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大明宗室

公司平息了中原各地混亂的同時,遠東在瀋陽的各個部門已經基本搬遷完畢。公司總部暫時設在大明皇城內部的幾個宅子。

北京的市政建設還在規劃之中,和瀋陽相比,這裡沒有上下水廁所,沒有二十小時熱水,也沒有電燈電話,所以現在公司各部門的辦公條件還比較艱苦,這些現代化的設施也只能寄望於明後年了。

公司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克服一切困難,儘快的步入正軌開展工作。雖然在公司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準備,可如今公司初入中原,各種工作依然堆積如山、千頭萬緒。

好在公司現在物資情況非常好,就算是一直略有不足的糧食,如今也不算什麼事情了。

首先是長江艦隊執行“劫掠江南”計劃,戰果極其輝煌,劫掠的糧食大大的超出了之前的預期。

後來中原各地的大商人相互勾結,通過造謠、煽動各種卑劣的手段,在各地哄擡物價,使得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

面對如此危機,遠東公司馬上做出了反應,迅速平息了各地的混亂局面,沉重的打擊了各地的傳統封建勢力。

公司在這次行動中,不但贏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通過各部門的努力,還將中原北方十餘年來一直高居不下的糧價,直接壓到了“白菜價”。

使得中原各地的大小糧商,紛紛把他們囤積多年的糧食,全都低價賣給了遠東。公司在這次經濟戰中不但沒有承受太大的損失,還從各地糧商手中購買了大批的存糧。

這也徹底的解決了公司目前的糧食緊張問題,起碼這兩年公司不會因爲缺糧的問題,而引起社會的急劇動盪。

公司也趁次機會,在中原各地建立了完善的糧食戰略儲備系統。每個縣都成立了一個戰備倉儲小組,由專人負責各種物資的管理,並由當地的駐軍部隊看守。

當然,因爲時間倉促,條件有限,公司在各地的現代化戰略儲備糧倉還沒正在規劃之中,只能利用大明原來的落後的官倉和軍倉暫時存糧。

隨着大批糧食等物資在中原各地陸續被納入戰略儲備系統,公司也終於在中原完成了第一次佈局,爲接下來的基層工作奠定了基礎。

遠東入主中原以後,爲了保證中原的穩定,並沒有觸動傳統的地方封建勢力。尤其是以士紳官僚爲主的士大夫階層,公司一直非常謹慎,除了暫時保留了各級官吏的存在,還儘可能的延續大明的各種體制,但是公司對大明宗室和勳戚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朱元璋立國之後,爲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可他卻給自己兒孫們制定非常高的俸祿標準。皇子封爲親王后年俸萬石,是大明一品官員近七倍,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

爲了讓後代們充分享受幸福,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從十歲起開始領工資享受俸祿,結婚時朝廷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死時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皇族子孫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

明代中後期開始,皇族人口的幾何式增長。明代皇家檔案也就是玉牒上正式收錄的人數,洪武年間是58人,到永樂年間增至127人,到嘉靖三十二年增至19611人,而萬曆三十二年又增至8萬多人。

這還僅僅是高級皇族數目,不包括數量更多的底層皇族。據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意味着財政支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而皇族們的俸祿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從明代中期開始,各地的官員發現本地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居住在本地的皇族。

比如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爲一百五十二萬石,而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爲三百一十二萬石。河南年財政收入爲八十四萬石,而需要供給王爺的是一百九十二萬石。

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四萬頃,福王莊田兩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三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40%也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朝廷政策已經如此優厚,這些皇子龍孫們仍然不滿足。他們依仗特殊身份和影響力,把觸角伸向一切有油水的領域,無利不取,無所不爲。

他們利用自己的關係,與當地鉅商相互勾結,向朝廷要到特殊政策,轉手批給商人,再從商人那裡分得鉅額利益。地方上所有最賺錢的行業,幾乎都被其壟斷。

所有稀缺的自然資源,比如土地、山林和礦山,只要證明有利可圖,皇族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巧取豪奪的方式,搶佔到自己手裡。各地王府所圈之地,“皆取之州縣中極膏腴田地”。

這些藩王和勳戚通過巧取豪奪的手段,積累了天下最多的財富。富甲天下的福王,“珠玉貨賂山積”,金錢百萬。陝西的秦王,富甲天下,“擁貲數百萬”。

從明代中期開始,歷代皇帝不斷通過“加派”等手段,將宗藩費用進一步轉嫁到人民身上。原本負擔很重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遠東公司對於這些朱家子孫當然不會客氣,中原戰役遠東軍各參戰部隊,在情報部的協助下,對大明北方各地的藩王、宗室和勳戚採取了的殘酷的清算政策。

雖然沒有對他們實行大規模的殺戮政策,但是卻對他們的所有財產予以沒收。所有的宗室成員都被送進了集中營,歸屬於遠東軍情報部負責管理。

遠東情報部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登記甄別,然後分批送往了海外的各個控制區。男子青壯以後的命運,將會在各個海外控制區的苦力營中度過餘生,幾乎沒有人活着離開。

老人和孩子則是統一關押在一起,雖然也是乘船離開,但是卻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大批年輕的宗室女人命運還算不錯,她們很多人都改了名字,然後分別送往了遠東各個控制區。

這些大明宗室的女人到底有多少,根本沒有人統計。即便很多年以後,也沒有她們的消息。甚至很多樣貌極好的,有的還進了公司內部員工的家門,但是一般都沒有了生育能力。(。

第1220章 中原戰役(三)第1456章 破城第953章 準備就緒(二)第362章 西部開發區管委會第1334章 基層農機分隊第999章 血色第1132章 薇拉第571章 察哈爾的突襲第943章 海參崴開發區第983章 軍屬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62章 技術組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976章 走私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8章 入夥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1353章 掃蕩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1187章 基層工作第1619章 進城第591章 不科學啊第915章 春季會議(一)第25章 先遣隊第1238章 岳陽府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666章 想來的人(二)第907章 西北野戰軍的新兵選拔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120章 凝固**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389章 清剿第474章 囂張的樑玉潔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374章 一路狂飆第690章 首長,你太有才了第225章 大飛艇計劃第276章 打沉一艘是一艘第1525章 殺光這些韃靼人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748章 糧食(續)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972章 戰役結束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1127章 崩潰第676章 出發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1184章 你還怕我不要你了第1237章 水賊窩點第81章 收編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1201章 老子是正經人第1383章 嚴打(七)第456章 算兄弟我求你了第1168章 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第313章 橫掃第485章 倫敦大火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1189章 少年軍校第1551章 沒你那麼虛第54章 選兵第543章 春節聯歡晚會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第742章 山西(十)第629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四)第799章 日本(四十三)第797章 日本(四十一)第7章 李明的決定第351章 老宋,你兒子迷路了第224章 空軍部的野望第1639章 第二階段戰役第1487章 破城第1374章 讓你家有條活路第981章 春耕(二)第1074章 蔫壞蔫壞的老巴第1353章 掃蕩第528章 互市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315章 他是不是叫鰲拜第1282章 悼念第1219章 中原戰役(二)第89章 荷蘭商館第383章 有來無回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1341章 劉同的新兵生涯第1060章 掃蕩西伯利亞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1505章 用得着他們第283章 過年了(二)第1316章 基層衛生建設第1451章 韃靼人來了第833章 劉主席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
第1220章 中原戰役(三)第1456章 破城第953章 準備就緒(二)第362章 西部開發區管委會第1334章 基層農機分隊第999章 血色第1132章 薇拉第571章 察哈爾的突襲第943章 海參崴開發區第983章 軍屬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62章 技術組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976章 走私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8章 入夥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1353章 掃蕩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1187章 基層工作第1619章 進城第591章 不科學啊第915章 春季會議(一)第25章 先遣隊第1238章 岳陽府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666章 想來的人(二)第907章 西北野戰軍的新兵選拔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120章 凝固**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198章 土鱉和二韃子第389章 清剿第474章 囂張的樑玉潔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374章 一路狂飆第690章 首長,你太有才了第225章 大飛艇計劃第276章 打沉一艘是一艘第1525章 殺光這些韃靼人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748章 糧食(續)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972章 戰役結束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1127章 崩潰第676章 出發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1184章 你還怕我不要你了第1237章 水賊窩點第81章 收編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1201章 老子是正經人第1383章 嚴打(七)第456章 算兄弟我求你了第1168章 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第313章 橫掃第485章 倫敦大火第887章 戰前準備第1189章 少年軍校第1551章 沒你那麼虛第54章 選兵第543章 春節聯歡晚會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第742章 山西(十)第629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四)第799章 日本(四十三)第797章 日本(四十一)第7章 李明的決定第351章 老宋,你兒子迷路了第224章 空軍部的野望第1639章 第二階段戰役第1487章 破城第1374章 讓你家有條活路第981章 春耕(二)第1074章 蔫壞蔫壞的老巴第1353章 掃蕩第528章 互市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315章 他是不是叫鰲拜第1282章 悼念第1219章 中原戰役(二)第89章 荷蘭商館第383章 有來無回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1341章 劉同的新兵生涯第1060章 掃蕩西伯利亞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1505章 用得着他們第283章 過年了(二)第1316章 基層衛生建設第1451章 韃靼人來了第833章 劉主席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