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最盼着趙宇死掉,那麼這個人一定是趙吉。趙吉真的很想親手把趙宇殺了,而且能用鋸條就絕對不用刀。
他和趙琛趕到前線的時候,大華帝國的軍隊還在集結,想要發動進攻,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起大唐帝國超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動員效率來,大華帝國的動員能力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整體動員需要消耗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雖然在局部上,加緊時間能把動員提速,可這個提升後的速度也並不算快,時間都是以周來計算的。
國家整體動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不能回頭的事情:它非常的複雜,需要一個完整的計劃和大量的工作,並不是領袖抓起電話命令一聲就完事兒了的。
所以,儘管已經過去了三天,實際上大華帝國靠近豐江的部隊還在準備的過程中,而且這個準備的過程,甚至都在大唐帝國情報機構的監視之下。
作爲重點攻略的地區之一,大華帝國部署在西豐江附近的所有部隊,庫存彈藥的數量,運輸能力,指揮調動能力,大唐帝國這邊都有相對應的評估。
附近的地圖大唐帝國也已經制作的非常的詳細,甚至有些地方已經精確到了米這個級別。
“什麼時候可以發起進攻?”看着運載着彈藥的火車停靠在車站,趙吉急不可耐的開口問站在一旁的趙琛。
這裡是距離豐江最近的城市和轍,聽名字就知道與運輸有關。這裡從前就是交通運輸的要道,是大華帝國通往鄭國的交通樞紐。
從這裡向東就是豐江,過豐江再往東就到了大華與鄭國當年的邊境,而和轍向南也有道路,直通南方許多重要的城市。
自從有了鐵路之後,這裡更加的繁華,城市規模也非常巨大。作爲防範大唐帝國的縱深防線,這裡當然也屯駐了大華帝國大量的精銳部隊。
從這裡出發向北是北部重鎮荒原,向南是產糧重鎮萬糧,向西是大華帝國縱深下繮,向東就是大名鼎鼎的口岸城市豐江。
看着物資從列車上卸下,趙琛這個帶兵的親王實話實說道:“這種事情急不得!雖然早期做了一些準備,可真要發動進攻,怎麼也要等一個星期以上。”
“怎麼會這麼慢?”趙吉顯然對這個速度不滿,下意識的就開口問道。他其實並不熟悉帶兵打仗,所以也不懂其中玄妙。
他只是看着眼前有數不清的士兵,也有大量的彈藥還有物資,就覺得應該已經準備就緒了,只要下達命令,戰鬥就可以打響了。
“殿下,倉促進攻只會迎來失敗。”趙琛講解了一下他還需要準備的東西:“大量的武器裝備還在路上,炮彈儲備也不充足,士兵需要賞金鼓勵,空軍和後續增援都沒有準備就緒……這樣貿然發起進攻,輸了第一陣該如何是好?”
“怎麼還需要準備如此多的東西?對面逆賊呢?他們就不用準備這些?”趙吉依舊不滿,在他看來,自己這邊沒準備好,不也代表着敵人同樣沒有準備好嗎。
“豐江一直都是趙宇的老巢,而且人家在豐江家門口,準備的自然比我們快許多。”趙琛耐着性子回答道。
他覺得自己必須要穩住這個太子殿下,讓他理解自己的苦心,這樣可以避免在關鍵時刻,這個太子殿下跳出來搗亂。
你別看這個太子傻乎乎二兮兮的,論起成事能力或許不足,敗事那肯定是有餘的。
其實雖然看起來大華帝國這邊兵力佔有絕對優勢,可事實上趙琛清楚,他手裡的部隊,和周圍的地區,究竟有多少是真聽話的,只有天知道。
有大軍彈壓的時候,這些地區都是聽話的乖寶寶,可如果一旦失去了震懾,那許多地方很可能就倒向趙宇了。
所以,在來的路上他就做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計劃:周圍所有部隊原地佈防,將豐江城附近變成一片築壘地帶。
把豐江城附近的30萬趙宇軍困死在原地!逼迫趙宇用有限的部隊在和轍附近與他的趙琛軍拼消耗,儘可能的削弱趙宇軍的實力。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投入後續預備部隊,奪回豐江,把趙宇軍徹底殲滅!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他的計劃都是可行性最高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個計劃可能比較耗費時間。
而趙凱缺少的就是時間:作爲弱勢的一方,大華帝國害怕大唐帝國捲入這場戰爭,所以他們堅持速戰速決。
只可惜讓人遺憾的是,大華帝國的動員速度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幾天時間過去了,他們連基本的局部動員都沒有完成。
其實對面的西豐江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哪怕有了大唐帝國的物資支援,西豐江地區的部隊動員速度其實也不算快。
按照大唐帝國的標準來說,這完全就是菜雞互啄的水平,看着都讓人昏昏欲睡。
三天時間過去,趙宇抵達豐江之後,整個豐江守軍也沒有完全進入到戰鬥狀態,除了大唐帝國給予的物資援助之外,他們也沒有立即行動起來。
儘管有大唐帝國的顧問團在指揮,可大華軍隊的狀態就是如此,誰也沒有辦法強求。
趙宇意氣風發調兵遣將,正準備對和轍城方向發起進攻——他覺得死守在豐江絕對是坐以待斃,所以他準備率先發起攻擊。
只不過,除了他這個“首領”之外,其餘的軍官都沒有打算把主攻方向定在和轍,因爲如果那麼做的話,基本上就等於說是死路一條了。
豐江城附近聽從趙宇調遣的部隊大約只有30萬左右,這是現在明面上擺着的所有力量。如果用這些部隊猛攻和轍,即便拿下了和轍也再沒有力量繼續進攻了。
到時候,大華帝國的部隊只要在和轍以西的下繮以逸待勞,等着趙宇的軍隊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就可以了。
所以,從一開始大唐軍事顧問們的計劃就不是向西進攻和轍,而是向南攻擊另一個城市:山屏!
只要突破重圍,南下山屏,這裡沒有多少大華帝國的主力部隊,卻在經濟上更依賴豐江,比起和轍城來,山屏也更親近趙宇。
控制了山屏之後,就可以威脅到歸光城!這個城市再往南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劍閣,大華帝國的龍興之地!
能成爲大華帝國的龍興之地自然是有原因的,劍閣向西有一小片平原,盛產糧食並且只有一條通路直抵劍閣,附近還有鐵礦銅礦,物產相當豐富。
當年大華帝國的太祖在這裡起兵,將劍閣西側的這片平原命名爲南庫,取的就是寶庫之意。
掌控了南庫、劍閣、歸光、山屏、豐江,就等於說是有了與大華帝國對抗的資本,這些地方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糧食與兵員,甚至還有一定的工業基礎。
所以,守住豐江,奪取歸光城,就成了趙宇能夠獲勝的唯一選擇。更何況,只要奪取了南部交通重鎮歸光,北上萬糧城,西進山衝城,那對大華帝國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
山衝乃是大華帝國腹地的交通樞紐,地處三座山脈之間,險要無比,控制了這裡,就等於說是封閉了從西面威脅歸光的通道。
而歸光北部是大華帝國東部產糧重地萬糧,丟了這裡的話,大華帝國的糧食產量至少要丟掉三分之一。
更何況,萬糧再往東北,就回到了和轍城,這等於說是從側翼威脅到了和轍,兩面夾擊之下,大華軍隊就必須要考慮是不是放棄和轍退守下繮了。
要想守住大華帝國的東南,就必須要守住歸光,要想堵住歸光西進的道路,就必須要扼守山衝。
同樣的,想要守住大華帝國的東北,那就要手握和轍。如果大華帝國想要集中兵力死守東線,實際上最短的一條防線就是死守下繮與山衝。
雙方的戰略都已經擺在明面上了:趙琛必須在和轍與趙宇決戰,趙宇這邊的活路卻是南下山屏城。
所以在趙琛等待援軍抵達和轍的時候,趙宇麾下的部隊也在趙宇不知情的情況下,拼命的加固着豐江正西側的防線。
他們必須依託防禦工事抵擋趙琛的進攻,並且抽出至少10萬兵力來,向着山屏的方向猛攻。
就在雙方調兵遣將的時候,一個讓趙琛和趙吉鬱悶的消息突然傳來:他們身後的鐵路線,被一夥悍匪給炸斷了。想要修好這一段鐵路,至少還要一天的時間……
這種意外一下子點燃了趙吉的怒火,他氣急敗壞的親自回到了下繮,徹查鐵軌被炸一事。
他這麼一走,趙琛反倒是鬆了一口氣:至少現在,沒有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白癡在他身邊每天提出各種各樣讓人哭笑不得的愚蠢要求了。
所以,他甚至有點兒謝謝那些炸燬了鐵軌的人,感謝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幫大華帝國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