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解困三策

“老師,我們跟美國人開戰的的根本戰略,除了保住已經拿到手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近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外,就是把美國人拖入戰爭的泥潭,然後憑藉着武器裝備、士兵素質和防守的優勢,把美國人更多的國家財富消耗在戰爭當中。儘量的拖延美國的戰後恢復速度,爲我們在北美洲站穩腳跟打下基礎。所以除非美國人自己打不下去,否則我們不會主動結束戰爭。所以爲這次準備的一億銀元的軍費不能交給政務院!”

聽完霍山的話,黃勝的眼中忍不住流露出失望之色,語氣低沉的嘆了口氣。就連坐在一邊聽着兩人談話而沉默不語的詹天佑的眼神也有着片刻的黯然。

看着兩人的樣子,霍山輕笑了兩聲,“老師,眷誠先生,我的話還沒說完呢!雖然軍費不能動,但是五億銀元霍家還是能夠拿出來的!”

“真的?”黃勝神情急迫的問道,“小山,五億銀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要不你回去之後先跟夫人商量一下吧?”雖然他知道霍家財力雄厚,五年來伴隨着霍家軍的發展,霍家的產業規模更是急速膨脹,特別是這兩年更是呈現出了爆炸一般的增長速度。但是已經拿出五億銀元的霍家,在不損害自身產業發展的前提下,是不是擁有再拿出五億銀元的實力,黃勝非常懷疑。

“老師放心吧,霍家的一切產業。母親早就交給我負責了。而且,五億銀元我也不是一次性交給政務院。每年一億,相信憑現在霍家的這些產業還是能夠保證的!”霍山神色自信的說道。

經過兩年多的週轉,當初霍山從歐洲和美國得到那二十億英鎊,已經轉移出來五億英鎊的黃金白銀、珠寶、藝術品、機械設備、工業原料等財富,雖然大部分不能作爲貨幣流通。但是,再拿出五億銀元的底氣霍山還是有的。另外,在第二個五年經濟計劃期間,他還能夠從歐洲轉移出更多的財富。再加上霍家各個產業的收入,5億銀元,1.25億英鎊,並不算多大的問題。

“老師,政務院的賦稅和額外收入雖然無法保證我們第二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的投入,但是除了霍家的貸款之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卻並不算多困難!”霍山話聲一頓。注意到兩人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後,不由淡淡的笑了笑,繼續說道:“一場美洲大戰,除了土地和人才之外,我們還收穫了大量的工業設備,在這些工業設備當中。除了我們需要的鋼鐵、採掘、化工、機械加工、石油開採、造船等重型工業設備之外,一半以上都是繅絲、紡織、榨油、麪粉加工等輕工業機械設備,這些設備並不是我們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賣給南洋的各個需要它們的商家,這樣既可以回籠資金進行投資重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又可以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兩得!”

要不是現在霍家軍內部高級技工嚴重不足。而民間又缺乏經營鋼鐵、化工等重型工業的基礎,再加上霍山也不想大量的中小型重工業,亂採亂掘,破壞南洋生態環境的話,恐怕他連從美國繳獲的那些重工業機械設備也都賣出去了。畢竟這些設備的使用年限參差不齊,許多都可以追溯到南北戰爭之前,不僅耗能大,產量不足,而且磨損情況更是嚴重。

“另外,五年下來,我們從清朝、朝鮮、南洋各島嶼、美國和埃及收穫了大量的珠寶玉器和各種價值連城的藝術品,除了留下其中最精華的一部分作爲以後博物館展出之外,剩下的都拍賣出去吧,相信這些東西一兩億銀元還是能夠賺回來的!”

聽完霍山的話,黃勝和坐在一邊的詹天佑不禁面帶喜悅之色的點了點頭,雖然現在霍家軍建立不過五年的時間,但是隱藏在民間的財富卻非常雄厚。

南洋的財富在後世是出了名的,單單一個二戰,日本人就從這裡搜刮了超過五萬噸黃金的財富,有力的支撐了戰後日本的崛起。

雖然現在的南洋沒法與後世相比,但是但看霍家軍當初一番劫掠,搜刮了近四千噸黃金和其他包括珠寶玉石、白銀在內的大量財富便可以看出南洋各島的富有。

更何況整個南洋地區最富有的根本不是那些懶惰的土著,而是分散在各個島嶼上勤勞的華人和當初的殖民者。因此,黃勝心裡非常清楚,以中國人,特別是商人自古以來附庸風雅的作風,霍家軍長時間來劫掠的藝術品絕對會賣出一個高價。

“另外,在所有的政府投資當中,工業、教育、鐵路和公路建設、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其中的大頭,爲了節約資金,更好的完成第二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我們完全可以從這些大項目中拿出一部分交給南洋的商人們去解決。比如,眷誠先生剛纔所說的二五規劃當中的鐵路,我看那些總里程在一千公里以下的鐵路完全可以交給南洋的商人們出資修建,建成之後也可以交給他們自己運營,到時候他們主需要遵守我們制定的鐵路管理條例就行了!”

“少爺,這樣行嗎?”詹天佑神色遲疑的問道。

現在霍家軍內部修建重型寬軌鐵路的造價是每米32塊銀元,1000公里鐵路的造價在3200萬銀元左右,這麼多錢恐怕除了那些已經盤踞南洋上百年,像趙家、朱家這樣的豪門大閥之外,沒有那個商人能夠拿的出來,更何況投資的還是鐵路這種見效緩慢、細水長流型的行業。

聽出了詹天佑話中的意思之後,霍山笑着說道:“一家兩家當然不行,但是十家二十家加在一起,按照投入比例,組成西方式的股份制公司的話,相信就沒有什麼問題了。這樣一來我們將節省更多的資金,投入更多的行業,讓我們的事業能夠更加快速的發展。”

來自後世的霍山心中非常清楚,國家的強大,經濟的發展,單靠國家投入,走國有化道路是行不通的,蘇聯的解體就是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所以,霍山在霍家軍成立之初,便一心促進領地內部商業的發展,爲此他不惜把霍家積累了近半個世紀的家業全都拍賣了出去。

也正是這一批盈利豐厚的霍家企業,使得當時以農業爲主的臺灣,一下子出現了上百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雖然大部分都是紡織、織布、繅絲、榨糖等輕工業企業,但是也正是這種投資少,見效快的輕工業企業,造就了臺灣大批的民族企業家,之後更是隨着霍家軍的戰爭腳步,它們的規模更是一步步壯大。

現在,霍山又再次打算,利用這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及美國戰爭當中得到的機器設備和人才,進一步促進霍家軍內部輕工業發展的同時,也想引導其中有野心的一部分民族企業家逐漸投資重工業企業。促進霍家軍內部市場的活躍性,進一步改善現在霍家軍內部國家投資企業佔據多數的經濟結構。

“少爺一席話真是令眷誠茅塞頓開啊?這下我們不僅解決了第二個五年經濟計劃資金不足的問題,甚至我們能夠在下一個五年規劃當中建設更多的鐵路、公路、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和工業企業!”詹天佑臉上滿是佩服之色,語氣讚歎的說道。

“呵呵,看來這次這本第二個五年規劃的內容又要拿回去重新修改了!”黃勝也是神色愉悅的說道。

聞言,霍山也是淡淡的笑了笑,他說的這些在後世哪怕是一箇中學生也能夠理解,也能夠想到,但是限於時代的侷限性,卻難倒了黃勝、詹天佑這兩位頂級人才,以及政務院的諸多才智之士。

“老師,眷誠先生,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商人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來節約資金,但是卻不能過度。同時政務院各部門要加強管理,決不能引起市場經濟的紊亂,要保證整個霍家軍的工業和經濟的健康發展!”霍山正色道。

聽完他的話,黃勝、詹天佑幾乎同時點了點頭,雖然他們沒有經歷過後世,因爲國內經濟混亂所導致的國家動盪、戰爭,甚至轟然解體。但是‘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古今名言他們卻是非常清楚!

“這樣一來,小山你那五億銀元卻是不必再拿出來了!”

“不,這五億銀元我還會交給財政部的。”話聲一頓後,霍山接着說道:“與西方強國相比,我們雖然成立了五年,但是基礎仍然非常薄弱,所以我們必須趁着現在世界性經濟危機,西方各國陷入泥沼的機會,把所有的能夠拿出的財富全都投入國家發展當中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縮小和英法德,這些頂級強國的差距,重新帶領中華民族崛起!”

第143章 摧毀奧蘭奇號第260章 做空西方世界第195章 雙方的分歧第111章 逐漸靠近的艦隊第206章 軍火交易第97章 閩浙鐵路網第112章 雙方艦隊的實力對比第350章 騎兵師第512章 《1885年華德合作協議》第268章 大軍五十萬!第210章 中德經濟合作條約第211章 經濟合作第312章 霍家的產業佈局第84章 德意志帝國第381章 伊利戰役(一)第580章 未雨綢繆與軍事佈防第183章 被迫辭職第382章 伊利戰役(二)第116章 農產品博覽會第63章 霍蘭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華法案通過第492章 《中美芝加哥和平條約》第330章 婆羅大學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72章 新戰艦標準第432章 戰爭結束第425章 被改變的策略第17章 海軍第489章 美洲新疆界第156章 絕不後悔第375章 激烈交鋒第330章 婆羅大學第470章 戰略調整第150章 陳進的突擊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133章 海軍的缺陷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397章 法國遠東艦隊第71章 努沙登加拉羣島第431章 犧牲第424章 鬥智鬥勇第361章 購買國債第412章 軍部的行動第526章 異鄉異客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240章 佔領舊金山第352章 納什維爾第56章 發展民族工業的新思路第147章 後勤第376章 南線收縮第302章 南美洲的土地第479章 坦塔之戰第450章 刺殺總統第142章 投降第38章 整編第五師第389章 漢密爾頓炮堡第84章 德意志帝國第258章 貧窮的美國政府!第284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75章 佔領帝汶島第288章 匹茲堡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35章 成立公司第47章 中醫和鐵路第101章 最後的掙扎第154章 好消息!第170章 最後的決策!第6章 立軍第146章 不放棄!第20章 部隊擴招第414章 被困孤島第95章 不容丟失的國土第28章 戰艦和重炮第123章 飛艇運輸第175章 繳獲頗豐第534章 ‘鎮海級’重型巡洋艦第438章 後勤補給的苦難第362章 15馬力汽油機第347章 人才難得第404章 開羅地獄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408章 甲板上的談話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117章 規模空前的基礎建設第35章 成立公司第320章 雪狼特種部隊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101章 最後的掙扎第461章 妖嬈多姿的少女第121章 邊角的戰爭第117章 規模空前的基礎建設第42章 ‘名將’級驅逐艦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76章 戰爭的收穫第310章 一百五十萬!第190章 西北的擴軍行動第183章 被迫辭職第140章 太子號裝甲巡洋艦第535章 清法戰爭(上)第501章 崛起的精英
第143章 摧毀奧蘭奇號第260章 做空西方世界第195章 雙方的分歧第111章 逐漸靠近的艦隊第206章 軍火交易第97章 閩浙鐵路網第112章 雙方艦隊的實力對比第350章 騎兵師第512章 《1885年華德合作協議》第268章 大軍五十萬!第210章 中德經濟合作條約第211章 經濟合作第312章 霍家的產業佈局第84章 德意志帝國第381章 伊利戰役(一)第580章 未雨綢繆與軍事佈防第183章 被迫辭職第382章 伊利戰役(二)第116章 農產品博覽會第63章 霍蘭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華法案通過第492章 《中美芝加哥和平條約》第330章 婆羅大學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72章 新戰艦標準第432章 戰爭結束第425章 被改變的策略第17章 海軍第489章 美洲新疆界第156章 絕不後悔第375章 激烈交鋒第330章 婆羅大學第470章 戰略調整第150章 陳進的突擊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133章 海軍的缺陷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397章 法國遠東艦隊第71章 努沙登加拉羣島第431章 犧牲第424章 鬥智鬥勇第361章 購買國債第412章 軍部的行動第526章 異鄉異客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240章 佔領舊金山第352章 納什維爾第56章 發展民族工業的新思路第147章 後勤第376章 南線收縮第302章 南美洲的土地第479章 坦塔之戰第450章 刺殺總統第142章 投降第38章 整編第五師第389章 漢密爾頓炮堡第84章 德意志帝國第258章 貧窮的美國政府!第284章 廣積糧,緩稱王!第75章 佔領帝汶島第288章 匹茲堡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35章 成立公司第47章 中醫和鐵路第101章 最後的掙扎第154章 好消息!第170章 最後的決策!第6章 立軍第146章 不放棄!第20章 部隊擴招第414章 被困孤島第95章 不容丟失的國土第28章 戰艦和重炮第123章 飛艇運輸第175章 繳獲頗豐第534章 ‘鎮海級’重型巡洋艦第438章 後勤補給的苦難第362章 15馬力汽油機第347章 人才難得第404章 開羅地獄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408章 甲板上的談話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117章 規模空前的基礎建設第35章 成立公司第320章 雪狼特種部隊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101章 最後的掙扎第461章 妖嬈多姿的少女第121章 邊角的戰爭第117章 規模空前的基礎建設第42章 ‘名將’級驅逐艦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76章 戰爭的收穫第310章 一百五十萬!第190章 西北的擴軍行動第183章 被迫辭職第140章 太子號裝甲巡洋艦第535章 清法戰爭(上)第501章 崛起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