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新軍備競賽

新書推薦:

國內經濟崩潰,各國開始構築貿易壁壘,這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幾個戰敗國,僅可以利用的國際市場夾縫被徹底堵死了。無奈之下,這些國家只好與雅曼帝國等幾個國家談判,要求其履行盟國義務,雙方取消關稅,對殖民地進行資源共享。

對於撒爾帝國等幾個國家這種拉着他們一起死的要求,雅曼帝國等幾個擁有殖民地的國家自然是嚴辭拒絕,對此幾個戰敗國代表異常憤怒,他們當即表示本國即刻脫離同盟國集團,並且不再承認當年一戰結束的時候所簽訂的和平條約。

對於幾個國家的脫離,雅曼帝國等幾個國家相當憤怒,但是現在自身難保,哪裡有能力去進行侵略戰爭,如果將幾個國家逼急了,它們都投入到波士頓帝國麾下,那麼波士頓帝國的實力將能夠和中華帝國分庭抗禮,而最爲弱小的同盟國集團就算徹底沒他們什麼事了。

同盟國集團最終沒有追究幾個脫離組織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已經鐵了心要大幹一場了。919年5月7日,撒爾帝國和南特帝國猶如商量好一般,於同一天分別派兵進入了愛爾蘭島和亞眠地區,這已經是公然的撕毀《埃森條約》,不承認戰後格局的行爲了,但是中華帝國和波士頓帝國都沒有發表任何聲明,就像沒有看到一般。

就算他們撕毀了《埃森條約》,也只能短暫的提振國內士氣,對國內的經濟也同樣於事無補,經濟照樣快速滑坡,一年之內各戰敗國經濟都幾乎滑到了谷底,政府已經處於破產的邊緣。

在這次波及甚廣的經濟危機中,中華帝國爲首的北約冷眼旁觀,此時大家才佩服起方睿君的英明來,如果中華帝國也如此跟風,執行量化寬鬆政策,恐怕損失也不會小的。

現在中華帝國大幅拉高關稅,依靠着國內已經超過十五億和盟國多達六億的人口,避免危機的出現。有這股內需的活水,依靠着平穩發展的國內經濟,整個國家沒有受到太大的經濟波動,即使是在其他各國經濟最困難的919年,中華帝國仍然實現了經濟7%的高速增長,而其他盟國的經濟也同樣平穩。

除了北約以外,其他深受經濟危機迫害的國家開始尋求恢復經濟的辦法,許多政府高層開始將解決經濟危機的辦法又轉向了軍工。軍工是在經濟危機中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爲軍工涉及到的工業門類很多,一旦軍工行業由於國家的訂單而繁榮起來,就可以讓國內的鋼鐵、造船等一大批重工業恢復生氣,自然也能夠拉動國內經濟的復甦。

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武器裝備畢竟沒有任何產出,它們唯一的用途就是用來打仗,如果國家購買的武器過多,就會造成維護成本過高,國家經濟就有再次垮臺的危險。到了那個時候,國家唯一擺脫危機的辦法就只剩下戰爭了,上一次的世界大戰就是這麼打起來的。

儘管很清楚危害有多大,但是在上次大戰中戰敗的幾個國家已經顧不得這些了,如果不能拉動經濟增長,不用等到開戰他們的政府就先垮臺了。造武器自然不能造落後的,因此幾個戰敗國開始向中華帝國聯繫,希望能夠買到軍事技術,但是中華帝國則以維護世界和平爲由,給予了嚴詞拒絕。

無奈之下,幾個國家又將目標對準了科技水平僅次與中華帝國的波士頓帝國,爲了拉攏這幾個國家,波士頓帝國很痛快的就答應了要求,他們甚至將現役武器的圖紙大量出售給幾個國家。

有了足夠的軍事技術,撒爾帝國、南特帝國開始瘋狂的擴充軍備,採用兩級渦輪增壓,時速達到每小時七百五十八公里的p51野馬式陸海兩用戰鬥機、採用四發動機的b29遠程轟炸機紛紛開始裝備部隊。

此外由於《羅馬公約》的到期,爲了依靠軍工拉動經濟,各國都沒有了繼續簽署後續條約的想法,大量航空母艦、戰列艦、驅逐艦和潛艇紛紛開工建造。此外還有波士頓陸軍現役的m14半自動步槍、m4型戰車和地獄貓型戰車殲擊車紛紛投入生產。依靠波士頓帝國提供的貸款和大量裝備的建造,國家工業體系被拉動了起來,幾個國家的經濟開始好轉。

就是波士頓帝國也被西大陸的經濟危機波及,他們依靠波元世界貨幣的地位將經濟危機轉嫁的方法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對方更加深重的經濟危機拉下了水,這也是中華帝國之所以不將華元變成世界貨幣的原因。中華帝國的經濟狀況良好,完全可以自成體系,根本無需操控世界經濟,同時也避免了被他國經濟危機波及的危險。

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瘋狂軍備競賽,各國自然非常清楚大量製造軍備的後果,爲了防患於未然,也爲了擺脫國內的經濟窘境,同盟國各國和波士頓帝國都紛紛開始了擴軍行動,軍備競賽的熱潮再次被點燃。

中華帝國沒有擴軍,由於國內良好的經濟氛圍,經濟危機對北約內部並沒有多大損害,而經濟危機出現之前,早有準備的方睿君已經要求北約各國提高關稅了,因此西方國家對剩餘產品的傾銷政策還沒有開始,就被擋在了門外,北約內部受到影響的只有出口的部分了。

對於出口,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華財團,尤其是出口量最大的電子產品,幾乎完全滯銷,但是堤內損失堤外補,儘管各國很快築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但人是需要吃飯的,沒有國家會和糧食過不去,尤其是缺糧的國家,因此糧食是唯一零關稅的產品。電子產品出口不暢卻可以降低售價在國內普及,而其中損失的差價就從對外出售糧食上補回來了。

在這個時候,方睿君一直堅持的平穩經濟政策顯現出了效果,各國經濟崩潰,而北約內部卻相當平靜,僅有的一點經濟波動也無關大局,而方睿君又適時的建議國會在國內大修水利工程,將一些十幾年前修築的老舊工程進行加固和翻修,同時在幾條大河上修建水電站,以解決國內日益緊張的電力供應。

此外中華帝國還加大了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投入,希望可以減小火力發電的規模,降低大氣污染。一邊進行着產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方睿君也沒忘了對軍隊的投入,新裝備開始適量投入現役,當然規模沒有其他國家那麼瘋狂,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也是非常多了。

首先是海軍,由於《羅馬公約》的失效,各國已經無心在簽訂新的條約了,中華帝國也可以開始放開手腳,大肆建造軍艦了,因此在以三艘六萬噸‘將軍’級航母爲主力的三個航母編隊基礎之上,中華帝國開始建造新一代滿載排水量九萬四千噸的新型航空母艦。

中華帝國的航空母艦一向都是用人名命名的,所以纔會出現諸如郡守,總督,將軍這樣的級別,而這次中華帝國的航空母艦則以南明王朝的皇帝名字作爲艦名,所以這型軍艦被稱爲‘南明’級。

‘南明’級航空母艦長三百四十二點三米,寬四十點五米,吃水十一點九米,人員編制三千二百一十五人,艦上安裝了斜角飛行甲板和四部蒸汽彈射器,防空武器有八座八聯裝紅旗1型防空導彈系統和十座二十五毫米口徑六管超高速炮,以及各種先進的搜索警戒雷達和飛機引導雷達。最爲讓人驚訝的是‘南明’級航空母艦採用了剛剛研製成功的兩座金屬氫反應堆作爲動力系統。

金屬氫是個讓人非常陌生的東西,但是早在地球時代這種物質就已經開始研究並有了成果,氫是一種非金屬元素,普通的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構成的,每個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構成一個分子的兩個氫原子平均共享那兩個電子,沒有剩下的電子。

但是在經過了超高壓的壓縮之後,氫原子可以非常緊密地擠在一起,以至每個原子都被相鄰的十幾個原子所包圍。於是,每個氫原子的單個電子,不管原子核有異常強的吸引力,就可能開始從一個相鄰原子滑到另一個相鄰原子。這樣你就會得到金屬氫。

爲了迫使氫這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氫原子必須處在一種近於純粹的狀態中(其他種原子的存在會產生干擾),並且不是在太高的溫溫會使它擴張),氫原子還必須處在巨大的壓力下。

在太陽系中最接近於滿足這些條件的地方是在木星的中心,木星的內部就是由金屬氫所構成的。在地球上通常使用製造超高壓這樣的物理方法來製取金屬氫,但是這樣的金屬氫只能在實驗室中製造,而且結構並不穩定。

第141章 二女迴歸第609章 鏖戰南方次大陸(七)第95章 聯絡關係第575章 一個人的戰爭(三)第252章 尼龍的發明第83章 精靈部落(上)第410章 地中海上的形勢第618章 虎口拔牙(一)第175章 瓦胡事變(四)第328章 奇襲嘉蘭灣第87章 新的鐵甲艦第651章 圍殲第三軍團(三)第735章 愛琴海戰(下)第413章 空襲突尼斯第201章 糧食創造財富第468章 亞歷山大的迴歸(下)第229章 倭國政變第538章 對俄決戰(二)第544章 對俄決戰(八)第534章 經濟危機第42章 蘭芳糖事件(五)第244章 奇計勝敵第507章 教練機體系第258章 着艦飛行第23章 奴隸賣場(上)第232章 佔西王國使者(上)第368章 帝國參戰第307章 潛艇的用途第16章 覲見皇帝第237章 結盟伊斯坦帝國第564章 探險之旅(一)第511章 哈布夫斯堡內戰(三)第380章 潛伏破壞第614章 堅守明斯克(下)第691章 激戰聖迭戈第271章 山莊保衛戰(五)第314章 戰爭擴大第137章 釣蝦島海戰(二)第74章 烏蘭攻防戰(三)第120章 查漏補缺第727章 方睿君的擔心第77章 回京受封第441章 毛奇上將的請求第141章 二女迴歸第180章 波士頓帝國的陰謀(二)第307章 潛艇的用途第532章 金融炒作(上)第673章 恰巴耶夫的逆襲第715章 技術壓制第192章 新大陸對抗(四)第565章 探險之旅(二)第190章 新大陸對抗(二)第524章 小風的坦白(上)第670章 極北大戰(三)第40章 蘭芳糖事件三第692章 人才佈局第46章 海軍元帥第362章 明斯克戰役第415章 完美空戰第285章 囤積戰略物資第526章 小風的坦白(下)第368章 帝國參戰第4章 街頭偶遇第616章 超限戰(上)第243章 鏖戰中大陸(六)第566章 探險之旅(三)第603章 鏖戰南方次大陸(一)第174章 瓦胡事變(三)第92章 偶遇賢才第270章 山莊保衛戰(四)第146章 方家的打算第325章 上鉤的魚第117章 倭國求和第165章 照相機與攝像機第140章 繳械投降第672章 極北大戰(五)第80章 以工代賑第152章 新幾亞國的挑釁第428章 海上碰撞第117章 倭國求和第428章 海上碰撞第411章 冒死偵察(上)第71章 積極準備第166章 王玲的異常第561章 海上軍演(下)第310章 奇襲利物浦(上)第281章 蘭芳內戰(二)第360章 斯坦亞國滅第276章 程家的危機第42章 蘭芳糖事件(五)第352章 亞眠戰役(下)第483章 將計就計(下)第230章 倭國海軍重建第357章 火燒飛機場第489章 銀翹特效藥第102章 首次擴軍第202章 進軍蒙特帝國第653章 圍殲第三軍團(五)第279章 衝動的蓮娜三世第586章 登陸作戰(三)
第141章 二女迴歸第609章 鏖戰南方次大陸(七)第95章 聯絡關係第575章 一個人的戰爭(三)第252章 尼龍的發明第83章 精靈部落(上)第410章 地中海上的形勢第618章 虎口拔牙(一)第175章 瓦胡事變(四)第328章 奇襲嘉蘭灣第87章 新的鐵甲艦第651章 圍殲第三軍團(三)第735章 愛琴海戰(下)第413章 空襲突尼斯第201章 糧食創造財富第468章 亞歷山大的迴歸(下)第229章 倭國政變第538章 對俄決戰(二)第544章 對俄決戰(八)第534章 經濟危機第42章 蘭芳糖事件(五)第244章 奇計勝敵第507章 教練機體系第258章 着艦飛行第23章 奴隸賣場(上)第232章 佔西王國使者(上)第368章 帝國參戰第307章 潛艇的用途第16章 覲見皇帝第237章 結盟伊斯坦帝國第564章 探險之旅(一)第511章 哈布夫斯堡內戰(三)第380章 潛伏破壞第614章 堅守明斯克(下)第691章 激戰聖迭戈第271章 山莊保衛戰(五)第314章 戰爭擴大第137章 釣蝦島海戰(二)第74章 烏蘭攻防戰(三)第120章 查漏補缺第727章 方睿君的擔心第77章 回京受封第441章 毛奇上將的請求第141章 二女迴歸第180章 波士頓帝國的陰謀(二)第307章 潛艇的用途第532章 金融炒作(上)第673章 恰巴耶夫的逆襲第715章 技術壓制第192章 新大陸對抗(四)第565章 探險之旅(二)第190章 新大陸對抗(二)第524章 小風的坦白(上)第670章 極北大戰(三)第40章 蘭芳糖事件三第692章 人才佈局第46章 海軍元帥第362章 明斯克戰役第415章 完美空戰第285章 囤積戰略物資第526章 小風的坦白(下)第368章 帝國參戰第4章 街頭偶遇第616章 超限戰(上)第243章 鏖戰中大陸(六)第566章 探險之旅(三)第603章 鏖戰南方次大陸(一)第174章 瓦胡事變(三)第92章 偶遇賢才第270章 山莊保衛戰(四)第146章 方家的打算第325章 上鉤的魚第117章 倭國求和第165章 照相機與攝像機第140章 繳械投降第672章 極北大戰(五)第80章 以工代賑第152章 新幾亞國的挑釁第428章 海上碰撞第117章 倭國求和第428章 海上碰撞第411章 冒死偵察(上)第71章 積極準備第166章 王玲的異常第561章 海上軍演(下)第310章 奇襲利物浦(上)第281章 蘭芳內戰(二)第360章 斯坦亞國滅第276章 程家的危機第42章 蘭芳糖事件(五)第352章 亞眠戰役(下)第483章 將計就計(下)第230章 倭國海軍重建第357章 火燒飛機場第489章 銀翹特效藥第102章 首次擴軍第202章 進軍蒙特帝國第653章 圍殲第三軍團(五)第279章 衝動的蓮娜三世第586章 登陸作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