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205.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散玉關終年無雪,冬日樹長青,這詩句是用不上了。”眼前山勢連綿,狀若城郭。永夜看春花在峭壁吐芳,花木鬱茂,山鳥爭鳴。臨淵而視,河谷白浪拍岸捲起千堆雪。而腳下的山路狹窄,永夜奇怪起來。“林都尉,你說陳軍如何能揮軍靠近散玉關?傻了是吧?”

林都尉笑道:“聽聞十八年前陳軍是由山間小道繞行而至,派了五百精兵黑夜攻城,殺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好在王爺正領兵守城,軍心未亂。王爺獨自一人斬殺陳軍八十多人,劍刃都起捲了,才止住陳軍攻勢。而當時,並無此外城。陳軍集結城門樓樓下,火箭齊飛,這城門樓也是後來重新翻修的。”

永夜恍然大悟,古時城外修築甕城形成兩道防線拒敵,甕城城牆比內城矮上兩米左右,門小肚大形狀似甕,敵軍來襲可誘入其中,放下城門後甕中捉鱉而得名。在這裡卻原來是她老爹想出來的法子,雖無甕城之名,實在讓她好生佩服。

當年沒有甕城,僅憑一座城樓與單面城牆拒敵,對方是趁夜突襲,只要打開城門,埋伏在城外的陳軍便可一涌而入,情況確實險急。“當時守關有多少人?”

林都尉嘆了口氣道:“三千人。”

彈丸之地不可能養太多軍士,僅憑地勢險要拒敵。人來得再多,擠不下,更不可能擺開陣式開打,永夜理解。她想,當年的三千人要應付突襲的五百精兵,同時還要抵抗蜂涌而至的陳軍,確實很難。

“當年王爺堅守了兩日,援軍纔到,與陳在此膠着一個多月。這散玉關的花兒都是血澆出來的,聽說士兵的屍,都能堆到城牆那麼高了。”

也正因如此,有人便想擄了她讓端王投降。可是,爲什麼影子卻沒有把她帶到散玉關,而且隱姓埋名藏了五年之久?是影子擄的她還是從別人那裡搶的?這個問題盤旋在永夜心中已經很多年。

影子叔說報恩,難道他下了手,卻又不把自己交出去,就爲的是忠義兩全?永夜望着羣山不語。影子叔已經離開了,十八年前的秘密也許隨他而去,她永遠也不會知道真相。

有時候探尋真相,是會讓人傷心的。暴露在陽光下的真相,不見和心中所想一樣。沒準兒還會更失望。

永夜見山道險峻勒住了馬道:“林都尉,出了這河谷到了清泉鎮就進入陳境,這裡路險,適合設伏。離散玉關遠了不容易引關內官兵救援,可有計策?”

“兵分三路,前軍前行探路,我估計申時末牌可出此河谷,正好紮營。”

“前軍探路!不設後衛,囑二十軍士保護倚紅。”

林宏有些爲難:“這裡連綿百里,山賊衆多,萬一衝陳王壽禮來襲,失了禮怎生是好?”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