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身子低些……再低一些!媽的,你們是不是想讓子彈打成篩糠?!……新兵——楊榮國!你是鴨子嗎?屁股撅那麼高幹什麼?信不信老子一槍給你屁股上鑽兩個眼?給我貼着地!快!快匍匐前進!……”午後的烈日下徐永晉手提着一根細長的樹枝,扳着臉瞪着血紅的眼珠朝地上匍匐爬行的戰士高聲咆哮着。手中的棍子不停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帶動一陣風傳出哨音。這裡的緯度與徐永晉家鄉潯陽差不多,可氣溫卻高出太多了。從家書中徐永晉知道潯陽正經歷倒春寒,而這裡,徐永晉現在只穿了一條綠色軍用褲衩,光着膀子站在太陽底下。

在徐永晉身邊的沙地上十名新兵苦着臉,雙手將步槍放在前面,不停地爬行着。在他們身後,沙地上留下一道道用肉體犁出的溝壑。這些加入鐵血青年團沒幾個月的新兵早就在肚子裡將徐永晉列祖列宗問候個遍,只是在老兵面前,這些被挖苦爲新兵蛋子的熱血青年一句牢騷也不敢發。他們這些補充兵剛滿懷熱情坐船到美索不達米亞,希望爲國貢獻自己力量時,接船的軍官就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讓他們在烈日下以立正姿勢扛着步槍、背囊站了一整天,有人受苦不過,發了一句牢騷,馬上監閉就等候着他。前車之鑑,要是不吸取只能自己倒黴。

“徐下士!班長請您過去。”

“知道了!”徐永晉回了一句轉身望着站在自己不遠的樑德忠,走上前拍了拍樑德忠肩膀。“老樑,你暫時幫我訓練這些菜鳥,我到班長那邊去去就回來。”

“你放心好了,我可不會對這些菜鳥放鬆要求。”樑德忠接過徐永晉手中樹枝,在空中揮了幾下,匍匐在地上聽到徐下士被班長叫走,正以爲自己得到解放的新兵見樑德忠上等兵接過樹枝躍躍欲試走了上來,明白自己想要休息的念頭算是徹底絕望了,一個個嘆了口氣,無力地繼續爬行——或者按照他們的話講是蠕動。

自從解圍失敗後,十九旅因爲傷亡過大,從前線撤到庫爾納一線休整。自從十月開始,援軍與大批補充兵員源源不絕自國內乘坐運輸艦、商船、貨輪到達美索不達米亞。作爲在戰鬥中表現極佳的鐵血青年團,在補充兵員到來後自然是優先補充對象。不過三個月時間,三十八團再次成了齊裝滿員團。兵員是滿員了,可三十八團的戰鬥力卻沒有恢復到剛到達美索不達米亞時的水平。前期作戰中超過六成戰鬥減員讓各個戰鬥班裡接受過良好訓練,擁有戰鬥經驗的戰士不是進了醫院,就是進入墳墓,新補充上來的士兵,熱情是有的,可他們卻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如果讓他們這樣上戰場,只能是替土耳其人增加戰報上消滅對手的數字。爲此各個連在接收了補充兵後,迅速開展以老帶新運動,想方設法讓新兵儘快能成爲合格的一名戰士。

在三月到九月半年時間的戰鬥中,三十八團戰士傷亡大,士官和軍官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大批損失的士官要依靠國內補充顯然不大現實,於是有豐富戰鬥經驗的老兵在經過極短時間一段訓練後,紛紛成爲新的士官,帶領那些新兵投入訓練中。徐永晉參軍雖然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在三十八團,他們五連因爲總是處在最危險地帶,這種條件下能活下來,經驗自然比其他人更豐富,於是徐永晉自嘲自己是乘坐飛機升到了下士位置。

在美索不達米亞呆了有一年時間,徐永晉膚色也顯得有些粗糙黝黑了。作爲一名“老兵”,他對這些從國內運過來的新兵總覺得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這樣的感覺並非徐永晉一人有,整個遠征軍活下來的那些老兵都有這種感覺。

新兵們的熱情自然是讓徐永晉再佩服也沒有了。如果你問他們到這裡幹什麼來了,他們會給你一個標準答案:他們來是爲了解救受苦受難的阿拉伯人民,消滅邪惡的同盟國,讓世界恢復和平;他們來是爲了繼承中國軍隊光榮傳統,要爲無敵的中國軍隊續寫新的輝煌一章做出自己的貢獻……不管問哪一個新兵,從他們嘴裡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說的都很自信,彷彿理所當然如此。

到美索不達米亞是爲了解救受苦受難阿拉伯人民,消滅邪惡的同盟國嗎?大錯特錯!到這裡來就是爲了打仗來的!戰爭面前,作戰雙方彼此都是邪惡的,寶貴的生命被一個流彈奪走,或者被一發炮彈還原成零件,這就是戰爭能帶給你們的東西!打了半年仗,徐永晉相信在戰場上用不着考慮什麼正不正義,你只要考慮殺死敵人,保存自己就夠了,要是考慮太多,只能讓自己成爲墳墓裡的一堆爛肉。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多的讓人數也數不過來,與他同時走進軍營的戰友現在剩下的屈指可數,這讓徐永晉覺得自己每在這裡多活一天,都是上蒼慷慨賜給自己的運氣,如果哪天運氣不再,他也會和埋在地下的那些戰友同樣命運。

並不能說老兵喪失了理想,不再相信他們是被壓迫民族的解放者、保護神,只是戰爭實在太殘酷了,早上大家還說說笑笑在一口鍋裡盛飯吃,到了晚上,鍋還是早上那口鍋,人卻已經少了幾個。被子彈、炮彈打中,當場陣亡雖然國內父母親友會爲傷心絕望,可對自己來說也算一了百了,反正眼睛一閉,什麼也不知道了,眼不見心不煩。戰士們最害怕的是被子彈、炮彈打的缺胳膊少腿,或者瞎了雙眼,或者全身癱瘓,真要這樣,就是救過來了,送回家鄉成了榮譽軍人,下半輩子算是隻能生活在黑暗中了,那可是生不如死!嚴酷的現實讓老兵們不再願意高呼什麼口號,激情洋溢期盼着戰鬥來臨了。他們只是靜靜等待上級下達命令,迎接自己的宿命。

看着心比天高的新兵,老兵對他們嗤之以鼻。連最基礎的隱蔽都不瞭解,居然說自己要成爲英雄。成爲英雄嗎?世界上死了的英雄比活着的英雄多太多了,要是讓他們這些只會喊口號的菜鳥上戰場,成爲英雄概率還真不小——直着腰衝進機槍火網中,想活着出來只能是做夢。

最讓老兵看不慣的是分配到十九旅三十八團新兵,能加入軍隊樣板部隊,讓那些年輕的新兵自豪不已,老兵告戒他們,進入這種部隊,發生不幸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其他部隊,包括故障不斷的戰車部隊,可新兵的說辭是爲了部隊榮譽,爲了解放被奴役民族,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捨棄,還害怕什麼?冠冕堂皇的回答噎着老兵說不上話來,看着那些眼睛長到頭頂的新兵,其他部隊老兵將三十八團的稱號“鐵血青年團”改成了“鐵血白癡團”,顧名思義,這話是挖苦三十八團裡面充斥了一羣光有熱情,卻沒頭腦的白癡。世間原本好的名號大家不常聽到,若是取個不好聽的,倒是流傳起來飛快,沒多少時間,美索不達米亞這裡所有的中國軍人都知道並且稱呼三十八團是“鐵血白癡團”。在說到這個名稱時候,還要加一聲不肖的冷嗤。遠征軍總部雖然知道這種稱號實在太難聽,等於自己貶低自己。可屢禁不止下,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隨便他們叫去了——總不能將這些大不敬的老兵都遣送回國吧?要是這樣倒是趁了他們心願了。

徐永晉就在衆人口中的“鐵血白癡團”裡面,他自然不願意自己給人白癡白癡的叫喚。爲了讓事實說話,只有將這些新兵訓練成可以不眨眼殺死麪前敵人,同時又不懼怕自己被敵人殺死一條路可走。徐永晉將自己在國內訓練營接收的訓練原樣照搬到了庫爾納,同時又加進來自己在戰場上取得的一些經驗,表情和語氣完全學習被後送到國內的連長。徐永晉只有一個信念,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要是不嚴格要求他們,只能是對他們生命不負責任,而戰場上這些戰士能少付出犧牲,自己活命的機會也大了許多,畢竟消滅一個敵人,就減少了一份威脅自己生命的可能。

很遺憾,和國內訓練營徐永晉他們不能體會連長一片苦心一樣,這些受訓的新兵也不感激徐下士爲了他們性命負責,對他們的嚴格要求。他們只知道這個惡魔般的下士只知道唬下臉扯着嗓子訓斥自己,整天要求他們重複那些枯燥乏味的動作,不是頂着毒辣的太陽全副武裝十公里急行軍,就是身子完全貼在滾燙的沙子上,好象蛇一樣朝各方挪移,磨破自己雪白嬌嫩的肌膚。其他團新兵早就實彈射擊打的震天響,玩的不想再玩了,而徐閻王手下受訓這些新兵連步槍射擊動作要領都不知道,更不用提進行什麼實彈射擊了。問下士什麼時候好射擊,這個下士總是說當兵的還怕沒槍打不成?用不着着急,以後總要打靶的。都快要半年了,這麼長時間這些新兵還沒等到下士所說的“以後”,看來這個“以後”還真是遙遙無期了。

新兵們也知道不讓他們進行射擊訓練的命令並非徐下士所能決定,這是三十八團團部下達的命令,至於三十八團,據說團部是吸取了他們所在的五連貢獻出的“先進經驗”。而五連能有這麼個經驗給團部借鑑,這完全是那些時刻想整新兵的老兵所爲,也就是徐永晉他們這些比自己早當兵一年的三十八團“老人”。所以轉了半天,最後的不滿還是落在了徐永晉頭上。

訓練不賣命,這是徐永晉這樣擔任訓練新兵的下士所極爲不滿的地方,爲此徐永晉曾經對他們咆哮說是因爲新兵的無能,鐵血青年團纔會被人家稱爲鐵血白癡團,要想洗刷這個不名譽的稱號,只有努力完成自己下達給他們各項訓練指標,這樣以後的戰爭中他們活命的機會才更大,消滅敵人的能力也更高了。聲嘶力竭的咆哮對這些新兵並沒有太大用場,新兵認爲其他部隊如此稱呼三十八團,這完全是因爲妒忌,自己完全沒必要因爲別人妒忌而生氣。於是最後徐永晉只能用樹枝來威脅新兵了,誰要是偷懶,他手中的樹枝會狠狠落在偷懶士兵屁股上,至於軍隊禁止打罵,這條紀律早被徐永晉拋之腦後,而軍官爲了部隊儘快恢復戰鬥力,對下面進行體罰也睜隻眼閉隻眼,只當作什麼也沒看到,新兵在幾次投訴無效後,只能乖乖服從徐永晉命令了。

“呆着不動幹什麼?!快給我爬!先到終點無賞,後到終點要罰,晚一秒鐘打手心一下,快給爬!”樑德忠舉着樹枝走上去,見那些新兵聽到班長找下士了,一個個偷懶放慢了爬行速度,揮起樹枝兜着新兵屁股打了過去,嘴裡惡狠狠地威脅着。樑德忠剛到美索不達米亞時,因爲錯過了國內半年的訓練,當時王連長特意要求各班班長對這些新來的戰士嚴格要求,要讓他們補上在國內沒有上過的那堂課。於是美索不達米亞最熱的夏天讓樑德忠他們那批人給趕上了,當時樑德忠被班長訓的簡直有自殺的想法,管孔敬恭暗地裡稱之爲孔扒皮——孔班長總說要是不快一點,要扒了樑德忠的皮,而樑德忠不過短短三天訓練,身上真脫了一層皮,這個班長不是孔扒皮又是什麼?現在嚴格的訓練已經離樑德忠遠去了,作爲有戰鬥經驗的上等兵,他也加入到訓練那些新兵的行列中。不久前地獄般的經歷還歷歷在目,現在自己也有過一把折磨別人的權力,要是不將它發揚光大,自己豈不是很虧?而且嚴格要求他們也沒什麼不好,這是爲了增強他們戰鬥力,讓他們在戰場上生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說,對他們的折磨實際上是爲了這些新兵好,這些菜鳥應該在給家裡寫信時,讓他們的父母雙親給自己立塊長生牌供奉起來。

對新兵來說如果徐永晉是閻王,那麼樑德忠就是厲鬼了,還是最可惡的那一個。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長時間的苦訓讓新兵們連哭喪着臉是怎樣表現出來的都忘記了,在比徐永晉還兇的樑德忠拳打腳踢下,新兵們咬緊牙關死死堅持着,拼了老命朝前爬行。

“報告!……班長您找我?”徐永晉一溜小跑來到河岸邊,他的班長馬永敏上士正光着膀子躺在兩棵椰棗樹繫着的吊牀上,拿片椰棗樹葉子遮着眼睛。吊牀一晃一晃,馬班長享受着習習江風輕拂着****在外的肌膚。說馬班長現在正在庫爾納經歷一場戰爭,倒不如說他在享受旅遊。

徐永晉很羨慕他的班長懂得享受生活,就是在戰爭短暫的間歇期班長也能將自己的日子安排的多姿多彩。可班長的遐意卻是建立在自己埋頭苦幹上的,班長可以當甩手掌櫃,負責新兵訓練的徐永晉卻不能,徐永晉現在真有些懷戀當兵的日子,如果自己現在是上等兵,而不是下士,那現在自己也可以在執勤完畢後,找塊涼快的地方躺下來休息休息。

“來了?”聽到徐永晉報告聲,馬班長將遮在自己臉上的樹葉摘了下來,從吊牀上支起了頭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徐永晉。“隨便找個涼快的地方坐吧。”

徐永晉答應一聲,擦了把臉上汗水,在吊牀旁邊左小腿在右小腿後交叉,迅速坐下,兩手放在膝蓋上,上身自然挺着筆直,眼睛盯着班長那長的有些變態的臉龐。馬永敏從吊牀上坐了起來,右手做梳子裝在自己粗短的頭髮上撓了撓,一臉輕鬆地跳下走到徐永晉身邊,陪着他坐在樹陰下。椰棗樹寬大的樹葉遮住很大一片地方,帶着水氣的江風拂過,在這炎炎地區,讓人覺得十分舒服。

馬永敏是去年十二月底升爲陸軍三十八團第二營五連三排一班上士班長的,半年的戰鬥讓三十八團軍官、士官損失很大,基層部隊缺員能依靠內部挖潛自然最好,從其他地方調人過來,還有一個熟悉環境的過程,而內部挖潛,這個過程可以忽略,或者儘量減短。作爲三十八團這個全軍有名的部隊,團領導接收新兵是願意的,至於軍官和士官,他們可不想讓外人來攙和,有這種想法三十八團中很多下級軍官、士官提拔很快,不然馬永敏這個下士也沒有出頭之日,而徐永晉也不可能在一年多時間裡從新兵變成下士了。馬永敏能當上班長,他的*身份也是上級看中他的一個原因,作爲虔誠的*,馬永敏多多少少會說一些阿拉伯語,這要在國內,會說外語是會讓那些對中華文明極端自豪的中國人(如高明輝)笑話的,可在美索不達米亞,能否和這裡人溝通卻關係到部隊是否在這裡立足,擁有語言優勢的馬永敏在上級那邊自然成了無價之寶。

馬永敏坐在地上,仰面輕快的吐出一口長氣,側臉看着徐永晉,有一會兒時間不說話,徐永晉給班長盯着心裡發毛,眼睛總想躲避開班長視線,完全是靠一股毅力纔沒將目光遊移開,只是雖然沒移開,看着班長的目光中還是顯露出一絲彷徨。見徐永晉被自己的目光震懾住,馬永敏開口平淡地問道:“下士,現在新兵訓練如何了?……坐下吧,大家都是自己人,用不着站起來。”見徐永晉欲站來以標準姿態回答問題,馬永敏擺了擺手。

徐永晉必恭必敬回答道:“報告班長,現在這些新兵三公里武裝越野跑速度已經達到十五分鐘內可以完成,體能方面應付戰爭的需要應該沒社麼問題。匍匐穿越封鎖線也基本達到要求,在隊列方面,再也不會發生同手同腳前進這種笑話了。我認爲可以讓他們進入下一階段訓練,讓他們掌握射擊要領,熟悉武器分解,不知班長認爲如何?”

這些新兵有幾個剛到美索不達米亞時,口號喊的震天響,一走隊列居然左腳朝前,他的左手也跟了上去,走起來怎麼看怎麼像只呆頭鵝,這也是鐵血青年團被外人稱呼爲鐵血白癡團的一個原因。這麼長時間訓練下來,口號雖然因爲勞累喊的不再那麼響了,畢竟這些雖然來到戰地,卻沒有參加戰鬥的新兵還不知道戰爭的可怕殘忍之處,聲音小了他們還再喊。至於走隊列,早已改了那種讓人一看就想捧腹大笑的姿態,這個馬班長他原本是知道的,今天既然對新兵不聞不問的班長突然有了興趣,徐永晉還是再次將這事情提了出來。

被人家叫成白癡誰也不舒服,徐永晉就耿耿於懷,他是千方百計想要摘掉這個可惱的外號。

馬永敏輕鬆地笑道:“這事你看着辦,如果你覺得可以讓他們操槍了,那就帶他們上靶場去好了。我這人民主的很,不干涉你的工作。不過要記住,既然上了靶場,就不要心疼子彈,練的越多,上了戰場才能打的越準。總不成讓他們到戰壕裡再提高射擊技能吧?”

“這個我理會得。”徐永晉點頭稱是。

隨着後勤部部長撤換,後勤補給全面由海軍接手,遠征軍的彈藥再也不用發愁了,每天法奧、烏姆卡斯爾那邊的港口都有運載着人員和物資的運輸艦進港,源源不斷的物資駱駝拉汽車運朝各個補給倉庫運去。遠征軍兵力在迅速增長同時,武器彈藥也足夠這些害怕傷亡大與害怕浪費金錢的軍人們揮霍的了。不過海軍後勤部門接手遠征軍後勤補給,這在第十師、外籍兵團第一軍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敬。而是讓這些陸軍對海軍的不滿加深了。很簡單,大家都會對比,當遠征軍開始登陸作戰時,海軍一再叫窮說是運輸艦、護航軍艦數量不足,海軍無法全部保證陸軍需求,陸軍不是造了不少運輸艦嗎?他必須充分發揮自己遠洋投送力量。

在戰爭前陸軍是訂購了三十艘三千噸級的運輸艦,可有船了並非等於陸軍就有了自己的兵力、物資投送能力,這些運輸艦是需要人開的,印度洋雖然沒有大股同盟國海軍活動,幾艘騷擾艦在中國印度洋艦隊追剿下,逃的逃沉的沉,可只要有一艘騷擾艦存在,沒有護航兵力保護的運輸艦萬一遭遇騷擾艦,那還不成了人家戰利品?這種險是任何一個理智的軍隊上層領導所不願意冒,只有自信心膨脹到自認爲三千噸運輸艦可以與戰列艦抗衡的軍事白癡纔會考慮冒這種險。

招收海員,好的海員早就被海軍在戰爭爆發前搜刮一空了,給陸軍留下來的都是些沒有遠洋航行經歷光有熱情沒有能力的熱血青年,陸軍並不缺這種血熱得發燙的人員,想要的是具有豐富航海經驗老手,於是在招收海員上陸軍初戰不利。

好不容易勉強拼湊成船隊了,海軍撥出來的護航軍艦又遠遠不能滿足陸軍需要,到最後陸軍只能和正苦熬着的英國人協商,要求他們派出部分海軍給予陸軍幫助。英國人的艦隊現在正滿大西洋追着德國破襲艦隊瘋跑,德國人軍艦航速是慢那麼一點點,航程也比英國軍艦短那麼一截,可厚實的裝甲,良好的防護設計讓英國人見識到什麼叫打不沉的軍艦,爲了圍剿一艘德國戰列巡洋艦,英國人就要動用兩艘或者三艘戰列巡洋艦,甚至動用戰列艦分隊,這纔可以,一對一?英國軍人有這個勇氣,卻不想在自己付出犧牲後,敵人軍艦還好端端耀武揚威在大洋之上。於是除了必要的海峽艦隊、北海艦隊外,英國主力軍艦都跑到大西洋尋找該死的德國佬去了。這也是英國人爲何自己想進攻美索不達米亞,卻最終放棄這個想法的原因。以前是英國人低頭,當海軍兵分兩路,甚至三路時,陸軍的運輸船隊沒了什麼幫手,這下輪到中國陸軍低頭了,如果不是埃及遭受壓力太大,英國人很有可能會對中國在東南亞的卑鄙行爲投桃報李的。只是英國海軍在印度洋畢竟沒有什麼實力,對中國陸軍所給予的幫助也少的讓人聽了心酸。

多方制約,再加上遠征軍後勤部自己不爭氣,補給方面出現問題再所難免。克泰齊豐戰敗後,遠征軍上上下下撤了好大一批將領,連“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威猛老將;解放戰爭中長沙、九江、渡江等歷次戰役參加者、指揮者;軍旅生涯中榮立無數戰功,從未失敗過的天才將軍”(報紙上又臭又長的稱號。)高上將也因爲身體問題歸國療養了(有人說高上將是因爲戰敗加之親屬腐敗被撤職查辦了,可消息權威的官方報紙上卻說高上將是因爲年紀偏大,不適應中東地區惡劣的氣候,加之日夜操勞,爲了軍隊勝利竭心盡意,最終操勞過度病倒了,與傳言中所謂遠征軍打了敗仗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官方報紙總是準確性更大一些,所以這裡採用後一種說法。)。

高上將離開美索不達米亞後,遠征軍總司令由洪葵元上將擔任。與七十來歲的高明輝相比,不到七十的洪葵元自然屬於年輕可爲了,只是洪葵元以前一直在外交部工作,主要負責與美國之間關係,一九零二年後,依靠他父親威望(洪仁玕,第一、二、三屆參議會議長,第四屆國家主席),再加上自己能力,當上了外交部部長。多年外交生涯讓洪葵元在處理問題方面十分圓滑,當戰爭爆發後,作爲戰略家後代的洪葵元,他也很想表現一下自己在軍事方面才能,於是高上將前腳離開美索不達米亞,洪葵元馬上取得上將軍銜,後腳就當上遠征軍總司令。同時國內還任命海軍印度洋艦隊司令程壁光中將,空軍美索不達米亞派遣軍軍長周墉城中將爲遠征軍副司令員。

洪葵元歷史是不錯的,可他畢竟沒有部隊經歷,作爲文官轉行當名軍人,雖然同樣是陸軍上將,他的資力自然無法與高上將相比。在這裡的遠征軍陸軍算是名聲掃地,海軍和空軍在遠征軍中地位卻一時突然暴長。而洪上將上臺後,他每天工作就是與海軍和空軍在遠征軍的兩個副司令加上外籍兵團的楊艾中中將交杯換盞打成一片。至於到下面連隊做鼓動,這個外交家上將好象並不瞭解,這麼多時間了,他連軍隊驕傲三十八團也沒來過。對這樣一名上將代表陸軍擔任遠征軍總司令,陸軍上下總覺得沒有高上將擔任總司令時,那種沉穩感。高上將說“我是來就是要帶領你們打勝仗!”,軍方上下真的相信在高上將帶領下自己會打勝仗。洪上將到了這裡後從來都沒說過這樣的話,他就是說,那種軟綿綿的話也無法讓這些軍人相信他所說是真的。

對如此安排,陸軍上下多少總覺得不是滋味,只是二十旅損失後,陸軍的底氣一時沒那麼足,現在還能安排一名陸軍上將擔任遠征軍總司令,陸軍已經很滿足了。而且洪葵元擔任遠征軍總司令後,與海軍程中將酒沒白喝,海軍陸戰隊、外籍兵團第一軍第三師加入到遠征軍戰鬥序列中,陸軍總資格最老的第二師、模範軍也在國內集結完畢,等候踏上征途,遠征軍的實力在半年內不光很快得到恢復,同時還大大加強了。有了足夠兵力,遠征軍取得中東戰爭勝利的把握大大加強——這種自信心再不是還沒出發就覺得自己出徵不過是一場旅遊那種盲目樂觀了,而是建立在遠征軍兵力增加後,對雙方實力準確的判斷才得出來的。

當面土耳其軍隊雖然也有增強,可他的部隊恢復實在太慢,或許土耳其軍方認爲中國軍隊在遭遇慘敗後,短期內無法發動進攻了,土耳其第三、第六兩個集團軍在半年內兵力才從五萬恢復到十萬,遠未達到鼎盛時期實力。而遠征軍方面,不包括正在運送過來部隊,陸軍、外籍兵團、海軍陸戰隊合起來已經到達美索不達米亞的兵力就超過了十萬,同時侯賽因王子指揮的兩萬阿拉伯騎兵還在戰略上與遠征軍協同作戰。空軍、海軍、炮兵,這些技術兵種遠征軍zhan有了絕對優勢。遠征軍總部再次爆發出強烈的求勝yu望,急欲雪恥牢牢佔據這些軍人心頭。

馬永敏站起來,走到吊牀邊,彎腰撿起地上的揹包。嘴裡唸叨着:“讓他們儘快掌握各項戰鬥技能吧,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又要開始進攻了。”

徐永晉看着馬永敏側影心頭一跳,既然還在戰地,參加戰鬥是必然的,只是半年的平靜後,讓徐永晉以爲戰爭已經離自己很遠了,一想到炮火紛飛,亮晃晃的刺刀逼到鼻子尖,徐永晉就有些發憷了。“怎麼,很快又要開始進攻了嗎?”

“是啊……也許很快就要進攻了,難道丟了一個旅你不覺得很沒面子嗎?這臉自然是需要找回來的。”馬永敏撿起揹包,走到徐永晉跟前。“連裡已經交代了,從現在開始全連進入全面戰備,時刻等待上級命令,給你留下來的時間不多了。”

“若是這樣我等下就帶他們到靶場去,班長您跟排裡說一聲,給我們配發訓練用彈藥吧,一個好射手可全是用彈殼堆積出來的。”

“這個我自然理會得,你放心好了。”馬永敏點點頭,從揹包中掏出一封揉得皺皺巴巴的信件遞到徐永晉面前,淡淡道:“這是你給家裡寄的信吧?”

徐永晉接過信件,掃了眼上面寫的字,擡起頭疑惑地看着馬永敏。信是徐永晉在半年前寫給家裡的,他不明白這信怎麼轉了一圈落在了馬永敏手裡。見馬永敏低着頭又從揹包中掏出厚厚一疊信件,遞到了自己手裡,隨手一翻,這些信件都是從去年九月份開始自己寫給家裡的信,徐永晉這才明白難怪母親來信總說自己什麼消息也沒有,原來信件都給馬永敏扣下了。

見徐永晉眼裡簡直要噴出火來,馬永敏無辜地聳聳肩。“別這樣看着我,我並沒有私自扣下兄弟們信件,這是在國內的軍方郵件檢查局扣下的。繞了一圈後,總部下發到團裡,團又給了連,最後跑到我這裡來了。”

徐永晉將這些信件緊緊捏在手中,憤然問道:“幹嘛扣留我的信件?通信自由是寫進憲法的公民基本權利,這是侵犯我權利的犯罪行爲!爲什麼要扣留?!我又不是罪犯,就是罪犯要扣留信件也必須經過法院批准,難道我們軍人就是軟柿子,可以任人隨意捏弄嗎?!”

“別這麼生氣,你先看看信裡都寫了些什麼。”馬永敏拍了拍徐永晉肩膀,示意他安靜下來。

徐永晉不領情,甩了下肩膀憤怒地說道:“還能有什麼?我的信裡又沒有說謊污衊政府!”

“不錯,正因爲你說了真話,所以纔要被扣留。”馬永敏說話的語調有了些玩世不恭的味道。徐永晉一時愣住了,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諄諄告誡自己要說真話辦實事,爲人要誠實,他不明白怎麼現在說真話也有問題了。“永晉,你的信我看了,你當然沒有散佈失敗頹廢情緒,對我們的正義事業也沒有提出什麼問題,可以說,這方面你是嚴格遵守了國內出發前關於和家裡通信紀律的。只是在你的信中卻提到了克泰齊豐,並且說了我軍付出重大傷亡。你不是文盲,報紙上的字你總認識吧?我看你就經常看報,應該對那些戰事報導並不陌生,你給我說說看,從去年九月開始,有哪家報社刊登過克泰齊豐?有什麼報紙說過我們一個旅丟到了那裡?……沒有,一家也沒有!可是你再看看你的信,這些信件中有哪一封沒說這事情的?”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我沒有說謊,也沒有刻意誇大,這有什麼問題?!”

“唉……你和我較什麼真?難道你還不明白嗎?對遠征軍在這裡的失利,國內是一點消息也不知道,你的信這麼寄過去了,給你父母一看,他們不什麼都瞭解了?如果你父母再說出去,一傳十,十傳百,這可惡的克泰齊豐還有誰不瞭解?在取得勝利之前,如果國內發覺損失如此之大,有什麼民變,你能承擔這個責任嗎?”

“原來如此,爲了某些官老爺位子,報喜不報憂,那些戰死的弟兄就當他們還活着,被俘的戰友就當他們不存在,這裡什麼事也沒發生?!”徐永晉覺得眼前金星亂冒,簡直要吐血了。

馬永敏默然了,過了一會兒才艱難地說道:“小聲點,別讓別人聽見了,若是傳到軍法處,有得你苦頭吃!……你又不是沒有文化,剛剛纔到這裡什麼事情也不知道。難道你還不明白嗎?這場該死的戰爭是國內那些各財團爲了自己利益出發才發動的,決定出徵美索不達米亞並非軍方單獨就能做出決定,這牽扯到財團、議會、軍隊各方各面,如果失敗,哪怕是小小的挫折傳回國內,讓公民有了什麼想法,大家都不好看,而且軍方並非沒有對這場失敗一點作爲也沒有,傳言高上將是因爲克泰齊豐戰敗才離開了這裡,當然,這只是傳言,真實情況誰知道呢?……唉,怎麼說呢?你可以說自己哪位兄弟爲了解放事業需要,戰死在異國他鄉,但你不能說哪支軍隊不存在了。傳出去這不是打他們臉嗎?總部也知道你說的是事實,所以對這些信被郵件檢查局退回來並沒想要如何處分你,只是讓我這個當班長的告戒你一下,有些東西能不說,還是不說比較好。”

“哼,紙能抱住火嗎?去年年底不是有一批人員回國療養了,這些事情難道他們就不會說?”

馬永敏責備道:“你是豬腦袋啊?能療養的都是總部挑來挑去揀出來的,在歸國之前肯定也要告訴他們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關於戰爭的事情應該怎樣說,如果說的不好,自己會得到什麼處分。他們回國後都送到各家療養院接受封閉管理,而且還有監察院那些吃飽飯沒事幹的探員整天圍在他們周圍,誰那麼大能耐將這裡的真相說出去?”

馬永敏並不知道雖然部隊紀律很嚴,可那些療養人員中,還真有人發生例外,離開了療養院四處走動,空軍的杜申利和張浩天就是這個例外。只是這倆人在到潯陽後四處看風景還來不及,杜申利又要追小姑娘,關於這裡的事情並沒有說出去。

“明白了,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爲了所謂的穩定,大家掩耳盜鈴就當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哈,所謂的穩定應該是官老爺屁股底下位子穩定吧?媽的,當個小兵命還真賤。”徐永晉對參軍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如果早知道是這樣,他說什麼也不會離開家嚷嚷着要當兵。“班長,你爲什麼要參軍?而且到現在還期盼馬上要開始的戰鬥?”

“我嗎?家鄉窮啊,在家鄉臉朝黃土背朝天,幹上一年到了年底還吃不上幾個白麪窩窩頭,在部隊裡至少吃飯是可以保證的,而且除了上好的白麪就是大米,在家鄉每天只有小米粥可以喝,而且上面還不能浮起米粒來。對我們這些甘肅人來說,至少部隊每天在吃飯上面跟我們在家過年一樣。你們參軍是爲了解救被奴役民族這份信念,而我們那邊人蔘軍完全是因爲參軍能保證吃上飯,如果在部隊有出息了,能當上軍官,自己下半輩子有保障不說,連老婆孩子也跟着享福了。”

“哦?不會吧?你們家鄉到現在還吃不飽飯?都解放這麼多年了,這事情怎麼可能發生?”馬永敏以前從來沒和徐永晉談起過家鄉的事情,徐永晉只知道馬永敏是甘肅武威人,他的爺爺、父親都參加了軍隊,爺爺還戰死在新疆。到了馬永敏這一輩兄弟五人中三人蔘加了軍隊,徐永晉很好奇一家怎麼可能當兵這麼多,難道馬家當兵當上癮了不成?只是以前問馬永敏這問題,他總是不肯回答,今天徐永晉才知道馬永敏會當兵並非是對部隊有多大感情在裡面。

馬永敏自嘲地笑笑。“所以說你還嫩着呢!你以爲全中國都和你家鄉一樣富裕不成?窮的地方還多着呢!打仗嘛,出現傷亡是難免的,可要是不打仗,我這個沒什麼文化的人最多當到上士算是到頂了,可戰爭年代只要我還活着,什麼事情都難說的緊。你看,不過半年時間我不是從下士升到上士了?下面一場戰鬥要是表現好,說不定就成少尉了!”

“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徐永晉想問,卻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問別人“你要死了怎麼辦”這是很失禮的。不過馬永敏還是從徐永晉眼神中看出了他想問的疑問。

“咱這種人文化沒有,只有一身死力氣,若是回家種地,整天看着黃土藍天,人都要淡出鳥來了,這種日子過的實在沒什麼意思。人嘛總想着能活的更好一些,打仗危險是危險,可和好處比起來,這點危險對我這種人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大不了一死而已,若是死了,以後也用不着再窮下去了。提着腦袋上戰場,死了就死了,下來摸摸腦袋發覺還在,就當爹孃又生了我一回。”

馬永敏對這些東西不肯多說,只是就是他說出來這些已經讓徐永晉夠震驚的了,馬永敏說的很平淡,徐永晉卻發覺國內遠不如他所相象的如此完美,不然也不會存在這種爲了生計提着腦袋討生活的人存在了。在貧窮面前,就連死神也要望而卻步。

“說這麼多幹嘛?總之我告訴你,你現在已經是郵件檢查局裡面那些人重點監視對象了,以後寫信還是多注意一點,別寫的讓人家挑出毛病來纔好。至於憲法規定的通信自由,鬼啊!什麼自由?這根本是騙三歲小孩的。別忘了你現在是名軍人,軍人與普通公民並不一樣,部隊在給你優厚待遇同時,你的一些基本權利也是受到限制的,別總拿着憲法說事,明白了嗎?”

徐永晉垂頭喪氣道:“明白了,和報紙統一口徑,人家怎麼吹,咱就怎麼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日子得過且過就成。”

馬永敏輕輕拍了拍徐永晉肩膀,微笑着說道:“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好了,這些信件我算是交給你了,不過奉勸你還是儘快將它們燒了爲好。”

徐永晉點點頭,看着馬班長道:“我可以走了嗎?”

“去吧,那些新兵還等候你的訓練呢!別爲了這點小事耽擱部隊訓練。你現在已經是名下士了,也許下一場戰役結束後,你就是上士班長了!誰知道呢?反正只要一打仗,升上去的機會一大把,就看你懂不懂得抓住了。”馬永敏不知是鼓勵徐永晉,還是替自己鼓勁。

徐永晉收拾好班長遞給他的那些信件,敬過禮後轉身邁開大步離開了河邊,朝自己帳篷走去。既然班長建議他趁早燒了,他現在就要完成班長下達的這個命令。沒多少時間,在徐永晉的帳篷那邊竄起一股黑煙,黑色煙霧隨着席捲而過的江風左右搖擺,扶搖直上。

***公元一九一五年三月十八日,農曆乙卯年二月三日,星期四。

海軍陸戰隊希納菲亞戰車集羣基地。

烈日下,遠方沙丘後面升起一片淡黃色沙塵,漸漸的,耳邊傳來低沉的馬達轟鳴聲,沙塵越來越大,鋪天蓋地朝希納菲亞基地席捲過來。在沙塵中幾輛戰車身影若隱若顯。

“不錯,不過兩個小時就回來了,陸戰隊戰車跑的就是比陸軍要快。”程明海掏出懷錶,看了眼時間對站在身邊舉着望遠鏡觀察着沙塵方向的中校軍官說道。

中校放下望遠鏡,扭頭看着程明海露出了笑容。“哪裡,這都是在顧問您幫助下才達到的,若是半年前,我們這些小夥子還真不知道應該如何保持戰鬥隊列。”恭維完了,中校再次眯縫起眼睛看着遠方隆隆行駛過來的戰車。“不知道有多少戰車回來了?”

在希納菲亞陸戰隊戰車集羣基地駐紮了六個戰車連:四個貂式中型戰車連,兩個貂II式中型戰車連。整個集羣擁有各型戰車(不包括封存在倉庫的補充戰車)九十輛,佔了中國在美索不達米亞遠征軍所有戰車的三分之一。當然,和陸軍重達三十五噸的龐然大物比起來,這些戰車就顯得嬌小多了。擔任希納菲亞基地戰車集羣指揮官的就是現在站在程明海身邊的馮少華中校。

作爲海軍轉行搞戰車的馮少華中校,他並不比程明海到陸戰隊戰車集羣提早了多少時間,一直和驅逐艦打交道的馮少華在程明海到達戰車集羣當顧問前,面對這些戰車很是撓頭不已。原本馮少華以爲所謂戰車,就是將軍艦移植到陸地上來,自己只要按照海軍指揮軍艦經驗帶這些戰車就可以了,可一到戰車集羣,馮少華髮現自己面對的和他所想象的完全是兩碼事,軍艦上有無線電臺、探照燈、旗語可以用來進行艦與艦之間的溝通,而這些戰車卻沒有這些,進入漆黑一片的戰車裡,要是想和其他戰車聯絡,你必須派人鑽出去跑到那些戰車跟前,用敲擊裝甲,或者扯着嗓子對探身在外面的戰車車長大聲吆喝才成(軍艦與軍艦之間可無法派人進行溝通)。

雖然馮少華沒有參加過陸戰,可他還是能想象密集的炮彈轟擊下,如果派人一輛輛通知戰車應該瞄準哪一個目標,何時進行攻擊,下來聯絡的戰車兵在失去裝甲保護下,生存可能是極低的。可電臺太大,小小的戰車內空間有限,無法容納笨重的無線電臺。而且電報要翻譯過來需要時間,等明白了,黃花菜都涼了!海上戰鬥一打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通信緩慢還不成爲太大問題,陸地交戰,戰機稍縱既失,豈能容你慢慢翻譯?探照燈、旗語安裝在戰車上既不現實,同時又存在和無線電臺同樣的問題。看着戰車有些頭大的馮少華很是後悔自己會鬼迷心竅,離開驅逐艦跑到戰車集羣當什麼指揮官。

馮少華在戰車面前感覺自己才疏學淺,爲此他跑到上司面前,狠狠訴了一回苦。海軍也明白和陸軍比較起來,自己的戰車部隊畢竟新成立沒多少時間,經驗方面十分欠缺,於是黃少將才有遠征軍總部一行,給馮少華帶來了程明海。程明海到海軍聯絡處時,馮少華得到信息馬上屁顛屁顛帶領幾名手下趕到了聯絡處,將還沒安頓下來的程明海“綁架”回戰車集羣基地。

馮少華很明白自己在如何指揮戰車方面知識遠遠不如程明海,雖然自己是中校,而程明海不過是少校,可他還是很尊重這個陸軍派來支援自己的顧問。

在訓練中,馮少華把一切決定權都交給了程明海,自己只是當一名虛心的學生,站在一旁看着程少校是如何安排的,並且當了一名傳令兵,將顧問的意見轉變成命令傳達下去。當然,馮少華能如此大方這也是因爲程明海不過是陸軍派來的顧問,而非調到陸戰隊戰車集羣,他對馮少華在戰車集羣地位並不能構成威脅,當戰車集羣擁有戰鬥力後,程明海還會調回陸軍,這裡一切都要由馮少華說了算。明白這一點,馮少華自然很願意當學生了。

程明海到了陸戰隊的戰車集羣心情也是相當不錯,他又能和自己心愛的戰車在一起了,雖然這些戰車和東北虎式重型戰車相比實在是小得像極了“水老鼠的甲克蟲”。

由於軍種之間彼此競爭的關係,關於戰車,陸軍對海軍陸戰隊一直是保密的,但是無孔不入的海軍很早就得到了陸軍戰車的設計資料(這也要感謝那些見錢眼開的承包商,在將戰車設計資料偷賣給外國同時,對很感興趣的海軍,他們也是見錢就賣。),在最初對陸軍龐大的無懸掛菱形戰車就不感興趣,實際上,陸戰隊希望有一種快速,大行程而重量較輕的戰車,尤其是具有兩棲能力的輕戰車。幾乎與陸軍同時,海軍陸戰隊就組織了“陸地戰艇委員會”對戰車進行研究,一九一零年初陸戰隊設計定型了一九一零型兩棲輕戰車,命名爲“海狸”,該車首次使用了三角彈簧懸掛(據說該懸掛的產生受到了地阱炮起倒機構的啓發)和三百六十度旋轉的機槍塔,對一九一零型戰車的實驗表明,該懸掛對於提高戰車舒適度,速度和越野能力具有極大的意義,三百六十度旋轉的機槍塔則賦予戰車極好的射界和火力機動能力,一九一零型戰車的設計時速達到了陸軍熊貓式或東北虎式戰車時速的四倍,實際最大時速甚至接近五倍,但是由於履帶強度問題,實用中一般不允許開到這樣的時速。同時在試驗中海軍陸戰隊也發現,一九一零型兩棲輕戰車儘管擁有極高的機動性,但是也有很多問題,兩棲能力嚴重限制了該戰車加裝重型火力和加強防護,儘管海軍設法在該車裝甲上使用了戰艦裝甲上應用的表面硬化技術,但是防護仍然不盡人意,所以在一九一零型戰車還在研製的時候,海軍就已經開始着手設計沒有兩棲能力的中戰車,在一九一二年定型了一九一二型中戰車,一九一二型中戰車採用了一九一零型輕戰車的大量成果,由於不需要兩棲能力,該車的防護和火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並且模仿戰艦指揮塔首次在炮塔上安裝了有一定防護和觀察能力的車長指揮塔,並在指揮塔上安裝槍架,由於該車傳統系統佈置的緣故,該車首上裝甲不得不安排成V型傾斜結構,這一安排在防護上帶來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當一九一零型和一九一二型戰車第一次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的時候,遠征軍中大多數陸軍這才頭一回看到海軍陸戰隊設計的戰車,見識了東北虎式重型戰車得威猛,再看看低矮單薄的陸戰隊戰車,於是這種戰車被陸軍譏諷爲“水老鼠的甲克蟲”。

不管怎麼說,程明海算是又和他心愛的戰車處在一起了,陸戰隊的戰車小是小,火力也沒有東北虎那麼猛烈,但是一九一二型(貂式)戰車的快速機動性讓程明海喜上眉梢。

在到海軍陸戰隊戰車集羣前,程明海雖然離開了陸軍戰車營將近半年了,可他的遭遇讓營裡面官兵十分同情,只是在壓力下面大家只能默默不語。克泰齊豐戰役後,高上將自己被上下壓力搞的焦頭爛額,連帶着高德申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雖然高德申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勇猛直前,可他對誘人的勳章還是想都不要想了,只要沒有處分,他就可以上香叩頭——參加戰鬥的戰車營官兵百分之八十陣亡,十二輛戰車只有一輛撤下陣地,要是追究部隊損失如此之大的責任,高德申想逃都逃不掉。戰役結束後,大家彼此忙着推卸責任,這時候也沒什麼人對被冷落在一旁的程明海再感興趣了,戰車營倖存下來的將士這纔可以光明正大和程明海來往。

www ¸тт kΛn ¸Сo

從自己老部隊那邊,程明海瞭解到東北虎式重型戰車在戰場上被擊毀,主要並非是重型野炮,而是由土耳其軍隊裝備的二十五毫米小型野炮完成的,這是低射界,易於構築工事,有射擊屏障的火炮比重型野炮具有更好的穿透效果。

在國內時程明海他們就用各種口徑彈頭做過實驗,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彈頭穿透裝甲的能力取決於彈頭能量,即其重量和速度的平方已經某種程度上彈頭穿孔大小的乘積。因爲體積越大的彈頭需要在裝甲上形成更大的穿孔,所以它遇到的阻力也就更大。所以一枚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高速彈頭比一枚具有同樣能量但體積更大重量更重的慢速彈頭具有更好穿透效果。只是要想使彈頭達到較高速度,必須有一個又長又重的身管,同時要有能夠承受產生速度的zha藥所形成的後坐力的炮架。很顯然,土耳其擁有的這種二十五毫米小型野炮就擁有那些特性。

二十五毫米火炮能擊毀東北虎式重型戰車,它也同樣可以擊毀海軍陸戰隊的戰車。只是從繳獲的火炮上看,這種德國製造(土耳其自己是無法制造這種高性能火炮的,對土耳其軍隊來說,他所有炮兵都是奧匈帝國和德國所給予他的援助。而德國在俄羅斯戰場上已經遭遇過中國賣給俄羅斯戰車的)能擊毀戰車的二十五毫米野炮重達半噸,這種重的火炮需要卡車或者馬匹來牽引它,機動性雖然比大型火炮要好,可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它需要費勁的機動,並且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投入戰鬥。當陸軍的戰車營進攻土耳其既設陣地,這等於自己找上門去和這種火炮決戰,如果戰車營在遭遇突然打擊,能馬上轉移進攻方向,朝沒有火炮的陣地衝過去,這種火炮想重新堵住戰車進攻方向,顯然不大可能,除非戰車前進道路再次遭遇火炮埋伏。這種二十五毫米野炮可以迅速準確地對暴露的戰車進行射擊,而戰車,哪怕這種火炮沒有修築掩蔽工事,想要對它進行射擊也是極爲困難的。

對付這些火炮形成的威脅,答案只能是要麼加厚裝甲,讓裝甲厚的足以使打過來的炮彈失去作用;要麼依靠機動力繞過火炮正面進攻。東北虎式重型戰車威猛是威猛了,可它的機動性能實在太差,最快時速不過七公里,比走路快不了多少,要想在敵前進行機動,而使敵人沒有充裕時間變更部署,顯然困難大許多。而海軍陸戰隊的貂式戰車,它那最高每小時二十五公里的速度顯然將戰車和火炮對決所有的劣勢轉化過來。

所以程明海在到陸戰隊戰車集羣后,對馮中校提出的戰車作戰第一信條就是機動,機動,還是機動。良好的機動能力是取得作戰勝利取決定意義的因素,作爲當代重騎兵,如果將戰車應用於定點防禦,這隻能是蹩腳的、自求失敗的做法。戰車應用應該是集中,而非分散,沒有集中手頭所有戰車之前,應該絕對避免將戰車一點一點投入到戰鬥中。爲此陸戰隊的戰車集羣必須要在油料得到保障情況下,盡最大能力讓各連協同更加密切些,在進攻中各個戰車要保持戰鬥隊形,必須彼此之間能互相照應……在視察了陸戰隊戰車部隊後,程明海朝馮少華一口氣林林總總說了一大串,什麼戰車三要素,機動、火力、防護,最重是機動,聽着讓馮少華感覺頭疼。

按照程明海的建議,馮少華的戰車集羣很快投入到訓練中,這種訓練不再是停車定點打靶了,在戰場上,對戰車而言,任何目標都是隨機出現的,你不可能事先知道它距離你有多遠,它也不可能在你第一發炮彈打過去後還傻等在那邊等候緊接着飛過來的第二發,你也不能希望自己停下來打出一發炮彈後停在原地上好炮彈繼續發射,而敵人的炮彈不會在這段時間落在自己頭上。爲此程明海認爲打靶是需要的,問題是不能將大好時間都浪費在靶場靜止射擊裡,對戰車兵來說,學會在運動中急停射擊然後繼續開動等待下一次機會顯得更重要。

戰車整天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油料消耗不用多說,機械磨損也不是一般戰車部隊可以承擔的,幸好海軍對自己的戰車部隊當成了寶貝蛋子十分寵愛,在油料、戰車備件上只要部隊需要,海軍就會想方設法滿足他們。不然經過半年訓練,到現在九十輛戰車將不會有幾輛剩下來。就是這樣馮中校也爲程顧問大手大腳的作風驚訝不已,他總擔心自己的部隊還沒上戰場,這點家當就已經被程顧問揮霍一空了。今天見黃龍滾滾,那些參加“遊行”的戰車又開了回來,馮少華自然懷疑一路上又會拋錨幾輛戰車。

“首長,歐陽上校來了。”馮少華正插着腰,迎接回來的戰車,集羣聯絡參謀一路奔跑過來,站在他身邊小聲說道。

“哦?他來幹什麼?怎麼事先也沒通個電話?”馮少華不解地自言自語道。“……請他在會客室稍候片刻,我馬上就到。”

“是!”聯絡參謀敬過禮轉身朝裡面跑了進去。

“程兄,你和我一起去見上校吧。也不知道上校今天過來會有什麼事。”

程明海也不答應一聲,只是低頭整理一下被風吹皺的衣服,拍了拍身上塵土,跟在馮少華身後慢慢朝裡面走去。走了一會兒,程明海開口道:“中校,您說上校今天來是幹什麼來了?”

“我?上校總不會又跑到我們這裡看訓練來吧?這裡他都不知跑了多少趟了,我們那點東西,要我說,他早就看厭了……說是通知我們打點行李準備上戰場?”馮少華有些不肯定地說道。

程明海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上校要是來看訓練,事先他應該先給我們打聲招呼,這麼多日子接觸下來,突擊檢查可不是咱們這位歐陽上校樂意做的。也許上面覺得咱們現在太輕鬆了,想要讓我們活動活動筋骨。如果真是這樣,參加戰鬥的事情自然不能通過電話傳達了。”

“天!咱們戰車到現在還沒完全訓練好呢!”馮少華畢竟沒有參加過陸戰,雖然戰車集羣由程明海負責訓練,現在看起來訓練卓有成效,可一想起要帶領這些沒戰鬥經驗的部隊上戰場,馮少華心裡就有些發憷。

“半年多時間,訓練的也差不多了,應該可以讓他們上去顯示一下自己存在價值。”

給程明海一說,馮少華心裡有些定下來了。看着程明海充滿希望問道:“你有十足把握消滅敵人?”馮少華問完了緊張地看着程明海,見顧問搖了搖頭,馮少華的臉色馬上又黯淡下來。

看着陸戰隊中校一點不掩飾對自己搖頭表現出的失望表情,程明海輕笑兩聲。“呵呵,中校,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說擁有十足把握。練是爲了戰,沒有經過訓練,直接上戰場這是對戰士們不負責任,不過對我們來說,這些戰士畢竟沒有經歷過炮火洗禮,訓練場上的標兵戰場上變成懦夫,這種例子數不勝數。我只能說按照訓練來看,我們滿足了參加戰鬥必備的基本條件,下面就該看戰士們是否英勇,在戰場上能否合理運用訓練場上得到的經驗,同時其他部隊是否能給予我們必要的支持。我想,中校您以前在驅逐艦上訓練也是如此吧?”

馮少華長舒一口氣。程明海的回答等於說通過訓練,他對戰車集羣取得勝利是有把握的,只是因爲戰鬥還沒打響,很多變數並不在程明海掌握中,所以他對自己這種問題必須要慎重回答。也是,戰車集羣不過九十輛戰車,如果想要光靠這些剛離開訓練場的戰車兵就取得戰爭勝利那也太夜郎自大了。作爲海軍艦長轉行幹起了戰車的馮少華還是明白戰爭是綜合力量的較量,在較量中,單純依靠某種兵力是無法取得勝利的。

“走吧,別讓上校久等。”心裡有了底的馮少華搶先朝會客室疾步走去。

和陸軍相比,海軍這個老虎機吃錢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陸軍將士所能想象的程度。一輛東北虎式重型戰車才幾千塊錢?而海軍陸戰隊的貂式戰車價格比東北虎式戰車還要昂貴(這是因爲貂式戰車上安裝了東北虎式戰車所沒有的三角彈簧懸掛,同時貂式戰車裝甲並非陸軍戰車上使用的裝甲鋼,而是在裝甲上使用了戰艦裝甲上應用的表面硬化技術,在同樣厚度裝甲條件下,貂式戰車防護性能比東北虎式戰車要高出一截。好是好,可價錢卻也扶搖直上,讓人詫舌不已了。),海軍的戰列艦、戰列巡洋艦、水機母艦價格均以百萬計算,購買一艘最新戰列艦的費用相當與裝備陸軍兩個師的費用,而海軍總是抱怨自己主力軍艦數量落在英國人後面,落在德國人後面,落在美國人後面,爲了強化海軍實力,能打贏任何一場海戰,海軍就必須擁有更多更強的軍艦……於是大筆金錢源源不斷流進了海軍金庫,在滿足海軍建造各種先進軍艦同時,海軍享受待遇也遠遠超過了陸軍。現在海軍陸戰隊希納菲亞戰車集羣的會客室就顯得比遠征軍總部那裡的還要豪華。

基地裡到處長着青蔥綠草,現在這個季節,在國內江南要是看到青草一點不希奇,江南大地要是什麼草也沒有,這卻是古怪之事。可這裡的基地深處大漠之中,周圍除了黃澄澄的沙子,只有瓦藍的天空。能在沙漠中見到如此大面積青草,自然是令人嘖嘖稱奇之事。仔細看,青草並非長在沙子中,而是生長在佈滿細微小孔的泥土上,這些泥土下面鋪了一層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和泥土之間有一條條細小的管子將水輸送到青草根系所在位置。別看只是讓這些青草維持生命力,這些精巧繁複的工程也只有海軍人員纔有如此雅興,同時具有大量的精力和大筆財力來實施。

基地裡到處都是帳篷,有住人的,有給戰車休息的,同時還有修理故障戰車的大號帳篷。在衆多帳篷之間,一座特大號的帳篷顯得十分顯眼。其他帳篷都是沙漠黃色,惟獨這頂帳篷是潔白色,在帳篷前面還豎起了兩根旗杆,一根掛着國旗,另外一根飄揚着上方三分之二是紅色,下面是白色和藍色的波紋,左上角是一個金黃色鐵錨的海軍旗。這頂潔白的帳篷就是基地會客用的帳篷。馮少華和程明海一路經過之處,在基地裡遇到的戰車保障人員紛紛立正朝倆人行禮,和陸軍行禮不同,海軍敬禮顯得十分西化,也許這和海軍一開始就派人到英國留學,那些留學人員在回國後很快被安置在海軍各個重要部門,以後很快又牢牢把持了海軍權力有很大關係。

基地很大,倆人雖然走的很快,到達會客用的帳篷還是花費了一段時間。帳篷前夯實的空地上停着三輛油漆黑亮顯得很神氣的轎車,轎車旁邊還有一隊看起來有些懶散的阿拉伯駱駝騎兵,幾個戰車集羣參謀人員不時出現在會客帳篷周圍,好奇地看着這些阿拉伯騎兵。

馮少華和程明海見到這些阿拉伯騎兵心裡也有一些意外,倆人都知道經過一番努力,原本在漢志的阿拉伯軍隊轉移到距離希納菲亞百公里的卡爾巴拉,配合遠征軍對土耳其作戰。從過來的參謀那邊倆人知道這些阿拉伯人裝備是中國人供應,補給由中國人保障,連他們的軍費也從遠征軍後勤部支出,爲此,在遠征軍停下來休整時,阿拉伯人對土耳其展開了騷擾戰。作爲陸戰隊戰車基地,希納菲亞距離前線還有一段距離,這些阿拉伯人從來都沒有出現在希納菲亞附近。

“上校,今天是哪陣風把您吹這來了?”門外的哨兵掀開了帳簾,馮少華和程明海從外面走了進去,一進帳篷倆人就看到歐陽鐔上校和一名海軍上尉正陪着幾名阿拉伯人坐在凳子上。

“少華兄,是不是不歡迎我們這些不速之客?”歐陽鐔笑着站起來,迎了上去。

“哪裡,平常請都請不到上校您到這裡來,今天既然來了,怎麼着也要在我們這裡好好吃頓飯才成。這些客人是……”馮少華看着站起來的阿拉伯人。

“吃飯還是免了,你們這總沒有我們那邊飯菜更好……我介紹一下,這位是漢志王國侯賽因王子。”歐陽鐔上校繼續介紹過來的那些外國人,除了侯賽因王子,還有阿齊茲酋長,英國人勞倫斯,馮少華在和他們打招呼同時,頭腦裡突然升起一束明亮的光線,聽到站在面前的是阿拉伯軍隊總司令,他對上校到這裡來的原因心裡有底了。

程明海進帳篷後眼睛耳朵聽着歐陽鐔的介紹,眼睛一直盯着站在歐陽鐔身後的那名上尉,等大家客氣完畢,一一坐下後,程明海突然開口道:“你是……你姓王是嗎?”

那名上尉笑着答道:“程教官果然好記性,我就是****斌。”

“怎麼?你們認識?”歐陽鐔好奇地問道。

“司令,三年前我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那邊組織了軍訓,當時負責軍我們學校軍訓的就是程少校。呵呵,沒想到三年過去了,程少校還記得我姓王。”

程明海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突然見到曾經受過自己軍訓的學生,心情十分高興,爽朗地笑了起來。“自然會記得,你是永晉好朋友嘛!”

見****斌和程明海都很高興,歐陽鐔微笑道:“呵呵,我忘記了,程少校以前在潯陽駐紮過,而你也是潯陽人,我那年還到潯陽招收學員,說起來大家在這裡見面,還真是有緣啊。”

“是啊,如果沒有程教官對我們嚴格要求,恐怕我就是到了軍校,到時候也會堅持不下來,半途而廢。而且程教官不光是我的教官,他同時還是我好朋友的姐夫。程教官,不知永晉現在怎樣了?自從部隊踏上征程後我就和他斷了聯繫,聽說三十八團在前期作戰中傷亡很大,永晉沒什麼事吧?”****斌解釋完了自己和程教官的關係,馬上將問題轉到了徐永晉那邊。

作爲歐陽鐔副官,****斌因爲順利地將侯賽因王子和他的阿拉伯聯軍帶到了卡爾巴拉,同時這些阿拉伯聯軍還表態服從中國遠征軍指揮,****斌算是替海軍立下大功一件。回到總部後****斌馬上受到海軍嘉獎,同時爲了表彰****斌作出的貢獻,他的臨時上尉軍銜也轉變成正式軍銜,現在的****斌是一名真正的海軍上尉了。作爲海軍駐阿拉伯聯軍聯絡員,****斌不過是陪同侯賽因和那些酋長以及英國人勞倫斯上尉到總部呆了半晌工夫,等總部頭頭腦腦接見這些聯軍上層人員後,他又陪同他們回到卡爾巴拉,而歐陽鐔在跑陸戰隊三個戰車集羣基地以外,他還要負責和波斯、阿拉伯、在埃及的英國軍方聯繫,不可能將在美索不達米亞這裡所有與海軍有關示意都告訴自己的副官。****斌只知道海軍黃少將和自己上司從遠征軍裡挖來了一個姓程的戰車專家,讓他擔任陸戰隊戰車顧問,至於這位顧問叫什麼名字,****斌就不曉得了。這也難怪****斌當時沒想到這個程顧問是自己熟人,天下姓程的多着呢!****斌雖然從徐永晉信中知道程明海當了戰車營營長,可他的戰車營在加入遠征軍前,並不屬於陸軍第十師編制序列中(陸軍第十師編制內並沒有戰車營),而是臨時配屬給遠征軍的。等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徐永晉和****斌之間的聯絡又中斷了,所以聽到“戰車專家程顧問”,****斌當時並沒有多想。

“三十八團損失雖然大,永晉他運氣還比較好,就我瞭解,到現在沒出什麼事情。”

歐陽鐔見倆人這麼一接上話,這嘴就要停不下來了,連忙道:“好了,王上尉,既然你和程顧問是老熟人了,我看今天就住在這裡吧,你們好好聊聊。現在我們還是談下正事好了。”

馮少華看了眼程明海,開口問道:“是否讓我們配合侯賽因王子的軍隊進攻土耳其人?”

“正是,我來的目的就是看看你們是否做好戰鬥準備了。”

馮少華和程明海同時站了起來,倆人對視一眼,同聲道:“報告上校,海軍陸戰隊第一戰車集羣已經做好戰鬥準備,隨時可以出發,請首長下達命令!”

第29章 拉塔基亞(二)第47章 最高利益(三)第四十六章 第十一章 第四十四章 第37章 北上途中第六十七章 第五章 第34章 首次入閩第五章 第十四章 第9章 有過無功第四十五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第十二章 第13章 天台戰役金戈鐵馬上架通知第45章 西西里島(一)潛流序章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32章 國泰民安(一)第52章 截狐平川第十三章 第50章 霹靂弦驚(上)第14章 攻克溫州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13章 天台戰役第32章 國泰民安(一)第36章 成功計劃(三)第30章 家的感覺(二)第二章 一第十七章 第6章 二第五十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二十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六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六第31章 南線回來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二章 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三第八章 第28章 上第五十二章 第36章 成功計劃(一)第六章 第26章 功虧一簣第六章 第44章 封侯萬里(二)第九章 第10章 領軍南下第十二章 第47章 最高利益(二)第3章 二第六十六章 第2章 五第二章 諜變第一部分恐懼三第十六章 第3章 加入義軍第二十八章 第十章 第二十章 第三十三章 第九章 第42章 一鞭直渡(一)第42章 一鞭直渡(一)第22章 和平時間第30章 美國之旅第三十八章 第2章 五第53章 空谷清音第二十章 第34章 首次入閩第十三章 第四十章 第44章 封侯萬里(二)第37章 北上途中第32章 國泰民安(二)第33章 空中霸王(三)第7章 洪塘整編第36章 殲滅戰第十三章 諜變第一部分恐懼二第31章 聯絡參謀(一)第五十八章 第50章 霹靂弦驚(下)第四十六章 第28章 下第五十四章 第四十六章 第十八章 第八章 第4章 二第24章 用人失誤
第29章 拉塔基亞(二)第47章 最高利益(三)第四十六章 第十一章 第四十四章 第37章 北上途中第六十七章 第五章 第34章 首次入閩第五章 第十四章 第9章 有過無功第四十五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第十二章 第13章 天台戰役金戈鐵馬上架通知第45章 西西里島(一)潛流序章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32章 國泰民安(一)第52章 截狐平川第十三章 第50章 霹靂弦驚(上)第14章 攻克溫州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13章 天台戰役第32章 國泰民安(一)第36章 成功計劃(三)第30章 家的感覺(二)第二章 一第十七章 第6章 二第五十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二十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六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六第31章 南線回來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二章 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三第八章 第28章 上第五十二章 第36章 成功計劃(一)第六章 第26章 功虧一簣第六章 第44章 封侯萬里(二)第九章 第10章 領軍南下第十二章 第47章 最高利益(二)第3章 二第六十六章 第2章 五第二章 諜變第一部分恐懼三第十六章 第3章 加入義軍第二十八章 第十章 第二十章 第三十三章 第九章 第42章 一鞭直渡(一)第42章 一鞭直渡(一)第22章 和平時間第30章 美國之旅第三十八章 第2章 五第53章 空谷清音第二十章 第34章 首次入閩第十三章 第四十章 第44章 封侯萬里(二)第37章 北上途中第32章 國泰民安(二)第33章 空中霸王(三)第7章 洪塘整編第36章 殲滅戰第十三章 諜變第一部分恐懼二第31章 聯絡參謀(一)第五十八章 第50章 霹靂弦驚(下)第四十六章 第28章 下第五十四章 第四十六章 第十八章 第八章 第4章 二第24章 用人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