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進(中)

徐州地處南直隸、山東、河南三省交界之處,更是傳統意義上的揚州、青州和豫州的交匯之所,是故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清廷由於將絕大多數的資源都投入到新軍的擴編之上,不可能早淮北建立起如明廷在遼東那般的堡壘羣,更別說是棱堡,所以更多的還是打算依靠河流、山勢以及人工溝壑和綠營兵來消磨北伐軍的銳氣,甚至都沒有打算能夠守上多久。

然而,江浙明軍在此前幾年表現出來的驚人戰鬥力配合軍情司的策反攻勢,先鋒部隊自越過淮河以來在淮北地面上便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當地綠營、協防綠營及地方官吏無不聞風而降,如今作爲第一批進入淮北地面的前鋒部隊,金華師和江都師正在大踏步的殺向,不,是走向徐州重鎮。

清廷負責淮北軍務的方面大員,領侍衛內大臣蘇克薩哈出身正白旗,原本是是多爾袞兄弟的手下,後來靠着多爾袞死後的反戈一擊,從而得到了順治的信任,後來更是在順治死後成爲了四大輔政大臣之一,也是唯一一個非兩黃旗出身的輔政大臣。

身在徐州,蘇克薩哈統領淮北近四萬的綠營兵,麾下只有兩千八旗軍,還是滿洲、蒙古、漢軍和高麗這四支八旗混編而成的,平日裡無非是充當監軍和威懾而已,維持地方和作戰的任務還是要靠綠營兵爲之。

江浙明軍越過淮河,各府縣的綠營便紛紛歸降,這等狀況蘇克薩哈並非沒有預料,只是沒有想到會是這般的徹底,彷彿淮北的綠營將領們早已是約定好了那般。

徐州是南直隸的最北端,也是淮北地區的最北端,蘇克薩哈在此掌控全局,原本靠着恩威並施,淮北綠營的衆將也算是被整治的服服帖帖,可是現在看來,全部都是裝的,在這些表演藝術家們的卓越演技面前,他就和一個傻子沒什麼區別。

“納喇大人,浙匪的行進速度實在太快了,剛剛接到消息,他們在昨天已經拿下了宿遷,照着這個速度,用不了幾天就要兵臨徐州城下了。”

作爲副手的固山額真並非與他同樣來自於正白旗,甚至連鑲白旗也不是,但是到了如今的局面,二人絕對稱得上是同病相憐,因爲他們都是清廷留在淮北地區的炮灰,沒有誰能夠例外。

“可恨這些綠營漢狗不肯用命,一個個的望風而降,等新軍殺敗了浙匪,定要叫他們好看。”

話雖如此,可蘇克薩哈卻也知道,他在此地的任務並不僅僅是用來在北伐軍越過淮河後向清廷報警的,而是要設法拖延北伐軍的進攻勢頭,消磨其銳氣,也是爲新軍爭取更多的時間。如今綠營紛紛倒戈相向,他能夠信任的也只有這支八旗軍而已,奈何兵力實在太少,連給江浙明軍前鋒部隊塞牙縫都不夠,想要完成任務實在是難上加難。

“納喇大人,還記得當年朝廷做過的那個最壞的打算嗎,黃河就在邊上,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看那些浙匪還能從黃河上飛過去不成?”

固山額真提及的事情,蘇克薩哈自然記得。當初濟爾哈朗慘敗溧陽,順治曾一度悲觀到了要退回遼東,雖然此事在八旗的聯手之下未能成行,但是南方的威脅巨大,他們也不是沒有計劃過利用一些特殊手段,比如說掘開黃河,以水爲兵來阻攔江浙明軍的攻勢。

但是後來隨着江浙明軍在淮河一線停下了進攻的步伐,而清廷在丟失江南之後對於淮北的糧食也存在着巨大的依賴,此事纔算是作罷,此刻固山額真提及,卻也登時便引起了蘇克薩哈的興趣。

黃河奪泗奪淮,不似後世那般進入山東地界,而是過徐州,入淮安府,匯入淮河之後沿着淮河的河道入海。這般狀況,至今已有近五百年之久,黃河裹挾泥沙,沿岸不斷的加固堤壩,地上河的現象已成,平日裡便是水患連綿,明時國家要在此傾注莫大的精力,若是能夠以水代兵,莫說是拖延時日,弄不好還能借此消滅掉不少江浙明軍。

洪水滔天,那是天地之威,非人力所能抗衡的,明末的時候明軍也並非沒有用此法來對付過農民軍,稱不上是什麼新鮮事。只是從何處着手,如何調派人力,這些東西都是需要細化下來的,尤其是他們手裡並沒有太多的人力資源,想要成事還是須得藉助於綠營之力方能成事。

奈何,綠營不可信,如今已是他們這些八旗軍的共識,蘇克薩哈猶豫再三,也沒有敢去驚動綠營,只得與固山額真進行商討,計劃出動八旗軍到徐州下游去裹挾百姓來開掘堤壩。

說幹就幹,不過未免驚動到綠營,蘇克薩哈與那固山額真還是決定關閉城門前後再行分批從各門出城,每批的數量不過一兩百人,也不至於引起太大的騷動。當然,蘇克薩哈還是要繼續坐鎮徐州城的,省得定海神針沒了,那些徐州綠營和協防的綠營就要鬧着反水了。

依照計劃,城內的八旗軍分批次出城,如分流的溪水般在城南十里處重新匯聚。而綠營兵方面,那些總副參遊的綠營將領們則紛紛被蘇克薩哈傳到行轅開會,開會商討“如何迎戰江浙明軍”的事宜。

顧名思義,開會是蘇克薩哈用以降低那些有心反正的綠營將領對此橫加干涉的可能和時間的。而他也相信,只要把黃河的堤壩掘開個口子,以着陳文的性子,這些綠營將領估計也未必再敢反正過去,只能與滿清算作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蘇克薩哈的計劃順利執行,與此同時,徐州總兵在城內的大營的中軍大帳中,一個去年才進入徐州總兵親兵隊,相貌俊秀得被不少清軍視之爲是徐州總兵養的相公的親信家丁卻詭異的正在此間主持軍議,而更加詭異的卻是,在此受教的軍官們無不是一臉的諂媚,就差跪在這個家丁面前舔鞋底子了。

“各位既然有心反正,追隨監國齊王殿下,日後入了我江浙王師,以前的那些臭毛病就都給戒了。這不是本官在危言聳聽,爾等想必也知道,我江浙王師軍法森嚴,便是監國齊王殿下當年也曾受過鞭笞之刑。軍法、條例,在諸君之上,亦在我陳文之上。當年監國齊王殿下就是這麼說的,這些年也是這麼做的。”

“不過爾等也須明白,只要遵守軍法、條例,你們也不會擔心受到什麼歧視。王師之中,亦有降將出身的將領,雍國公馬信、汾國公胡來覲,下面的侯爵、伯爵乃至是營官、局總不勝枚舉。此番收復徐州,江都師旗下儀真營的營官康時升就是江西降將,如今亦是隨軍北伐。”

家丁站在總兵的座前頤指氣使,下面的綠營軍官們也一個個的支起了耳朵,面上寫滿了受教二字,只盼着家丁能夠多講一些江浙明軍內部的規矩。

聽到此處,上首那個加副將銜管中營遊擊事的軍官拱手一禮,繼而恭恭敬敬的問道:“白將軍的教誨,我等銘記在心。只等王師抵達徐州,咱們把差事交了,就立刻解散家丁親兵隊,到講武學堂去受教。日後也是鞠躬盡瘁,誓死效忠監國齊王殿下,絕不敢有二話。”

江浙明軍的規矩多,這是天下聞名的事情,軍法、條例爲數不少,不過照着這位白將軍所言的那般,只要能夠記住幾個原則,並且能夠遵照原則行事,就干犯不到軍法和條例。

至於降將的身份,江浙明軍的高級武將基本上都是跟着陳文從大蘭山一路殺出來的,但卻也不乏降將,四明山鎮陣斬定海總兵張傑的胡來覲,松江府大敗蘇鬆總兵樑化鳳的馬信,都是降將出身,也沒有受到什麼不公正待遇,與這位軍情司的長官說得沒什麼不同。

這邊表着忠心,一個親兵卻走了進來,湊到家丁耳畔嘟囔了幾句。衆將聽不到說的是什麼,但是看到那家丁面色一變,心中卻也是噔的一跳。

“各位不用害怕,王師照舊在前來徐州的路上。不過嘛,這城裡的韃子不太安分,據說是想要掘開黃河的堤壩來拖延我江浙王師的行程。本官想着,既然各位有心反正,何不在此時立下些功勞出來?”

家丁說罷,掃視一番,衆將聽過了這番話卻無不是臉色煞白。片刻之後,家丁的眉毛皺起,那個中營副將連忙躬身一禮,繼而向家丁解釋起來,同時也打探起了具體的情況。

副將如此,家丁也沒有如何,乾脆將情況一一說來。聽過之後,這些軍官才弄明白,合着這時候蘇克薩哈開會原來就是在提防他們這些綠營武將。只是一聽要直接與八旗軍對敵,卻無不是嚇得戰戰兢兢,連句話都說不出來。

“根據守門的各部報告,韃子分了六批,每批兩百人,分別從各門而出,由那固山額真帶隊。現在城裡頭只有八百個韃子,而且大多是新漢軍和高麗邦子。怎麼,各位既要爲監國齊王殿下效死,連假韃子都不敢殺,此前種種,合着是在欺我白景赫不成?!”

作爲軍情司最老資格的軍官,白景赫經驗豐富已極,對於這些綠營將領,深知道他們的心思如何。此刻厲聲喝問,衆將登時便是汗如雨下,更有甚者則是直接拜倒在地,口稱死罪,但卻並不敢接下白景赫下達的任務。

“一羣軟骨頭的廢物,要是有哪怕一個局的王師在,老子還犯得着用你們這些傢伙不成?”

心中如此,白景赫乾脆也不說話,面上冰寒,整個大帳彷彿都降低了幾度。片刻之後,那個副將嚥了口唾沫,繼而又是一禮,隨即才咬着牙應和道:“白將軍有令,末將絕無二話,只恐我家大帥安危。”

“正是,正是,我等亦是如此,亦是如此。”

衆將找到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紛紛表明了若非顧及身在行轅開會的徐州總兵的安危早就跟着白景赫去殺韃子的態度。衆將如此,白景赫卻也是搖頭一笑,繼而對衆將言道:“爾等以爲,既然蘇克薩哈今天才定下的計策,本官現在就已經得悉了,那麼趙總兵的安全還需要爾等操心嗎?”

聽到這話,衆將猛然想起此事,登時便是一身冷汗。江浙明軍能夠從蘇克薩哈的行轅裡獲知如此機密,軍情司在那裡面不是有潛伏人員,就是策反了什麼人,一旦想到就連蘇克薩哈的行轅裡都有江浙明軍的人,汗水登時便是嘩嘩的往下流淌。

“末將等謹遵白將軍號令。”

徐州本地有綠營不下萬人之衆,光是這府城裡面就有不下四千,其中一半是徐州總兵的直屬部下,剩下的兩千分屬兩個副將,其中的一個也被白景赫策反,滿打滿算,這徐州府城裡蘇克薩哈也就只有八百八旗軍和一千綠營,僅此而已。

這邊行動起來,那邊的會議還沒有結束。蘇克薩哈還在大談新軍的戰鬥力強悍,清廷必然能夠翻盤云云,只是沒過一個時辰,便有守門的兵丁來報,大批的綠營正直奔着行轅而來。

“兵變?”

思慮及此,蘇克薩哈當即便向那一個總兵和兩個副將看去,看到的卻也是三張不可思議的神情,唯獨是其中的恐懼,卻還是讓他心中暗自驚詫。

“來人,保護好這幾位將軍。”

軟禁不需要理由,蘇克薩哈下了命令,便派人去八旗軍的軍營調兵,同時勒令行轅衛隊以及府中包衣奴才謹守門戶,等待援兵。

蘇克薩哈的佈置合情合理,奈何這支綠營也是有心算無心,直接從城上調來了一門佛郎機炮,直接便將行轅大門轟開。

“活捉蘇克薩哈!”

“殺韃子啊!”

大隊的綠營兵衝入行轅,更是分出了一部堵截八旗援兵,城內喊殺聲四起,超過三千綠營兵與八百八旗軍混戰在行轅及其周遭的區域,一時間也是難捨難分,但是等到最後一支綠營趕到,直接對八旗軍大開殺戒,戰況也徹底變作了一邊倒的境地。

“怎麼樣,韃子也是人生爹媽養的,不比爾等多三頭六臂吧。”

“白將軍所言甚是,還是白將軍指揮若定,有王師撐腰,我等也算是再世爲人了。”

蘇克薩哈被俘,城內八旗被一掃而空。白景赫沒有猶豫,乾脆策動了徐州本地的綠營兵,直接出城向城外的八旗軍殺去——不求擊敗,只要干擾他們,讓他們沒機會掘開堤壩即可。

三天後,金華師的先鋒抵達,城外的八旗軍在綠營的騷擾和明軍的攻擊下向山東方向潰逃。徐州的城池交接完畢,金華師和江都師稍作休整,繼續向山東地面進發。而再過了幾天,陳文親率青年近衛師抵達,被一衆徐州綠營武將五花大綁着擡來的蘇克薩哈已經餓得眼冒金星,見到陳文連句話都說不利搜了。

“既然你這麼喜歡黃河,本王就放了你。當然,只要你能從這兒游到對岸就行。”

此言說罷,陳文一揮手,得了命令的徐州綠營武將們便有志一同的吆喝着號子,直接將解了繩索的蘇克薩哈從堤壩上扔了下去。

黃河水滾滾向南,濤聲震天,蘇克薩哈在河上劃過了一道拋物線後便掉進了濁流之中。起初,堤壩上的衆人還能依稀看到蘇克薩哈在河中掙扎,但是沒過一小會兒,那留着金錢鼠尾的掙扎身影漸漸的消失在了這道翻滾的昏黃之中,再也找不見了。

第五十五章 追!(一)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八十四章 鐵面人(上)第六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望(完)第七十九章 贈禮第四十五章 複製(下)第六十二章 秀才造反第五章 暗潮涌動第八十二章 掙扎(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十九章 同牢第六十八章 反應(下)第四十九章 卷平崗(中)第五章 交易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九章 答案(上)第三十八章 期許第十九章 質疑第十七章 偏轉第三十四章 野望(上)第八十八章 重拳(上)第八十章 洋務第十二章 盤纏第五十四章 南塘第六十四章 舊恨(一)第五十一章 首映第九章 答案(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勝券在握(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數(下)第四十章 陽謀第六十一章 變相(下)第四十四章 騎鬥第三十六章 暗度(二)第十章 恆業第九十二章 質變(一)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八十章 軍潰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零七章 對射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上)第一百零二章 如鯁在喉(上)第十八章 使者第三章 腐儒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西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第十六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一章 天崩(一)第五十九章 反思第三十八章 正途第八十三章 驚變第十一章 蘭若寺第十章 殺手鐗第二十六章 啓程第六十七章 國之根本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第三十九章 半渡而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五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情理之中(下)第三十八章 經驗第六十四章 仁勇第六十五章 舊恨(二)第十二章 大捷第八十二章 用兵之道(上)第四十四章 練兵第十六章 摧枯拉朽(中)第三十一章 新酒第六十章 選擇(上)第五十六章 力量第六十二章 疾風(一)第十九章 向西第五十四章 歲末第一章 整飭第十一章 述職第四十章 訴求第五章 成拙第四十一章 根本第四十四章 衡陽!(下)第五十章 卷平崗(下)第三十章 秩序第八章 選擇第四章 七月初四第七十二章 成親第六十四章 仁勇第七十八章 弄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預備第二十二章 死守第二十四章 舟山(五)第十八章 方向第一章 鯨吞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一百章 圍城第二十五章 共鳴第六十一章 盡失其傳第十八章 使者第六十五章 疾風(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二章 缺口
第五十五章 追!(一)第二十二章 魔盒第八十四章 鐵面人(上)第六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望(完)第七十九章 贈禮第四十五章 複製(下)第六十二章 秀才造反第五章 暗潮涌動第八十二章 掙扎(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十九章 同牢第六十八章 反應(下)第四十九章 卷平崗(中)第五章 交易第八十二章 岔路口(下)第九章 答案(上)第三十八章 期許第十九章 質疑第十七章 偏轉第三十四章 野望(上)第八十八章 重拳(上)第八十章 洋務第十二章 盤纏第五十四章 南塘第六十四章 舊恨(一)第五十一章 首映第九章 答案(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勝券在握(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數(下)第四十章 陽謀第六十一章 變相(下)第四十四章 騎鬥第三十六章 暗度(二)第十章 恆業第九十二章 質變(一)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八十章 軍潰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零七章 對射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上)第一百零二章 如鯁在喉(上)第十八章 使者第三章 腐儒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西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第十六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一章 天崩(一)第五十九章 反思第三十八章 正途第八十三章 驚變第十一章 蘭若寺第十章 殺手鐗第二十六章 啓程第六十七章 國之根本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第三十九章 半渡而擊(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五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情理之中(下)第三十八章 經驗第六十四章 仁勇第六十五章 舊恨(二)第十二章 大捷第八十二章 用兵之道(上)第四十四章 練兵第十六章 摧枯拉朽(中)第三十一章 新酒第六十章 選擇(上)第五十六章 力量第六十二章 疾風(一)第十九章 向西第五十四章 歲末第一章 整飭第十一章 述職第四十章 訴求第五章 成拙第四十一章 根本第四十四章 衡陽!(下)第五十章 卷平崗(下)第三十章 秩序第八章 選擇第四章 七月初四第七十二章 成親第六十四章 仁勇第七十八章 弄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預備第二十二章 死守第二十四章 舟山(五)第十八章 方向第一章 鯨吞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一百章 圍城第二十五章 共鳴第六十一章 盡失其傳第十八章 使者第六十五章 疾風(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二章 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