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血戰時,三百對上六千敵

貓着腰跑到李雷身邊,躲過幾發日軍炮彈,關振生對呵責李雷的腦袋上就是一巴掌。邊打還邊說到:“我的話你小子沒聽着?咱只再堅持最多四十分鐘援軍就會來的。你小子什麼時候變孬種了?趕緊給老子清點彈藥去。鬼子炮擊之後肯定就是大規模的進攻,趕緊帶兄弟們做好戰鬥準備。”?

被打了一巴掌,李雷也知道此時的情況,除了堅持沒有別的任何選擇。戰鬥打到如此激烈的程度,是開戰前這個一從兗州陸軍軍官學校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就被選派帶着一個排的士兵進入臺灣的少校營長,三年來一直是以智勇雙全著稱的。見到長官這般堅決了,也只能轉身躲避着炮彈大聲叫喊着讓部下清點彈藥來。?

不到五分鐘,唯一倖存的一位連司務長就和李雷一起爬到了密切關注着東南方向日軍情況的關振生身邊。低頭躲過一片爆炸捲起的泥土,李雷將嘴巴湊近關振生的耳朵,大聲喊着說到:“團座,咱的子彈還夠人均五百發的。可是,迫擊炮沒炮彈了,重機槍的子彈也最多還夠打一次的。輕機槍子彈能堅持作戰40分鐘,手榴彈是不夠用了,人均攤不上五發了。”?

轉頭看了了二人一眼,關振生眉頭皺了一下,大聲的問到:“奶奶的,迫擊炮的炮彈怎麼用的這麼快?咱還剩多少架可以使用的重機槍和輕機槍?”?

“回團座的話,剩餘重機槍二十一架、輕機槍103架。”那個中尉司務長貓着腰,大聲回了關振生的問題。?

聽到這數字,關振生本已黑下去的臉色好了一些,略做思索後,大聲的說到:“三架重機槍一個作戰小組,後帶12架輕機槍組成交織火力點。剩餘19架輕機槍,作爲預備機槍手,看哪出缺口馬上給我補充上去。李雷,你就負責正面的陣地了。”?

“高偉翔,你負責東面陣地。林雲,你負責西面的陣地。都給我提起精神來,只要堅持四十分鐘,勝利就將屬於我們。兄弟們,祖國的人民在看着我們!六百萬臺灣同胞在期盼着我們光復他們的家鄉。爲了祖國、爲了復興,大家必須堅持到援軍趕到,現在,注意隱蔽,都給我各就各位,準備迎敵……”?

“戰必勝、攻必克、守必堅,149團無敵!”?

關振生大喝聲起,聲音還未落,日軍的炮火就開始向149團陣地後方延伸起來。對於日軍的作戰套路,和炮兵、步兵或者加上騎兵的多兵種合作,是現在中**官各級教育中的常規科目。一看到日軍炮火向後方延伸過去,149團的兩校七尉官,馬上就全部都神情高度戒備的將目光鎖定了陣地的東南方向。?

號角聲起,那是日軍的衝鋒號。149團的戰鬥準備剛做好,大約兩千兵騎兵就出現在了陣地的東南方,速度奇快的向着149團的陣地吶喊着發起了衝鋒。?

看到日軍居然先派出了騎兵來,關振生立即大聲下達了命令:“各單位注意,把鬼子的騎兵給我放到200米再打。狙擊手們,目標鎖定那些倭賊的軍官們,別浪費子彈……”?

“咻、咻、咻…….”?

“轟、轟、轟……”?

關振生的喊聲剛一落,日軍的大炮居然違反常理的對着149團的陣地又回收火力點的打落下了一至少百餘發炮彈。這一陣的炮擊過後,關振生推開一個趴到自己身上、掩護自己而被炸死的警衛兵重新從泥土中鑽出來的時候,眼見的景象讓他頓時大怒起來。?

只見陣地上,原本已經部署完成火力陣型,被鬼子的這一輪炮擊給炸的已經是一片狼藉之象。東面的陣地上,幾個位置靠前的機槍手,竟然被掀出陣地倒在了陣地外七、八米的地方。西面的戰壕中,至少二十個官兵也死在了這輪日軍的齊射中。?

憤怒的咆哮着,關振聲喊到:“全都給我做好戰鬥準備,只要小鬼子進了200米範圍內,就把你們手上的傢伙什,有多快給我打多快、有多準給我打多準。”?

“爲死難的兄弟們報仇!”?

“爲了復興中華而戰鬥~!”?

“爲了臺灣同胞而戰鬥~!”?

三個方位在關振生的咆哮過後,緊隨着也響起了三聲的怒吼聲。東面是上尉團參謀高偉翔,他是土生活土長的臺灣府人。因爲日軍侵佔了其家的田地,又殺了其父母、姦殺了其姐妹,他才帶着他的弟弟在三年前投了劉朝先。?

臺灣本土官兵,與四年前大爲不同的是,現在劉朝代部隊中,開戰前的四萬多人裡有三萬多人實際上都是陸續從山東和國內其他地方陸續派入臺灣島的。高偉翔憑藉屢次作戰時的驍勇,入伍不到三個月就被剛抵達臺灣、時任營長的關振生保薦進了當時還稱救**的教導總隊中受訓。?

之後,他又被選派回了內地,在福州陸軍軍官學校進修了一年半,並且是福州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的第四名優異畢業生。回到臺灣以後,有了學識的高偉翔,回到關振生麾下還不到半年的時間,所有暫時還只是擔任着團部參謀處的上尉作訓參謀。?

高偉翔的喊聲是最響亮的,那是因爲他對日本人的仇恨,是真正刻骨銘心的。而與之相同的,負責西面陣地的林雲,也是一個臺灣本土軍官。他的經歷,是與高偉翔完全相同的。只不過他投軍稍晚了一些,是兩年半之前加入的劉朝代麾下。?

但是,林雲有一個與高偉翔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投軍之前是中部山區的獵戶。進入部隊之後,陸續從內地進入臺灣的新南系舊部,都是認真貫徹着劉克武每一個指示的。獵戶的槍法準,劉克武提出只要要在每個連隊都要有一個班的狙擊手,於是林雲就成了分家之後劉朝代部隊裡的第一批正規狙擊手。?

憑藉殺敵立功、憑藉山地作戰中的勇猛有智慧,林雲兩年前被直接送進了青島軍官學校陸軍處第七期的步兵科進修。半年前,他與高偉翔一前一後的回到了關振生的部隊中。加上一個正前方一線陣地上的李雷,三人的怒吼聲,與關振生的吼生形成了一陣奇異的聲場共振。?

指揮官的怒吼,讓陣地上剩餘的不到三百名將士頓時神情進入亢奮中。兩千米、一千五百米、一千米、八百米、五百米……?

日軍的騎兵速度是飛快的,關振生從望遠鏡默默的估算着敵人的距離。終於,日軍的騎兵跑入了五百米的距離,關振生端起了方纔陣亡那名警衛留下的勃郎寧1898Ⅱ型步槍。?

一腳踏在戰壕牆壁、一腳踩上了戰壕外邊緣,關振生將手的勃郎寧步槍開到了半自動狀態,對準了一隊跑在日軍隊伍最前面的幾個鬼子騎兵,大聲喊到:“兄弟們,給我瞄準點,開火!”?

“噠、噠、噠。”?

“砰、砰、砰。”?

三百五十米距離內可以洞穿三毫米鋼板的步槍,表尺射程2100米的氣冷式重機槍、表尺射程1500米的槍機槍。中**隊經過這四年發展形成的超越這個時代至少二十的先進武器,在149團展開反衝鋒作戰後,讓日本人的騎兵再次體驗到什麼叫漫天彈雨。?

與左孝同的登陸大軍不同,劉朝代以及正在全力合圍臺北的劉永福手下的部隊,在這四年中已經陸續補充、繳獲到了足夠應對百萬大軍的彈藥。關振生的命令,讓正向149團陣地衝鋒的日軍,頃刻之間就被密如飛蝗的彈雨籠罩起來。?

三百人對兩千人,火力的優勢竟然讓日軍瞬間有近千人倒在了戰壕東南兩百到一百米之間的距離。能夠衝到百米左右的日軍,也是很多都帶了傷。關振生卻沒有想到停止打擊,目測着日軍騎兵飛快的奔來,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

距離,三十米。關振生看到日軍那飛快奔馳而來的隊伍,突然爆喝聲起:“全體都有,上手榴,給我向二十米範圍內齊投……”?

“轟、轟、轟……”?

三百人齊齊揮舞起了壯實的胳膊,成片的手雷也似流星雨一般悄無聲息的落向了日軍已經跑到戰壕前的騎兵人羣之中。每個人都是雙手開弓,關振生自己更是飛快的連甩出四發手榴彈。當他重新拿起身邊的一架輕機槍向衝過手雷構成爆炸牆的幾個日軍騎兵掃射時,只剩下了不到兩百名騎兵。?

端起輕機槍,向殘餘日寇掃射的同時,關振生還在口中大聲呼喊着:“全部的機槍給我對準這些雜碎,李雷你那給老子全力射擊,把這幫狗日的全給的撂在那……”?

“噠、噠、噠……”?

“砰、砰、砰……”?

槍聲再次大作起來,在一陣手榴彈構織出的密集爆炸點還未完全散去時,彈雨再次向那二百多鬼子騎兵的身上傾瀉下去。?

掃倒最前面的三、四個日軍騎兵,關振生扔下打沒了子彈的輕機槍,抽出自己腰間的兩把手槍又對着靠近自己不到十米距離的五、六個鬼子兵打出了一串子彈。把那幾個鬼子兵打倒在地後,關振生完全是操練和實戰雙向原因形成的習慣,就地一個翻滾,正好躲過了兩個落網的鬼子兵打到方纔他站立的地方。?

第315章 帕特蘭,特障情報彙報演第359章 十準則,羣洋變軟俄使入第73章 京華興商起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11章 人才第一招第170章 革新先改稅第91章 借園會羣商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495章 午門戰,克武惻隱鎮邊降第175章 南軍分三省第222章 三使急詢入甕來第393章 殺袁賊,徹變國制之瞬間第186章 反還是不反第127章 點將南下前第227章 驅俄人,向四國要鉅款第20章 強將帶強兵第234章 黎元洪,欲除竟知大偏離第288章 陰謀引,小露苦衷展新槍第214章 公車訊,官屠利刃試鋒芒第373章 弄權術,袁欲自籌卻遭劫第322章 變法起,運籌遠事成竹胸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346章 小太極,光緒急問施法略第104章 威勢取存款第337章 結梅氏,驚傳翁師遭罷免第345章 萬衆迎,初顯大仕進宮來第59章 砸個大煙館第311章 黨政綱, 三國民定大未來第486章 孫中山,炮轟皇權逼變制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57章 展計收大仕第374章 日俄變,暫製紙鈔朝臺異第286章 改情報,一營變做三處責第96章 最後的佈署第468章 總攻擊,日本四島全線戰第107章 再謀擊袁計第472章 劉克文,賢兄勸和議功過第270章 乘車行,鐵路竟是此情況第238章 叛亂事,孟府族人竟有份第236章 大剿殺,女兵殺來紅裝威第248章 審結驚第242章 蒼然笑,捉賊首知更毒計第92章 再用套金術第27章 中秋大結義第56章 計拒入黨爭第478章 思未來,奧國生叛議會辯第209章 府門前,笑看餓犬來爭食第131章 威海戰役起第229章 折傲氣,勃郎寧臣服初定向第327章 來鬧場,梅賽德斯引波濤第06章 江險滿漢分第482章 東京戰役(一)第298章 分權術,恩義定心又佈局第268章 查營房,知識才是軍之力第171章 將軍府調兵第180章 官屠來入魯第283章 定建黨,正式定立民選策第148章 丁軍門發威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459章 欲逼親,大戰再起琉球北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雲浮第420章 迫帝軟,鎖洋制君激戰威第293章 逐一駁,小玩太極通回絕第336章 晨鐘起,二女對罵鬧清晨第276章 出班房,升堂親辦贓警案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53章 廣安門新秩第228章 交換法,礦權小開換巨資第354章 軍機處,初見張劉首上朝第269章 肅軍紀,統帥親參基層訓第23章 納個投名狀第140章 夜襲摩天嶺第361章 總署改,用誰無需你來管第301章 大婚日,婚黨同進禮遇刺第123章 受降寧河城第418章 琉球島,炮炸火山天兵降第50章 進京接城防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344章 得五督,急開全會定大業第52章 面見恭親王第336章 晨鐘起,二女對罵鬧清晨第222章 三使急詢入甕來第90章 萬事具備時第269章 肅軍紀,統帥親參基層訓第336章 晨鐘起,二女對罵鬧清晨第334章 終解脫,好個將門無犬輩第321章 民主策,先制克武好亦壞第364章 百日新,萬業齊興金見拙第197章 標法瓦解列強第290章 見川島,玄機暗藏入會場第16章 結拜要帶張第426章 臺北城,懸殊之戰暫告終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雲浮第99章 絕不做傀儡第363章 百日內,治日羣策伴變法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408章 宣武門,總理現身與民談第397章 會孫文,竟然是和平演變
第315章 帕特蘭,特障情報彙報演第359章 十準則,羣洋變軟俄使入第73章 京華興商起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11章 人才第一招第170章 革新先改稅第91章 借園會羣商第134章 新軍三字經第495章 午門戰,克武惻隱鎮邊降第175章 南軍分三省第222章 三使急詢入甕來第393章 殺袁賊,徹變國制之瞬間第186章 反還是不反第127章 點將南下前第227章 驅俄人,向四國要鉅款第20章 強將帶強兵第234章 黎元洪,欲除竟知大偏離第288章 陰謀引,小露苦衷展新槍第214章 公車訊,官屠利刃試鋒芒第373章 弄權術,袁欲自籌卻遭劫第322章 變法起,運籌遠事成竹胸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17章 虛驚斷結拜第346章 小太極,光緒急問施法略第104章 威勢取存款第337章 結梅氏,驚傳翁師遭罷免第345章 萬衆迎,初顯大仕進宮來第59章 砸個大煙館第311章 黨政綱, 三國民定大未來第486章 孫中山,炮轟皇權逼變制第294章 巧辯駁,大玩心計制德使第57章 展計收大仕第374章 日俄變,暫製紙鈔朝臺異第286章 改情報,一營變做三處責第96章 最後的佈署第468章 總攻擊,日本四島全線戰第107章 再謀擊袁計第472章 劉克文,賢兄勸和議功過第270章 乘車行,鐵路竟是此情況第238章 叛亂事,孟府族人竟有份第236章 大剿殺,女兵殺來紅裝威第248章 審結驚第242章 蒼然笑,捉賊首知更毒計第92章 再用套金術第27章 中秋大結義第56章 計拒入黨爭第478章 思未來,奧國生叛議會辯第209章 府門前,笑看餓犬來爭食第131章 威海戰役起第229章 折傲氣,勃郎寧臣服初定向第327章 來鬧場,梅賽德斯引波濤第06章 江險滿漢分第482章 東京戰役(一)第298章 分權術,恩義定心又佈局第268章 查營房,知識才是軍之力第171章 將軍府調兵第180章 官屠來入魯第283章 定建黨,正式定立民選策第148章 丁軍門發威第142章 驅俘反擊戰第459章 欲逼親,大戰再起琉球北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雲浮第420章 迫帝軟,鎖洋制君激戰威第293章 逐一駁,小玩太極通回絕第336章 晨鐘起,二女對罵鬧清晨第276章 出班房,升堂親辦贓警案第371章 爵超王,運籌之間留後手第53章 廣安門新秩第228章 交換法,礦權小開換巨資第354章 軍機處,初見張劉首上朝第269章 肅軍紀,統帥親參基層訓第23章 納個投名狀第140章 夜襲摩天嶺第361章 總署改,用誰無需你來管第301章 大婚日,婚黨同進禮遇刺第123章 受降寧河城第418章 琉球島,炮炸火山天兵降第50章 進京接城防第332章 警備現,引出建軍兩年事第344章 得五督,急開全會定大業第52章 面見恭親王第336章 晨鐘起,二女對罵鬧清晨第222章 三使急詢入甕來第90章 萬事具備時第269章 肅軍紀,統帥親參基層訓第336章 晨鐘起,二女對罵鬧清晨第334章 終解脫,好個將門無犬輩第321章 民主策,先制克武好亦壞第364章 百日新,萬業齊興金見拙第197章 標法瓦解列強第290章 見川島,玄機暗藏入會場第16章 結拜要帶張第426章 臺北城,懸殊之戰暫告終第368章 大改制,四臣上殿疑雲浮第99章 絕不做傀儡第363章 百日內,治日羣策伴變法第75章 雙匪獸性發第462章 事變起,大戰揭幕輕入朝第408章 宣武門,總理現身與民談第397章 會孫文,竟然是和平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