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臣服

剛剛經過大選的緬甸政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似乎風向又有變動,各地地方剛軍政府一連串的軍政舉動讓下層民衆們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過,總體說來,似乎是件好事,似乎緬甸這個國家百年來從來都沒這麼好過。

看看那些讓人目眩神迷的舉措,讓所有緬甸人民都不由地懷疑——難道說緬甸真正的大一統真的開始了?難道緬甸真的要開始走上民主道路?不少民衆們似乎控制不住自己一樣,奔走呼號,彈冠相慶,那感覺,似乎就跟緬甸剛解放一樣。

也難怪那些民衆會有如此表現跟動作,看看各地軍政府的舉動便清楚了。

十二月二十七日,撣邦臘戍軍政府領導人張山發表申明,宣佈在臘戍頒佈《廉政公署暫行條例》以及《國家賠償法》,並從即日起開始執行。

二十八日上午,撣邦第一特區領導人彭家聲,緊隨張山,也頒佈並開始執行兩**規;下午,第四特區領導人林賢明同樣如此發表申明。

至此,兩**規風行所有撣邦地盤,沒一個地方例外。

二十九日,佤邦第二特區鮑友祥,克欽第三特區丁英,也發表瞭如此申明。

三十日,位於緬甸西北的克欽邦有割據山頭勢力發表了同樣的申明,到一月二日,人們所熟悉的克欽邦所有割據勢力無一例外,都將兩**規奉爲最高指令。

然後,便是克倫邦,欽邦,實皆省,曼德勒省,孟邦……由北向南,在短短二十天內,緬甸絕大部分省邦的所有勢力都發表了同樣的申明。

緬甸所有民衆都知道,雖然之前的大選已經確立了林棟的緬甸元首地位,但實際上那些割據軍閥又有幾個買帳?就算表面上溫馴恭敬,但林棟的政令想要通行下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這個申明所代表的含義卻是大不一樣了。雖然沒有說承認林棟的領袖地位以及接受他的領導,但這兩部法規的頒行完全隱含了這個意思,而且更實際,更務實。

所有人都知道,這兩部法規雖然一開始是在撣邦頒行的,但它們的頒行完全就是林棟意志的體現。而現在這兩部法律以三天一個省邦的速度迅速蔓延至整個緬甸,那自然就說明了林棟的意志漸漸通行整個緬甸了。

如此一來,那豈不就是代表了緬甸即將進入真正的大一統?也就難怪那些基層民衆會這麼想了。

因爲信息渠道的封鎖和缺失,唐宋的存在除了一開始撣邦那些軍民外,緬甸其他省邦的軍民倒是不太清楚,自然就不知道這兩部法律實際上就是唐宋一手移植創制的。當然了,這裡的軍民也只是基層人物罷了,各地軍政府高層,又有誰不知道唐宋的恐怖?又有誰不知道這些天緬甸的變故全是唐宋一手造成的?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

當剩下那些省邦的割據領導一天到晚愁容滿面地看待北方那些被滾滾洪流碾過的各地各級軍政府,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光臨到自己這兒時,內比都林棟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每一天都能接到效忠電話,每一天都有不少人投誠——當然,這些東西都暗地裡的,卻是無法面世的,否則非但泄露了自己以前的無能,而且也容易把剛剛轉好的局面變得激化起來——其實,他倒是不知道,被唐宋催眠過的人,哪有那麼容易反覆的,便是當面打罵,事後還是那樣的忠誠……

因爲女子衛隊的到來,已經正式搬到紅樓居住的林雨霏詹妮弗現在每天最關注的事情就是緬甸國家電視臺了。因爲電視臺會及時播報緬甸每一個地方的最新動向,這個最新動向當然是指那些申明之類的新聞了。但凡有這樣一個申明,便說明唐宋剛去了哪個地方,而且也取得了成功,安全上完全沒問題。

其實,她們纔不關心一天又有多少申明出來呢,她們只關心唐宋每天的動靜,安全還是不安全。因爲唐宋已經告訴她們這次行動的重要性危險性,讓她們沒事別打電話,否則的話,林雨霏還能控制在自己,那詹妮弗絕對會一天最起碼一個電話的。而現在,她們卻只能從電視上推測唐宋的一切狀況。

好在看目前這狀況,似乎只剩下一兩個省邦還沒搞定了,她們提心吊膽,柔腸牽掛的生活馬上就要終結了。

其實,林雨霏詹妮弗通過電視知道的消息已經有些晚了,現在唐宋只剩下最後一個地方等待解決,而整個緬甸其他所有地方,只要有軍隊專治的,只要有不聽使喚的,全都光顧了一遍。

光顧的結果很顯著,算起來大大小小一百二十八個山頭,其中被唐宋催眠並拿下的,有三十四個;冥頑不靈,誓死頑抗,被唐宋清洗掉的,有十一個——當然,這裡所謂的清洗,卻不是從上到下都殺光了,而是跟撣邦一樣,解決了老頭目,扶植一個新的,那自然是想不聽話都不行;還有遁出緬甸,從此以後安心做個富家翁的,有四十七個——跑了,唐宋當然沒辦法,至少短時間內沒辦法。不過可以想見的是,所有跑了的人,一輩子都別想活的有多舒坦,一輩子都將面臨緬甸軍政府的追索暗殺,總要將他們一個個繩之於法才行。嘿,奴役民衆百姓幾十年,到最後還讓他們帶上若干的家產逃跑,這白日夢做的未免也太舒坦了,不說民衆百姓們不答應,唐宋也不答應。凡是有因必有果,豈是一走就能了之的。不過,既然現在他們已經跑了,那他們麾下的那些官兵勢力,便只能重新扶持一個老大出來。至於剩下的,卻都是知道大勢所趨無法抵抗主動投誠的中小勢力,共計三十六個。

說起來主動投降的比唐宋親手解決的都要多,這也正是到後面唐宋做事的速度爲什麼越來越快的原因,便是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怎麼也有人那麼不戀權?而且還是如此之多。不過仔細一想,發生這種狀況也不奇怪,那麼多大勢力大軍閥,都無法阻擋唐宋的腳步,他們這些中小勢力還能幹嘛?主動投誠總比別人親自上門,在強大的壓力下屈服待遇要好些,而且還比較有面子。至於逃跑?嘿,誰不知道緬甸軍政府的慣例,在國內怎麼鬥都行,一旦跑到國外,那就等於魚離了水一樣,除非真躲到火星上去,否則的話,萬一被抓出來,那還不如投誠呢……雖然沒了以前的享受,沒了以前的金錢財富,但多少還有點權勢,還有點手下,無論怎樣生活總要比一般普通百姓好多了。

這二十多天來,唐宋的收穫當然遠不止軍事上的勝利——那種勝利,其實收益最多的不是他而是林棟,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要不然怎麼會在短短時間內林棟的支持民意上升那麼多,可不正是因爲普通百姓都以爲林棟這次一定能真正實現緬甸的大一統。

唐宋最大的收穫卻是在經濟上,或者說,金錢上。要不怎麼說翡翠生意賺的錢還不如這清洗掃蕩一樣的劫掠來得快呢,要知道,他做翡翠玉石行當,本來就已經夠投機取巧了,幾乎跟撿錢一樣,但撿終究還是不如搶啊。

在撣邦,他曾經收穫了五十四億歐元,但那只是緬甸十四個省邦之一,而現在,他全部光顧了一遍,那便可以想象他能搶下多少錢了。三百八十六億歐元,這便是唐宋這二十天來的最終收穫,畢竟有些省邦要小點,而且資源什麼的也少了點,再加上那些投誠的中小勢力,唐宋也沒能拉下臉死命的收刮一番。

當初嘉慶帝一超和紳的家,整個大清朝立馬就發財了,因爲和紳的家產抵得上一朝多少年的稅賦,那自然是想不發財都不行。而現在,唐宋隨便抄了一下那些軍閥,也便折騰出了緬甸一年的生產總值。

不錯,算上唐宋在撣邦的收回,他在緬甸一共抄出了四百四十億歐元,正好跟緬甸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相當。

其實,別看這個數字對唐宋一人來說龐大的不得了,足夠他進入世界富豪排行榜前幾位了,但要知道,這可是緬甸地方軍政府各級大佬多少年的積累。

而如此一來,便可以想象緬甸爲什麼那麼貧窮了,要知道,緬甸是個自然條件相當優越,資源豐富的國家,但常年以來,還一直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這不單單是西方社會進行經濟封鎖的結果,更大的原因,卻是因爲那些錢全部進了大大小小的軍閥手中,而且這些錢中的絕大部分都是賤賣緬甸各種自然資源所得。

四百四十億歐元,算上在金三角搶來的一百二十億美元,唐宋便有了差不多五百五十億歐元的家當,這個數字,絕對可以位列世界富豪排行榜前三了,甚至第一也不是問題。這些錢雖然都是搶劫而來,不過要將他們洗乾淨對唐宋來說也不是任何問題,操縱了一個國家的人,這些錢那還不是想怎麼洗就怎麼洗?而且還不用抽頭——整個緬甸,誰敢要他抽頭?現在,他愁的問題是這些錢該怎麼花?又要花到哪兒去?

現在他都覺得還有沒有必要搞那個勞什子的東南亞經濟聯盟,反正錢都花不完,還要折騰那麼多幹嘛?當然了,對他來說,其實東南亞聯盟的成立與否,更多的體現了他的社會價值,所獲取的也是社會地位,至於金錢利益,卻是其次的了。也因此,雅素卿鍾情她們纔會如此不遺餘力地鼓動唐宋使勁折騰。她們誰不知道唐宋的錢已經多到十輩子都花不完了?但誰又不想自己的老公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人物,站在哪兒都是世界頂尖人物,跟誰都能平起平坐,誰都不敢小瞧一眼?沒有那種社會地位,社會價值,就是有再多的錢,那還是暴發戶,還是個土鱉……

嗯,既然這些錢全部取自緬甸,那在這地方多多少少要花些,算是回饋社會,回饋全緬甸人民。比如說對緬甸所有大型企業都進行參股,這樣既是對他們的一種支持,也能讓他們爲自己繼續賺錢;比如對內比都的基建再加把力,怎麼也要有點一國首都的樣子,那樣的話,自己生活在那邊,至少心裡也舒坦些……

對了,還有個問題是需要考慮考慮的,那就是內比都現在適不適合再充當緬甸的首都了。要知道,全國人民以前接受的教育都是仰光是緬甸的首都,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是緬甸的經濟中心。現在倒好,幾年前丹瑞政府害怕民主風潮的崛起,更害怕其他對他虎視眈眈的各路軍閥,一聲令下,首都便從世人皆知的仰光搬到了現在的內比都。要知道,在成爲首都之前,內比都這個地方絕大多數緬甸人都沒聽說過名字,這只是個微不足道破破爛爛的小縣城,以至於在世界地圖上都找不到這到底是哪個地方。除了軍事上四面環山易守難攻的好處外,沒其他一點優勢,更沒一點可以成爲首都的條件。

而現在,那些虎視眈眈的軍閥已經不見了,至於那所謂的民主風潮,嘿,有了《廉政公署暫行條例》以及《國家賠償法》,那還要擔心什麼?只要民衆的生活能變好,他們纔不在乎是什麼樣的掌權性質呢。之前之所以那麼反對軍閥,反抗軍政府統治,那還不是因爲他們活不下去了,還不是因爲那些軍政府幹的都不是人事。人們真要有飯吃,有衣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誰吃飽了沒事幹去造反啊?而現在,所有這些外部條件都沒有了,那是不是可以將首都再牽回去?內比都實在太小家子氣了,別的不說,光是日常生活用品,都有可能買不齊全,這哪裡還有一個國家首都的樣子?無論人口,面積,基建,交通,經濟,金融等等諸多方面,內比都都配不上首都這一稱呼……

只不過,這3問題似乎應該是林棟考慮的事情,嗯,回頭倒是可以跟他說說。搬回去,也是一件好事嘛,仰光那邊什麼都不缺,只要人過去了,立馬就可以搬回以前的總統府……只可惜,這樣一來,林飛花了那麼多力氣建造的紅樓,似乎就有些浪費了。嘿,難道再來一次金屋藏嬌?

再要進屋藏嬌的話,那被藏的人,自然只能是瑪丹敏了。她的存在,從傑迪曼珊離開後倒是已經跟林雨霏透過口風了。以林雨霏的性子當然不會說什麼,不過,什麼時候能通過素卿鍾情那一關,那才能讓他真的放下心來。說起來,犯了錯誤的人,說話就是沒底氣啊,這些天,唐宋都沒敢跟素卿她們通電話,生怕林雨霏已經將瑪丹敏的事情透露出來,生怕她們找自己算賬——呃,算賬還不太擔心,擔心的是她們根本就不提算賬的事情,從此以後就不再理他了,當他是個陌生人一樣,那就糟糕了。

如此先將瑪丹敏藏起來還是很必要的,等過了這一關再說,就跟香珠一樣——呃,錯了,香珠還不算了,他跟她根本沒有任何實質上的關係,當然不能算那個嬌。而且,有了詹妮弗以及瑪丹敏的事情,就算這世上的嬌嬌女再多,短時間內唐宋都不敢正眼相看了。素卿她們給面子是她們的事情,自己做事也要交代得過去不是?但不管怎樣,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還是要解決的……

直升機降落在土瓦臨近海邊的沙灘上。

土瓦,便是唐宋緬甸攻略的最後一站。解決了這裡,整個緬甸便算給唐宋拿下了。

土瓦,是緬甸南部最大的城市,當然,這裡的大,也就是跟國內一個縣級市差不多,通了公路而已。

而這裡的南部,便是相當靠南了。緬甸的國土地形跟泰國差不多,都有一塊狹長的地方深入東南亞半島,最窄處兩國加起來的地方寬度都不到百公里。泰泰國那邊就是泰國灣,而緬甸這邊呢,則是直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其實,也就是印度洋的一部分,只是到了緬甸這個換個名字罷了。

而土瓦,便是安達曼海邊的一個城市,往東不到百公里,便是泰緬邊境線了。

南部海濱城市,終究與北地山區城市有些不一樣的,至少這邊靠海,民衆們下海打漁,就算富裕不起來,但也能保證自己能吃飽,因爲,這邊人的生活並沒有唐宋想象的那麼困頓。

當然,雖然不至於被餓死,卻也沒能好到哪兒去。要是他們的日子都好過了,那這邊的軍閥頭頭日子就不會那麼好過了——沒了剝削,他們哪裡還能享受暴力帶來的利益好處?那還不如不當這個軍閥頭目呢,沒的天天提心吊膽。尤其是現在,誰不知道緬甸要變天了?再沒有軍閥專治頭目的好日子了,不投降則死,投降了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那,還是趁着最後的時光,好好折騰一下,也不妄自己做這一趟老大。然後麼,等那小子來的時候再見機行事,反正只要最後服軟誠服的,不管以前做過什麼,似乎都沒死……當然了,壞事還是不能當面做的,誰知道那小子心裡是什麼樣的心思,萬一心狠手辣起來,那除了等死就沒招了。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就是了,按照這兩天電視裡播報的狀況來看,那傢伙還在千公里外折騰呢,又哪裡有可能知道這兒發生的事情?反正那傢伙無論到哪兒都只是匆匆而過,無論以前做了什麼,都不會發覺,也不會追究的——這裡的追究,當然是指那個小殺神主動追索,實際上這樣的事情還真是沒發生過,最多也就是讓下面的人隨便自白一下,交代的過去就行了。

再說了,就算自己做的再過分,激起下面民衆的反感,想到唐宋那兒去告狀,那還是有辦法解決的。嘿,北邊不是有很多大佬跑路了嗎?大不了收刮一筆後自己也跑路……嗯,出國做一個富家翁,似乎也比寄人籬下,什麼都要受人管來得舒服些。何況,以他平日的所作所爲,有沒有受人管的命運還不知道呢,萬一那姓唐的不甩他,跟他秋後算賬,那不是糟了嗎?如此說來,還是跑路來得更穩妥一些啊……

千萬別以爲這些土鱉一樣的山頭專治軍閥就沒幾個朋友,實際上,誰都認識幾個山頭好友,近處的可能還不來往,但遠處的可就經常聯繫了,這算是遠交近攻的一個實際運用,也算是各個軍閥山頭之間的鬆散聯盟,這樣一來有助於保證他們的地位,能提高安全級別,誰也不敢打誰的主意,誰也不敢輕易的攻擊誰。如此,瓦力能知道新聞裡面沒通報出來的叛國逃跑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自以爲對唐宋頗多瞭解,對他最近行徑也有不少研究的土瓦老大瓦力將軍便是這樣看待唐宋,這樣鑽空子的。

正在做白日夢的他決然想不到他所擔心的唐宋已經在距離土瓦不遠處降落下來了。以至於他的一切作爲都沒能瞞過唐宋的耳目,那結局便可想而知了——其實,就算他做的某些事情唐宋沒有親見,難道就真的能瞞過去嗎?

唐宋之所以會出人意料地出現在瓦土瓦,固然有不少勢力投誠以至於進度加快的結果,更多的卻是一種策略運用。這個策略產生的原因卻是因爲剛開始在緬北的糾結。

在緬北的時候,或許是出於尊敬的緣故,也可能是他的催眠效用太強的原因,他前腳剛征服一個勢力,後腳那個勢力的聲明就出來了。這個頭因張山而開,便一發而不可收拾。結果,他的動向,他的速度,他的某些手段,全部被各路坐臥不安的軍閥專治勢力們給掌握了,然後,他便遇到了強力阻擊,要不是太極意境的預警能力太過神奇,他就真的翻盤出師未捷身先死了。到了後面,似乎知道他的不可力敵,然後他便開始撲空——那些傢伙開始逃跑,領頭的老大們什麼也不管,只帶上家屬錢財,便一去不復返,至於原本麾下的官兵勢力,嘿,這當兒誰還管他們的死活。

結果,那段時間的唐宋就相當糾結了。幹什麼都不順,做什麼都被人預先知曉,從而採取便是他也沒什麼好辦法解決的主意來對付他。就比如這逃跑吧,除了日後派人追索暗殺外,現在還能有什麼好辦法?最多也就是先將各個逃跑的傢伙可能的去向從他們手下腦中催眠出來做個記錄,留下一點線索好方便解決。現在的他可沒那個時間精力親自去追。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當初警告一下張山,然後讓所有人同一時間發表申明,那樣更具震撼力,而且也沒人能掌握他的行蹤,自然就對他的到訪無從知曉更無法抵抗了。而不像現在這樣處處被動,幾乎到處都是敵人。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這話反過來說似乎也一樣。要不是那些聲明的出現,也就不會有人知道目前緬甸的動向了,也就不會有勢力明白唐宋的動作已經大勢所趨,無可匹敵,也就不會有後面那些中小勢力的集體投誠了。這可幫唐宋節約了不少時間,減輕了他的工作難度及強度。

再到後面,他便開始控制那些勢力,有意識地向所有人誤導自己的行蹤。讓那些傢伙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對付誰,讓某些人來不及叛逃出國,只能乖乖投誠或是受罰身死……然後,自然便有了瓦力的自以爲是,以爲唐宋還在千里之外,根本就想不到某人已經到了他身邊,正對他舉起了屠刀。

世人一生所求,無非也就是三樣,權,錢,色。有了前面兩樣中的無論哪一樣,便可以算是成功人士了,至於色,那隻不過是添頭罷了,無論有了權,還是有了錢,色之一字都不是問題。

軍閥頭目的境界也沒能高到哪兒去,反而更貪婪而已,否則也就不至於那麼多人反對抵抗了。

而現在瓦力吩咐手下去做的事情,便是通過權而引申來的對錢以及色的掌控。

五天前,土瓦的漁民忽然多了一種人頭稅,稅率倒不是太高,一個人頭十塊錢人民幣罷了。不過以人口基數累加起來將這些稅收匯聚到一個人身上,那就不少了。瓦力控制的地盤有三十萬人口,一人十塊,那便是三百萬人民幣。這麼多錢,不說在緬甸了,便是在中國,也足夠一個人舒舒服服生活一輩子了——當然,不能追求太高的生活檔次,否則連一輛好車也買不起。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人十塊錢,對於中國百姓來說或許不多,但對緬甸民衆,那就不一樣了,這最起碼也等於他們好幾天的工作收入,有些貧困的家庭或許半個月都賺不到這麼多錢。

人頭稅,這就是直接地搶錢了。或許這瓦力還讀了一點書,要不然也不可能想到這樣的法子,而且下面那些民衆還無處可躲,無處可藏,因爲一戶百姓有多少人,根本就瞞不過人,只能乖乖地交錢。

除此之外,最近的美女也比較遭殃,嘿,有權有錢,豈能沒有美女?……在瓦力想來,反正玩過了就走,只要有錢,天涯海角何處不可安家?而且也不會有人能追索到自己的過去,那當然無需忌諱什麼。何況從此以後手上沒權了,就再沒有這麼好的折騰機會了,正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一樣,那自然要將自己的權勢用到極限。嗯,關鍵是唐宋那傢伙的動作太迅速了,要是換到以前他在撣邦的做事手法,說不定幾年時間才能關注到緬南,等到他這兒就不知多少年之後的事情了,那樣一來的話豈不是可以好好收刮幾遍?等民衆們稍微有點錢,再來一次人頭稅,如此三番五次,就跟割韭菜一樣,割過一茬又一茬……那時候自己再出國,還是不想怎樣爽就怎樣爽?嘿,這世上難道會有人嫌錢多嗎?

這夢做的……有水平啊!

因爲唐宋的直升機已經成了各地軍閥割據勢力眼中一個明顯的標誌,凡是消息靈通一點的勢力誰不知道當一架莫名而來的直升機降落時,那便代表了這個勢力的覆滅之始。所以,唐宋降下直升機的地方遠近幾裡之內都沒有一個人。其實,他是從海邊超低空飛過來的,除了一些還來不及歸航的漁船有可能發現他的存在外,陸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人知道。

只是,讓唐宋有些奇怪的是,當他的直升機在一些漁船周邊飛過時,船上不少漁民都在歡呼雀躍,似乎很歡迎一樣。這自然讓唐宋奇怪了。難道說這些普通漁船都能知道他在飛機裡面?既然這樣的話,他們的歡迎豈不是說土瓦的專治軍閥平日也太過分了點?否則那些百姓又怎麼會如此歡迎他的到來?這可是從來沒遇見過的事情。

如此,他的耳朵就不能不關注一下那些漁民的動靜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些漁民不知從哪裡得到的消息,果然猜測飛機裡的人是他,當然,他們並不肯定,只是心裡有這樣的期待罷了。期待傳說中的唐某人能早日光顧土瓦,讓瓦力那傢伙儘早去見佛祖。嗯,從他們的言辭聽來,可是不能容忍瓦力還有悔過改正的機會,除死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唐宋不由就奇怪這些漁民對瓦力的痛恨,然後,他便被雷住了。

人頭稅?也虧那瓦力能想得出來,還真是個人才啊。撈錢也不是這麼個撈法,這是涸澤而漁啊,尤其是在知道他唐宋快要光顧這邊的時候,還這樣做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對方不怕他,或是說對方早就有了主意,知道他唐某人逮不住他,所以便肆無忌憚了……如此一來,唐宋自然知道對方打得什麼主意,不是逃跑,便是到時候主動投誠,有了這個自首表現,讓他無法對他下殺手……嗯,第二條路的可能性不大,因爲他唐某人又不是真的菩薩,對誰都不動手的,瓦力又憑什麼保證自己沒事?尤其還是在最近做下這麼多讓人無法容忍的事情後,更關鍵的是,但凡投誠,身家都得大跳水的,相信對方一定有辦法知道他唐某人收颳了多少地方多少人,那既然保不住自己的身家,這人頭稅還有收的必要嗎?所以,那瓦力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他到達土瓦之前帶着錢財逃跑。

嘿,還真虧了自己讓各路人馬暫緩發佈申明,要是讓對方知道自己快要到了,只怕早就跑了。

然後,唐宋的飛機便降落在了這個荒蕪的海灘,倒要仔細看看瓦力到底能“出色”到什麼地步。

在陣陣拍岸的驚濤駭浪中,安步當車的唐宋耳朵搜尋着所能聽到的一切人語,眼睛卻在看着湛藍的大海,感受着海風的微鹹,體驗着南國特有的風光,心中不由有些感嘆,如此美景,可惜世上總有大煞風景之人,比如那瓦力。嘿,瀕臨大海,這地方隨便發展一下,那稅收便用不完了,只要民衆的日子好過,人家纔不管你收多少稅,最後這些稅又到哪兒去了呢。但他偏偏只會用如此不入流的方式直接地搶錢……

要知道,唐宋腳下這塊海灘,論平坦程度,論沙子的細膩程度,論天然程度,絲毫都不遜色普密蓬的私產閣道島,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地方只要知名度出去了,那絕對是世界一流的海灘勝景,每年可以吸引不知多少遊客光臨,然而實際上,這裡卻只有唐宋一人在上面行走,偌大的海灘,奇絕的海景,只得他一人欣賞。

事實上,緬甸的海岸線絕對不比泰國短,緬甸的海灘島嶼比起泰國來同樣只多不少,然而現實卻是泰國的海灘世界知名,緬甸的卻從無人光顧,甚至就沒多少人知道緬甸也有那麼出色的海灘島嶼。當然了,有一點倒是不得不承認,緬甸的海岸線因爲直接面對印度洋,所有稍微狂野了點,不過,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海灘島嶼更是求之不得的。可惜,就算再怎麼出色,也不能掩蓋無人光顧的事實,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自然便是軍閥專治之禍了。

在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的這個國家,隨便走在路上都有可能發生禍事,誰又敢來這兒玩?何況丹瑞軍政府本來也比較鎖國,各項律法政策嚴苛無比,便是現在,都不允許外國人擁有手機……這一切自然便將遊客拒之門外了,也將發展機會給弄沒了。現在也就是不少中國人來玩玩,其他國家地方的人,基本上找不到。

想要改變這一切,不是將幾個軍閥平了就可以的,林棟的未來任重道遠啊。

正感慨着,唐宋的耳朵終於聽到了一點動靜,臉色不由微微一變……

第二十五章 學車第三十一章 切磋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驚豔第十九章 曙光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行第二十五章 巨石第一百八十七章 繳械第一百三十四章 妙事第十七章 “席琳”第五十七章 釣魚第六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二章 莫偉第四十一章 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暗襲第九十二章 置產第一百九十三章 搶劫第二百三十章 百萬第三十一章 切磋第五十二章 收心第二百八十章 解決第十二章 傳音第二百二十五章 執念第一百九十八章 看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生氣第二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入第二百三十五章 寸勁第六章 墜崖第三十六章 挖坑第二章 通緝第二十章 見面第三十八章 出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了結第七十四章 傳奇第八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善後第六十九章 半賭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行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行第三十三章 醫治第二百九十一章 嫉妒第二百八十三章 震撼第四十六章 環己烷第四十一章 提攜第六十八章 國賊第二百九十章 情敵第三章 家常第六十一章 真相·大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輪換第二十七章 槍第二百六十九章 催眠第五十章 殺威棒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第三十一章 吹捧第二百七十二章 琴藝、授銜第二百九十四章 險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收穫第二十九章 編鐘第八章 嫩細細第五十八章 現身第二百零六章 墮落第二十五章 收購第二十二章 封口第三十九章 郎朗第十二章 傳音第二百八十七章 夜宴第三十五章 虐到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選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入第一百零七章 開賽第九十四章 開博第二十七章 莊園第七十六章 勳章第六十六章 鬼?!第九十八章 重溫第二十六章 赴宴第二百二十章 泄露第二百四十三章 生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騎鯊第二百一十六章 班底第三十章 囤積第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七十六章 後臺第七十九章 遁!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屋第三十三章 死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闖第二章 重逢第五十八章 救與對峙第三十七章 炸彈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景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一百零九章 開業第四十九章 第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野心第十五章 心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未成年
第二十五章 學車第三十一章 切磋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驚豔第十九章 曙光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行第二十五章 巨石第一百八十七章 繳械第一百三十四章 妙事第十七章 “席琳”第五十七章 釣魚第六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二章 莫偉第四十一章 槍!第二百三十三章 暗襲第九十二章 置產第一百九十三章 搶劫第二百三十章 百萬第三十一章 切磋第五十二章 收心第二百八十章 解決第十二章 傳音第二百二十五章 執念第一百九十八章 看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生氣第二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入第二百三十五章 寸勁第六章 墜崖第三十六章 挖坑第二章 通緝第二十章 見面第三十八章 出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了結第七十四章 傳奇第八十章 發佈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善後第六十九章 半賭石第二百一十四章 行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推行第三十三章 醫治第二百九十一章 嫉妒第二百八十三章 震撼第四十六章 環己烷第四十一章 提攜第六十八章 國賊第二百九十章 情敵第三章 家常第六十一章 真相·大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輪換第二十七章 槍第二百六十九章 催眠第五十章 殺威棒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第三十一章 吹捧第二百七十二章 琴藝、授銜第二百九十四章 險關第二百九十五章 收穫第二十九章 編鐘第八章 嫩細細第五十八章 現身第二百零六章 墮落第二十五章 收購第二十二章 封口第三十九章 郎朗第十二章 傳音第二百八十七章 夜宴第三十五章 虐到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海選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入第一百零七章 開賽第九十四章 開博第二十七章 莊園第七十六章 勳章第六十六章 鬼?!第九十八章 重溫第二十六章 赴宴第二百二十章 泄露第二百四十三章 生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騎鯊第二百一十六章 班底第三十章 囤積第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七十六章 後臺第七十九章 遁!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屋第三十三章 死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闖第二章 重逢第五十八章 救與對峙第三十七章 炸彈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景第四十四章 收穫第一百零九章 開業第四十九章 第一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野心第十五章 心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