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餘波

聽着圖哈切夫斯基的話,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臉色都變得極爲難看。這並不能怪別人,這是蘇聯自己的準備不足。

這個時空的蘇聯並沒有如歷史上那般空前的發展,內戰耗去了他們太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還有最寶貴的時間。

而在雙方握手言和之後,雖然也做了一定的準備但國內對於各方面資源的需求實在太大。爲了儘快的恢復生產,多數的鋼鐵等物資都被用來製造拖拉機之類的農業機械了。

現在蘇軍所擁有的坦克,基本都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兩人從牙縫裡摳摸出來生產的。但這對於龐大的軍隊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

不足八百餘輛坦克,一千多架戰鬥機根本就不足以保衛蘇聯。

“如果我們現在全力生產的話,月產量可以達到多少?!”斯大林對着圖哈切夫斯基問道,但回答他的是部長會議副主席、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

“斯大林同志,我不得不告知您就算我們全力生產一個月最多也只能造出大約四百架戰鬥機和三十輛坦克……”柯西金苦笑着道:“我們現在雖然有了機牀,但嚴重的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這是我們最大的難點……”

機牀可以買來,工藝可以學習。但那些優秀的技術工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累積起來的,尤其這個時代技術工人的重要性更是一覽無遺。

歷史上蘇聯趁着全球大蕭條時間,從全世界挖角了不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加入蘇聯這才形成了蘇聯初期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

在歷史上,蘇聯在大蕭條時期大量的買入各國生產的工業設備同時大量的引進技術工人及工程師。

我們只需要看一組數據,便知道大蕭條如何讓蘇聯崛起。

在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50%賣給蘇聯。而同期在1929年~1930年,英國機器出口總量的70%銷往蘇聯,到1932年時候這個比例竟然高達90%。

1931年,世界機器出口總量有30%銷往蘇聯。而在一年之後也就是1932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50%!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20世紀30年代,蘇聯幾乎所有的骨幹大型企業都是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

此外,蘇聯還獲得了美國援建的三大鋼鐵廠,引進美國技術設備、僱用美國技術專家於1933年建成的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由美國福特公司援建的著名的高爾基汽車廠……等等。

而在人才引進方面蘇聯也沒有放鬆。由於在經濟危機中西方出現了大量的失業技術人員,因此他們紛紛接受蘇聯的聘請。

在1929年的時候,在蘇聯工作的外國專家已經高達1919人。技術人員則是達到了10655人,這分別是前一年也就是1928年的5倍多和20多倍!

當兩年後的1932年,在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種外國專家一舉達到了6800人、技術人員更是達到了數萬之多。而在當時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先後有10萬名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申請移居蘇聯。

由此可見,蘇聯當時到底吸納了多少的資金、設備、和技術力量。正式這些的累積,才讓蘇聯能夠在二戰脫穎而出。最終華麗的蛻變爲冷戰時期可以遙遙與美國相抗衡的世界兩極。

“在蘇聯,有2/3的大型企業是在美國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其餘的,也大多是在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技術援助下建立的。”

歷史上斯大林的這句感慨不是沒有道理。可惜的是,這個時空裡蘇聯沒有了好運氣。自東三省崛起的那位猛虎,取代了蘇聯在大蕭條中的位置。

而歷史上蘇聯雖然在大蕭條中賺取了最大的紅利,但也不是沒有失誤。甚至這些失誤逐漸被放大之後,最終演變成了蘇聯的解體。

比如。由於人才培養不足,許多新建成的大型企業因缺乏管理和技術人員而限制了生產能力。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932年3月一期工程投產時,每天才能生產3臺拖拉機而已。

此外,雖然蘇聯在短時期內依靠進口外國設備發展了重工業,但在一些高端技術上依然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許多產品都不得不倚賴進口。

這些都沒有什麼。對於蘇聯來說最爲致命的是:由於他們過分重視重工業建設而忽略了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這讓蘇聯經濟出現了城鄉差異大、工業與農業不協調發展的局面。

而後來因爲重視重工業而取得了成就,讓蘇聯直接忽視了這些問題。這導致的是後來龐大的蘇聯。竟然栽倒在了這些問題之上……

當然,曾經仔細的看過這方面資料並研究過這些事情的屠孟賁是不會犯下這樣的錯誤的。東三省最早不斷的深化自己的重工業,同時也沒有簡單粗暴的放棄對輕工業、農業的發展。

比如現在聯合政府工業部部長範旭東,他挑起的大梁就是主要負責本國內的輕工業發展。瀚海研究所,現在已經更名爲中國化工研究院。致力於化學藥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制品……等等方面的研究,當然也會做軍工類的研究。

而東北大學農業學院更是最早屠孟賁投注極大人力、物力和心力的學院,東大的經費從來不曾被減少。反而隨着聯合政府和國防軍的壯大而不斷的遞增。

屠孟賁並沒有如歷史上的蘇聯那樣,僅僅是注意重工業方面的人才。這頭猛虎基本上只要是人才,不管你是農業的、輕工業的甚至是畜牧業的他都吸收過來,畜牧業的可以在蒙古的草原上幫助牧民們改善牛羊種羣。農業的可以在農學院一邊教學一邊做糧種改良。

屠孟賁和東三省的這種來者不拒的態度,吸引了歐美大量的專家、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前來。就目前,中國國內就有着萬人以上的大量科研人員。其中外籍專家達到了七千餘人。

他們分佈在化工研究院、國防軍內部研究院、帝都大學、由原東大擴張起來的聯合政府綜合大學……等等區域,一方面他們負責做科研另一方面也負責教學和帶研究生進行調研。

屠孟賁比任何人都知道,要培養屬於自己的人才是多麼的艱難。但即使再艱難。他也必須去做。因此,他聯繫上了錫安強硬要求愛因斯坦必須要在中國講學。

而聯合政府則是會給予愛因斯坦實驗所必須的一切。屠孟賁如此去做,爲的就是希望能夠多爲自己的國家培養出人才,他們纔是將來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

“盡最大的努力去生產吧……能造出來多少是多少……”斯大林嘆了口氣。這件事情說到底都是他和托洛茨基的責任。如果更細的去說,這都是斯大林一手造成的。

“聯繫一下美國,還有聯合政府。看看他們能不能給予我們一些幫助,特別是美國。”托洛茨基現在也想開了。這情況先要保住蘇維埃。

德國人在歐洲的戰績讓他心驚膽戰,現在已經沒有了肘制的德國要是一股腦的全向着蘇聯涌來那麼後果是什麼傻子都能想到。

現在無比虛弱的蘇聯,根本經不起如此劇烈的消耗。而托洛茨基的這句話,卻讓斯大林對他刮目相看。

斯大林本以爲托洛茨基會激烈反對向美國求援,因此原本打算提出向美國方面示好的想法的他最終沒有開口。

但斯大林沒有想到的是,托洛茨基竟然那麼幹脆直接就提出向美國求援了。甚至連聯合政府都考慮上了。不得不說這還真有點兒拿得起放得下的政客姿態。

“斯大林同志,我們現在也是沒有辦法啊!如果德國對我們發動攻勢的話,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比蘇維埃建立時期更艱苦的戰鬥……”

“我很支持您,托洛茨基同志。”斯大林微笑着道:“事實上,我是想向您請求由我去出訪美國尋求美國的支持。”

頓了頓,斯大林道:“現在美國的情況並不好,聯合政府的國防軍雖然戰鬥力很強但他們沒有海軍。是以沒有辦法對日本的聯合艦隊形成威脅。這造成的結果是美國的東海岸直接面對着日本聯合艦隊的威脅……”

“如果是從前的話,美國還是可以進行局部防禦的。至少他們的艦隊不成問題。但現在英國已經丟失了本土,這直接造成的是美國會面對着德國來自於大西洋方面的海軍攻擊……”

斯大林很快便分析出了現在蘇維埃去獲取美國支持可能會有的優勢所在,如果蘇聯能夠在歐洲吸引住德國的大部分兵力,那麼至少美國不會面臨着德國對美國進行登陸作戰的危險。

如果能夠成功的拖住德國,至少德國從大西洋直接進軍美國的機率會減少很多。若是蘇聯能夠從波蘭發動對德國的進攻,那麼德國將無暇顧及其他地方了。

“好的!斯大林同志,那麼便由你來擬定名單並決定何時出訪美國。”托洛茨基點了點頭。同意了斯大林的提議。

“國防軍方面的話,我覺得我們派人去大概沒有什麼作用。”斯大林苦笑着道:“根據戰報,國防軍現在正在大舉進攻日軍佔領的東南亞地區。他們自己的武器裝備都不知道夠不夠,自然不會有多餘的支援給我們。”

“且一直以來那位猛虎就和德國關係匪淺,甚至他的妻子都是德國皇室的公主。所以我並不指望能夠從他那裡拿到什麼裝備……”

斯大林的解釋,衆人也接受了。托洛茨基最終嘆氣道:“還是讓人去一趟吧!至少,努力一把看看到底能不能獲取些武器裝備。中國距離我們相對近一些。武器運過來也快一些。不然等美國的話,那不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

“誰也說不準,到底什麼時候我們和德國的戰爭會打響……”

“最遲一年,德國會選擇進攻蘇聯。”倫敦被攻陷的消息。屠孟賁已經拿到了。而德國的動作則很可能關係到聯合政府接下來的戰略。

爲此,聯合政府和國防軍高層們在帝都聯合政府的會議室內召開了會議。

“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是蘇聯能夠支撐多久?!德國如果攻下了蘇聯,會不會威脅到我們。”林森皺着眉頭接口道:“不得不說。德國人在歐洲打的很漂亮!尤其是在海戰勝利之後,接連進行的登陸作戰。他們一鼓作氣的摧毀了英國人的防禦,逼着英國內閣選擇撤離。”

西南的戰事正在進行,由於剛剛進行完浙江戰役參與戰役的三個軍區都需要進行修整。而同時,這些部隊還得押送大量的戰俘前往工地工作,所以對東南亞的戰役現在只能是西南軍區在唱獨角戲。

“打下蘇聯的話是有可能的。”屠孟賁苦笑,現在的蘇聯遠沒有歷史上那般的強大。由於國防軍和他的橫空出世奪取了原本屬於蘇聯的那些人力、財力等資源。而且造成了蘇聯大面積的內耗,這導致的是現在的蘇聯極爲貧弱。

以蘇聯現在的狀態對戰德國,那是有四個字:凶多吉少。憑着現在蘇聯那點生產能力,德國只需要兩三場戰役,就能夠完全擊垮蘇聯的反擊能力。

“蘇聯倒是不用擔心。”顏正清笑了笑,接口道:“有人比我們更擔心。我相信他們會給蘇聯支持的。”

顏正清說着,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圖面前點了點加拿大。衆人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對啊!英國現在撤到了加拿大,而蘇聯就是他們天然的屏障。

對於美國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蘇聯被德國攻陷了,那麼加拿大和美國也將不保。爲此,美國絕對會大力的支持蘇聯。至少要保證蘇聯不會在戰爭中被德國直接佔領。

在座衆人誰也沒有去問德國爲何會對蘇聯發動進攻。因爲這件事情是顯而易見的。德國不可能從海上進攻美國或加拿大,首先他們的艦隊沒有達到如此強悍的地步。

其次,跨海進攻尤其是橫跨大洋去進行登陸作戰這幾乎就是癡人說夢。而且對手不是小國,而且生產能力、戰鬥力都不弱的大國。

但如果不解決英國和美國的話,那麼德國會面臨着這兩個國家隨時發動反攻的結果。這不是德國想要看到的。

偏偏現在對於德國來說最爲重要的資源,幾乎都在蘇聯的領土上。失去了肘制,實力強大,對手並不強且有着大量的資源。而且其領土還和自己的強敵相鄰。

只要不是傻子。大概都猜到了德國接下來會做什麼。

“不過要是德國真的拿下蘇聯的話,難保他們不會打我們的主意。所以我們還是加強防備的好。”剛剛從江浙地區趕回帝都的屠三炮看着衆人道:“兵力麼,先不要動。讓東三省地區還有蒙古先做民兵訓練,帝都要留一部分的機動部隊。我看就華中軍區留下來好了,如果德國真的打掉了蘇聯,好歹我們還有反擊的餘力。”

衆人點了點頭,卻是如此。

“老範那邊協調一下東三省工廠內遷。老工人要分開來扶持關內的廠子。這樣一旦東三省出現了問題,咱們的部隊還不至於斷炊。”

“研究院也要全遷到帝都來,從前東三省是咱們主要的工業基地。但現在有可能發生危險,還是動遷到帝都來合適。再說了。現在咱們這些人都在帝都,有啥事兒知會也好知會……”

炮爺一口氣說出了七八條意見,範旭東等人不住的點頭同時用筆記本將這些意見記錄下來。未雨綢繆,老範可不想看着自己的心血落在其他人手裡。

尤其是那幾個化工廠,那簡直就是他的命根子。

“津門有我們久大的舊廠址,我覺得擴建一下安置回去還是可以的。而且那裡靠海,鐵路路線也多到時候運輸也方便……”

記錄下了炮爺的意見,範旭東也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一部分的工廠,尤其是彈藥的工廠我覺着還是遷到廣西境內爲好。接下來咱們打的是東南亞戰役,離着前線近一點彈藥供應也方便……”

“還有炸藥,這些危險品運輸線太長的話容易出事故。我的建議也是內遷一部分,最好在彈藥廠不遠可以形成一個有自主生產能力的炸藥生產廠……”

範旭東林林總總的說了一大通,同樣的包括了楊宇霆在內的聯合政府中執委員們也都一一記錄下來。動遷可不是個小工程,這牽扯到的是交通、當地政府和聯合政府數個部位、地方機構的協調。

這次會議僅僅是定下大方向,接下來的具體執行還得經過一系列的內部討論和協調。

“華東、華南兩個軍區什麼時候可以回到戰場?!”這些事情告一段落之後,屠孟賁轉身對着自己老爹道。

“至少得三個月。”炮爺聳了聳肩,道:“俘虜太多了,不把他們處理阿華哦沒法上陣。東南亞的那些猴子還好處理,有些矬子可不服氣。得收拾爽利了,咱們才能讓部隊撤走。不然指不定得出亂子。”()

第890章 較勁第293章 高炮的威力!第780章 武昌之戰(一)第5章 不服氣的老吧嗒第470章 停戰第1179章 亂流第1065章 技術的差距第1182章 瘋狂的想法第850章 臨漳廝殺第521章 四大馬的末日(下)第278章 烽煙起第121章 濟南亂戰(六)第1014章 柏林;莫斯科;華盛頓(上)第676章 血染青山第926章 大破襲(8)第745章 戰鷹的肆虐和海軍的處女秀(上)第803章 飛沙起舞第991章 克里姆林宮的決定第147章 濟南保衛戰(十)第550章 紛亂第949章 驚天變(上)第44章 顏正清的坦白第150章 濟南保衛戰(十三)第561章 密謀第438章 洶涌而來的災民第977章 來賀第808章 螳螂背後的黃雀第1037章 盛典(下)第1135章 盤旋在關島的烏鴉(中)第358章 絕望變!第717章 中原事態第989章 石原之智(下)第642章 閩江水寒(上)第567章 灘頭之戰第1123章 瓊島之戰(上)第103章 齊魯戰雲急(中)第1044章 雷暴臨(上)第1308章 希臘戰役(下)第814章 白宮的嬉笑聲第136章 風中搖曳第1004章 大亂戰(下)第1201章 鯨吞第1008章 你這個白癡第130章 來之不易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593章 誘惑第669章 十死無生第187章 炮爺的交代第169章 終結一役(下三)第81章 應對二次北伐第448章 興登堡的酒會第919章 大破襲(1)第967章 被摘掉的明珠(中)第355章 海軍的來電第78章 無限量的軍需條子第474章 首相的新邀請第151章 濟南保衛戰(十四)第1097章 血和雪的莫斯科(四)第1213章 諜影重重(下)第305章 布柳赫爾的失落第1124章 瓊島戰役(下)第1061章 對決第374章 各路風潮第113章 福田彥助的陰謀第315章 克里姆林宮的爭論第806章 水拍岸暖第940章 暗遊第二百九十兒章 詭變第698章 慘痛第131章 蘇宗轍的決定第684章 黑鍋第776章 劫殺第209章 軍子的計劃第1114章 血仍未冷第87章 密室議計(下)第1129章 第三次朝鮮戰役(上)第107章 慘案端倪第645章 喋血青山第172章 終結一役第913章 拯救大兵(上)第1213章 諜影重重(下)第142章 濟南保衛戰(五)第606章 踏風而來(上)第272章 挖角和謀刺第787章 武昌之戰(八)第64章 刺殺!第753章 滿城皆血色第1228章 暗戰第559章 危機的辦法第705章 血肉長城(中)第788章 武昌之戰(完)第337章 協議的完成第1237章 羅馬之亂(下)第760章 來接第547章 東京血與雪(中)第335章 空軍建設報告第712章 來訪第614章 角力,新玩具第466章 調停第877章 中國派遣軍的決定
第890章 較勁第293章 高炮的威力!第780章 武昌之戰(一)第5章 不服氣的老吧嗒第470章 停戰第1179章 亂流第1065章 技術的差距第1182章 瘋狂的想法第850章 臨漳廝殺第521章 四大馬的末日(下)第278章 烽煙起第121章 濟南亂戰(六)第1014章 柏林;莫斯科;華盛頓(上)第676章 血染青山第926章 大破襲(8)第745章 戰鷹的肆虐和海軍的處女秀(上)第803章 飛沙起舞第991章 克里姆林宮的決定第147章 濟南保衛戰(十)第550章 紛亂第949章 驚天變(上)第44章 顏正清的坦白第150章 濟南保衛戰(十三)第561章 密謀第438章 洶涌而來的災民第977章 來賀第808章 螳螂背後的黃雀第1037章 盛典(下)第1135章 盤旋在關島的烏鴉(中)第358章 絕望變!第717章 中原事態第989章 石原之智(下)第642章 閩江水寒(上)第567章 灘頭之戰第1123章 瓊島之戰(上)第103章 齊魯戰雲急(中)第1044章 雷暴臨(上)第1308章 希臘戰役(下)第814章 白宮的嬉笑聲第136章 風中搖曳第1004章 大亂戰(下)第1201章 鯨吞第1008章 你這個白癡第130章 來之不易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593章 誘惑第669章 十死無生第187章 炮爺的交代第169章 終結一役(下三)第81章 應對二次北伐第448章 興登堡的酒會第919章 大破襲(1)第967章 被摘掉的明珠(中)第355章 海軍的來電第78章 無限量的軍需條子第474章 首相的新邀請第151章 濟南保衛戰(十四)第1097章 血和雪的莫斯科(四)第1213章 諜影重重(下)第305章 布柳赫爾的失落第1124章 瓊島戰役(下)第1061章 對決第374章 各路風潮第113章 福田彥助的陰謀第315章 克里姆林宮的爭論第806章 水拍岸暖第940章 暗遊第二百九十兒章 詭變第698章 慘痛第131章 蘇宗轍的決定第684章 黑鍋第776章 劫殺第209章 軍子的計劃第1114章 血仍未冷第87章 密室議計(下)第1129章 第三次朝鮮戰役(上)第107章 慘案端倪第645章 喋血青山第172章 終結一役第913章 拯救大兵(上)第1213章 諜影重重(下)第142章 濟南保衛戰(五)第606章 踏風而來(上)第272章 挖角和謀刺第787章 武昌之戰(八)第64章 刺殺!第753章 滿城皆血色第1228章 暗戰第559章 危機的辦法第705章 血肉長城(中)第788章 武昌之戰(完)第337章 協議的完成第1237章 羅馬之亂(下)第760章 來接第547章 東京血與雪(中)第335章 空軍建設報告第712章 來訪第614章 角力,新玩具第466章 調停第877章 中國派遣軍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