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章 舌戰千年羣神(一)
觀此情形,太上老君也忍不住嘆上了:“可惜啊可惜!可惜了一位成名三千年的古佛,佛人胸襟遠不及我道,唉!沒成想這和尚活了三千年,心眼還是這麼小,唉!迂腐害人吶,賴皮治人吶……”
說實話。
當時,包圓只不過感覺那位印度古佛的話太偏,理太歪,出家之人怎能力勸別人殺人呢?呸!真不要臉!包圓是怕行癡說不過印度古佛,特意出面助嘴,他的初衷也不是想把印度古佛活活氣死。
在他們仨羣起舌攻下,印度古佛一時沒想開,氣的完爆。
完全在意料之外。
印度古佛完爆前,最後潑涼水的是平四貴。
賊眼骨碌一轉,小計登時涌上心頭,包圓指着平四貴假迷三道的訓:“咳咳!平爺吶!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是我中華高人,平生不修善果,只愛金錢美女……平爺不夠意思,真不夠意思,你明明一眼就瞧出印度古佛心眼小,幹嘛非要直接講真話呢?他不承認自已睡過女人,不怕!平爺可以採用迂迴開導的方式方法,一點點帶入,讓人家慢慢接受事實與真相……行癡大師臉皮薄,識禮懂義,可印度古佛臉皮厚,沒羞沒臊,你倒好,拿起嘴來就說,沒遮沒攔,一下就把人氣爆了,下回要注意喲……”
宋鵬也誇:“平爺吶!我們都知道你有能耐,蜘蛛俠有句話叫:能耐越大,責任越大!懂嗎?”
把人氣的噴幾百血的事倒也聽過。
可是,直接把人氣的爆炸,這樣的事書裡都沒記載,算是開天闢地之舉。
平四貴心裡老大過意不去,心說,印度古佛經歷了曠世大戰都沒事,老子剛張開嘴扯蛋,他就趕在坎上爆了,呸。真沒出息……再聽包圓與宋鵬這麼一說,平四貴真感覺,氣爆和尚乃老子一人所爲。
平四貴表示歉意:“包小太爺,氣爆佛爺實非平爺本意。唉!事已至此,阿彌陀佛對不起……”
包圓擺出十分豁達的樣子:“好好好,平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善哉,善哉!”
宋鵬心說:“呸,包圓這龜孫真會得便宜賣乖,去他孃的!”
杜沐晴嘴上不說,心裡可是誇鮮了:“包啊包,你這種無恥已經完全超越了境界限制,看吧,你這種終極無恥、不要臉、賴皮、混蛋終將引領時尚,成爲潮流的代言詞,呸!”
花雪殺一臉大大的不齒相。心說,包小狗屁啊包小狗屁,你咋這麼個破熊玩意兒哩,你當天下英雄豪傑都是瞎子嗎?讓你一個人擺道道玩兒,呸!真不要臉!不過,效果不錯,把責任轉稼給別人,倒也有人傻乎乎的去承認錯誤,呵,好在沒人會去追究責任。行!小子,玩的不錯,有兩手!
包圓與宋鵬相對一視,交換了一下眼神。意思是咱們再接再勵,加把勁,把波塞冬也氣死算球。
細細一想。
算了!
氣爆專放臭屁的印度老禿驢,純屬誤打誤撞之舉,印度古佛本領開掛,心眼不開掛。氣死活該。
可是,這並不等於希臘海神波塞冬的心眼也小。
包圓暗自思忖,波塞冬這龜孫生性好戰,一聽打架、殺人的事,這龜孫就像朝胳膊大腿注射了幾百噸雞血似的興奮,老子再胡攪蠻纏來一氣,說不定敢當場跟老子開打,不合適,大大的不合適!
不行,得換個態度對待此事,包小太爺不是素來講究以理服人嗎?
對,咱就以理服人!
唉,別說,想什麼便能趕上什麼,無巧不成書,巧足可令人情醉。包圓等人把印度古佛活活氣爆的事情,春秋堂二尊全然沒有放在心下,是的,這一戰,使的春秋堂成了血染堂,多死一個人不多,少死一個人不少,有人承認錯誤也罷,沒人承認錯誤也罷,已經全然沒人會追究責任了。
但是。
黃帝與炎帝、蚩尤的這樁千年公仇。
焉有不報之理?
春秋堂二尊誠邀海內外英雄豪傑齊赴南極總壇,一,開誠佈公,開天地大門盛典是天下盛會,春秋堂不可獨享,天下共享,恩威並重;二,春秋堂二尊想讓天下羣雄信奉炎帝與蚩尤,從此與斬殺兄弟奪取天的黃帝劃清界限,儘管口號已經喊了五千年,雖沒具體實施,可是,他們並不感到厭煩,也是必不可少的事項;三,即然顓頊已經進入春秋堂,按厚黑學一說,春秋堂該徵求一下大夥兒的意見。
事實上。
這件破逼球事在包圓眼裡可有可無,可大可小。
包圓高度認爲:假如春秋堂五千年內淨想着殺黃帝報仇,沒說的,什麼二尊,就是倆超級大白癡。
包小太爺把印度古佛活活氣死,還能轉嫁他人名下,話說的冠冕堂皇,好生不要臉。
事實雖如此。
好壞說話也算是揚了威,鎮了個破逼場子。
姜柱也不去請教別人了,打頭就問:“包小太爺聖明,顓頊該不該殺?在下想聽聽您的聖斷!”
包圓表示:“呸,這還用得着聖斷與平民斷嗎?顓頊當然不能殺!”
春秋堂二尊的意思是:殺自然該殺,但是,殺要有個殺的理由,這個理由要讓天下人說出來,不能由春秋堂一家獨言,如果是這樣,豈不是讓天下英雄豪傑說,春秋堂專權嗎?
這也正是春秋堂五千年來沒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姜樑近一步問:“包小太爺與孫九爺皆認爲顓頊殺不得,敢問,道理在哪?不錯,我春秋堂上上下下無時不刻都在想,有朝一日,春秋堂必定要把黃帝后人斬盡殺絕,一改天下……緣於仁孝親情,春秋堂五千年來一直沒能下的去手,不過,該不該殺與下不去手是兩碼事,此際,還請包小太爺明示!”
這話說的可就欠考慮了。
姜樑已經說的夠明白了,緣於仁孝親情,春秋堂下不去手,黃帝殺炎帝與蚩尤固然有錯,春秋堂反過來再去殺黃帝的子孫,更是有悖仁孝親情。
卻也在說明。
冤冤相報何時了,你給我的充足的理由。
波塞冬以及不少人均提出了抗議:“囉嗦!真他娘囉嗦!要殺便殺,不殺便不殺,春秋堂幹嘛一直徵求他人意見?難道傲世五千年之久的春秋堂凡事都要看別人眼色嗎?春秋堂二尊該是雷厲風行,有主見的人才對,幹嘛要這樣沒主見……在場的諸位何嘗不知,正也是理,反也是理,側也是理,胡攪蠻纏也是理,知書達理也是理,放着成名千年的大神不問,反倒要問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哼!”
這麼說可就有點看不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