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方濡稱帝

和上官述的會面,由於諸葛瘸的出現,無疑,讓整件事情,一下變得發展順利。

但並非是說,這事情便算成功了。

不過,爹多了還是有好處的……

“上官堂主說了,回去之後,他會想辦法挑選良才,再讓主公甄選。另外,先前支援俠兒義軍的糧草輜重,也會轉到蜀州這邊。”李逍遙在旁,說的有板有眼。

實打實地說,這一次上官述這些人入蜀,雖然是說開了。但不管怎樣,總歸需要一個磨合的時間。

而李逍遙,更類似於中間人一般。

當然,徐牧也有信心,要不了多久,他會和這幫俠兒的上層,徹底合爲一軍,走上正軌。

便如賈周所言,不管是廟堂,或者是江湖,在這場亂世之中,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衝突。

“逍遙,你長大了。”徐牧伸出手,撫了撫李逍遙的腦殼子。自小跟着李知秋,隨着成長,舉止投足之間,李逍遙隱約有了李知秋的風采。

……

桂月中旬,離着秋收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

田壟之上,處處可見滿臉喜慶的百姓,在等待秋收的同時,偶爾會聚在一起,喝着酒釀,暢談高歌。

“主公,不若猜猜,這一輪的秋收,我蜀中天府,會有幾倉稻米?”賈周笑道。

民以食爲天,不管是養民還是養士,糧食都是重中之重。先前的時候,千瘡百孔的蜀州,因爲糧草的問題,很多的時候,都處於被動的局面。

“文龍,我猜的話,至少五百倉。”

爲了這些蜀中稻米,徐牧可謂費盡了心思。

“主公猜五百倉,那我便猜一千倉以上。主公的性子,當真是謹慎無比。”

“若非是這份謹慎的性子,我早已經屍骨無存了。”徐牧聲音無奈。

離着秋收還有些時日,扶着賈週上了馬車,兩人往成都王宮的方向而去。剛回到王宮,徐牧便又收到了一個消息。

一個極其震撼的消息。

“萊州人方濡,攻克煙州,合二州之地,欲要稱帝建國,號大景,開元恩興,定都於萊州濟秋,所率領的布衆,合二十萬人。”

這個消息,讓原本尚在秋收喜悅的徐牧,一時間皺起了眉頭。在旁邊的賈周,不外如是。

原先徐牧還想着,常大爺最好別稱帝。現在倒好,這位同樣起於微末的萊州人方濡,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朝稱帝。

不過想想也是,實打實地說,方濡是底層政權出身,一樣不受世家門閥所喜。當然,方濡的路子,和蜀州並不同。

“主公,他太心急了。”賈周嘆了口氣。

“如此一來,要不了多久,會有很多柄矛頭,都會對準萊州。雖然說有二十萬人,但大多連制式器甲都沒有,如何擋得住。”

徐牧點頭。

方濡所倚仗的,無非是一幫爲了活下去的底層百姓。終歸到底,還是缺乏能謀劃大局的人。

“滄州那邊,可有任何動作?”

孫勳想了想,“主公,還未見到。倒是有很多的外州王,已經發出討賊檄文了。這個大景朝,已經很遭恨。”

討賊檄文這種東西,不管打不打,但只要你發出去,便算贏了一份名聲。

賈周先前就有了預言,萊州人方濡,最多兩年之內,便會滅亡……毒鶚之言,當要成真了。

……

萊州,濟秋城。

急風之下,一位披着五爪金龍袍的九尺大漢,即便是修過了鬍鬚,但整張臉龐,依然顯得粗獷無比。

在諸多將軍謀士的簇擁和歡呼之下,他邁起了金龍履,步子很沉,一步一步地走上鹿臺。

“大景朝!”

“大景開元!”

原本的幾個落魄老書生,搖身一變,變成了萊州的前几席幕僚。這次的稱帝,便是他們聯名上書。

早在先前的時候,也已經昭告天下。

方濡立在風中,止不住地仰頭大笑。笑聲裡,滿是狂喜的意味。

古往今來,登基爲皇,是天下間最大的榮光。

而他方濡,終於做到了。

當然,他也明白。在滄州那邊,還有一個皇朝,尚還沒有滅亡。但那又如何,他執掌二十萬的大軍,遲早有一日,會馬踏滄州,滅掉大紀。

而他的大景,終歸成爲天下間的正統。

“大景開、開元!”方濡激動的聲音,瞬間響徹了鹿臺周圍。五爪金龍袍迎風飛舞,約莫是趕製得太快,算不得精工,那頭在龍袍上的金龍,在急風之中,仿若失了神采,歪歪扭扭成了長蟲一般。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傻子。”

這是司馬修的評價。

“同樣是起於微末,對比一下,徐布衣有點可怕了。”

“軍師,討賊檄文也發出去了。左師仁那邊,欲要聯合天下盟軍,一起討逆方濡。”

“天下仁名,他也只會做這種事了。主公放心,沒什麼人去的。”

董文猶豫了番,“軍師,我的意思是說,左師仁此人,能不能拉攏?譬如說,讓他調轉矛頭,一起對付布衣賊。”

司馬修冷靜搖頭,“意義不大,主要需要明白,涼地三州,最爲擅長的不是水站,而是馬戰。遠交近攻,並非是主公要考慮的事情。與其這樣,倒不如想其他的辦法,挑動江南諸州的亂戰。”

“蜀州,暮雲州,滄州,以及左師仁那邊。乍看之下,戰事已經無了。但實際上,只需要一個契機,便會陷入混戰。”

“軍師,什麼樣的契機?”

“我還在想……我總覺得,蜀州有個能人,一直在防着我。”

“那位跛子軍師,已經被布衣賊,調派去了暮雲州駐守,毒鶚又死了,還能有誰?”董文臉色不解。

“我也不知……但感覺便是如此。主公,關於那個大景朝,涼州按兵不動。另外,在涼州和蜀州的緩衝地,不妨多派出騎營,牽制狼族小將。”

司馬修頓了頓,臉龐上露出一絲瘋狂。

“不瞞主公,先前餘當王作亂,我特地看了許久,玉門關外的地圖,想到了一件事情。有無可能,從關外尋一條路,迂迴到蜀州之內。”

“若有,蜀州必遭滅頂之災。”

董文猶豫了下,“軍師,若有這種路,早該有人動了。就算是有,長途跋涉,加上翻山越嶺的,一萬大軍過去,估摸着剩下不到三千人。”

“主公,我尚在思量。”

司馬修平靜地回了一句,重新坐正身子。

第四百五十九章 神醫入蜀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老抱劍入滄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涼人敗退第二十四章 苦命丫鬟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一髒,便要有人去掃第五百九十六章 莽夫之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援老卒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五百五十九章 兩個“老友”第一百九十章 徵北將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餘當第三百三十二章 盾船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三百四十章 兵臨襄江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五百一十九章 先爲不可勝第四百七十四章 陵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人不知歸期第六十三章 敢近了一寸,我殺人不眨眼第六十二章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夜白頭第一百四十章 血與劍的友誼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公無眼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長陽第四百零五章 合山鎮四屋先生陳家橋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參知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城牆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宰輔第九十八章 治水銀第三百三十五章 浮山第十七章 良善之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第三百一十一章 鷹靨衛第十八章 好姑娘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橋第八十四章 不勝人間一場醉第四百六十三章 “三十州俠兒聚義”第四百四十一章 背刺第五百八十四章 恭順者昌,跳梁者亡第八十五章 江山霧籠煙雨搖,十年一劍斬皇朝第三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熒夜珠第三百八十八章 恭送上將軍第四百零六章 剪開濁世九重天第三十五章 莊子外的狼羣第五百一十九章 先爲不可勝第二百八十章 北狄第一智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販若牛羊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品布衣第一百零一章 故人來訪第五百一十九章 先爲不可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外三州的傳聞第一百一十六章 邊關郵師第五百零四章 我兒孟霍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一百四十九章 誰敢言,我等只是大紀匹夫!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海棠已經反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定北侯李府,今夜要見血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參知第四百三十六章 燕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鶚沒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常少爺,我要入蜀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破匪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我兒袁衝,是時候了第六百三十章 陛下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別動老子的軍功!第二百七十五章 萬人成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要再來,踏碎草原的王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夫人發月俸啦!第五百四十三章 司馬敬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生死存亡之際第三百四十五章 信號乍現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公無眼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入廬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拒馬的卻月陣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鄉的村人第二十五章 世道不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平國的援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一百零二章 遙遠的小校尉第二百五十八章 斬奸相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品布衣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姓侯袁陶第二十七章 山匪立威第八十五章 江山霧籠煙雨搖,十年一劍斬皇朝第四百五十三章 斬三張(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晁義逞英豪第五百三十六章 覆沙洗甲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國都長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背刺第一百四十七章 跟我回邊關,打狄狗!第五百三十八章 敵強,我則更強
第四百五十九章 神醫入蜀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老抱劍入滄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涼人敗退第二十四章 苦命丫鬟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一髒,便要有人去掃第五百九十六章 莽夫之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援老卒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五百五十九章 兩個“老友”第一百九十章 徵北將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餘當第三百三十二章 盾船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三百四十章 兵臨襄江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五百一十九章 先爲不可勝第四百七十四章 陵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人不知歸期第六十三章 敢近了一寸,我殺人不眨眼第六十二章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夜白頭第一百四十章 血與劍的友誼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公無眼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長陽第四百零五章 合山鎮四屋先生陳家橋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參知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城牆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宰輔第九十八章 治水銀第三百三十五章 浮山第十七章 良善之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第三百一十一章 鷹靨衛第十八章 好姑娘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橋第八十四章 不勝人間一場醉第四百六十三章 “三十州俠兒聚義”第四百四十一章 背刺第五百八十四章 恭順者昌,跳梁者亡第八十五章 江山霧籠煙雨搖,十年一劍斬皇朝第三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熒夜珠第三百八十八章 恭送上將軍第四百零六章 剪開濁世九重天第三十五章 莊子外的狼羣第五百一十九章 先爲不可勝第二百八十章 北狄第一智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販若牛羊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品布衣第一百零一章 故人來訪第五百一十九章 先爲不可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外三州的傳聞第一百一十六章 邊關郵師第五百零四章 我兒孟霍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一百四十九章 誰敢言,我等只是大紀匹夫!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海棠已經反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定北侯李府,今夜要見血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參知第四百三十六章 燕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鶚沒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常少爺,我要入蜀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破匪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我兒袁衝,是時候了第六百三十章 陛下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別動老子的軍功!第二百七十五章 萬人成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要再來,踏碎草原的王庭第一百八十九章 夫人發月俸啦!第五百四十三章 司馬敬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生死存亡之際第三百四十五章 信號乍現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公無眼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入廬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拒馬的卻月陣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鄉的村人第二十五章 世道不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平國的援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一百零二章 遙遠的小校尉第二百五十八章 斬奸相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品布衣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姓侯袁陶第二十七章 山匪立威第八十五章 江山霧籠煙雨搖,十年一劍斬皇朝第四百五十三章 斬三張(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晁義逞英豪第五百三十六章 覆沙洗甲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國都長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背刺第一百四十七章 跟我回邊關,打狄狗!第五百三十八章 敵強,我則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