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心思詭異

毫無疑問的,西安的事情引起了包括美、英、日在內的列國的注意!美英兩國是因爲自身有着極大的利益在江浙地區,東三省地區也有着極大的利益。

是以不得不關注,而日本則是在尋找着吞噬的機會!毫無疑問如果西安事變引起了動亂,那麼這將是他們最好的機會!

他們迫切的希望現在南京方面就亂起來,即使影響不到東三省至少會影響江浙一帶!這樣自己便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

外交部長張羣緊急趕回來南京,同時協調與列國之間的關係。其工作的重點便在於日本。

根據張羣工作的報告,他與日本大使川樾會談情況,謂日本持冷靜態度,不予干預。但同時程潛報告國防情況,強調對日本已有準備!南京國府看似有所準備,但實際上根本毫無作用。

一旦南京方面和西安衝突起來,那麼兵力的調遣重點毫無疑問的將是西安地區。也就是說哪怕是準備,其實都是有限的甚至無用的。

12月14日,便在南京國府扯皮的時候端納帶着宋美齡、孔祥熙託負的秘密使命抵達西安,會見了蔣中證。

經過張學良的統一,他得以面見蔣中證並向他遞交了宋美齡的親筆信,信中寫有南京是“戲中有戲”,並建議蔣中證親自下令何應欽停戰。

端納也要蔣清醒地看到,以何應欽爲首的親日集團,“此刻決心利用西安事變,藉機派步兵、炮兵和轟炸機進攻這座城市。何的追隨者將以解救委員長爲藉口炸死他,爲他們自己和日本奪取權力。……政府軍已經向西安進發。”要蔣中證最好命令部隊何停止進攻。

看着這份親筆信,和端納的彙報蔣中證陷入了沉默。原本他對於南京方面轟炸西安是樂見其成的。但現在不由得他去考慮這是否暗含着其他意思。

何應欽企圖要取代他。這種心思不是一天兩天了。不過蔣中證一向都不是很擔心,通過多年的經營,集國民黨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即便如此。國民黨中的元老派和實力派人物仍時時想分噬其權,弄得蔣中證不得寧日。

論資歷、聲望、實力,何應欽均無法與汪精衛、胡漢民甚至李宗仁乃至閻錫山之流的人相比。再說。國民黨政府已明確孔祥熙代行政院長,居正代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

蔣中證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職,因有馮玉祥這副委員長在旁,連暫代之名也沒有給何應欽,而由五常委中在南京的馮玉祥、何應欽、朱培德三人共同協商,軍隊則歸何應欽指揮調遣。

這樣的格局已十分顯然,即使是蔣中證死了,他的權力也是要分而享之,怎會全部落在何應欽身上?何應欽自追隨蔣中證以來。還沒有治黨和主持政務的經歷和經驗,充其量只能取代蔣中證掌軍,成爲黃埔系的唯一首領。

想要掌控全局?!他何應欽無論是資歷還是人脈、本事完全是不夠的。因此蔣中證才放心的讓何應欽來控軍。

可是。蔣中證想不到的是:何應欽的確沒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但他能夠聯合某個有資歷、威望掌控全局的人——汪兆明!

12月14日,便是爭執起來的同時何應欽即致電汪兆明。歡迎他回國,“主持中樞大計”。其時汪兆明接到了兩封電報,一封是何應欽的,而另一封則是他的妻子陳璧君的!

對比了兩封電報,汪兆明毫不猶豫的立即覆電:“事變突起,至爲痛心,遵即力疾啓程。”隨後汪兆明立即聯繫了日本大使,欣喜若狂地表示:日本如能支持他回國執政,他願代表中國加入德日軸心集團。

日本在於希特勒通氣後,向汪兆明表示將與日本一道,支持汪精衛、何應欽組織親日政府!至此,有了外部的支持汪兆明毫不猶豫的啓程歸國!

何應欽這一手不可謂不高!表面看,一旦蔣中證死後,國民黨政府的首腦非汪兆明莫屬。汪兆明能上臺,功勞也少不了他一份,無疑會在新的權力分配中撈到更大的好處。

如果蔣中證意外的能夠安然歸來,宋美齡等人如要在蔣的面前告他的狀,說他之主戰,是企圖置蔣中證於死地,他也可以藉口已電請汪兆明回國主持中樞一事,表白自己並無取代蔣中證的野心。

無論怎麼算,他何應欽的好處都是大大的有!是以,他根本就不擔心蔣中證的死活!僅僅是要執行自己的計劃而已,當然蔣中證死了是最好的。

身在西安的蔣中證雖然不知道何應欽的想法,但他本能的察覺到了這種轟炸和準備進攻並不尋常!

“端納,我給你一封我的手書。命令各部立即停止進攻!等候命令!”蔣中證目中精光閃過,對着端納便冷笑着道:“雖然我不清楚怎麼回事兒,但有人要致我於死地這是最明顯的!”

端納點了點頭,對着蔣中證沉聲道:“委員長,現在的形式很是危急!根據我的消息,日本人在各部都蠢蠢欲動!一旦西安的事情拖久了,未必他們不會有所動作……”

“我倒要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動作!”蔣中證不愧爲梟雄之姿,冷笑着對端納道:“讓美齡來一趟!我們先把事情商議定,最不濟答應了張漢卿卻又能如何?!這羣混蛋,想趁這個機會撈一把?!可有那麼容易?!”

端納點了點頭,而後和蔣中證說了些閒話便匆匆的離開了蔣中證的軟禁地。南京方面還有着大把的事情等着他回去辦,尤其是宋美齡等還在等着他的消息。

聯絡上來汪兆明,何應欽自然不會再客氣!12月15日上午9時,在南京國府召開的第二十三次政治會議上,何應欽等人更火上澆油,一致主戰、主快,主張一直圍到西安城下!

儘管馮玉祥、孔祥熙百般反對,但“討伐派”咄咄逼人,寸步不讓。孔祥熙只得退而求其次,主張即令“討伐”,也應從緩,宜採取“軍事政治,同時並舉”的策略。

何應欽對此,無以反駁。因爲孔祥熙已代理行政院長,自然要從“政治”上設法。於是,兩派終於達成妥協,通過了如下決議:

推何應欽爲討逆總司令,迅速指揮中央軍進攻西安。

由國民政府下令“討伐”張、楊。

推于右任爲“西北宣慰使”,北上進行孤立張、楊的分化瓦解活動。何應欽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撇開蔣中證掌握了國民黨的軍事大權。

會後,何應欽即任命劉峙、顧祝同分任討逆軍東、西路集團軍司令,舉行所謂“白衣誓師”,揚言將“督率三軍,指日西上”,“掃蕩叛逆”。

何應欽共調動了十幾個師的兵力,正面沿隴海路兩側,進攻西安。側面分別由潼關開進商洛,奪取藍田;由天水向寶雞、鳳翔推進;由寧夏吳忠堡向固原、平涼一帶移動。

總預備隊在潼關附近集結。爲配合陸軍行動,何應欽命令大批飛機,從洛陽機場起飛,轟炸西安。由於宋美齡等人害怕“玉石懼焚”,堅決反對直接轟炸西安,以免將蔣中證炸死。

考慮到萬一蔣中證真的活着出來了自己該怎麼辦?!而且炸死蔣中證,容易受人於手柄。於是何應欽也手下留情,改令空軍只轟炸渭南、富平、三原縣城和赤水車站,進抵西安近郊示威即可。

當日,中央軍的先頭部隊也進抵華縣,與楊虎城的西北軍發生小規模戰鬥。東北軍、西北軍緊急戰備,大規模內戰一觸即發!

而在奉天的各部參謀皆急得團團轉,尤其是總參謀長蘇宗轍。他是最不希望看見國防力量竟然在對日作戰前遭受損失的人!

看着他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轉來轉去,屠千軍不由得微微一笑。

“企六叔,不必着急!蔣中證既然能夠一路殺來,混成了南京國府的委員長自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的。”屠千軍對着蘇宗轍沉聲道:“那些貓膩,肯定瞞不住他。他不是笨蛋,如何能不知道日本人的心思?!”

“如果不是有所準備,他早就在兩廣事變的時候直接進攻廣西了。就是因爲擔心自身力量的損失,他才止步於廣東。”

看着蘇宗轍,屠千軍沉聲道:“這件事情,毫無疑問的是南京國府內的一些親日派的動作。不過,這些人顯然有些不夠果斷!竟然僅僅是轟炸了渭南地區,說明他們自己都沒有把握在蔣中證死後掌權。”

說着,屠千軍頓了頓靠上了椅子對着蘇宗轍便道:“綜上所述,除非我六哥腦子抽筋兒了把蔣中證幹掉。不然蔣中證絕對會盡快的答應我六哥他們的請求,那些在南京國府內的親日派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了!”

“他們已經威脅到了蔣中證的地位,也就是說:不出意外,蔣中證會跟我六哥妥協,殺回南京讓那些企圖背叛他的人付出代價!”()

第141章 濟南保衛戰(四)第88章 四營!四營!!第555章 空軍的崛起第258章 紛亂中的啓程第355章 海軍的來電第167章 終結一役(下一)第384章 猶太人的想法第584章 追擊第18章 樑不良的暴虐(下)第300章 計劃和艦隊的災難第1160章 日本登陸戰(下)第741章 雲峰滾動第801章 犬窩行謀第2章 鬍子!鬍子!!第1143章 朝鮮到東京的暗流第603章 屏息以待第528章 酬卹金進軍之血(中)第528章 酬卹金進軍之血(中)第562章 前奏第775章 津門戰役(一)第810章 血戰南京第45章 少帥初會虎第1136章 盤旋在關島的烏鴉(下)第40章 柔情鐵漢屠三炮第25章 如山如虎屠三炮第405章 家宴第1109章 血和雪的莫斯科(十六)第442章 出訪德國第978章 推己渡人第236章 中東路啓端第232章 神奇的東方第1305章 風雨欲來第647章 殺與截第779章 津門戰役(完)第726章 戰果說話第14章 一夜間毀掉的山寨第945章 新局(中)第43章 安國軍的家當(下)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1121章 攻日戰略第1037章 盛典(下)第862章 大廟祭第997章 崎嶇之路第659章 被掠奪的財富第439章 內政決定第1159章 日本登陸戰(中)第24章 風吹,窯破。第1085章 杉山元遠征軍的末日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122章 濟南亂戰(八)第952章 舉世譁然(上)第1162章 福岡戰役(中)第1218章 吞(中)第273章 備戰中東路!第784章 武昌之戰(五)第393章 態度第207章 楊常逼迫!第1064章 一線生機第989章 石原之智(下)第1131章 關島戰役(上)第466章 調停第518章 陷坑四大馬第823章 雲潮起伏第34章 拓峰而來張作相第1224章 妄動之禍第605章 風出西南第505章 大審判(中)第946章 新局(下)第626章 得償所願第389章 風捲雲第203章 艱難的易幟第484章 各路風潮第782章 武昌之戰(三)第554章 費思量第814章 白宮的嬉笑聲第939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409章 試射第371章 赤色的秘密決定第350章 三等功一次!第263章 開拔!向着北平!第93章 初見大鬍子(下)第731章 撤職第187章 炮爺的交代第138章 濟南保衛戰(一)第598章 起伏之波第780章 武昌之戰(一)第1135章 盤旋在關島的烏鴉(中)第43章 安國軍的家當(下)第136章 風中搖曳第199章 會議室驚變!第1158章 日本登陸戰(上)第204章 終得易幟第196章 大帥府的暗流第1004章 大亂戰(下)第105章 一觸即發!第1037章 盛典(下)第35章 略爲動搖屠三炮第124章 濟南亂戰(十)第840章 華北方面軍的覆滅第1027章 宣戰(下)
第141章 濟南保衛戰(四)第88章 四營!四營!!第555章 空軍的崛起第258章 紛亂中的啓程第355章 海軍的來電第167章 終結一役(下一)第384章 猶太人的想法第584章 追擊第18章 樑不良的暴虐(下)第300章 計劃和艦隊的災難第1160章 日本登陸戰(下)第741章 雲峰滾動第801章 犬窩行謀第2章 鬍子!鬍子!!第1143章 朝鮮到東京的暗流第603章 屏息以待第528章 酬卹金進軍之血(中)第528章 酬卹金進軍之血(中)第562章 前奏第775章 津門戰役(一)第810章 血戰南京第45章 少帥初會虎第1136章 盤旋在關島的烏鴉(下)第40章 柔情鐵漢屠三炮第25章 如山如虎屠三炮第405章 家宴第1109章 血和雪的莫斯科(十六)第442章 出訪德國第978章 推己渡人第236章 中東路啓端第232章 神奇的東方第1305章 風雨欲來第647章 殺與截第779章 津門戰役(完)第726章 戰果說話第14章 一夜間毀掉的山寨第945章 新局(中)第43章 安國軍的家當(下)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1121章 攻日戰略第1037章 盛典(下)第862章 大廟祭第997章 崎嶇之路第659章 被掠奪的財富第439章 內政決定第1159章 日本登陸戰(中)第24章 風吹,窯破。第1085章 杉山元遠征軍的末日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122章 濟南亂戰(八)第952章 舉世譁然(上)第1162章 福岡戰役(中)第1218章 吞(中)第273章 備戰中東路!第784章 武昌之戰(五)第393章 態度第207章 楊常逼迫!第1064章 一線生機第989章 石原之智(下)第1131章 關島戰役(上)第466章 調停第518章 陷坑四大馬第823章 雲潮起伏第34章 拓峰而來張作相第1224章 妄動之禍第605章 風出西南第505章 大審判(中)第946章 新局(下)第626章 得償所願第389章 風捲雲第203章 艱難的易幟第484章 各路風潮第782章 武昌之戰(三)第554章 費思量第814章 白宮的嬉笑聲第939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409章 試射第371章 赤色的秘密決定第350章 三等功一次!第263章 開拔!向着北平!第93章 初見大鬍子(下)第731章 撤職第187章 炮爺的交代第138章 濟南保衛戰(一)第598章 起伏之波第780章 武昌之戰(一)第1135章 盤旋在關島的烏鴉(中)第43章 安國軍的家當(下)第136章 風中搖曳第199章 會議室驚變!第1158章 日本登陸戰(上)第204章 終得易幟第196章 大帥府的暗流第1004章 大亂戰(下)第105章 一觸即發!第1037章 盛典(下)第35章 略爲動搖屠三炮第124章 濟南亂戰(十)第840章 華北方面軍的覆滅第1027章 宣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