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秋燈會(下)

“小公子有才學,小小年紀就已熟讀過司馬遷大家着作的《太史記》,不僅僅是‘聰慧’二字所能比喻的。孟某佩服,孟某佩服。”

“這算什麼,我還知道十九弟三歲時就還讀過《元氏春秋》和《上古記述》呢,你呀是算計錯了,我這弟弟不但聰慧,在書院裡還更好讀史書,你考我們史學,當然出錯了題,問錯了人,嘻嘻。”

玉瑤公主自從三年前在太學中結識了乾泰,也常去乾西苑玩耍,從乾泰的母親妍月秀女口中,知道了許多乾泰不經意間留下的一些早慧事蹟。

對於乾泰早慧的事情,宗人府中也有記載,高宗皇帝也有耳聞。不過小兒早慧之事在此世並不罕見,世間總有許多寂滅的大能元靈碎片轉世的孩童,腦海中得到一些似夢似幻的記憶或表現的聰慧非常,都是時常出現。更何況,乾泰要是表現的不知進取,也只是一個惠而不學的‘傷仲永’而已。

一邊的書生卻不以爲然,此時此景,滿是懊悔和佩服。

啪,書生手中書簿拍了下腦袋,躬身對着三個小兒謙恭的道:“卻是可笑,卻是可笑,曾子曾曰:吾一日而三省吾身,這次卻是犯了自以爲是的錯誤,讓幾位小客人看了笑話。”不敢再有一絲小視。

“書生,你讓我們三人看了笑話不算什麼,只要你給我們兌換了禮品,不再欺弄他人就行。”乾銘也敏捷的道。

“這位小客人教訓的是。”書生正顏打量了乾銘一下,又感到乾銘也是言辭清晰,比平常孩子靈通許多。

讚賞的聲音一片落下,說話間,四周的人羣也慢慢散去。

三人兌換了禮品,玉瑤公主與乾銘皇弟都拿到了心怡的禮物,而乾泰也過了把猜燈謎的興致,享受了一番中秋節的節日氣氛,三人高高興興的走出燈棚。

可還未等書生把三人送走,卻見燈棚前的大道上當街衝出一隊家丁護衛衝散人羣,在前急忙爲一位公子開道。街邊的一位少婦人家正提着胭脂粉盒在細步在人羣中穿過街道,一下被衝倒在地,粉盒打翻,一塊水粉卻落在了護衛中主家公子手中的畫軸禮物上。

“賤婦!”公子當即愣看着手中一塊紅色的畫軸,怒道:“豈敢髒了你家公子的書畫!”

“嗚嗚........。”美貌婦人家倒在地上,疼痛的扶着小腿,又道:“公子饒命,公子饒命。”

好嬌柔漂亮的一位婦道人家,疼痛委屈的面容,眼中含着淚水攤在地上,焦急的眼神朝四周尋找自家的男人出來。

這錦衣青年也爲之一愣,最終低聲沉吟了一句,好美貌的女子。當即變色喊道:“來人,將此女給我送到家裡,敢誤了我李端的會見聖女的機會,定要其知道我長孫府的規矩。”

這時街角的一位中年男子發現了這裡的狀況,遠處一路跑來,面色驚憂。

“李公子,李公子贖罪,此爲小人賤內,壞了公子的筆墨,小人照陪,小人照陪就是。”說着中年男子就拜倒在地,雙手高高舉起一隻錢囊。

“呸,本公子豈是稀罕你那幾個破錢,要想償還我的書畫也行,只要你這媳婦到我府上一去就行,你說,怎麼樣。”

男子臉色煞白,當真是人世險惡,人心不古啊。男子絕望道:“這,這,這如何是好,李公子,這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我們走,把人給我帶到府上。”

這姓李的公子竟然動了色心和報復之念,要當街搶劫民女,當真是心思跋扈,無德殘忍。

一行護衛中幾個家丁走出,就要上前拿人。遠處燈棚下的乾泰、玉瑤、乾銘三人哪還看的下去。當即疾步走來,堂堂天子腳下,豈能任此等人間惡事冷眼發生。

“慢着,你們是什麼人,竟敢如此欺男霸女,好大的膽子。”玉瑤喊道。

乾泰森冷着臉,審視的目瞪那錦衣公子,一聲怒喝:“狗眼。”“無恥之賊,上京城中秋圓月之時,爾敢在此縱惡,就不怕落入此時正在紫荊城城門與民同宴的陛下眼中,治你個禍亂上京之罪!定讓你腰斬午門,嚴懲你這不法之徒!”

“你們還不趕快放人。”一邊的乾銘卻跑到了婦人身邊,把兩人擋在身後。

“你們是誰家的小兒,竟敢管我李端的事情,難道你家家長出門沒囑咐你們莫要惹事嗎,當真是晦氣,我們走!”

一邊的李公子眼中陰深沉怒,卻不想再在這裡耽擱。當即揮手讓幾個家丁放人,他也看到了跟在三小身後相送的孟家書生,估計乾泰三人是上京城哪家的小孩,卻不想在這路上再耽誤時間。而那女子的事情,回頭再派人尋找就是。

“李端,是上京禮部尚書李家,還是杏林醫家的李家?”一邊的乾銘當即一擡頭,清聲問話。

“李同知那老兒也敢與我李家相提並論,吾乃醫家李氏,三個小兒,告辭!”

一聽此話能好?乾泰、乾銘當即變色,李同知正是玉瑤的外祖父,朝中的禮部尚書大人李同知李尚書。此人當着玉瑤的面誹謗李同知,玉瑤豈會平靜?

“你敢走!”啪,手中直接飛出一根飛鞭,自手腕中的如意環中取出,玉瑤甩手就朝李公子抽去,惱怒非常,玉瑤卻從沒有見過在自己面前膽敢如此狂妄之人。

玉鞭抽空,被李公子身邊的護衛趕緊拉身躲過。李公子面色陰冷到了極點。

乾銘也怒道:“大膽,瞎了你的狗眼,竟沒看出眼前是陛下的玉瑤公主與我二人兩位皇子在此,李端,豈容你逃!”

“快走!”正心中記恨的李端一聽心中立震,在看到了玉瑤露在衣袖外手腕上的如意環,認出了玉環上的皇室標記。當即臉色一變,轉身就走,意欲逃脫。

玉瑤公主朝四周喊道:“李端,此時陛下就在紫荊宮城樓,你敢逃走?左右,還不趕快給我拿下這廝!膽敢反抗,給我掌嘴。”

嘩嘩,一羣十四五個便衣的大內侍衛立刻衝出,拳打腳踢間就放倒了一羣護衛。雜亂中,李公子受制反駁道:“你們是什麼人?竟敢當街行兇。”四周混亂,街角一時圍觀上來,事情愈發惡略,四周倉惶。

“都給我住手!”惱怒見事情發展的乾泰喝住衆人,對那還在妄圖反抗的李端又道:“李端。”“你再敢反抗,小心在陛下那治你個當街畏罪而逃。”

嘩嘩,一下衆人都靜了下來。

這時看熱鬧的諸人才俱都寂靜下來。“草民參見公主殿下!參見皇子殿下!”譁~!四周人羣一下俱都伏跪在地。

一邊的乾泰當即拿出自己的信物令牌,高舉了一下,道;“都起來吧。”又指着李端此廝道“把此人送往上京府衙,打上三十大板,再賠償苦主,。派人去問問那太醫院的李青李太醫與此人是什麼關係,告訴他,定要厚待苦主,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鬧到父皇那裡我姐弟三人也要問他個李家縱子行兇的責任。再問他是如何管教自家子弟的,要是不知悔改,再送往大理寺。”

一邊的玉瑤還有些餘怒未消,乾銘小聲的在玉瑤身邊解釋道:“十八姐,十九哥這樣做是對的,今日是中秋佳節,此時父皇又在紫荊城閣樓會見諸位大臣,而且此人與李家又有牽扯,此時此刻應當先收押衙門,交給那些大臣們處理。”

“還不帶走。”乾泰威嚴的對着十幾個大內侍衛喝道。

“小公主,還請恕罪,小人不知,小人不知啊。”

一羣人被綁,押送這從街角消失,從城西的城牆邊一路朝上京衙門送去,避過街上游玩的民衆,避免引起騷亂。

“小民夫婦叩謝公主殿下,皇子殿下救命之恩,多謝三位殿下,多謝三位殿下。”

“汝二人今日只管回去,你們放心,竟然我三人目睹了此事,自然不會讓那李端逞兇,上京堂堂皇都,豈能在中秋之日發生這等骯髒之事。”乾泰拂退了兩人。

“皇子殿下,民夫婦告退。”

此時乾泰心中滿是森嚴,想及今天的事情,不僅感慨這上京李家的這個子嗣當真是跋扈惡略,中秋佳節卻要逼良從娼,此事定要嚴懲此人。

說來那太醫院的李青也曾救護過這具身體,自己先拖延片刻,問他一問,給他李家一個妥善處理的機會,也算償還了這番因果。

可李端此廝,卻定要除惡務盡!

“玉瑤,你可把你的信物給侍衛也一併送往上京衙役,就說此人當街冒犯了你,也讓他上京衙門不得徇私偷偷放了此人,這樣你也能教訓一下這廝滿嘴無德,更能爲苦主求一平安。”

“好。”

衆人慢慢都散去,乾泰三人才避過街角,尋找了一處僻靜之地離開。這時燈棚中姓孟的書生也跟了上來,在背後一路恭敬相送。

到一處暗處,姓孟的書生當即再次跪拜,請求贖罪道:“秀才孟華不知是三位殿下當下,剛剛小人多有冒犯,還請殿下們贖罪。”

“沒事,你起來吧。”

“是,孟華見過小公主,見過二位殿下。”秀才又躬身拜禮,不敢有絲毫不恭。

“書生,剛剛那人是誰,怎能如此跋扈。”

“小公子,此人叫做李端,是上京醫家李氏的一個嫡子,那醫家李氏族人多在太醫院任職,民間勢力更大,所以纔會如此,而且聽說此人大哥更是上京的四大公子之一李道遠,平日對其多有驕縱,不成想今日更做出瞭如此之事。”

“哼,李道遠那傢伙嗎,上次我還在大兄的府中見過此人,他怎麼還有個這樣的弟弟。”玉瑤道。

“哦,那你可知他剛剛衝撞別人又是急着前往哪裡?”乾泰又問。

“當是‘暖香閣’,今晚方仙道太一宗的聖女瓊瑤小姐會在那裡舉辦聚會,要撫琴會友。這事早在幾天前就傳遍了上京城,城中許多家的公子都去了,要一睹玉顏。中秋月吟詩作詞,取得瓊瑤聖女的青睞,聽說詩會上還請了幾位上京城中的大儒也會去做裁判,殿下要是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又道“那出事的兩人,是城西的一商戶。”

書生把所有知道的都交代了出來,清清楚楚,說話間不偏不倚。

嗯,“好了,書生你還算老實,你就離開吧,記得替我三人向家主問好。”乾泰看了下身邊兩人,讓書生退去。

“小民恭送殿下。”

第44章 下鄴亡魂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311章 天火陣破,天水歸北第115章 孟青書的癡情第183章 奇怪的“人皮面具”第119章 信仰汪洋第258章 神異弟2章庶出十九皇子第123章 封‘土地神’了第80章 殺上谷第389章 孤獨的閻羅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80章 殺上谷第346章 廬江太守,袁姓袁覓虎第1章 大晉皇朝第65章 龍鱗鎖子甲第353章 真正的帝王無情心第242章 仙人道果,前世神符籙第277章 攻入河東郡,向北夾擊解放弘農郡第185章 誦經求福爲親友第358章 南北一統第228章 仙人的威懾第352章 人世百態,益州修士來投第179章 神權、皇權第282章 仙凡有別第101章 大將軍府文簿第52章 兇險已來第25章 林溪村土地神第119章 信仰汪洋第163章 翼州二王第151章 北方大戰第369章 上古至今,修煉有序第282章 仙凡有別第249章 劉季第278章 武陵郡的獸兵第203章 乾泰用借屍還魂第441章 汝南城破第146章 晉陽龍穴第284章 連縱抗橫第347章 覓虎跋扈,乾王收人心第442章 肉殼修煉第3章 ‘少時了了’第51章 相送辭上京第299章 魂遊地府,帝君召真人第199章 俠義墨家,曇花一現第135章 開戰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11章 人世道,龍庭變第241章 一丈真身,肉身成仙(下)第60章 十八般若金剛陣禁第121章 打入幷州第54章 夜宿肥城(下)第179章 神權、皇權第35章 平叛諸事畢,乾王祖父墓(下)第383章 ‘鬼子’歸來第58章 燕赤霞癡劍第272章 收復平陽郡第231章 純陽仙人的驚駭第441章 汝南城破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152章 戰場鬥法第302章 度鬼再壓軍氣第195章 乾來的罪第302章 賜下“毒龍珠”第303章 耿實大將第301章 冒牌的‘黃巾力士’第256章 一十五年第163章 翼州二王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252章 大反轉第194章 烈火侵襲,信仰奪城第9章 九百年的皇朝第189章 夫子第363章 稱帝建號(上)第235章 蠻人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336章 乾王的法術第166章 新年,辭舊迎新第184章 蜀山劍宗第91章 太一宗祖師第54章 夜宿肥城(下)第233章 煉化泰山山靈第265章 再敘岷山派第18章 當‘水鬼’遇‘山鬼’(上)第384章 海上游走,初尋天外通道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230章 劉姓北伐,信神者不死第18章 當‘水鬼’遇‘山鬼’(上)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225章 特別的一簾幽夢第170章 辟邪神雷破邪氣(下)第46章 福禍無門,唯有自招第386章 仇人終相認,大戰邪神第390章 明知世界本源,無情生有情第149章 看守龍穴之人第177章 壽禮得氣運第376章 神位有序,陰司大帝(上)第75章 出翼州第237章 一人二身
第44章 下鄴亡魂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311章 天火陣破,天水歸北第115章 孟青書的癡情第183章 奇怪的“人皮面具”第119章 信仰汪洋第258章 神異弟2章庶出十九皇子第123章 封‘土地神’了第80章 殺上谷第389章 孤獨的閻羅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80章 殺上谷第346章 廬江太守,袁姓袁覓虎第1章 大晉皇朝第65章 龍鱗鎖子甲第353章 真正的帝王無情心第242章 仙人道果,前世神符籙第277章 攻入河東郡,向北夾擊解放弘農郡第185章 誦經求福爲親友第358章 南北一統第228章 仙人的威懾第352章 人世百態,益州修士來投第179章 神權、皇權第282章 仙凡有別第101章 大將軍府文簿第52章 兇險已來第25章 林溪村土地神第119章 信仰汪洋第163章 翼州二王第151章 北方大戰第369章 上古至今,修煉有序第282章 仙凡有別第249章 劉季第278章 武陵郡的獸兵第203章 乾泰用借屍還魂第441章 汝南城破第146章 晉陽龍穴第284章 連縱抗橫第347章 覓虎跋扈,乾王收人心第442章 肉殼修煉第3章 ‘少時了了’第51章 相送辭上京第299章 魂遊地府,帝君召真人第199章 俠義墨家,曇花一現第135章 開戰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11章 人世道,龍庭變第241章 一丈真身,肉身成仙(下)第60章 十八般若金剛陣禁第121章 打入幷州第54章 夜宿肥城(下)第179章 神權、皇權第35章 平叛諸事畢,乾王祖父墓(下)第383章 ‘鬼子’歸來第58章 燕赤霞癡劍第272章 收復平陽郡第231章 純陽仙人的驚駭第441章 汝南城破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152章 戰場鬥法第302章 度鬼再壓軍氣第195章 乾來的罪第302章 賜下“毒龍珠”第303章 耿實大將第301章 冒牌的‘黃巾力士’第256章 一十五年第163章 翼州二王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252章 大反轉第194章 烈火侵襲,信仰奪城第9章 九百年的皇朝第189章 夫子第363章 稱帝建號(上)第235章 蠻人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336章 乾王的法術第166章 新年,辭舊迎新第184章 蜀山劍宗第91章 太一宗祖師第54章 夜宿肥城(下)第233章 煉化泰山山靈第265章 再敘岷山派第18章 當‘水鬼’遇‘山鬼’(上)第384章 海上游走,初尋天外通道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230章 劉姓北伐,信神者不死第18章 當‘水鬼’遇‘山鬼’(上)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225章 特別的一簾幽夢第170章 辟邪神雷破邪氣(下)第46章 福禍無門,唯有自招第386章 仇人終相認,大戰邪神第390章 明知世界本源,無情生有情第149章 看守龍穴之人第177章 壽禮得氣運第376章 神位有序,陰司大帝(上)第75章 出翼州第237章 一人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