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安撫

從仰光返回萬崗大營後,康寧立刻召開最高軍政會議,與石鎮、劉海瀾等人一起,向全體委員彙報了此次仰光之行的經過、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問題。

石鎮率先將自己與緬甸中央軍事委員會達成的各項共識進行了通報:“由於緬甸中央決心對全國的軍事力量進行重大改革,提高軍隊的戰鬥力,緬甸人民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正式更名爲緬甸國防軍。因此,此次會談的焦點就集中在了我軍的改制上面。緬甸中央軍委要求我們第四特區做出表率來,率先與國家軍事力量保持一致,在允許第四特區武裝力量擁有自己獨立的軍事體制、指揮系統的原則基礎上,我軍更名爲緬甸第四邊防師,兵力限制在師級規模以下。屬於內衛警察性質的警備司令部在我們的據理力爭下保持不變,擁有既定的法律地位,不受正規軍隊規模的限制。”

聽完石鎮的通報,將校們立刻表示出自己強烈的不滿。

關仲明首先表態,不願意將自己的獨立師更名爲“第四邊防師”,軍隊各單位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一致認爲如果這次在中央政府的壓力下妥協的話,仰光方面絕對會得寸進尺,進而逐步削弱第四特區的軍事武裝。再一個,自己歷盡艱辛建立起來的部隊,由始至終沒有得到中央政府一槍一彈的支持,憑什麼要受命於人?

看到衆兄弟爭執不下,場面頗爲火爆而又激烈,石鎮一臉尷尬。顯得非常被動。康寧不得不止住了大家的發言,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各位,其實這是件好事情,只是大家太過於注重軍隊傳統和自身利益,沒有進一步分析其中蘊含的契機。大家都應該知道,中央軍地這次改革說白了只是換了個名份而已,雖然高層地大佬們是想通過此次調整提高軍隊的戰力,但其臃腫的部隊和雜亂無章的指揮系統,哪裡是說變革就能整治好的?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次改革一旦危及到了軍中多數人的利益。所謂牽一髮而動全局,萬一鬧出什麼大亂子來,中央的那些大佬們就會慌神了。所以,不管怎麼變,緬甸政府的軍隊戰鬥力都不可能一下就會有大的改觀,之所以會高調改革軍隊,完全就是出於一種政治上地需要。讓世界各國特別是對緬甸充滿敵視的歐美各國,覺得緬甸漸漸改變其獨裁立場,逐步走向文明進步。在仰光期間,我先後和內務部、軍委總參謀部和海軍的高級將領都商討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整個緬甸軍隊的改革道路會非常艱難,資金緊缺,裝備簡陋,思想落後,觀念陳舊,要實行真正的軍事體制改革。沒有個五年以上的時間,絕對是癡心妄想,而且其間還需要大量地資金投入才能辦到。”

一直沒有參與爭論的陳樸很好地領悟了康寧的意思,他點了點頭,對衆人說道:“大家根本就不需要忙着爭論,急什麼啊?邊防軍的稱呼有什麼不好的?何況我們的地盤連接着中、老、泰三個國家,叫邊防軍也情有可原嘛,否則在中央的打壓下,根本就沒有一個合理合法的名份。大家都知道,中央軍的編制非常的混亂。有地主力師官兵人數高達一萬六千餘人,地方軍區有的師卻只有五千餘人,像我們景棟軍分區這個師級單位,也就八千多人,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獲得最大的好處。阿寧剛纔所說的契機,不知道你們聽明白沒有。既然負責內衛的警備司令部不在中央軍委的限制範圍之內,我們爲何不能在這裡面多做文章?我看啊,完全可以把警備司令部擴充到一個師的編制,成立三個團規模的一級快速反應支隊,對外稱之爲內衛警察支隊,對內則是與主戰部隊毫無二致,一樣的訓練一樣的裝備,打起仗來把衣服一換不就成了?大家要多想想我們如今所處地地位和政治環境纔是啊!”

衆兄弟這才明白過來,再也沒有了爭論,就連先前鬧得最兇的關仲明也樂呵呵地豎起了大拇指。康寧隨即宣佈軍隊調整的具體事宜留待中央軍委專門會議來討論,請大家先聽聽副主席潘少羣的報告。

嚴謹踏實的潘少羣打開文件夾,向大家彙報了此行所取得地成果:“此次仰光之行最值得高興地是,正式獲得了中央政府批准我們第四特區在仰光、曼德勒、實兌、密支那、馬圭等九個省和邦設立政府辦事處,並以法律文件的方式批准我們在上述地區設立緬東工商業銀行地分行、各大商業集團公司的分公司,允許我們在能源零售業、電訊業和教育產業以外的所有領域自主進行投資和項目建設,允許《民生報》、《東方畫報》和剛剛成立的《緬東時報》這三大新聞通訊社在上述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自主發行。這是我們特區取得的一個巨大的突破,帶來的積極作用根本就無法用金錢來估量。”

“其次,基於我們第四特區爲國家安置了十多萬流民,接下來仍要對近十萬的流民進行安置,國家計劃與經濟發展委員會、財政部和民政事務部聯合做出決定,再次給予第四特區五年的免稅政策。”

潘少羣說到這裡,放下文件大聲說道:“各位,千萬別以爲這不算什麼,別以爲其他三個特區從來都不需要向中央政府繳稅,以後可不一樣了,從七月一日開始,中央財政部將實行從緊稅收政策,到時候其他三個特區的所有商品就不能免稅銷往其他地區了,中央政府會在各特區通向周邊地區的公路、水路幹線上設置檢查站,對所有商品徵收流通稅。由於我們特區拿到了這一優惠政策,我們的所有商品、郵政車輛、交通運輸集團的車輛全都免檢,其他三個特區恐怕日子不好過了。”

在大家地議論聲中。潘少羣接着將緬甸中央政府地各項新舉措一一進行了說明。由於中央政府各部委經過曠日持久的爭論之後終於達成一致,爲振興民族工業,發展國家經濟,所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將從七月一日起頒佈實施,其中包括禁止二手機械、交通運輸工具的進口貿易,將上述產品原定的進口關稅,從百分之八十調整到了百分之一百五十(東盟各國產品不在此列)等等。總體來說,仰光之行使第四特區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付出的只是對中央政府的擁護。

委員們對此十分滿意。塗文勝等人放鬆下來後,都樂呵呵地祝賀康寧入選了丹睿內閣。成爲與省部官員平級的第一人,並對第四特區行政級別的提高充滿了遐想。

康寧搖了搖頭,讓大家平靜下來,然後以少有地嚴肅口吻向大家剖析其中的利害得失:“其實這並不見得就是件好事!首先,我很懷疑中央政府的真實用意,說得好聽一點,中央這是有選擇地實行扶持政策。說得難聽點兒,中央某些人想要挑撥離間,希望通過這種不均等的對待,破壞四個特區的聯盟關係。在仰光的時候,我每隔一天就與鮑有祥、丁英和彭家生前輩通一次電話,詳細地通報此行所取得的進展以及首都高層目前地政治動態,並明確表示共同進退、利益共享的堅定態度,請求三位前輩不要被某些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所迷惑。幸好如此,纔不讓三位前輩生出太多的猜疑,但是接下來中央政府將要實施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將會嚴重傷害其他三個特區的利益,因此我明天必須去周邊特區走一趟,一家一家地去安撫,去做工作,尋找穩妥有效的對策,以保持四個特區共同發展的前景,工作難度將會很大啊。”

衆兄弟聽了康寧的分析,都皺起了眉頭。顯然,這一刻他們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也爲中央政府地深重戒心和分化策略感到寒心。

康寧接着說道:“特別是這一次。欽奈總理一再要求我們改革政府機構,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反覆研究之後答應了,並及時提出一個調整方案呈送給了欽奈總理。他看完後,與各部委展開評議並獲得了丹睿主席的首肯。與我們協商之後同意我們再次修改的調整方案。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其實內情相當的複雜,這至少表明中央政府對我們高度自治的四大特區依舊很不放心。任何時候都想變相收回賦予我們的高度自治權,可是因爲停火後在國際社會監督下達成的法律框架的束縛,中央政府只能通過逐步削弱的辦法來達到其目的。因爲我們沒有參與內戰,中央政府就把我們作爲突破地目標,想要通過對最富裕、最有政治影響力的第四特區的施加壓力來實現集權統治,所以纔會給了我們這麼多的經濟優惠政策,卻在政治上寸步不讓,反而步步緊縮。弟兄們,別看中央政府這次把我擡得很高,慷慨地送給我一個緬甸最高權力機構的委員名稱,裡面地良苦用心可不一般啊!”

經過康寧這番細緻地分析,在座的所有人,再也沒有了絲毫輕慢之心,清楚地看到政治鬥爭地險惡和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政治能力得到加強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前途重新進行深刻的思考。

這時,只見石鎮站了起來,臉帶微笑地說道:“諸位,今天我有個決定要向大家通報一下。這個決定是我經過長達一年的考慮,經過與阿寧的多次探討之後做出的,我決定辭去警備司令這一職務,就任即將成立的第四特區人民議會議長一職,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衆人一聽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石鎮竟然會主動放棄位高權重的警備司令一職。要知道這次會議已經明確了警備區擴軍的計劃,只要石鎮不主動退出,擁有槍桿子支持的他,在特區政府高層的地位將會再次加強。因此,許多人對石鎮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深感不解,不少人驚愕之餘沉思起來,意識到可能特區的領導機構又要發生變化了。

看到大家的不同表現,康寧搖了搖頭,頗爲難過地解釋道:“早在去年八月份,石大哥就向我提出辭去警備司令職務的要求,我一直沒有同意,也不允許他再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動搖軍心,但是石大哥心意已決,我根本就沒法說服他,所以這次在仰光反覆權衡之後,我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請求。但是我要說明一點,之所以同意石大哥的請求,並非是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能力有限跟不上形勢的發展,也不是他所說的精力不足只想專心民政,而是整個形勢發展的需要。”

康寧挺起胸膛,掃視一圈:“在此,我建議委員會同意石鎮的要求,同時根據緬甸中央政府的意見提出如下建議:一、在即將成立的第四特區人民委員會的這個最高權力機構裡,我本人仍然擔任主席一職,我提請大家同意由陳樸、石鎮兩人擔任副主席,陳樸分管軍隊事務,石鎮分管民政事務,其他十三名委員將由原來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擔任。自第四特區人民委員會成立之日起,撤銷第四特區人民代表大會。二、成立第四特區人民參政議政委員會,與原有軍事委員會平級,同屬於第四特區人民委員會領導下的二級權力機構,這樣才能與中央政府現行的政治體制保持一致。三、我提議由石鎮擔任第四特區人民參政議政委員會議長,充分行使人民賦予的立法權、司法權和監督權,同時保留石鎮軍事委員會委員職務,並提請緬甸中央軍事委員會晉升石鎮中將軍銜。”

在衆兄弟的一片贊同聲中,石鎮驚訝地望向康寧。他根本就想不到康寧在授予他如此高的民政權力之後,會依舊保留他的軍委委員職務,而且還爲他晉升一級。康寧的寬厚與情義,讓這位穿了一輩子軍裝的漢子,感激得熱淚盈眶。

第739章 心照不宣第805章 半信半疑第628章 矚目第425章 脆弱的平衡第578章 代價第221章 如此淵源第847章 騷亂再起第424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第81章 意外的發現第799章 戰俘營第304章 大山的呼喚第172章 危機突至第558章 合作的前景第379章 無情殺戮第697章 情義第325章 難得糊塗的官員第550章 初次見面第40章 好人有好報第23章 真假?第128章 急轉直下第239章 異狀第587章 被斷絕的退路第165章 警告第650章 同在屋檐下第800章 野人山第201章 尋兇第15章 醒來第180章 突破口第755章 冷眼旁觀第624章 出訪前夕第821章 十萬火急第638章 賠率變化第303章 讓日本人先走第190章 除惡第419章 人才第743章 禍從口出第744章 寂靜的戰線第546章 軍中紀事第66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02章 美男計第619章 意外的連鎖反應第186章 印證第247章 禍不單行第731章 看不明白第850章 掃榻相迎第227章 旅遊團裡的“故人”第680章 美麗的寶島第345章 安全級別第668章 必須的戰略轉移第20章 暗香第168章 花明第401章 巧妙應對第487章 豪第487章 豪第358章 暗室欺心第201章 尋兇第481章 大忽悠第582章 故友第713章 先見之明第813章 狹路相逢第645章 大發神威第648章 雲端之上第237章 哼哈二將第519章 溫情第817章 臨危受命第312章 屠龍第73章 端倪初現第87章 是喜是憂第329章 軟硬兼施第375章 封鎖線第345章 安全級別第759章 用間第478章 街頭巧遇第479章 明星慈善足球賽第564章 造勢第691章 險象環生第289章 代號“狻猊”第818章 幸災樂禍第424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第643章 星光燦爛第416章 指金三角第605章 開放的姿態第142章 得失第360章 奇怪的禮物第688章 雙管齊下第727章 這怎麼可能?第454章 無名英雄第101章 漂亮媳婦見公婆第31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82章 故友第471章 遍地大佬第806章 詭異的寂靜第347章 眼光第718章 情懷觸動長唏噓第210章 令藍建國頭痛的政治事件第676章 再赴仰光第724章 殘酷的處境第6章 交易第138章 乾脆鬧大點第22章 向南向北?
第739章 心照不宣第805章 半信半疑第628章 矚目第425章 脆弱的平衡第578章 代價第221章 如此淵源第847章 騷亂再起第424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第81章 意外的發現第799章 戰俘營第304章 大山的呼喚第172章 危機突至第558章 合作的前景第379章 無情殺戮第697章 情義第325章 難得糊塗的官員第550章 初次見面第40章 好人有好報第23章 真假?第128章 急轉直下第239章 異狀第587章 被斷絕的退路第165章 警告第650章 同在屋檐下第800章 野人山第201章 尋兇第15章 醒來第180章 突破口第755章 冷眼旁觀第624章 出訪前夕第821章 十萬火急第638章 賠率變化第303章 讓日本人先走第190章 除惡第419章 人才第743章 禍從口出第744章 寂靜的戰線第546章 軍中紀事第66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02章 美男計第619章 意外的連鎖反應第186章 印證第247章 禍不單行第731章 看不明白第850章 掃榻相迎第227章 旅遊團裡的“故人”第680章 美麗的寶島第345章 安全級別第668章 必須的戰略轉移第20章 暗香第168章 花明第401章 巧妙應對第487章 豪第487章 豪第358章 暗室欺心第201章 尋兇第481章 大忽悠第582章 故友第713章 先見之明第813章 狹路相逢第645章 大發神威第648章 雲端之上第237章 哼哈二將第519章 溫情第817章 臨危受命第312章 屠龍第73章 端倪初現第87章 是喜是憂第329章 軟硬兼施第375章 封鎖線第345章 安全級別第759章 用間第478章 街頭巧遇第479章 明星慈善足球賽第564章 造勢第691章 險象環生第289章 代號“狻猊”第818章 幸災樂禍第424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第643章 星光燦爛第416章 指金三角第605章 開放的姿態第142章 得失第360章 奇怪的禮物第688章 雙管齊下第727章 這怎麼可能?第454章 無名英雄第101章 漂亮媳婦見公婆第31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82章 故友第471章 遍地大佬第806章 詭異的寂靜第347章 眼光第718章 情懷觸動長唏噓第210章 令藍建國頭痛的政治事件第676章 再赴仰光第724章 殘酷的處境第6章 交易第138章 乾脆鬧大點第22章 向南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