅靠手中兩萬新軍去營地固守,所冒風險實在太大,本將軍是不得已纔出此命令。”

孟儉聞言,心下一陣氣餒,他明白顧謙所言有一定道理,畢竟這兩萬新軍是大周目前僅有的最後精銳之師,冒然直接應對在幾十萬大軍的圍攻,一旦有個意外,那麼長河防線必會徹底崩潰。

到了那時,京畿各省就再無屏障可守,黃覆大軍能輕而易舉直取京師,大周江山就有萬劫不復的危險。

這個結果誰都無法承擔的起,只能謹慎應對,容不得半點馬虎。

“只是皇上那邊,不知該如何解釋啊……”想到這裡,孟儉又不無擔憂的說道,“皇上身在皇宮,根本不知道眼下長河的局勢到底有多複雜,就怕還會繼續催促顧將軍你主動迎戰,還想妄圖收復荊楚三省吶……”

顧謙回道:“我已命人飛鴿傳書送往京城,讓姚御史和席太尉努力勸說皇上改變心意了,希望能有好消息傳來……”

“皇上和那些朝堂百官會聽您解釋麼?”孟儉皺起眉頭問道,“末將可是聽說,整個朝堂大殿都是彈劾顧將軍您的聲音,就怕姚御史和席太尉也都是獨木難支。”

顧謙望着城牆外蕭瑟的景象一言不發,不時伸手拍打着垛牆,臉上滿是憂鬱之色,說實話衛冉最終的決定如何,他也是一點都沒底,因爲從衛冉送到前線的幾份諭旨來看,他顯然已經失去了耐性。

“但願一切都能挺過去吧……”

顧謙痛苦的閉上眼睛,嘆息一聲後,搖了搖頭。

……

三月十五日,神都,皇宮御書房……

“滾~朕不想聽你們解釋,告訴顧謙,讓他火速出兵剿滅黃覆,這是當初他對朕的承諾!”

姚仲和席滿跪在御書房門口,幾本奏書如雪片一樣從書房內飛出,顯然是衛冉在怒極之下所擲。

只見衛冉氣呼呼的步出御書房,低下頭瞪着姚仲說道:“當初是誰跟朕說的,固守死路一條,當主動出擊方有勝算?

朕就是聽了顧謙的話,頂着壓力給足了他兵餉讓他編練新軍,又力排重議讓他領兵作戰,現在居然跟朕說敵軍勢盛,

當以固守長河防線用以疲敵再尋戰機?天哪,他這是在戲弄朕麼?就不怕朕治他個欺君之罪麼?簡直是豈有此理!”

面對衛冉的怒火,姚仲略一思索,拱手對衛冉說道:“皇上,其實這也不能怪顧大人,他爲人十分謹慎,畢竟那兩萬新軍非同小可,是我大周最後的精銳……”

“休要替他狡辯!”衛冉咆哮一聲,起身來回踱步一陣,回過頭接着吼道,“如此長期固守下去何時才能破敵?你可知朕爲了這次決戰傾注了多少心血,對他寄予了多少厚望麼?”

這時席滿忍不住說道:“皇上,請恕微臣斗膽直言,既然您已經放手讓顧大人去處理長河軍務,就應該對他加以信任纔是,

試問顧大人抵達長河滿打滿算也不足一個月,您卻這樣連番數次催他出兵繳賊實爲不妥,相信顧大人吧,他定比我等更清楚長河要塞的局勢,

如果不是形勢確實嚴峻,微臣相信他是絕對不會出爾反爾,改變之前擬定的策略,定是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決定……”

衛冉看着席滿,好一陣才說道:“席太尉啊,你說的倒是輕巧,可你知道大軍在長河要塞與黃覆多對峙一日,所需的糧草又要花費多少麼?

二十五萬長河守軍,算上顧謙的兩萬新軍,足足二十七萬大軍,每天的糧草消耗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以朝廷目前的國力,還能維繫多久?”

一七三 各退一步一一七 拓跋玉海來了一零三 羽林起徵三十六 仁義將軍一五零 西域都護府章程二三四 不同心思三十七 回憶總是美好的一七三 各退一步四十三 許文靜的底線(續)四十三 登基前夕:抵達京師十六 孟珙升職一八一 要餉一零二 一箭六十六 暗訪上一七四 許文靜提親七十五 夾攻(十更)二百三十八 堅守十八 攻心爲上二 換將一一七 業火紅蓮二五一 不談情懷,談錢!三百零九 快跑,現在四十二 許文靜的底線二百五十一 蔡琰一三三 收入可觀十八 涼州歸屬三 戰一二四 羞辱一三七 伏擊上七十三 夫君,稱帝吧一七零 天真與現實二百五十五 樊陽淪陷四十九 楚國變法七十七 長矛、地獄、崩潰一二三 動員三 征服者一二一 無題二十二 戰艦下水一三九 城破糧毀一五六 畸形的現狀一八八 月老?三百二十二 休書三十九 登基前夕:刁難一零四 欺人太甚二百 發配遠東一八六 震驚之舉三十 矯情一一二 遠東劇變:不安二百一十 疑心四十八 職田法(續)七十一 潰不成軍一二一 遠東劇變:失敗的勝利一三九 索要軍糧二十 來自慕容的建議九十五 收買人心二十六 冷然面對九 入主中原的先決條件一三零 烽火遠東一零一 大舉辭官一二八 還有多少血能流九十九 楊順善守二百五十八 開解二三一 壘雲閣二二零 再嗶嗶試試二百五十三 圍城一二五 隴右天險二四四 逃不了二六八 誰贏了?(續)二十六 相勸三十六 不免之夜二百八十一 神都鬼市六 朔方城九十四 兩強對峙一三九 索要軍糧六十 羅建彪一三六 提醒二百八十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二三九 各方勢力3八十二 腐儒無用一九零 等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一百 碾壓一零二 簡單粗暴三百零九 快跑,現在一三四 朝野震動三百一十一 線列陣七十 街頭搏殺一二七 叛亂二 換將一四二 碾壓六十四 破軍威武二百五十七 迎娶蒙洛公主二二六 夜幕下的京城2二零八 驪王投降一二零 分兵出擊一三一 處刑一七八 許巍獻治州八十二 鉅子新徒三百一十一 線列陣
一七三 各退一步一一七 拓跋玉海來了一零三 羽林起徵三十六 仁義將軍一五零 西域都護府章程二三四 不同心思三十七 回憶總是美好的一七三 各退一步四十三 許文靜的底線(續)四十三 登基前夕:抵達京師十六 孟珙升職一八一 要餉一零二 一箭六十六 暗訪上一七四 許文靜提親七十五 夾攻(十更)二百三十八 堅守十八 攻心爲上二 換將一一七 業火紅蓮二五一 不談情懷,談錢!三百零九 快跑,現在四十二 許文靜的底線二百五十一 蔡琰一三三 收入可觀十八 涼州歸屬三 戰一二四 羞辱一三七 伏擊上七十三 夫君,稱帝吧一七零 天真與現實二百五十五 樊陽淪陷四十九 楚國變法七十七 長矛、地獄、崩潰一二三 動員三 征服者一二一 無題二十二 戰艦下水一三九 城破糧毀一五六 畸形的現狀一八八 月老?三百二十二 休書三十九 登基前夕:刁難一零四 欺人太甚二百 發配遠東一八六 震驚之舉三十 矯情一一二 遠東劇變:不安二百一十 疑心四十八 職田法(續)七十一 潰不成軍一二一 遠東劇變:失敗的勝利一三九 索要軍糧二十 來自慕容的建議九十五 收買人心二十六 冷然面對九 入主中原的先決條件一三零 烽火遠東一零一 大舉辭官一二八 還有多少血能流九十九 楊順善守二百五十八 開解二三一 壘雲閣二二零 再嗶嗶試試二百五十三 圍城一二五 隴右天險二四四 逃不了二六八 誰贏了?(續)二十六 相勸三十六 不免之夜二百八十一 神都鬼市六 朔方城九十四 兩強對峙一三九 索要軍糧六十 羅建彪一三六 提醒二百八十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二三九 各方勢力3八十二 腐儒無用一九零 等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一百 碾壓一零二 簡單粗暴三百零九 快跑,現在一三四 朝野震動三百一十一 線列陣七十 街頭搏殺一二七 叛亂二 換將一四二 碾壓六十四 破軍威武二百五十七 迎娶蒙洛公主二二六 夜幕下的京城2二零八 驪王投降一二零 分兵出擊一三一 處刑一七八 許巍獻治州八十二 鉅子新徒三百一十一 線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