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傷寒論》
“本來是太陽病,應該發汗解表的,但是庸醫卻給病人瀉下了,從而就導致了病人腹部脹滿時而疼痛的,那就是虛,那就是傷到了脾胃,這就是太陰症,那麼同樣是脹滿,如果舌苔是黃的,疼痛也不是這樣斷斷續續的或者乾脆就不痛,那就是陽明症。太陰症的就是桂枝加芍藥湯。那如果不是虛,是實痛,那麼就是連綿不絕不會間斷地痛,而且痛處不喜歡按,這就是桂枝加大黃湯來治療。”
當然,劉大明倒也不是故意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的。一切的一切源於中央兩派的爭鬥,一面堅持取締中醫,另一面則是堅決要發揚中醫,兩方各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就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就是在全國各地舉辦中西醫對決擂臺賽,每一個地級市都選派出最後獲勝的中醫院或者是西醫院,最後進入全國的總決賽,由最後全國的總決賽來決定是不是要取締中醫。
雖然這樣的比賽有着它極其不合理的一面,既然這比賽最終的標的是取締中醫,那按照相等公平地原則自然是如果西醫輸了也要取締西醫咯?但是,即使那些支持中醫的中央首腦們似乎也沒想出什麼辦法來駁斥這樣一個極不公平的比賽。
即使是在這些人的心裡面,支持中醫卻也不是爲了發揚中醫或者是相信中醫,而是單方面地相信中醫在自己之後養老的年紀的養生療效比西醫好上許多,僅此而已他們纔會要發揚中醫的。憑着這樣的理由,又怎麼能夠說服得了另一派的人呢?
而這場比賽最大的不公平之處在於,無論是哪一個地方,西醫院的數量都數十倍甚至於百倍於中醫院的數量,光是從這數量基數來看,就已經是極不均衡了。
不過,即使如此,這樣的比賽建議最終還是被審批通過了。通過之後,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個地級市的衛生局內。
此時的劉大明在剛剛收到羞辱後回來就看到了這樣一個消息,這不禁讓他心情大好,他要把所有的怒氣都撒在天琦的頭上,自從天琦這個名字出現了之後自己就是黴運不斷。
這一次,劉大明要從正面的舞臺上好好擊垮天琦和啓天醫院的銳氣,在a市,也只有啓天醫院這樣一家中醫醫院,自己則可以從幾十家西醫醫院中抽調所有的精英與之對抗,只要將啓天醫院打敗了,自然就可以代表a市的西醫們出戰全國的爭霸賽。
既然劉大明看中了這件事情,自然也是要大搞特搞一番了,無論是輿論導向還是公衆效應,他都要做到最好。雖然經常有人說這些上級領導的辦事效率極差,但是這明顯是帶有主觀偏見的,看咱們的劉副局長此時的辦事效率,那可就不能用高來形容了。
照理說全市的活動,至少應該在局子裡開一個會什麼的,劉大明倒好,反正局長不在,他一個人說了算,直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擬發了文件下達給了各下屬醫院,前前後後距離中央下達文件也只有二十多分鐘。
等到天琦這些傢伙酒足飯飽回到醫院之後,峻峰第一時間從院長信箱裡收到了這樣一份比賽的通知書。這一下,可熱鬧了,天琦顯然也是對着這樣的比賽來了興趣。
這些日子天琦正在考慮如何儘快將中醫重新發揚光大,既然有這樣的全國性規模的比賽,那天琦就自信可以很快讓全國所有的人都瞭解到中醫的魅力所在。
而這一次,天琦並不打算過多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那已經完成的七七八八的機器人。雖然現在對於數據的傳輸與儲存還存在着一定的問題,但是,在全國爭霸賽的那一天,一定可以拿出一個成品震驚全國。
另一方面,enid作爲商人的本性讓她也兩眼不斷髮起光來:對於他們這樣一個新建立的中醫醫院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免費廣告的機會,先不說全國,只要在a市立起聲望,就至少可以迅速將前期的投入給回收回來了,要知道,醫院現在的營收只夠支付正常職工的工資而已,那數億的建造費用還遙遙無期呢。
至於源圓,只要是好玩的地方她都喜歡,這樣大規模的比賽一定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到時候估計有的她玩了。
當然,也是有人持着悲觀的意見的,至少,李本草就能看出問題的艱難:“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在這個地方,只有我們一家中醫醫院啊,參加比賽固然是好事。只不過潛在的問題確實不容忽視的。”
李本草的話直接給大家潑下了一大盆冷水:“我們的醫院人手有限,到時候去參加比賽的時候,我們醫院還營業不營業?如果不營業那還怎麼算得上病患至上的理念。但是如果要營業的話,我們如何抽出足夠的人手去參加比賽呢?要知道,我們的對手可以說是全市所有其他的醫院的集合體啊。”
別說,這還真是切中了要害,憑着啓天醫院現在的幾百號醫生還真似乎沒有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除了每天必須有兩百多名醫生上班待命之外,還要除去晚班的一百名醫生不能使用,再加上常年輪班的換休醫生50名,能夠抽調地出來的醫生恐怕也就只有不到10人。
而對方則是充裕多了,即使每個醫院只抽調兩名各領域的專家出來,一個市就可以整出一個師的醫療部隊了,光從數量上就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劣勢。
不過,這個問題對天琦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問題:“兵不在多,而在精。我們醫院只需要我,源圓,最多再加上一個人就可以了。人多也是有很多問題的,各個來自不同醫院的傢伙自然心不在一起,他們又怎麼能夠贏得過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