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溫差發電

黃豪傑一篇篇的翻閱着關於離子發和光子發的資料,這些資料很多是理論上的論文,當然其中離子發方面的實際應用還是有不少的。

米粒家、太陽國、西洲聯盟都有離子發的衛星或者探測器,特別是深空探測器方面,鈈同位素電池配合離子發,纔可以飛行幾十年。

不然那些動輒飛行幾十年的探測器,根本沒有辦法採用化學燃料發動機。

看了小半天,但是解決核聚變小型化的熱量問題,有用的依舊是寥寥無幾。

不過離子發和光子發還是非常有潛力的,黃豪傑向忠問道:

“我記得我們是不是有一個離子發動機研究所?”

[是的,離子發動機研究所在基隆市,所長是周博通,總工程師是三島季。]

“周伯通?”黃豪傑好奇的擡起頭來。

[╭(′? o ?′)╭?是博學多才的博。]

“額……”黃豪傑頓時一尬,連忙轉移話題:

“將我實驗室裡面的5、6、7號小型反應爐送去離子發動機研究所,讓他們研究核聚變的離子發動機,順便連光子發動機的任務也給他們了。”

[好的。]

黃豪傑吩咐了這個事情之後,便將注意力集中在溫差發電上面,溫差發電是一種簡單直接的發電技術。

無需複雜的設備裝置,只要一種叫做“熱電材料”的特殊材料,在其兩端施加以溫度差——比如,一端是27攝氏度涼水,另一端是100攝氏度的開水,這73攝氏度的溫度差,就可以讓這種材料發出一定功率的電能。

既然優點這麼多、潛力巨大的發電技術,爲什麼很少聽說有應用?

因爲溫差發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效率太低。

現有最好的溫差發電材料,其熱效率只有常規火力發電廠的一半不到,比地熱發電的效率還低(地熱發電效率在6~18%左右),這麼低的熱效率,那些資本家又不是傻叉,怎麼會做這種虧本買賣。

不過黃豪傑在翻閱到一篇發表在 Nature 上的論文時,發現這篇論文給了他給不少的啓發。

這篇論文是由西洲聯盟—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 Ernst Bauer 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發表的。

論文之中的數據顯示,他們實現了溫差發電材料的關鍵性能指標——熱電優值係數(ZT 值)的翻倍。

他們開發的熱電材料具有高達 5 到 6 的熱電優值係數,而之前最好的材料一般也只有大約 2.5 到 2.8。

黃豪傑頓時重點關注起來,讓忠將這個團隊關於熱電材料的資料收集起來,不一會一大堆資料出現在他全息電腦裡面。

溫差發電要想提高熱電效率,就必須要提高熱電材料的 ZT 值,只有ZT值達到或者超過 4,這種技術才具有商用價值。然而,熱電效應發現 100 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們連 3 都很難達到。

爲什麼熱電材料的 ZT 值這麼難提高?這要從溫差發電技術所依賴的物理原理——熱電效應本身說起。

金屬或者半導體的內部存在有一定數量的載流子(比如電子或者空穴),而這些載流子的密度會隨着溫度的變化而出現變化,如果物體的一端溫度高,另一端溫度低,就會在同一個物體中間出現不同的載流子密度。

只要可以維持物體兩端的溫差,就能使載流子持續擴散,從而形成穩定的電壓,這便是溫差發電的原理。

而溫差發電的效率,取決於熱電材料的三個重要的特性:

第一、塞貝克係數(材料在有溫度差的情況下產生電動勢的能力),塞貝克係數越高,相同的溫差下產生的電動勢就越高,意味着能夠發出來的電就越多。

第二、電導率(材料的導電性),電導率越高,電子在材料內部就可以越容易地擴散。

第三、熱導率(材料的導熱係數),熱導率越高,熱量就可以更快速地從熱端傳遞到冷端,從而讓溫差發電所依賴的溫度差消失,電動勢也就隨之消失。

顯然對於熱電材料來說,前兩種能力是越強越好,而後一種能力則是越弱越好。

熱電優值係數 ZT,也就是這三個參數的集合:塞貝克係數越高、電導率越高、熱導率越低,ZT 值就越高,材料進行溫差發電的效率也就越高。

因此,熱電材料的研究,其關鍵就是如何提高材料的 ZT 值,也就是在實現高的塞貝克係數和電導率的同時,獲得低的熱導率。

不過想同時優化這三個參數,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爲這三種性質是相互關聯的,提升一種性質,往往伴隨着另一種、甚至兩種性質的指標出現削弱。

一般情況下,提升材料的塞貝克係數,就會降低其電導率。這種三個參數之間相互關聯的性質,這使得熱電材料的研發一直進展緩慢。

然而,三種參數“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這種關係,也不是完全絕對的。

這個“利益共同體”也有一個“叛徒”——熱導率,更準確地說,是熱導率的一部分。材料的熱導率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電子熱導率和聲子熱導率。

其中,前者與電導率息息相關,是“利益共同體”的一分子;但聲子熱導率,卻是在決定熱電材料性質的各種參數之中,唯一對 ZT 值裡其它所有的參數都沒有影響的參數。

這個維也納大學團隊的研究思路,便是在不影響材料電子熱導率的情況下,通過降低聲子熱導率的方式來降低整體熱導率。

具體到材料的微觀層面,就是在不影響電子輸運的前提下,通過一些特殊的構造,來增強聲子的散射,從而只降低材料的聲子熱導率,卻不改變其它參數。

他們從 2013 年開始,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可以同時實現高電子熱導率和低聲子熱導率的材料。

用一層覆蓋在硅晶體上的由鐵、釩、鎢和鋁元素組成的合金材料,實現了高達 5 到 6 的 ZT 值,讓 ZT 值比現有最好水平翻了倍。

在通常情況下,這種由鐵、釩、鋁、鎢四種元素組成的合金,其結構非常規則,例如,釩原子旁邊一定只有鐵原子,鋁原子也一樣,而兩個相鄰的同元素原子之間的距離也總是一樣。

然而,當科學家們把薄薄的一層這種材料,與硅材料基底相結合的時候,神奇的事情就出現了。

儘管這些原子仍然維持着原有的立方體的結構,但原子之間的相互位置卻發生了劇烈的改變。

以前該是一個釩原子出現的位置,現在可能變成了一個鐵原子或者鋁原子;而一個鋁原子旁邊本來該是一個鐵原子,現在可能還是一個鋁原子,甚至是一個釩原子。

而且,這種各個原子之間位置的改變,完全隨機,毫無規律可循。

這種有序和無序相結合的晶體結構,就讓材料產生了獨特的性質:

電子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特殊路徑,在晶體裡“自由”穿梭,使得電導率和電子熱導率不受影響;但熱量傳導依賴的聲子遷移卻被不規則的結構阻隔,導致聲子熱導率大幅下降。

這樣一來,熱端和冷端的溫度差得以維持,由此產生的電勢差也就不會消失。

維也納大學團隊也就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熱電材料電子熱導率不變、聲子熱導率下降,從而大幅提升ZT值到6的目標。

而他們的理論上,如果可以改變相關概念材料的拓撲結構,ZT值達到20也將不再只是夢想。

ZT值達到6,熱效率將達到12%左右,如果ZT值可以提升到20,熱效率可以和蒸汽輪機相提並論。

而溫差發電設備和蒸汽輪機比起來,那個結構就簡單到極點,比如上面提到的鈈同位素電池,它就是溫差發電電池。

不過材料學方面,黃豪傑不如正統的李想他們,他連忙向材料研究所發了一個研究課題,讓材料研究所專門研發一種ZT值爲20左右的熱電材料。

第四百九十五章 暗中黑手第三百八十五章 凝聚態護盾第六百零五章 百年孤獨(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詭異暗能第九十三章 訂單飆漲第五章 雜事纏身第八十三章 社研所的報告第七章 銀河科技第五百二十六章 孤軍深入第七百二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空立法第六十章 2016年度總結第七百一十四章 五級文明第三百六十二章 恐慌與人性第六百三十章 門與掮客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洛文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陰影來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多重核聚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會談第三百二十八章 克拉地峽第九十章 搭建生產線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判第六十四章 招標公告第二百零一章 驚濤駭浪第五百五十七章 銀心來客第八十三章 社研所的報告第一百八十四章 選擇原諒第五百七十二章 雄風59第三百一十三章 暗通曲款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九十三章 訂單飆漲第五百零三章 三角文明的動向第六百五十五章 假期第二百四十五章 NASA的報告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子照射第二百四十五章 NASA的報告會第二十九章 彼岸目光第三百一十章 志得意滿第一百七十八章 永恆之藍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駐第七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心圓計劃第七百一十章 人類往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命案第三百二十章 蘑菇風波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應第三百八十章 租借法案第四十三章 風力發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頭下注第六百七十一章 種族的誕生第五十二章 互懟第一百五十九章 晚餐第一百二十四章 阿里的思考第一百三十九章 芯片崛起(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第三百六十九章 行星防禦第四百六十章 戰略佈置第三百二十七章 經濟援助第三百九十五章 旭日東昇第二百四十四章 問答第二百四十四章 問答第五百二十九章 探索金星第四百二十章 大洋洲事務第一百五十章 智能翻譯第三百五十八章 遙遙相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向沙漠進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乾旱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歧與誘惑第四百三十章 重生因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間本質(突然壹想起你加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遊覽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氣第七百一十五章 雲夢澤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星改造第一百六十二章 擴張第四章 整理記憶第四百七十六章 登陸火星第六百五十五章 假期第二百八十一章 雄風萬里(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絕與猜測第一百一十章 震動世界第九十四章 芯片工藝第六十章 2016年度總結第八十一章 屈服的特斯拉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特技術第五章 雜事纏身第四百八十四章 基因藥劑(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宇宙殖民第三十四章 一石三鳥第三十五章 收購完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第六百零七章 百年孤獨(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星之旅(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超導之路第六百三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六十七章 衆生百態第四百一十一章 搖搖欲墜(快樂的龍貓加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改變航線
第四百九十五章 暗中黑手第三百八十五章 凝聚態護盾第六百零五章 百年孤獨(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詭異暗能第九十三章 訂單飆漲第五章 雜事纏身第八十三章 社研所的報告第七章 銀河科技第五百二十六章 孤軍深入第七百二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空立法第六十章 2016年度總結第七百一十四章 五級文明第三百六十二章 恐慌與人性第六百三十章 門與掮客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洛文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陰影來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多重核聚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會談第三百二十八章 克拉地峽第九十章 搭建生產線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判第六十四章 招標公告第二百零一章 驚濤駭浪第五百五十七章 銀心來客第八十三章 社研所的報告第一百八十四章 選擇原諒第五百七十二章 雄風59第三百一十三章 暗通曲款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九十三章 訂單飆漲第五百零三章 三角文明的動向第六百五十五章 假期第二百四十五章 NASA的報告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子照射第二百四十五章 NASA的報告會第二十九章 彼岸目光第三百一十章 志得意滿第一百七十八章 永恆之藍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駐第七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心圓計劃第七百一十章 人類往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命案第三百二十章 蘑菇風波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應第三百八十章 租借法案第四十三章 風力發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頭下注第六百七十一章 種族的誕生第五十二章 互懟第一百五十九章 晚餐第一百二十四章 阿里的思考第一百三十九章 芯片崛起(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第三百六十九章 行星防禦第四百六十章 戰略佈置第三百二十七章 經濟援助第三百九十五章 旭日東昇第二百四十四章 問答第二百四十四章 問答第五百二十九章 探索金星第四百二十章 大洋洲事務第一百五十章 智能翻譯第三百五十八章 遙遙相望第一百四十二章 向沙漠進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乾旱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歧與誘惑第四百三十章 重生因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間本質(突然壹想起你加更)第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遊覽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氣第七百一十五章 雲夢澤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星改造第一百六十二章 擴張第四章 整理記憶第四百七十六章 登陸火星第六百五十五章 假期第二百八十一章 雄風萬里(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拒絕與猜測第一百一十章 震動世界第九十四章 芯片工藝第六十章 2016年度總結第八十一章 屈服的特斯拉第六百三十二章 奇特技術第五章 雜事纏身第四百八十四章 基因藥劑(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宇宙殖民第三十四章 一石三鳥第三十五章 收購完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第六百零七章 百年孤獨(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星之旅(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超導之路第六百三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六十七章 衆生百態第四百一十一章 搖搖欲墜(快樂的龍貓加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改變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