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進程

當天夜晚,雪地的嚴寒之中,王忠嗣下令大軍在夜幕的掩護之下拔營退兵。好在石堡城的吐蕃兵馬並不知唐軍連夜撤兵之事,所以並未派兵趁着撤軍的混亂進行騷擾襲擊。所以唐軍雖撤離的倉促,卻也有驚無險。

三日後,飽受艱辛的十萬大軍撤入多瑪城中。多瑪城中留守的兵馬已經搭建了不少簡易的建築,十萬兵馬這才得以暫時安頓下來。王忠嗣也算暫時的鬆了口氣。多瑪城其實也非大軍久留之地,這裡幾乎什麼都沒有,供給也極爲困難,大軍也無法長期在此駐紮。

當天夜裡,王忠嗣徹夜未眠,他左思右想,考慮此次進軍吐蕃的意義何在。若說報復吐蕃人的話,連下多瑪羚羊兩城,目的已經達到。剩下的石堡城雖然在計劃之內要攻下此城,但其實意義並不大。

且不說目前攻擊石堡城的時機實在是糟糕之極,就算能攻下石堡城又能如何?扎陵湖和鄂陵湖旁的這三座城池距離大唐太遠,除非朝廷想滅了吐蕃國,一鼓作氣往吐蕃腹地打過去,否則拿下這三座城池也無法守住。物資補給的困難以及吐蕃人的反攻都會讓唐軍遲早被迫撤出這裡,而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拿下這三座城池明顯是拿士兵們的性命開玩笑。

шωш ✿тt kan ✿C O

王忠嗣此次率軍攻打吐蕃本就並非出於衷心,而是被迫應命。朝廷既是要教訓一下吐蕃,那麼此時教訓的目的已經達到,王忠嗣認爲自己或許該重新考慮一下是否一定要攻下石堡城了。但王忠嗣明白,自己不能獨自決斷此事,太子殿下派人送來的密信中說的很清楚,要自己小心行事不要讓李林甫和楊國忠攻訐的把柄。所以,即便是退兵,也要說服朝廷的許可,特別是陛下的首肯,那樣便確保萬無一失了。

深思熟慮之後,王忠嗣於多瑪城中連夜寫了一份奏摺,希望能說服玄宗同意自己的想法。

奏摺上詳細的說明了目前的情形,以及攻打石堡城的弊端,奏摺中言:石堡城得之與國無益,失之與國無損,況石堡城雲集吐蕃重兵七萬,力攻雖可下,但必損將士無數。以數萬將士性命,換吐蕃一城,豈非本末倒置。祈陛下深思,準臣率軍迴歸積石山大營。待審時度勢,機會成熟,一舉奪之。

奏摺中可謂苦口婆心,希望能夠讓玄宗好好的考量此事,作爲一名大唐的重臣和領軍的高級將領,王忠嗣可謂掏心掏肺,一切從大局開始考慮。正因爲不出於私心,王忠嗣纔敢寫這封奏摺。他相信,以玄宗的英明該明白目前的情勢和自己的苦心,一旦玄宗認可,那麼退兵之舉便不會受到李林甫和楊國忠的攻訐。於公於私都是最好的結果。

次日,王忠嗣上奏朝廷請求撤兵的消息便在軍中高級將領中傳開了。王忠嗣也並不打算向他們隱瞞。大多數將領都對王忠嗣此舉持贊成意見,但也有人不太認同,認爲王忠嗣此舉有欠考慮,或許會招致朝廷的責怪。爲了此次出兵,朝廷花費了鉅額的軍費,爲河西隴右兩軍更換了大量全新的甲冑武器,提供了更

多更好的的物資協助,便是希望能拿下兩湖三城之地。而現在王忠嗣居然要草草收場,這豈是朝廷說希望的。

李光弼便是持此觀點的人之一,他求見王忠嗣,希望王忠嗣能立刻派人將奏摺追回,否則必會招致陛下斥責。但王忠嗣堅決不同意,斥責李光弼道:“光弼,你跟隨我多年,難道不知本帥的性行?即便朝廷責怪,本怪也要將這番到底告知陛下。這次作戰本就是得不償失的冒失舉動,我們不能再錯下去,此時撤兵乃是最佳的時機。”

李光弼嘆息道:“大帥,末將不是說你的判斷錯誤,而是爲了大帥您着想。你我皆知此次對吐蕃作戰的內中緣由,光弼只是不想讓大帥被人因此指謫罷了。”

王忠嗣搖頭道:“陛下會明白我的苦心的,陛下一旦首肯,他人奈我何?”

李光弼無言以對,作爲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李光弼不能太過反駁王忠嗣,只得暗自嘆息,祈禱自己擔憂的情形不會出現。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王忠嗣的奏摺送往京城的第二天,多瑪城王忠嗣大軍中的另一份奏摺也送往了去京城的路上。這封奏摺是出自隴右軍行軍司馬董延光之手。這位董延光領着右路軍轄下的前鋒軍一萬兵馬,是在隴右軍中的老資格的人物。此人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猛將,在隴右軍中屢立戰功。但對於王忠嗣一力提拔哥舒翰等一批年輕將領的舉動,董延光早就心中不滿。哥舒翰原本只是軍中一名副將,短短几年之間便被王忠嗣提拔爲隴右節度副使,董延光自認爲功勞不比哥舒翰小,卻被王忠嗣無視,這麼多年只是個行軍司馬,職位反在哥舒翰之下,這讓董延光的心中的不滿開始堆積。

因爲心中有疙瘩,董延光索性怠慢軍務,以此表達不滿。王忠嗣爲此居然在衆將面前點名批評董延光,讓董延光顏面盡失。董延光知道,自己在王忠嗣手下是別想有任何升遷的可能了,於是在某次回京休假時,主動去拜訪了李林甫,希望能通過李林甫讓自己的處境有所改觀。李林甫當然喜出望外,他正需要在太子黨的王忠嗣轄下安插自己人,眼下董延光主動送上門來,豈非是一件夢寐以求之事。

在一番考察之後,李林甫和董延光便開始暗通款曲。李林甫許諾董延光,他已經同安祿山說好,在恰當的時機,調董延光去安祿山所轄的河東節度去任副節度使。但需要董延光有所‘表現’。

這一次董延光隨王忠嗣大軍和吐蕃作戰,無疑便是一個極佳的表現機會。董延光在得知王忠嗣向朝廷請求退兵之後,立刻寫了這封奏摺給政事堂。董延光的奏摺中所說的情形和王忠嗣的截然相反。種種不利因素在董延光的奏摺中都成了有利的因素。大軍中的糧草柴薪不繼的情形,在董延光的奏摺裡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主帥的畏敵懼戰以及懦弱無能。

董延光甚至擬定了一份作戰計劃,聲稱按照此計劃,只需要五萬兵馬便可拿下石堡城。作爲一

名帶兵作戰多年的將領,董延光的這封計劃倒也細密具體,看上去頗爲可行。這更進一步的襯托了王忠嗣的無能之舉。

兩封奏摺一前一後,被快馬送往京城。一場軒然大波也將因爲這兩封奏摺而起。

……

野牛城中,戰事之後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劉德海在佔領野牛城的第二天便帶着兩千多匹駝馬和五千後勤兵馬回雅州運送建設物資前往野牛城。野牛城所在之處能用的物資只有大量的沙土和少量的樹木,這不足以支撐加固野牛城以及在鹽湖建立土城駐軍,乃至在野牛城周邊設立烽燧的需求。所以需要從劍南運送大量的物資前來。

工程量是巨大的,野牛城的加固工作倒也罷了,在鹽湖之地乃至沙漠之中建立土城和烽燧這可不是一般的難。但好在王源手頭人力足夠,俘獲的吐蕃俘虜中有不少工匠,會用金川河下的黏土泥漿和沙土拓出堅硬的沙磚,這些沙磚曬乾後硬度還算不錯,倒是爲王源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數萬士兵和數千俘虜辛勤的勞作着,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鹽湖旁邊建立了一座裡許方圓的小型堡壘。堡壘可以容納三千人居住其中,作爲挖鹽的基地,基本雛形已經形成。通向三十里外的野牛城的道路上也被沿線每隔五里設置了沿途的補給站,便於在路途上進行補給。同樣的補給站在野牛城通向雅州的近百里沙漠沿途也建立了數十座。儲備大量的清水物資供進出沙漠的駝隊進行補給,並且成爲沿途的行進的標識。

在鹽湖西方延伸到野牛城西南一帶橫跨六十餘里的地界,建立了三十幾座烽燧堡壘,每處駐紮五十名士兵。主要的目的用來警戒吐蕃兵馬,防止他們突襲野牛城。五六十里之外,一旦發現敵蹤,這些烽燧便可發出示警的信號,將敵軍的數量方向告知野牛城中的駐軍。要麼提前撤離,要麼做好迎戰準備,便可有提前的籌謀了。

野牛城的綠洲上,沿着金川河沿岸,二十餘座炒鹽作坊建立了起來。爲了防止污染金川河這個寶貴的水源。這些作坊都建立在靠近沙漠的邊緣地帶,製鹽後的污水都將被排入沙漠之中。王源讓劉德海在劍南山地中挖掘了大量易於成活的樹木運到綠洲之地栽種,雖然知道這些樹木未必能全部成活,但只要能成活一小部分,便可成爲抵禦風沙侵襲綠洲以及改善此處環境的法寶。

一個多月時間,王源一直呆在野牛城中忙碌,一個月的時間便足以讓他白皙的皮膚變成了古銅色。但越是忙碌,越是整個人卻精神奕奕,因爲看着自己心中規劃的藍圖在一點點的實現一點點的成型,王源非常的開心。整個規劃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型,但有了好的開頭,一切都將變得順理成章。

十一月初八,對王源而言,歷史性的時刻即將來臨。鹽湖的第一批鹽即將開挖,然後被運送至野牛城提純,最後被打包運出沙漠。王源全程參與所有的過程,他要親自見證這對自己非同尋常的一刻。

(本章完)

第一零五六章 誘敵第六二一章 奪功第六五一章 會談第一二七章 玲瓏第六五八章 達成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六一二章 逾越第三五二章 山行第五一三章 問罪第九九零章 長夜(六)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九二四章 睨牆第一零四二章 落網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四十一章 舊識第五三六章 手段第二二零章 堂審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四八二章 傲嬌第七六八章 顛沛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三九八章 重騎第八五四章 地形第六六五章 上京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九四一章 單騎第八十一章 東樓(續)第三十九章 詩會第八三四章 澆油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七章 新年第八零九章 鬧劇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一千零八章 將行第一二七章 玲瓏第九一六章 破局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一二五章 沉香第二五四章 獸行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五七五章 絕處第一一二五章 暴動第一八一章 紛亂第一千章 西城第一四二章 武鬥第八四六章 神蹟第八一七章 經歷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二三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一零六八章 羞辱第一一一二章 舊識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二二八章 夜襲第六零一章 戰局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二五五章 故地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七八三章 瘋狂第六九零章 疑雲第八三四章 澆油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一一三章 狡辯第五十九章 財迷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一九四章 請命第四九八章 鬥劍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五六零章 流沙第一零八二章 大勝第一八四章 同病第六九八章 謎團第八百章 追殺第二零六章 夜會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一零七四章 決絕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五九四章 定計第一一三章 狡辯第四一三章 大戰(續)第四一九章 虛驚第八八五章 團圓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五四六章 京城第九二二章 破局(終)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一零六二章 蠱惑
第一零五六章 誘敵第六二一章 奪功第六五一章 會談第一二七章 玲瓏第六五八章 達成第七八零章 封鎖第六一二章 逾越第三五二章 山行第五一三章 問罪第九九零章 長夜(六)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二七四章 入套第九二四章 睨牆第一零四二章 落網第七四三章 馬嵬(十一)第四十一章 舊識第五三六章 手段第二二零章 堂審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四八二章 傲嬌第七六八章 顛沛第八三八章 調兵第三九八章 重騎第八五四章 地形第六六五章 上京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八六七章 伏擊(續)第九四一章 單騎第八十一章 東樓(續)第三十九章 詩會第八三四章 澆油第五二零章 山居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七章 新年第八零九章 鬧劇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三一三章 失蹤第一千零八章 將行第一二七章 玲瓏第九一六章 破局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一二五章 沉香第二五四章 獸行第四一五章 大戰(續三)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五七五章 絕處第一一二五章 暴動第一八一章 紛亂第一千章 西城第一四二章 武鬥第八四六章 神蹟第八一七章 經歷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四二三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一零六八章 羞辱第一一一二章 舊識第三八七章 真相(二)第三十四章 人面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二二八章 夜襲第六零一章 戰局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二五五章 故地第二二三章 灌頂第七八三章 瘋狂第六九零章 疑雲第八三四章 澆油第一千零九章 離別第九五八章—九八八章 長夜(四)第九一三章 父風第一一三章 狡辯第五十九章 財迷第三七六章 抉擇第一九四章 請命第四九八章 鬥劍第七八二章 對策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五六零章 流沙第一零八二章 大勝第一八四章 同病第六九八章 謎團第八百章 追殺第二零六章 夜會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一零七四章 決絕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五九四章 定計第一一三章 狡辯第四一三章 大戰(續)第四一九章 虛驚第八八五章 團圓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五四六章 京城第九二二章 破局(終)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一零六二章 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