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定北侯

天氣的驟降,使得內城一帶,終於迎來了第一場雪。

即便裹着厚厚的冬袍,坐在馬車裡烤着手爐,徐牧依然覺得寒意侵人。

更不用說,那一路從邊關逃來的百姓。

“牧哥兒,死了好多人。”

趔趄步行的難民,只穿着襤褸不堪的麻袍,餓得瘦骨嶙峋,凍得滿臉發青,不慎倒頭一栽,便再也起不來。

而後,便是其他的難民成羣涌來,扒掉屍體上的襤褸布料,裹在自己身上。

有巡哨的都尉,帶着營兵慢慢走過,並未有任何憐憫,反而是嬉聲一笑,讓人把屍體擡入挖好的坑子,一把火付諸。

腥臭的肉香氣,不多時,飄滿了整個官道。

有個餓昏的老難民,嚎啕着走向火坑附近,不斷吸着鼻子,宛如中邪了一般,居然伸手往坑裡摸去。

嘭。

一個官差仰頭大笑,將難民踹入火坑裡。淒厲的慘叫,一下子響了起來。

“列位,他摔的,他自個摔的。”

他走回去,嬉笑着和同僚們擊着手掌。二三十人中,並沒有任何一張臉龐,露出半點憐憫之色。

官道邊,徐牧面容發冷。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牧哥兒,這是甚的意思?”

徐牧並未解釋,沉了沉臉色,讓司虎繼續行車。這一輪,袁陶讓他入長陽,他不想耽誤。

並非是討好,而是在心底裡,衍生着一股對忠義之人的拜服。

“東家,那隊官軍過來了。”隨行的衛豐皺住眉頭。

“司虎,若是他們敢擋車,直接用馬鞭抽下去。”

平日的時候,徐牧並不想節外生枝,但眼前的這隊官軍,着實是讓他動怒。

約有幾個眨眼,騎馬都尉帶着幾人,叫囂着擡刀而來。只是還未伸手,便被司虎惱怒地揚起馬鞭,重重一抽。

凍寒的天氣,再加上司虎的力道,一道入肉三分的血疤,立即出現在都尉臉上。

驚得後邊幾個官軍,驚恐地要抽刀來砍。

徐牧從袖子裡摸出子爵官牌,冷冷遞了出去。

轉瞬間,幾個官軍頓在原地,匆匆回了刀,許久不敢再動。

司虎激動地又揚了馬鞭,挨個抽了一輪,在一聲聲的痛叫聲中,纔不慌不忙地催了馬,繼續往長陽而去。

“衛豐,你派二人,去買些舊衣和吃食,送些苦命人。”

隨行的人,共有七八騎,在聽到徐牧的吩咐後,立即有兩騎人馬,夾着馬腹,往最近的渭城奔襲。

徐牧沉默地回了動作,即便烤着手爐,卻依然覺得,心底裡的寒意,籠罩了全身。

約莫有一日,徐牧幾人才入了長陽,並未多有逗留,徑直往小汪湖邊的侯府走去。

“小東家。”府門之外,顧鷹從檐頭掠下,聲音沉沉。

“莫不是侯爺病重了。”

“這幾日吃了些藥湯,侯爺原本身子好了些,但又遇寒雪,一下子便加重了。”

徐牧心頭髮澀,跟在顧鷹身後,帶着衛豐和司虎兩人,往侯府深處走去。

小侯爺袁陶,似是算計了時間,早早地便等在堂前。在他的身邊,亦有另一位面如刀削的老人,即便穿着儒袍,卻依舊遮不去滿身的殺伐之氣。

二三個婢女,開始魚貫而入,將一盤盤的佳餚,端上正堂裡的宴席桌。

燙好的酒,隱隱有香氣撲鼻。僅一嗅,徐牧便知道是自家的醉天仙。

“小東家,一路風雪,還請入屋。”袁陶面容蒼白,即便裹着大氅,也似是受凍發寒。

那位面容清冷的老人,難得認認真真擡了頭,多掃了幾眼徐牧。而後才背了手,冷冷走入正堂。

袁陶咳了兩聲,裹了裹身上的大氅。

“小東家,可知這位老將軍是誰。說起來,你與他也有些淵源。”

徐牧沉思了番,搖搖頭。印象中,他不記得有這號人。最熟的老將,莫過於兵戶大將廉永。

“李如成,大紀定北侯……咳咳,也就是李小婉的祖父。”

聽着,徐牧微微一愣。怪不得了,前些時候常四郎這孫子,稀奇古怪地說什麼,讓他去泡李小婉,敢情是這位定北侯回了長陽。

“知我重病,特來探望。”袁陶閉了閉眼,臉色有些複雜,“另外,他也想來看看你。”

徐牧摸不透其中的意思,還想再問——

這時,在他身後的衛豐,猛然間走上前來,二話不說,便跪在了袁陶面前。

“侯、侯爺,青龍營都尉衛豐,拜見侯爺!”衛豐把頭重重磕在雪地上,咚咚作響。

“我記得你,離開青龍營那會,你還跟着封秋做個親衛。”袁陶捂着嘴,又咳了兩聲。

“你自個起身,我如今染病,身子有些乏力了。”

衛豐急忙昂起頭,抹去眼淚珠子,直挺挺地站了起來。

“回了馬蹄湖,替我轉告其他的兄弟,這一生,本侯無法馳騁沙場了,你等便好好跟着小東家罷。”

“侯爺放心!”

徐牧心底微微感動,明白袁陶是在幫他安撫人心。

“小東家,隨我入屋吧。”

徐牧抱了拳,跟在袁陶後面,走入了正堂。

那位定北侯李如成,自顧自坐在位置上,壓根兒不管客套之禮,只在徐牧走入的時候,又擡了眼睛,目光有些清冷。

“徐牧,拜見定北侯。”猶豫了下,徐牧還是拱了拱手。

李如成並未應聲,重新轉回了頭,將徐牧晾在當場。

徐牧心底暗罵,遠不知自個在哪裡,得罪了這位定北侯。

“小東家,先入座。”

“謝侯爺。”

袁陶咳了兩聲,堪堪坐下。在旁的顧鷹,已經拿起了燙酒,給三人都斟滿一杯。

“來,天時凍寒,同飲一杯。”袁陶二指托杯,遙遙相敬。

徐牧舉杯同敬,只可惜那位定北侯,依然懶得看他一眼。

將酒飲盡,徐牧心底不喜,他有些猜不透,這一輪袁陶呼他前來,到底所爲何事。

沉默轉了頭,當看見袁陶蒼白的臉色,深陷的眼眶之時,一股不好的預感,驀然間籠罩全身。

早在先前他便聽說,小侯爺袁陶毒入肺腑,可能活不過這一冬了。所以,時日無多的小侯爺,很大的可能,是想把他拉入朝堂。

第四百九十五章 狼營第一章 逃難婢妻第五百九十章 董文的後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爭之世第七十四章 重義莽夫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三十六章 瓢把頭洪棟第二十七章 山匪立威第五百章 易兵甲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李逍遙舵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歸途的江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點將撫民第四百零二章 藏拙二十三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一百三十七章 販若牛羊第四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築沙城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五百四十二章 圍攻廬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邊關舊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跟我回邊關,打狄狗!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五百八十章 春魚的故事第六百零五章 但我蜀人之志,並不懼死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四十六章 困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東家,切莫只做個看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司虎,你慘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四百一十章 天公之妒,狀元之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逐客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四十章 借沙之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敬茶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三百五十二章 推恩之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出陽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飛火槍第三十七章 退匪第二百九十章 “老子無錯”第三百三十一章 生死存亡之際第四百零八章 伐虎蠻第二百七十七章 黑甲與白甲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大兒,獨一份第二百三十三章 請主公入蜀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伏殺輜重隊第二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十九章 富貴李府第一百一十章 未知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死的小名將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鶴翼第五十七章 驚弓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二百三十七章 免死鐵券第二百五十章 八千斷頭軍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報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五百六十一章 廬城之前第一百四十六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六百二十一章 袁安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狄谷蠡王,已被徐長弓射殺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報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蜀州四大郡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外三州的傳聞第一百九十八章 時無英雄,我等便是英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逃無可逃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海棠已經反了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一百八十六章 奴願意赴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虎蠻潰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入山尋匪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十七章 良善之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餘當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六百零五章 但我蜀人之志,並不懼死第五十二章 我大紀望州,失陷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斬三張(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連弩威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要再來,踏碎草原的王庭第四百九十二章 登岸暮雲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子白衣勝雪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官堂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二百四十九章 徐牧徐將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蜀辭第三百八十六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零六章 剪開濁世九重天第四百六十一章 三十州,總舵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討賊檄文第四百三十五章 入內城的燕州王第四十章 傲嬌小書生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四百一十八章 採鐵左郎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獸鎧青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左汗王拓跋照第一百五十七章 雨夜行軍
第四百九十五章 狼營第一章 逃難婢妻第五百九十章 董文的後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爭之世第七十四章 重義莽夫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三十六章 瓢把頭洪棟第二十七章 山匪立威第五百章 易兵甲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李逍遙舵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歸途的江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點將撫民第四百零二章 藏拙二十三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一百三十七章 販若牛羊第四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築沙城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五百四十二章 圍攻廬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邊關舊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跟我回邊關,打狄狗!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五百八十章 春魚的故事第六百零五章 但我蜀人之志,並不懼死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四十六章 困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東家,切莫只做個看客第五百一十七章 司虎,你慘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四百一十章 天公之妒,狀元之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逐客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四十章 借沙之勢第三百二十四章 敬茶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三百五十二章 推恩之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出陽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飛火槍第三十七章 退匪第二百九十章 “老子無錯”第三百三十一章 生死存亡之際第四百零八章 伐虎蠻第二百七十七章 黑甲與白甲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大兒,獨一份第二百三十三章 請主公入蜀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伏殺輜重隊第二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十九章 富貴李府第一百一十章 未知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死的小名將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鶴翼第五十七章 驚弓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二百三十七章 免死鐵券第二百五十章 八千斷頭軍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報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五百六十一章 廬城之前第一百四十六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六百二十一章 袁安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狄谷蠡王,已被徐長弓射殺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報國第三百五十七章 蜀州四大郡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外三州的傳聞第一百九十八章 時無英雄,我等便是英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逃無可逃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海棠已經反了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一百八十六章 奴願意赴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虎蠻潰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入山尋匪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十七章 良善之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餘當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六百零五章 但我蜀人之志,並不懼死第五十二章 我大紀望州,失陷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斬三張(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連弩威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要再來,踏碎草原的王庭第四百九十二章 登岸暮雲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子白衣勝雪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官堂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二百四十九章 徐牧徐將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蜀辭第三百八十六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零六章 剪開濁世九重天第四百六十一章 三十州,總舵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討賊檄文第四百三十五章 入內城的燕州王第四十章 傲嬌小書生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四百一十八章 採鐵左郎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獸鎧青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左汗王拓跋照第一百五十七章 雨夜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