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八章 解惑大章

四百三十八章 解惑 大章

枯坐入門,至煉虛爲真。

真氣修成,經地煞天罡,遂龍虎交成,結龍虎玄丹。

金丹凝結,經十九訣要,歷九轉七返,至金丹大成。

所謂金丹大成,即是金丹九轉,內蘊元胎,至此,金丹大道,功成圓滿。

而景葉真人,只在一念之間,自凡塵之中,登臨九霄雲上,成就地仙,並連推二轉,至二轉地仙。

所謂驚世駭俗,莫過於此。

……

按說門中有弟子脫凡入仙,不論放在哪個宗門,都屬幸事,縱然是中州燕地,也當以此而喜。若是根據慣例,景葉成仙之後,此刻已是受召,可以登上古劍寶殿,面見掌教真人及其餘諸脈首座,並定下良辰吉日,舉辦宴席,供靈泉聖酒,美味佳餚,奇藥仙丹,以此慶賀門中更添一位仙家。

而本門其餘長輩及同門,乃至後輩弟子,大多會上門道賀,奉上禮物。

可此刻,心廬附近,俱是空靜。

不敢有人近前打擾。

秦先羽知曉其中緣故。

而景葉自然也知曉,但他並無惱怒之意,只是低聲笑道:“弟子初成金丹,連推二轉,眼下氣息還未穩定,金丹道韻甚妙,可供小師叔感悟。”

金丹之內,以金湯玉液爲本質,以大道韻味凝合,融合自身精氣神,皆與虛實有無之間。金丹不能離體,它本就是體內之物,與精氣神相合,實則到了地仙這一步,外在肉身反倒成了表象,而金丹纔是本體,然而。這金丹一旦離了肉身,便即化作虛無,消散成空,自身精氣神俱遭損傷,道行不存。乃至神智難清。

雖然金丹無法離體,但此刻景葉初成金丹,氣息不定,許多道韻都未沉澱。正是可以感悟的好時機。

景葉知曉,這也是本門掌教及諸脈首座的意思,他未有遲疑,放開限制,不去遮掩。

心廬氣息略微一滯。

若在常人眼裡。或許只覺十分壓迫,沒有看出任何異狀,但秦先羽眼中運起了法力,就見景葉胸腹間有一道光華,呈金燦之色,瑞華耀目,又有九色霞光,實爲仙家異景。

過不多時,即便秦先羽運起了法力在目光中,也只覺那九色霞光漸漸消隱。那金丹璀璨光華逐漸隱去。

到了最終,便已隱在景葉胸腹之間。

金丹凝實,道韻內藏,今後可用以自身感悟,可用以對敵鬥法,然而景葉卻沒有將之展現出來並且供人感悟的掌握操縱之力。

秦先羽從大道金丹之中得到許多感悟,閉目沉思,一時難言。

景葉面帶少許笑容,他知道自己並非只是要給這位小師叔祖感悟大道金丹的道韻,更是要爲他解惑。甚至在許多長輩的眼裡。自己修成地仙與否並不重要,但自己能夠爲小師叔祖解惑,纔是關鍵。景葉天資聰慧,所思所想皆非常人。凡事俱可料定,自然知曉其中深淺,只是身爲中州燕地的弟子,並不覺得如此有何不妥。

只有等到自己爲小師叔祖解惑之後,這一場事情纔算落幕,待到那時。纔會有道童前來召見,往古劍寶劍面見掌教真人及諸脈首座。

過了不知多久,秦先羽睜開雙目,又有得益。

“當年弟子誤入一地,受陰煞侵蝕,致使體魄受損,法力侵染,體內龍虎遭損。”

景葉徐徐說道:“此前原是龍虎巔峰的修爲,經此一事,雖能算是龍虎巔峰的境界,但礙於受損嚴重,施展出來的本事,已然不足三成,面對一般龍虎巔峰的散人修道者,也未必能夠取勝。中州燕地向來號稱同等道行之下,所向無敵,攻伐第一,弟子淪落至此,深感慚愧。”

“此外,弟子自身根基折損,歸宗之後,雖有首座真人替我洗筋伐髓,去了陰煞穢氣,但原本堪稱穩固的根底,已算是千瘡百孔,此生再無成仙機緣。”

“若是安於現狀,雖然無望成仙,但終究還是有龍虎真人的修爲。可弟子身爲劍仙聖地的弟子,修道一生,同境界之間素來縱橫,心中難以甘心,故而孤注一擲,自損根基,以破釜沉舟之心,重新再來。”

景葉說道:“時至今日,枯坐於此……已四十年。”

秦先羽靜靜傾聽,默然不語。

孤注一擲,破釜沉舟。

景葉自毀根基,重新修行,與常人無異,但他本身已是受損,比常人更爲不堪,更爲孱弱。若是安於現狀,還是一位龍虎真人,雖不能與同門相比,卻不亞於尋常散人修道之士,雖然此生無望成仙,但卻已是龍虎之尊,凡俗巔峰。而他自損根基,折盡底蘊,跌落到了谷底,比常人更爲不如,以這般病弱的底子來重新修煉,終此一生,也未必再有修成龍虎的機會,或許徒勞數十年,仍是一介凡夫俗子。

但他依然這般選擇了。

即便景葉是個智慧深沉之人,但身爲燕地弟子,不免心中驕傲,不免恪守尊嚴,寧死而不願屈服。

他枯坐於此,並非頹廢,而是推算。

秦先羽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枯坐四十年,聽似簡單,可這裡空無一物,面對着懸崖雲霧,面對着空蕩草廬,枯燥無趣。若是換了心志不堅之人,定是生不如死,興許便往那萬丈懸崖之下一躍而下了。

“佛門有坐禪的說法,一坐數十年。而道家靜坐之法,亦是如此。”景葉說道:“弟子原本是習練道家靜坐之法,此法來自於道德仙宗,但極少有人修成。”

“初始時,十分煩躁,待到後來,便漸漸忘了。”

“弟子腦袋空空如也,一片空白,不知在此爲何,不知尋求何事,不知有何目的,一切俱無想法,空靜無思。”

景葉笑道:“弟子便在此坐着,忘了一切,此爲靜。”

秦先羽問道:“僅是如此?”

“先是靜。靜得忘記一切,不知上下,不知前後,不知生死。不知他我,無心中所想,無心中所念。”景葉說道:“到了此時,纔算心境大成,只是。擁有這種寧靜無比的心境之後,反而覺得要考慮許多東西。”

秦先羽問道:“你考慮了什麼?”

景葉說道:“平日裡,鑽研當年修道上的諸般疑難,弟子雖然去盡了道行,但畢竟曾是龍虎巔峰,仍有幾分眼力。於是,便步步揣測,步步設想,直至構想假設圓滿,如今可算大成。”

秦先羽問道:“如何大成?”

景葉緩緩說道:“如練氣境界。有諸般疑難,千百種阻難。弟子自思,若是今後修到這般地步,遇上這道疑難,那片阻礙,但如何破解,故而長久思索,便有了解決之法。但凡練氣境界所能想到的一切礙難,盡數都獲得破解之法,或避開此阻礙。如此可算有成。而接下來,便是罡煞境界,以此類推,弟子終究推演到了大道金丹至境。”

“常言道。人生四十不惑,正是一個檻。”

“四十年枯坐,解析疑難,各境界的困惑俱如無物,時至今日,年滿四十。弟子趁勢將之整合,便得了一條大道坦途。從修煉之初,至修成龍虎巔峰,一路順暢,再無阻礙。”

景葉徐徐說來。

秦先羽問道:“你既是成仙得道,又爲何說是修成龍虎巔峰,一路順暢?”

景葉點頭說道:“弟子原爲龍虎巔峰之境,曾立足過這個境界,自信從一介凡人,修至龍虎巔峰,無任何礙難。至於仙凡壁障,弟子全盛時亦只是龍虎真人,故而不敢誇口,況且,這天地之間,恐怕無人膽敢自稱定會成仙得道,因此弟子不敢妄言,但是對於仙凡壁障,凝結大道金丹,卻早有一番設想。”

“將自身通往大道金丹的道路,盡數理清解析,而弟子精力猶存,故而常有思索關於溫養金丹的手法,勉強能夠知曉金丹修成之後,該當如何推轉。於是弟子纔會一路順暢,得道成仙之後,藉着心中假想猜測,連推二轉。”

景葉本是龍虎巔峰的真人,當他理清解析了一切之後,對於自身修成龍虎巔峰的境界,有十足把握。但他此前也非仙家,自然不知仙人玄妙,故而修成金丹之後的設想,便只是假設,雖有自信,卻無把握。

可此人天資不凡,智慧深沉,雖然只是猜測推衍,但卻依然有這個魄力,以自己之前假設的方法,將體內初成的金丹,連推二轉,作出了這等驚世駭俗的行爲。

金丹初成,尚未凝定,可他居然膽敢憑藉心中假想出來的套路,來推轉金丹。須知,若是一個不慎,就會損傷根本,對於今後的修煉有着莫大的影響。

“好大的魄力。”秦先羽讚歎一聲。

只是眼下還有少許疑惑。

縱然景葉有着足以解去任何疑難的智慧見識,可以供自身修道順利,一路通至仙家境界而無任何阻礙。但他畢竟只是爲自己想好了前路該如何行走,有了解決阻礙的辦法,可他即便知曉如何行走這條路,但未有經過行走,就已到了道路的盡頭?

縱然他領悟再深,又怎麼可能一念而成仙?

他修煉不過幾個時辰,體內的九寸真氣及金湯玉液,又是如何而生?

道家修行,循序漸進爲主,畢竟不是佛門之法。

景葉未等他問話,便笑道:“小師叔祖可見到崖前的雲霧?”

秦先羽目光微凝。

“這片山崖間的雲霧,自然不是弟子的手筆,它們乃是自然生成的雲霞煙霧。”景葉起身來,揹負雙手,望向前方山崖,淡淡說道:“弟子面對這座山崖,足有數十年,雖然這些雲霧並非因弟子而生,但弟子四十年來,一呼一吸,無數清氣濁氣,都在這片雲霧之間。”

“雖說弟子枯坐四十年,但這麼些年來,呼吸之間,實也是如吐故納新。眼前這片雲霧,早已染上了弟子的氣息,當弟子需要真氣,它們就能充當真氣,以此衝破竅穴,以此凝鍊龍虎,以此凝聚爲金湯玉液。”

景葉目光微沉,低聲笑道:“雖說弟子一朝成仙,但實則,也是呼吸吐納,靜修了四十個寒暑春秋啊。”

秦先羽總算解了心中困惑,但他還未離去。

因爲在修道的路上,從練氣境界,到罡煞境界,以及龍虎境界,縱然是已經龍虎大圓滿巔峰的秦先羽,對那些早就經歷過的境界,仍有許多不解之處。而對於上面的仙凡壁障,大道金丹,以及如何推轉金丹,便只有一個大概的念頭,而沒有一個完整的想法。

而如今,景葉便是解惑之人,也是點撥之人。

景葉四十年來,日夜思索修道上的難題,不論遇上任何難題,都能迎刃而解,順手消去。但這是他四十年的枯坐,所得來的成果,無法教導,只得積累。

可要爲小師叔祖解惑,已是綽綽有餘。

秦先羽微微閉目,說道:“修道途中,我心中疑惑無窮,今日便請指點。”

景葉深吸口氣,道:“小師叔祖客氣。”

……

暮色幽幽。

秦先羽從心廬中出來,臉色疲憊,目光沉靜。

他一路行走下山,清風在遠處迎了上來。

“景葉師叔頹喪四十年,一朝頓悟,竟是成仙得道,簡直不可思議。”清風讚歎說道:“看適才天上異象,當真是極爲不凡。難怪掌教真人會讓小祖師爺來此,觀此一幕,果然受益良多。”

秦先羽微微搖頭,說道:“我不是來觀看這一幕的,只是來解惑的。”

清風微微一怔。

“景葉一朝得道,成就地仙,看似頓悟,但這是佛門的事例,道家修煉之法,循序漸進,何來頓悟之說?”秦先羽說道:“他在這四十年間,設想無數,假設無數,思緒繁雜,將修道上的一干疑難之惑,盡數解析,對於他而言,修煉的道路,並無任何阻礙,實是一條坦途大道,但凡有任何疑難,都能迎刃而解。這是勘破虛妄,萬分透徹的智慧。”

“正因爲他有仙家的心境,有了這種對諸般的境界看得無比透徹的智慧,加上山崖間竟千百年匯聚而成,並染上景葉氣息的靈氣雲霧,才能在盞茶功夫間得道而成仙。他能成仙,實則非是頓悟,而是四十年積累,一朝迸發。”

秦先羽說道:“此人智慧深沉,目光長遠,四十年勘破虛妄,直達根本,修成一尊二轉地仙,足以爲我解惑,指點於我。”

“此行獲益無窮,但我還有另一件事。”

秦先羽緩緩說道:“走罷,隨我去。”

清風聽得不甚明白,但卻依言跟上。

而在心廬處,已經來了一位童子。

那童子在心廬前躬身道:“恭喜景葉師叔,今朝得道成仙,脫卻凡俗之身,可移山填海,得享五世壽元,真乃可喜可賀。弟子奉掌教真人之命,請師叔往古劍寶殿一行,祭本門先輩祖師,自爲燕地再添一位仙家而慶賀。”

景葉從心廬中出來,笑道:“你也該恭喜我,幸不辱命,得以爲小師叔祖解去許多疑惑。”未完待續。

ps:??最近嚴打,早上躺了槍,被誤殺,所幸編輯青芒放了出來……今天只有這章,不過字數也還不少。

六百四十九章 大山藏妖七百五十四章 千變萬化不死真身四百零七章 凝丹七百三十章 安置衆魂第89章 道人六百一十章 應皇深處有聖龍五百二十一章 陰陽歡喜禪七百六十六章 花開花落不死不滅六百七十七章 金翅大鵬鳥二百三十四章 掌出風生七百七十八章 傳承之危二百六十二章 劍仙殺神林景堂二百十八章五百二十八章 行走蠻荒大地四百八十一章 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裡的轉折第61章 一劍恰如雪中嘯六百九十七章 等不及了第18章 傳功(下)二百零八章 淮水賀盟主三百零九章 玉牌變化五百一十章 燕觀主五百六十三章 風波將至二百九十二章 怒吼四百三十九章 新生上三百十九章 棄文求道者五百二十八章 行走蠻荒大地四百三十一章 境界與壽數七百三十三章 凝氣成丹第800章 一眼驚衆聖,一語消人劫二百三十一章 按碎石階登山蓄勢六百四十五章 丹向北鬥百一十六章 家書一封五百五十四章 鬼幡三百零六章 落幕四百零一章 神靈之徒葉辰百五十四章 蠱蟲四百五十二章 三部劍訣三百二十章 尋仙訪道談何易六百八十五章 鳥腹龍吟二百四十一章 風雨停歇餘波未平二百零三章 趙家下五百八十九章 昔年舊事今日發五百八十三章 及木城第104章 凝煞功成三百五十三章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四百八十一章 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裡的轉折第12章 答謝五百五十二章 不見停歇的殺戮百二十一章 美味佳餚百七十三章 人傑榜排列爲舵主加百九十二章 自開一門第5章 劍道初解五百四十一章 殺氣沖霄陰雲滿天百六十四章 五越觀王潮之東越潮二百章 箭殺第58章 蟬翼步,掌心雷七百四十七章 心血謀劃變化三百零五章 鬥法勝二百六十八章 欺你們怎地五百一十九章 陣破只在一指間第93章 六府十三真四百二十九章 以術劍之法養道劍四百一十章 忌憚七百九十三章 天下論我不可測七百三十章 安置衆魂百三十六章 道君一劍名清離五百二十一章 陰陽歡喜禪第63章 中箭二百九十九章 白羽神鷹四百七十章 變化無窮四百六十二章 第十階百四十一章 銳氣凝結之所六百三十八章 地穴裡那言語中的鋒芒第3章 昇仙草第99章 分別第99章 分別二百六十三章 旁門蠱道一紙婚約百八十五章 打落境界三百十一章 歸途五百九十章 當年高山不可攀七百一十二章 仙人下界百九十六章 血海深仇不惜血誓六百六十四章 每一人都應有不該殺的理由五百六十五章 歲月留下的痕跡七百四十九章 仙道有半人衆生之幸也五百零一章 事輕如羽七百四十二章 直面大德聖龍五百一十五章 佛陀顯化二百七十六章 一氣化三清六百九十四章 金丹九轉內孕元胎第107章 花燈四百二十章 行走兩界七百三十二章 重修大道六百四十四章 劍動九霄三百七十八章 蠱蟲守護七百四十三章 大德聖龍天子上四百二十六章 冥晝祖師五百五十一章 誰人有恃無恐二百九十五章 妖鷹四百六十四章 第十三階
六百四十九章 大山藏妖七百五十四章 千變萬化不死真身四百零七章 凝丹七百三十章 安置衆魂第89章 道人六百一十章 應皇深處有聖龍五百二十一章 陰陽歡喜禪七百六十六章 花開花落不死不滅六百七十七章 金翅大鵬鳥二百三十四章 掌出風生七百七十八章 傳承之危二百六十二章 劍仙殺神林景堂二百十八章五百二十八章 行走蠻荒大地四百八十一章 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裡的轉折第61章 一劍恰如雪中嘯六百九十七章 等不及了第18章 傳功(下)二百零八章 淮水賀盟主三百零九章 玉牌變化五百一十章 燕觀主五百六十三章 風波將至二百九十二章 怒吼四百三十九章 新生上三百十九章 棄文求道者五百二十八章 行走蠻荒大地四百三十一章 境界與壽數七百三十三章 凝氣成丹第800章 一眼驚衆聖,一語消人劫二百三十一章 按碎石階登山蓄勢六百四十五章 丹向北鬥百一十六章 家書一封五百五十四章 鬼幡三百零六章 落幕四百零一章 神靈之徒葉辰百五十四章 蠱蟲四百五十二章 三部劍訣三百二十章 尋仙訪道談何易六百八十五章 鳥腹龍吟二百四十一章 風雨停歇餘波未平二百零三章 趙家下五百八十九章 昔年舊事今日發五百八十三章 及木城第104章 凝煞功成三百五十三章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四百八十一章 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裡的轉折第12章 答謝五百五十二章 不見停歇的殺戮百二十一章 美味佳餚百七十三章 人傑榜排列爲舵主加百九十二章 自開一門第5章 劍道初解五百四十一章 殺氣沖霄陰雲滿天百六十四章 五越觀王潮之東越潮二百章 箭殺第58章 蟬翼步,掌心雷七百四十七章 心血謀劃變化三百零五章 鬥法勝二百六十八章 欺你們怎地五百一十九章 陣破只在一指間第93章 六府十三真四百二十九章 以術劍之法養道劍四百一十章 忌憚七百九十三章 天下論我不可測七百三十章 安置衆魂百三十六章 道君一劍名清離五百二十一章 陰陽歡喜禪第63章 中箭二百九十九章 白羽神鷹四百七十章 變化無窮四百六十二章 第十階百四十一章 銳氣凝結之所六百三十八章 地穴裡那言語中的鋒芒第3章 昇仙草第99章 分別第99章 分別二百六十三章 旁門蠱道一紙婚約百八十五章 打落境界三百十一章 歸途五百九十章 當年高山不可攀七百一十二章 仙人下界百九十六章 血海深仇不惜血誓六百六十四章 每一人都應有不該殺的理由五百六十五章 歲月留下的痕跡七百四十九章 仙道有半人衆生之幸也五百零一章 事輕如羽七百四十二章 直面大德聖龍五百一十五章 佛陀顯化二百七十六章 一氣化三清六百九十四章 金丹九轉內孕元胎第107章 花燈四百二十章 行走兩界七百三十二章 重修大道六百四十四章 劍動九霄三百七十八章 蠱蟲守護七百四十三章 大德聖龍天子上四百二十六章 冥晝祖師五百五十一章 誰人有恃無恐二百九十五章 妖鷹四百六十四章 第十三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