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

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

“你們現在都應該掌握了吧?”沐浴在夕陽餘暉下,程德面帶溫和的笑容,望着身旁的兩位佳人。

馬秀英笑着道:“德哥,我已經記住了你教給我們的動作要領。後面,多打幾遍太極,應該沒問題。”

程德點了點頭,又將目光看向羅燕。

羅燕注意到了程德的視線落在她身上時, 也笑着道:“將軍,我和秀英妹妹差不多。”

程德聽後,指着天邊落日夕陽之景說道:“眼下天色也已經不晚了,到了現在,想必你們的肚子也已經餓了。我吩咐廚房中的人多弄點好吃的。“

馬秀英、羅燕都點點頭。

程德喊來一個下人後,便讓他去給掌廚的廚娘弄一些好吃的去。

隨後,程德與馬秀英、羅燕三人一起站在庭院裡,望着夕陽西落,沉默着不說話。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程德感嘆了一句。

馬秀英聞言,卻是說道:“德哥,你又在想打仗的事情了?”

程德聞言,心中苦笑不已。

再有兩日,他便要領兵出征了。

別時容易聚時難。

他多麼想要挽留時光,可是,他知道這一切,他根本無力做到。

故而心中有此一嘆,也實屬常情。

沒想到,倒是讓馬秀英說中了他的心事。

“也不知道,哪一天不再有戰亂?”馬秀英忽然幽幽一嘆。

羅燕也跟着有些傷感了起來。

程德擡頭望天,沉聲道:“這一天,我相信, 肯定會到的。”

馬秀英的雙眸望向程德,帶着一些敬佩還有自豪。

這, 就是她馬秀英選的丈夫。

果真頂天立地!

也讓她心中涌起一陣自豪之情。

但她還是一個妻子,她內心裡的擔憂雖然隱藏得很好, 但眉宇間一絲憂愁,卻是顯露出了痕跡。

幾人,都很享受眼前的安寧時刻,一起觀賞落日西沉。

彈指一揮間。

夜幕降臨!

程德這才轉過頭,朝着馬秀英、羅燕道:“走吧,這個時候,飯菜應該已經弄好了。你們應該也差不多餓了,我們現在就去吃吧!”

馬秀英、羅燕兩人相視一笑,點頭道:“嗯。”

爾後。

程德攜着馬秀英、羅燕,來到了一處大堂。

大堂裡沐英、徐司馬兩人,早已在桌旁等待。

他們頻繁地將目光朝着大堂外面望。

也就是剎那間的功夫。

他們瞥到了程德三人身影,沐英、徐司馬兩人臉上露出了笑容。

程德帶着馬秀英、羅燕走近,坐在了桌旁。

“孩兒拜見義父!”沐英、徐司馬急忙躬身行禮道。

程德擺擺手道:“這禮今後免了,不必弄得這麼麻煩。”

然而。

沐英、徐司馬面面相覷。

他們可是記得先生教他們說禮不可廢的。

當然,他們也知道這是義父對他們的寬容和慈愛。

但他們可不會不守這個規矩。

所以,他們也只能先聽聽。

至於按不按照這麼做,那就另當別論了。

“義父,你這一次要出征了嗎?”沐英的臉上顯得有些擔心。

聽到沐英的話,程德將目光落在他身上,笑着道:“沒錯。我出征在外, 你在將軍府, 可要好好聽你義母的話。還有,先生教的功課,一定要認真學。此外,泗州軍事學院每日的軍事訓練,你也必須堅持下去。”

“馬兒也一樣。”程德補充道。

“義父請放心,我一定會好好聽義母話的。”沐英拍着胸膛說道。

“還有我也會的。”徐司馬急忙說道,臉上顯得有些緊張。

程德、馬秀英、羅燕聞言都笑了起來,徐司馬的小臉通紅,默默地低下了頭。

沐英瞥了一眼徐司馬,暗暗憋笑。

“這飯菜怎麼還沒弄好?”程德聽到自己的肚子咕嚕嚕地響着,眉頭微微一皺。

馬秀英卻是說道:“德哥,我忘說了。之前的廚娘因爲家裡有急事,向我請了一個月的假,回家裡照料家人去了。現在的廚娘是醜娘臨時替着一個月。”

“哦?有這回事?那她的家人不打緊吧?有派醫師去診治嗎?”程德望着馬秀英,他對這個廚娘燒的一手好菜,還是非常看重的。

馬秀英回道:“已經派劉大夫去看過了。劉大夫跟我說,她的家人,已經病入膏肓。可能最多也就能活一個月了。我仔細問了劉大夫,劉大夫說是她丈夫患病,依照他的醫術無法救治。而且,她的丈夫已經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間了。”

程德沉默了,輕嘆道:“她家裡需要什麼,還有缺什麼,秀英妹子你看着幫忙。能幫忙就幫,若是有孩子的話,就接來府中,給沐英他們做個玩伴。”

馬秀英目光一亮,她望着程德道:“德哥,廚娘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的和藍玉一樣的,小的和沐英同歲。”

程德沒有絲毫猶豫:“既然如此,就讓大的跟着我手底下大的李孝慈好了。至於小的,就給沐英他們做玩伴。讀書的相關支出,還有一應生活用度,就由我們將軍府承擔了。”

“德哥心善,是廚娘一家之福。”馬秀英笑着感嘆道。

程德瞥了馬秀英一眼,說道:“你什麼時候學會拍馬屁了?”

馬秀英白了一眼程德,不再說話。

“我記得醜娘有個兒子,好像是當時隨我一起出徵高郵城的。秀英妹子可知曉她兒子的名字。”程德問馬秀英道。

馬秀英略微沉吟思索,纔開口道:“我記得她的兒子叫李敢。”

“李敢?此人倒是有些耳熟,容我想想。”程德聽到這個名字,感覺無比熟悉,但是就是沒有一時間想起來,他閉眼回憶着。

沒過一會兒。

程德雙眼睜開了,他不急不緩地說道:“這李敢我倒是記起來了。馮國用之前在攻打江都城時,寫了一份戰報。他還特意爲了幾個人請功,這其中一個人,便是這李敢。此人現在因功已經升任百戶長了。目前在江都駐守。”

馬秀英接話道:“醜娘她只有這個兒子了。以後醜娘我會在各方面都對她照顧的。至於她的兒子,遠在江都城,目前沒有什麼戰事,想必安全得很。如果醜娘知道她兒子安然無恙的話,想必會很高興的。”

程德點點頭:“這事,就交給你了。還有,李孝慈的家人、羅二虎的家人、何三五的家人、李三七的家人,還有他們平日的生活,就有勞秀英妹子代我去看望他們了。”

馬秀英笑着道:“德哥,你放心,在前線記得保護好自己。家裡有我和燕姐姐,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沐英他們也能幫得上忙!”

程德聽到馬秀英忽而提到了沐英,他眼睛的餘光察覺到了沐英在暗中搞着小動作。

對此,程德裝作沒看見,極爲配合馬秀英道:“沐英,還有馬兒,他們的確不錯。家裡有什麼跑腿的活兒,還有一些需要使力氣的活兒,秀英妹子都可以讓他們來做。”

馬秀英失笑不答。

就在這時。

飯菜終於端上來了。

當飯菜端上來的時候,程德不禁大失所望。

他頓時沒了什麼胃口。

沐英、徐司馬也是如此。

但程德畢竟是作爲一家之主,他很快地平復了心緒,面色平靜地望着眼前做好的飯菜。

這些飯菜裡面,從顏色來看,烏黑一片太多,應該是焦了。

而且,菜看上去有些焉了的樣子似的,沒有看到一絲活力。

至於飯,程德看着眼前的飯,頓時陷入了沉默。

這飯,是夾生的。

程德在心中默默地嘆了口氣。

廚娘請了一個月的假,而醜娘要替一個月。

想到這裡,程德目光有意無意地朝着沐英、徐司馬望,充滿了深意,還有同情。

沐英、徐司馬望着眼前的飯菜,嘴角一陣抽搐。

眼前的飯菜,跟之前做的新鮮可口並充滿芳香的飯菜根本沒法比。

他們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心情一下子感到了有些沉重。

因爲他們剛剛聽到義父和義母的談話,醜娘會接替廚娘一個月。

也就是說,他們接下來一個月裡,吃的都是這樣的飯菜。

他們欲哭無淚。

這時候,程德的聲音忽然響起,“飯菜來之不易,不能浪費,每個人面前的都必須吃完。沐英還有馬兒,你們比較小,正是成長身體的時候,這飯菜多吃些。”

沐英、徐司馬聞言,暗暗叫苦。

他們哭喪着臉,低着頭,輕若蚊蠅應道:“我知道了。”

他們心中可不敢對義父有所抱怨,畢竟,這義父所說的話,也是爲了他們,出於一片好心。

他們心裡對醜娘充滿了怨念。

他們決定待會兒去醜娘那裡訴訴苦,然後教一些醜娘如何做出可口的菜的秘訣。

這個秘訣,還是之前廚娘交給他們的。

這個秘訣,是一大段口訣。

而且朗朗上口,易於牢記。

隨後,程德面色平靜地率先扒拉着眼前的飯菜,畢竟要以身作則。

爾後,馬秀英、羅燕也跟着一起吃了起來。

她們的面色也很平靜。

惜衣有衣穿,惜飯有飯吃。

這是她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她們畢竟受過苦。

沐英、徐司馬看到自己的義父和義母都吃了,他們也吃了。

對他們來說,這眼前的飯菜,雖然不是很可口,但也不是什麼特別難以下肚的東西。

以前,他們還做過一段時間的乞丐。

那時候,更難吃的都碰到過。

只是,最近這段時間,他們的嘴被廚娘給養刁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變成了現在這樣。

他們很艱難地吃完了這一頓飯後,便匆匆向程德告辭離去。

程德和馬秀英、羅燕三人也都吃完了。

“既然吃完了,那我們接下來該做一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了。”程德一本正經地對着馬秀英、羅燕說道。

馬秀英沒有立即接話,她在猜這德哥肯定不會說出什麼好話來,這是她的直覺告訴她的。

羅燕則是接過話道:“將軍,這重要的事情是指什麼呢?我和秀英妹妹都有份嗎?”

程德聽得目光一亮,連忙點頭道:“嗯。你和秀英妹子都有份!”

“什麼事?”馬秀英狐疑地望着程德道。

程德攤開雙手,感嘆道:“哎,我打下的一片基業,需要有人繼承啊!可是,我現在後繼無人啊!哎,都說子承父業,可是光有父沒有子怎麼能行呢?”

馬秀英、羅燕兩人都是聰慧之人,瞬間明白了程德話中意思,兩人雙耳通紅。

隨後,程德在馬秀英、羅燕兩人耳旁耳語一陣。

馬秀英望着羅燕,羅燕望着馬秀英。

兩人都沒有答應。

對此,程德也很無奈。

禮法果然深入人心。

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晚上辛苦一番了。

之後,程德先是在馬秀英屋裡歇息幾個時辰,爾後又往羅燕屋裡歇息幾個時辰。

至於那歇息的幾個時辰裡在幹些什麼,那可就是有關後代繁衍的重大事情了。

此事,他們都很認真對待。

詳情不再贅述。

時間悄然間,已然是天明時分。

程德想到今天要陪馬秀英、羅燕她們去寺廟祈福,還有在泗洲城大街小巷逛街。

他便早早地來到書房,處理着一些緊急的公務。

這些公務,都只能由他點頭才行的事情。

這些事情,他不必太過費心,自然有李善長他們會悉心挑選出來。

而且,會讓人送來將軍府。

由將軍府錦衣衛親自送往書房。

一般來說,都是張七九親自送。

但最近這段時間,張七九在忙其他的事情。

這些事情,就落在了張七九的親信手中。

程德埋頭公務時,另一邊將軍府的辦公房卻是吵翻了天,有點像是潑婦罵街。

此刻,參與對罵的雙方,一方是以李善長爲首的衆人,一方是以呂不用爲首的衆人。

至於,其他沒有參與進去對罵的,則是選擇暗中觀望。

至於爲何對罵了起來,原因是李善長在評上個月的政績考覈時,給禮部左書佐令呂思麒一箇中等評價,而給工部右書佐令何昱一個上等評價,這引起了呂不用的不滿。

呂思麒,男,二十二歲,職位是禮部左書佐令,是呂不用的侄子,被呂不用非常看重,呂不用也視呂思麒爲聾啞村未來的擎天柱。

何昱,男,二十五歲,職位是工部右書佐令,是李善長之前的得力助手,也是李善長的下屬。

現在,泗州各部官員都知曉,這政績考覈,有關將來升遷之事,所以都很重視。

當事人呂思麒,則是很大的不滿。

在他看來,自己的政績考覈應當評優纔是。

他懷疑是李善長以權謀私。

於是他當衆提出李善長行事不公,卻引來了李善長一方的口誅筆伐。

呂不用一方的人看到了自己一方的呂思麒被李善長這麼圍攻,二話不說,就參與進了對李善長一方的口誅筆伐。

愈演愈烈,就形成了現在的場面。

甚至,李善長和呂不用兩人都親自下場了。

他們分別站在各自一方從屬之人的前方,面無表情地對峙着。

“李善長,這事情,你不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我肯定會向將軍如實稟報吏部李主簿是如何處事公正的!”呂不用面色陰沉如水,盯着李善長,眼神充滿了不善。

李善長眉頭緊皺,他看着呂不用說道:“我是根據各自政績考覈,得出來的評價,我是有據可考的。即便是你鬧到將軍那裡去,我也有充分的理由。”

呂不用則是反駁道:“誰不知道那何昱,是你李善長的得力助手?也對,幫一把自己的得力助手,收穫一份情誼。將來指不定,你李善長也有需要他幫忙的時候呢?你這是在弄黨派,難道就不怕將軍發怒嗎?”

李善長聞言,目光幽深,他看着呂不用道:“你看我們現在各自背後站了多少人,如果說在弄黨派,你呂不用也跑不了。”

呂不用沉默了。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善長,“這事情究竟爲何?自有將軍主持公正,我們現在就去找將軍裁決!李善長,你可有膽氣陪我走一遭?”

李善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蹙着眉頭道:“去就去,身正不怕影子斜!走吧!”

下一刻。

李善長、呂不用等人紛紛朝着將軍府另一邊的書房而去。

施耐庵等沒有參與進來的人,都紛紛搖了搖頭。

這些事情,他們還是不參與的好。

他們看到李善長與呂不用離去後。

便又埋頭與手中之事,同時心道:終於清淨了不少!

(本章完)

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77章 元廷詔令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76章 諫言十疏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20章 救治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8章 暗涌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17章 入世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85章 大婚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
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77章 元廷詔令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76章 諫言十疏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20章 救治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8章 暗涌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17章 入世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85章 大婚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