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生產計劃

張汝京可能是太激動了,有點喘不過氣來。

黃豪傑連忙將他扶到一旁的椅子上。

“哈哈……”張汝京淚流滿面的大笑着:“黃總!非常感謝你讓我加入銀河科技,我死而無憾了,可以見證東唐國的芯片踏上世界巔峰,此生無憾!此生無憾啊!”

“張博士至少還可以爲銀河科技再奮鬥十年,而且我們離踏上世界巔峰還早着呢!這不過是電子芯片的巔峰,我們還有量子芯片沒有徵服。”黃豪傑一邊說,一邊給張汝京順了順後背。

“沒有錯,我還要見證珠穆朗瑪峰上面的明月。”張汝京情緒平復了一些。

“杜微!”黃豪傑大聲喊道。

“黃總!”杜微連忙站出來。

“現在你的任務最重要了,星河集團三駕戰車之中,中子星已經完成了大硅片,而星河半導體也順利搭建了5納米級別的芯片生產線,現在就看你們星圖的設計了。”

“我一定竭盡全力,讓星圖公司不拖後腿。”杜微也感覺壓力山大。

“這樣,你們從現在起和星河半導體一起設計芯片,不要怕花錢,一邊設計一邊流片,不斷的嘗試,我就不相信這樣你們還不能提升芯片設計能力。”黃豪傑斬釘截鐵的吩咐道。

“是,我們星圖公司一定不負衆望。”杜微當然知道,如果這樣做芯片設計能力是提升得最快的。

畢竟在電腦上面紙上談兵,哪有在生產線上真刀真槍的效果,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也是星圖公司將設計能力提升到世界級別的唯一方法,那就是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流片。

因爲在電腦的設計圖上面,你永遠無法知道電路圖的好壞,也不知道里面那些是好的設計,那些是存在缺陷的設計。

這也是爲什麼半導體生產之中,強者恆強的道路,像臺基電、三鑫他們,可以不斷的在生產線上面發現設計缺陷,從而實現精確改良。

而那些小廠根本玩不起這種事情。

流片是像流水線一樣通過一系列工藝步驟製造芯片,這就是流片。

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流片”指的是“試生產”,就是說設計完電路以後,先生產幾片幾十片,供測試用。

如果測試通過,就照着這個樣子開始大規模生產了。

在芯片製造過程中一般有兩段時間可以叫做流片。

芯片設計公司在搞設計的時候發現某個地方可以進行修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又怕這樣的修改會給芯片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如果根據這樣一個有問題的設計大規模地製造芯片,那麼損失就會很大。

所以爲了測試集成電路設計是否成功,必須進行流片,即從一個電路圖到一塊芯片,檢驗每一個工藝步驟是否可行,檢驗電路是否具備我們所要的性能和功能。

如果流片成功,就可以大規模地製造芯片;反之,我們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並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

爲什麼流片在剛開始很貴是因爲剛開始有許多工藝需要驗證並且生產的量非常小,一枚好芯片,傳統生產方式一般要經過幾百道工藝,生產週期較長,流片成本就要花費大幾千萬甚至上億。

芯片製造設備的可靠性至關重要,新設備研發出來,需要等待客戶認證、規模生產和批量推廣的路還很漫長。

所以研發單位在前期投入成本較大。

當流片大規模生產的時候,所有的工藝驗證已經完成,一切成本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並且大規模的生產會給生產單位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因此大規模的流片生產相對來講要便宜很多。

傳統芯片的一次流片就幾千萬到上億,誰敢無緣無故就流片來看看,就算是臺基電和三鑫他們,也是一邊生產一邊調整的。

拿別人的錢來試生產,當然可以不斷的嘗試了,如果是一個沒有訂單的芯片廠,你讓他無緣無故的試生產看看,分分鐘要破產。

所以半導體沒有幾百億華元的投入,想想就好。

而對於銀河科技而言,試生產流片的價格非常低。

第一,生產芯片的原材料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二,星河半導體的工藝生產成本非常低,只相當於傳統芯片的十分之一左右。

一般來說,傳統芯片生產成本是多少?

非常簡單,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芯片製程越小成本越低,假如芯片製程是16納米,產生100萬塊,成本是30美刀;那麼製程7納米,生產1000萬塊,生產成本是20美刀。

如果是生產上億塊,成本可以壓低到10美刀,甚至更加低。

按國際通用的低盈利芯片設計公司的定價策略8:20定價法,也就是硬件成本爲8的情況下,定價爲20。

別覺得這個定價高,其實已經很低了,Intel一般定價策略爲8:35,AMD歷史上曾達到過8:50。

今年才爆出來的高通驍龍845,定價是70美刀左右,也就是說高通驍龍845的成本是15美刀左右。

星河半導體之所以可以壓低成本,一方面是因爲硅片等原材料是自己生產的;

另一方面是因爲新工藝不需要使用光刻膠之類的輔材,這些輔材在芯片生產之中,佔到了30%左右的成本。

同時因爲新工藝的製作速度非常快,這就導致生產時間縮短了,生產時間縮短,意味着單位人工費和電費減少了。

畢竟光刻機之類的,那些激光長時間的使用,單單是電費就夠嗆。

而星河半導體的單位成本是20~30華元,相當於3~4美刀之間。

當然這是沒有計算設備折舊費的,星河半導體搭建一條這樣的生產線,一年可以生產2300萬塊芯片,一共耗費了五千多萬華元,將生產線折舊費平攤下去,相當於每一塊芯片增加兩塊錢成本。

事實上真正昂貴的原子印刻機,星河半導體的人喜歡叫它芯片母機,一臺的造價就要1.2億華元左右。

爲了增強星河半導體的實力,單單是原子印刻機,就打造了20臺,整整24億華元就撒出去了。

不過這些如果大規模生產,成本會越來越低下去。

所以星河半導體的流片,一次大概在十萬華元左右,黃豪傑不相信流片幾十上百次,星圖公司還毫無長進。

而接下來,黃豪傑已經和王博思、張汝京等人商量好了,讓星圖公司一邊設計一邊流片改進。

同時要在2018年3月之前,將芯片生產線提升到20條的規模。

另外就是研發封裝和封測設備,因爲目前世界上最強最大的封測封裝公司是東島日月光公司,加上東島其他封測封裝公司,這一個領域都被他們壟斷着。

不要小看封測封裝,這兩個環節有時候成本會非常大。

封裝是將基片、內核、散熱片堆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家日常見到的CPU,封裝成本就是這個過程所需要的資金。

在產量巨大的一般情況下,封裝成本一般佔硬件成本的5%-25%左右,不過IBM的有些芯片封裝成本佔總成本一半左右,據說最高的曾達到過70%。

測試可以鑑別出每一顆處理器的關鍵特性,比如最高頻率、功耗、發熱量等,並決定處理器的等級,比如將一堆芯片分門別類爲:I5 4460、I5 4590、I5 4690、I5 4690K等,之後Intel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等級,開出不同的售價。

不過,如果芯片產量足夠大的話,測試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黃豪傑並不打算讓別的企業來封測封裝芯片,因爲星河半導體可以自己完成,沒有必要讓別人來賺錢。

更何況國內的封裝封測公司不行,難道要漂洋過海送去東島封裝封測?這一來一回的成本又要增加多少?

與其浪費金錢和時間去找別人封裝封測,不如自力更生。

第三百一十九章 礪劍2019(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應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都(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飢渴的世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瀾漸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加盟公告第一百六十八章 狗大戶來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證券交易所第六百七十三章 宇宙空洞第六百七十一章 種族的誕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四十二章 模擬飛船第一百零二章 硅片浪潮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洛文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支付與銀行第二百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首都星之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亞風雲(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基因藥劑(五)(爲造化大道加更)第九十四章 芯片工藝第二百六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都(三)第三百七十章 災後重建第五十四章 引人注目第七百一十章 人類往事第四章 整理記憶第六百六十三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百六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怕第二十三章 電動車協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命基金第四百八十四章 基因藥劑(四)第二十二章 獵戶座與天漢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達第二百七十一章 猛龍過江(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頒獎典禮第一百八十八章 全息攝像第四百八十二章 基因藥劑(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五十二章 質子監控帶第二百零六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與藍第六百九十九章 神門大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略目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沙之都(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陰雨綿綿第四百七十五章 蔚藍星球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五十八章 遙遙相望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聯的探險者號第六百八十七章 模因感染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振趨同(逝水賣土豆加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墜落第十一章 直播事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遷第六百九十三章 定律與歸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機構第六百五十五章 假期第三百三十章 宴會密談第六百零八章 百年孤獨(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星改造第七十六章 正式發售第五百五十六章 時代的改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古星秘密第五百零七章 淘金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排隊長龍第四十八章 精明的雷布斯第五十八章 新車公告第六十章 2016年度總結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後考察第六百三十章 門與掮客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宙救援第一百三十章 升級第四百零三章 小型化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第三十九章 電池格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乾旱第三百三十三章 破產第一百九十章 開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餐廳會談第二百九十二章 6G狂潮(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餐廳會談第六百五十六章 往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橫渡虛空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基隆市第三百七十四章 載人航天第四百三十一章 克隆與缺陷第四百四十章 南亞風雲(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運河開通第八十八章 芯片啓航第二百八十六章 溫泉池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步之遙第三百九十八章 浮想聯翩第六百一十六章 黑燈瞎火第五百六十五章 新海茵星第一百二十七章 促膝長談
第三百一十九章 礪劍2019(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淡水供應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都(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飢渴的世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瀾漸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加盟公告第一百六十八章 狗大戶來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證券交易所第六百七十三章 宇宙空洞第六百七十一章 種族的誕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意算盤第三百四十二章 模擬飛船第一百零二章 硅片浪潮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洛文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支付與銀行第二百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首都星之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亞風雲(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基因藥劑(五)(爲造化大道加更)第九十四章 芯片工藝第二百六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都(三)第三百七十章 災後重建第五十四章 引人注目第七百一十章 人類往事第四章 整理記憶第六百六十三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百六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怕第二十三章 電動車協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命基金第四百八十四章 基因藥劑(四)第二十二章 獵戶座與天漢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達第二百七十一章 猛龍過江(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頒獎典禮第一百八十八章 全息攝像第四百八十二章 基因藥劑(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五十二章 質子監控帶第二百零六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與藍第六百九十九章 神門大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略目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沙之都(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陰雨綿綿第四百七十五章 蔚藍星球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三百五十八章 遙遙相望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聯的探險者號第六百八十七章 模因感染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振趨同(逝水賣土豆加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墜落第十一章 直播事件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遷第六百九十三章 定律與歸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機構第六百五十五章 假期第三百三十章 宴會密談第六百零八章 百年孤獨(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星改造第七十六章 正式發售第五百五十六章 時代的改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古星秘密第五百零七章 淘金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排隊長龍第四十八章 精明的雷布斯第五十八章 新車公告第六十章 2016年度總結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後考察第六百三十章 門與掮客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宙救援第一百三十章 升級第四百零三章 小型化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第三十九章 電池格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乾旱第三百三十三章 破產第一百九十章 開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餐廳會談第二百九十二章 6G狂潮(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餐廳會談第六百五十六章 往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橫渡虛空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基隆市第三百七十四章 載人航天第四百三十一章 克隆與缺陷第四百四十章 南亞風雲(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運河開通第八十八章 芯片啓航第二百八十六章 溫泉池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步之遙第三百九十八章 浮想聯翩第六百一十六章 黑燈瞎火第五百六十五章 新海茵星第一百二十七章 促膝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