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的話,讓盧奕風和衆人都是一愣,盧大人府中的神獸咬傷了三位大人的腿,是都咬傷了,還是隻咬傷了其中一位。
“仔細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三位大人都受傷了?“
內侍看到帝王要發火,立刻仔細說道:
“回陛下,三位大人的腿都被咬了,是盧府的白狼咬的,全部傷到了小腿。“
“難道盧大人都不管嗎?盧大人可有來?“
內侍有些緊張的看了一眼陛下,可是在對上盧奕風那雙噴火的眼睛時,他嚇得跪在地上怯懦的說道:
“回陛下的話,據說三位大人並沒有進入盧府,只在大門口就被突然冒出的神獸給咬傷了,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見到盧大人的面。“
“混賬!“
“瞧瞧瞧瞧,就連這畜生都看不過眼了,知道那是被派去的走狗,連半點臉面都不給,皇上,難不成你還沒認清自己的錯嗎?此刻就是叫他盧大人又有何用?衆人都知道盧大人爲了退敵,早已三天三夜沒有閤眼,此刻再去叫盧大人,陛下又想做何?“
三皇子這個滾刀肉再次補槍,氣的盧奕風真想將手中的劍給他捅下去。
“盛親王,你可真是大膽!“
“陛下你也彆氣,此刻如果我再不大膽,咱們這大魏國可就沒有希望了,臣今日忠言逆耳,陛下自然覺得這話難聽,可是臣說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是爲我大魏國國作着想,望陛下能夠聽進一二。“
“那麼盛親王你拿來先皇皇杖又是做何?你堵在這紫陽門外煽動百姓,挑釁生事又是做何?忠言逆耳,這話從你盛親王口中說出,可真是諷刺的很!
三皇子被盧奕風這話一頂,當即就氣得臉紅脖子粗的吼道:
“我說的話不是忠言逆耳?那我倒要問問,這裡誰說的話是,難不成這些跟着你一起跑路的人說的話就是忠言逆耳?告訴你們,但凡是和陛下你一起拋棄百姓,跑出京城的人都沒資格說這話,今日就我能說這話!“
“放肆!“
“放肆就放肆,今日我已準備好棺材,即使是死,我也要將這話說出來!要麼,陛下就下罪己詔,要麼就躺着我的血進入這紫陽門!“
三皇子說的是蕩氣迴腸,氣勢洶涌更是引的這四周百姓開始交頭接耳。
盧奕風氣的已經有些說不出話了,大魏朝的皇室宗親已經沒有德高望重的長輩,此刻,唯有這長公主還能說上一二,不過大公主早已經跟隨王環兒的步伐跪在了紫陽門外,所以,此刻看到這劍拔弩張的氣氛,到底開口說道:
“比次皇室的確拋下了京城數萬百姓離開,這是不爭的事實,我等回京也的確愧對百姓,本宮斗膽請三哥讓出一條路,本宮願脫簪素衣,跪入宮門,向先皇贖罪!“
“大魏國還不用一個女人來認錯吧,皇妹你一介女子所做有限,即使父皇知道也不會怪你,你也不用爲有些人擔着,是男人就該做出男人該做的事情,我魏家的臉都被丟盡了。“
“三哥!“
大公主到底不忍心,又喊了一句。
可是三皇子連盧奕風都不在乎,又怎麼會在乎大公主的這幾句懇求?
“陛下,做錯了就是做錯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陛下你的的確確拋棄了萬萬百姓,城外死了三千五百民平民百姓,還有數不清的家庭支離破碎,陛下,你真的錯了,臣懇請陛下下罪己詔!“
三皇子又大聲的高喊了一句,看完以後,他便雙手捧着龍杖,跪在了紫陽門外,這一次,連四周百姓也全部跪了下來口中高喊着,請陛下下罪己詔。
這一次盧奕風真的是進退兩難,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平息這百姓口中親自說出的這番話。
如何平息百姓的怒火,如何如何讓百姓再對他們大魏朝抱有希望,這些都是橫在盧奕風面前的問題。
甚至在某一剎那盧奕風有些怨恨盧玄清的所作所爲,恨盧玄清的多事,如果他沒有救下這京城,或許今日他也不會被人逼迫如此,即使是遠赴北方,有一日從頭再來,也好過今日受到的這份屈辱。
當然不會有人知道盧奕風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衆人只是跪在那裡一遍又一遍的讓盧奕風下罪己詔。
如此騎虎難下,如此丟人至極,可是在百姓面前,在如此多的臣民面前,盧奕風除了妥協更是掀不起半點帝王的威風,因爲他所謂的帝王顏面的確在他們逃離京城的時候已經全數丟盡了。
“十日後,朕會親自招告天下,下罪己詔!“
這算是一種妥協,也算是一種平復。
對百姓的妥協,對百姓心中怨恨的平復。
盧奕風覺得,自己這個帝王做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憋屈,他更是完完全全的明白了當日爲何父皇要,一心除掉盧玄清的心情。
有如此大的一個競爭對手在,即使如玄清沒有那些非分之想,可是此刻在所有百姓心中,他這帝王怕是連盧玄清的十分之一也比不了了。
事件算是得到了平息,三皇子得到了自己要的答案,當然搬開了自己的棺材,放這些人入了宮中。
有人高興,有人躊躇,有人激動,有人面如死灰。
每一個人,心中都裝着不同的事兒,可是,他們都知道,在陛下答應要求下罪己詔以後,一切都已無法回頭。
看是已經平和的表面,底下的波瀾起伏,洶涌澎湃,卻是外人根本就看不到的。
坐在府中的盧玄清聽到這結果後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只是讓他們的人,繼續每日的操練,至於收復之前被柳誠毅吞下的城池,他也沒再過問一分,他想看看盧奕風會怎麼做?算是給盧奕風最後的機會,也是給他自己,下一個決心的機會。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事,第二日早朝,數十位內侍太監浩浩蕩蕩的拿着聖旨到了盧府大門敲鑼打鼓,大張旗鼓地引導所有人目光全部對上盧府後才宣佈:陛下有旨,宣盧玄清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