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京(十)

歐陽雲這一番話說得煞有介事,李、白二人對望一眼,看向他的眼神裡面多了一絲研究的意味。陳濟棠則是一副老懷大慰的樣子,因爲和三方合作的建議是他先提出來的,故此,歐陽雲如此表現讓他在李白二人面前覺得很有面子,自己沒有選錯對象哪!他呵呵笑道:“歐陽師長謙虛了,粵軍和桂軍取得的光榮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倒是貴部,在接連取得對日作戰的兩次勝利之後,現在的聲望正如日中天。說起來,我們粵桂兩軍雖然一直堅持對日強硬的政策,但是因爲地域原因,卻是有力使不上,縱然兵再強、槍再利,也只能望海興嘆哪!”

陳濟棠話音剛落,胡漢民作爲四人中資格最老的國民黨元老,輕捋山羊鬚發言道:“這其實並不是難題,學兵師現在已經掌握河北小部、察哈爾大部,而學兵師目前的軍力並不富裕,與之相反的是,我們粵軍以及桂軍卻兵力充盈,如此,我們完全可以組建一支同盟軍進駐華北。一來可以幫助盟友穩定地方,二來則向世人充分展示我們的抗日決心。”

李宗仁說:“這個辦法好是好,就不知道歐陽師長肯不肯讓我們在華北事務中插一腿呢?”

他這話說完,衆人的目光又齊齊落在歐陽雲臉上。

歐陽雲微笑着說:“察哈爾和兩廣相比乃是窮鄉僻壤,兩廣派軍隊進駐對我來說乃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就是我個人不同意,我想察哈爾的人民也會舉雙手歡迎的。不過嘛——”

“不過什麼?”白崇禧問道。

“我們學兵師組成比較複雜,其中不僅有原屬於中央軍嫡系中的嫡系的憲兵一團,而且還有于學忠部的警衛營一部,而學兵師的主力則是37師的原129團。我想,他們或許會有其它的意見。”

李宗仁聞言鎖眉凝思:“學兵師的組成是夠複雜的。”

白崇禧則直接的問:“那麼,如何做他們纔可能沒有意見呢?”換句話說,你要什麼條件作爲交換呢?

面對白崇禧的逼問,歐陽雲苦笑着沒有立刻作答,大腦飛速運轉,想的卻是那晚和胡漢民的會面會不會是對方設下的圈套。

四個人中,陳濟棠最沒有耐心,此時忍不住道:“歐陽,我們對這次合作是抱有絕對誠意的。如果你真的覺得爲難,那這樣可好,我們出50萬光洋向你們購買‘衛青式’的製造工藝。”

學兵師現有資源中,地盤和盤尼西林以及“去病式”多功能機槍其實都不是陳濟棠的目標,他最看重的乃是“衛青式”自動步槍。

見他50萬就想獲得“衛青式”的製造工藝,且不說歐陽雲是何反應,李、白包括胡漢民看向他的眼神中不禁都流露出一絲不屑。胡漢民更是暗暗的搖了搖頭,心說瘦高佬還真敢獅子大開口,呵呵,看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何等樣人。

由於事先從胡漢民口中得知了陳濟棠用於購買“衛青式”的底線,歐陽雲對陳濟棠的首輪報價自然是毫無反應。看了其他三人一眼,他正色對陳濟棠說:“陳司令不要着急,這次既然是談合作的事,我想只要大家誠意足夠,能夠充分爲對方着想,在協議達成之後,‘衛青式’只是小意思。但是,在這之前,我要聲明,雖然我們學兵師和兩廣相比只是後進晚輩,但是我們抗日的決心卻絕對不遜於任何人。不謙虛的說,我們學兵師本是因爲抗日而生,因此,抗日纔是我們存在的首要使命。”

“好一個因爲抗日而生,歐陽師長的胸襟讓人佩服,不過,當學兵師的存在遭遇自己人威脅的時候,你們會作何反應呢?”李宗仁說着,雙目灼灼的看着歐陽雲。

“這個已經有先例了吧,別忘了學兵師是如何得到察哈爾的!”白崇禧微笑着對李宗仁說。

歐陽雲微笑:“是的。我們學兵師的對內原則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報之。”

聞聽如此張狂的話語,陳濟棠色變,胡、李、白三人則一副欣賞的表情看着歐陽雲。然後,李宗仁笑着對白崇禧說:“老白,後生可畏啊,來前我就說過別抱僥倖心理了,你不信,現在知道後生小子的厲害了?!”

白崇禧也笑了,他笑着看了歐陽雲一眼然後對陳濟棠說:“陳司令,我看還是直接將協議文本拿出來吧,我們的小朋友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啊。”

陳濟棠臉色經過一陣變幻之後已經穩定下來,微笑着點點頭,從抽屜裡拿出了一份文件。

歐陽雲仔細的看完那份文件,擡起頭來的時候先朝胡漢民投去感激的一瞥。文件上所述和事先胡漢民透露出來的一模一樣,現在,該他落地討價、坐地還錢了。

見他看完了協議,陳、李、白三人期待的看着他,李宗仁問:“怎麼樣?你們學兵師不吃虧吧?”

歐陽雲大叫:“什麼呀,這虧吃大了。”

“嗯?!”三人面面相窺,胡漢民也裝出一副不解的神色。

“三位前輩,你們這是將我們學兵師往火坑裡拉啊。”

陳濟棠聞言站了起來,不快的說:“這是什麼話?如果不是看在你們學兵師一心抗日的份上,如此吃虧的同盟協議,我怎麼也不會同意的!哼哼,歐陽師長,請你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不然的話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李、白二人反應沒有陳濟棠這麼激烈、霸道,不過從他們的神情中也不難看出,在他們想來,在這份協議中,兩廣是做了讓步的。

歐陽雲無視陳濟棠的威脅,平靜的解釋:“光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學兵師確實佔了不少便宜,首先是兩百萬的無償經援,這對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況確實有莫大的幫助;其次,粵軍派部隊進駐察哈爾,這無疑幫我們分擔了一部分防守壓力。可是,細細考慮一下粵桂和南京的關係,我們學兵師卻是失大於得。兩廣兵強馬壯,自然不擔心南京方面的威脅,可是我們學兵師就不一樣了,我們目前可戰兵力只有萬餘人,其中大多數都是新兵,以這樣的兵力陣容和中央軍對抗,我還沒愚蠢到這種程度。況且,南京那位的手段大家都見識過,爲達目的不擇手段,萬一他們和關東軍達成什麼協議,那我們學兵師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陳濟棠道:“說起來你還是怕了日本人。”

歐陽雲反脣相譏:“我怕日本人,陳司令,您不覺得這句話很好笑嗎?”

“那你是怕了老蔣?!”

“我沒辦法不怕,你們粵系家大業大,根基深厚,我們學兵師可是小家小業折騰不起。”

“歐陽雲,你不要不識好歹!”陳濟棠發怒了,說話有點口不擇言。

李、白二人冷冷的看着,沒有出面調解的意思。胡漢民卻坐不住了,他站起來道:“好了,今天我們能夠坐在一起談合作,那是有着共同目標訴求的。現在合作沒談攏倒先鬧出了矛盾,這要是傳出去,以你們現在的地位,豈不要被人笑掉大牙?歐陽,請恕我倚老賣老說你幾句,年輕人血氣方剛是好事,可是現在你面對的不是敵人而是有意和你合作的盟友,你有什麼難處儘管說出來就是,沒必要大動肝火?!”

歐陽雲借坡下驢,坐下來道:“謝謝胡老的提醒,是小子孟浪了。”又對陳濟棠道:“陳司令,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在下剛纔的言語欠缺考慮,孟浪之處請多包涵。”

陳濟棠哼了一聲也坐下了。

李宗仁對歐陽雲說:“歐陽師長,胡先生說得對,你真有難處就說出來吧,我們既然有意結盟,那以後就是坐在一條船上的戰友,有什麼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

歐陽雲點點頭朝李宗仁感激的一笑,道:“學兵師的成分複雜諸位是知道的,而兩廣和南京又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請恕我直言,我認爲你們之間遲早會起衝突。那麼,和你們結盟的學兵師到時候肯定要站在你們一方,那樣一來的話,無論成敗兩廣因爲背臨大海又有強大的海軍,所以最不濟也不會四面被圍,而我們學兵師則不一樣了。華北的局勢諸位是知道的,一直以來都是各方勢力盤根交錯的地方,雖然目前沒有表現出來,但是背後想找機會吞掉我們的肯定大有人在。我們學兵師自從文安戰後,現在看起來雖然風光無限,實則上卻是危險重重哪……”

聽到這裡,心情不好的陳濟棠打斷道:“歐陽雲,真搞不懂你那個‘抗日雙雄’的名號是如何得來的,前怕狼後怕虎,哪有一點男子漢的氣概!”

白崇禧則說:“歐陽的擔心也不是毫無道理,華北的局勢確實夠複雜。”

陳濟棠說:“他所擔心的不就是害怕學兵師全軍覆沒麼,這個好解決,在其它地方留下一點種子就是了。嗯,如果我們三方能夠結盟的話,在我們兩廣境內給你一個縣的地盤讓你保存種子,這個不是什麼難題。”

這正是歐陽雲所需要的,他裝模作樣的想了想說:“陳司令的這個建議倒是不錯,可是……”

“可是什麼,怕我把你的部隊吞併了嗎。哼,那你也太小看我陳某人了。別說你那點留作種子的部隊,就是你們整個學兵師,我陳某人都看不上眼呢。”

歐陽雲苦笑:“在下不是這個意思。”

白崇禧看着歐陽雲,腦海中有什麼靈光一閃,臉上露出神秘莫測的微笑,目光轉向陳濟棠,他不禁想道:陳瘟豬啊陳瘟豬,這一次你只怕是上了人家的當了。

陳濟棠可不知道自己在白崇禧眼中已經變成了傻瓜一個,他大聲說:“既然如此,那結盟的事情就這麼說定了。歐陽雲,我們結盟三方中,你們學兵師實力最弱,這樣,你自己選一個地方保留種子吧,不過我要聲明,你們只有駐軍權,其它的一應權力依舊屬於我們廣東政府。”

“這樣啊,那陳司令的這份美意我可不敢消受了。”

“你什麼意思?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究竟要想如何?!”這一次,陳濟棠真的怒了。

歐陽雲苦着臉,好似收了多大的委屈似的,他摸了摸鼻子,就在陳濟棠的忍耐將要到達極限的時候,他說:“這次結盟,對我們學兵師來說可是生死考驗哪,陳司令,您得容我再想想。”

“我丟——”陳濟棠再也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就在他將要出言不遜的時候,胡漢民及時站起來制止了他,他嗔怪的瞪了陳濟棠一眼說:“濟棠,別忘記你現在的身份。”然後對歐陽雲說:“歐陽師長,難道你對濟棠的提議不滿意嗎?”

歐陽雲道:“不敢。陳司令的提議很讓人動心,可是,我們學兵師沒拿得出手的東西交換哪?”

陳濟棠冷笑道:“別謙虛了,張家口就行了。”

歐陽雲和李、白二人臉色都變了。張家口是察哈爾的省會,如果將省會給了粵軍,那麼學兵師對於察哈爾的控制等於名存實亡。

李宗仁說:“老陳,你這個條件可有點扯淡了。張家口是察哈爾的省會,據我所知,現在已經成了吉星文37師的大本營。即使歐陽答應,我想吉星文也不會同意的吧。”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們說怎麼辦吧?”

白崇禧說:“要不,我們在福建給學兵師尋一塊地盤?”

“福建?”歐陽雲自語道:“那是中央軍的地盤哪。”

陳濟棠說:“那就福建吧,歐陽雲,福建任你選一個地方,察哈爾張家口除外,我也任意選一個地方,如何?”

歐陽雲還沒回答,胡漢民說:“就這樣吧,不然再討價還價的話,這同盟協議不知道哪年何月才能簽訂。”

第712章 機鋒第2章 福建攻略(二十)第50章 決戰(九)第180章 意外第567章 南雲失策第53章 就我對美國人的瞭解第134章 指導第396章 天雷KKII型空空導彈第34章 黃大羽第29章 進入越南第1110章 成吉思汗紀念館第274章 危局第534章 說教第680章 小泉的瘋狂第166章 妥協第169章 拳頭第556章 穿越者之戰第405章 大中國戰區第530章 大會第608章 英國人陰謀得逞第279章 陳策和白崇禧第190章 複雜化的星華義勇軍第784章 野史第1065章 宋子文的使命第23章 問題真的大發了第924章 毒第67章 欠揍者第769章 一語成讖第132章 黃氏三兄弟第3章 決戰昌平(六)第380章 緊急軍情第890章 排兵佈陣第1073章 山本之死第1080章 強攻第30章 談談情,說說航母第39章 稽查部第50章 偉大的理想第1052章 窩囊第1058章 變數第472章 針尖對麥芒第899章 李克正型速射炮第358章 土坦克第626章 日本國民警衛隊第47章 猶太復國組織第5章 戰火起,學兵師成軍(三十)第621章 正中下懷第3章 平津風雲(十一)第81章 神風特攻隊第157章 偷襲第89章 東南亞獨立旅第68章 轉機第106章 激戰棉船島第293章 土製火箭彈第323章 老鼠與大象第919章 表演過頭第90章 驚弓之鳥第4章 突圍(十一)第169章 殺手鐗第119章 投降第34章 湖州突擊第140章 神侃第4章 突圍(二十五)第74章 馬當戰役(二十一)第421章 是飛彈第33章 于學忠的饋贈第176章 吸引第90章 驚弓之鳥第77章 耳光第728章 兩敗俱傷第409章 攔截艱難第389章 考驗第55章 廣電局 臺兒莊第2章 艱苦的抗戰(三)第120章 大戰在即第29章 炮擊開始第1101章 最後時刻第2章 艱苦的抗戰(七)第191章 胃口是不是太大了第171章 幹第6章 風雲突變(二十)第2章 艱苦的抗戰(十六)第591章 定計第242章 反擊第133章 驚歎第56章 又是宋級第70章 打劫第477章 變幻第119章 反正是死第314章 人道戰術第237章 對誰忠誠第280章 中國太平洋艦隊的反擊第180章 敗類第444章 圍繞普林斯頓號第132章 小狼牙第546章 膠着第4章 血戰(十三)第111章 一地死雞第4章 南京(五)第13章 鼠疫流行第407章 戰略決戰
第712章 機鋒第2章 福建攻略(二十)第50章 決戰(九)第180章 意外第567章 南雲失策第53章 就我對美國人的瞭解第134章 指導第396章 天雷KKII型空空導彈第34章 黃大羽第29章 進入越南第1110章 成吉思汗紀念館第274章 危局第534章 說教第680章 小泉的瘋狂第166章 妥協第169章 拳頭第556章 穿越者之戰第405章 大中國戰區第530章 大會第608章 英國人陰謀得逞第279章 陳策和白崇禧第190章 複雜化的星華義勇軍第784章 野史第1065章 宋子文的使命第23章 問題真的大發了第924章 毒第67章 欠揍者第769章 一語成讖第132章 黃氏三兄弟第3章 決戰昌平(六)第380章 緊急軍情第890章 排兵佈陣第1073章 山本之死第1080章 強攻第30章 談談情,說說航母第39章 稽查部第50章 偉大的理想第1052章 窩囊第1058章 變數第472章 針尖對麥芒第899章 李克正型速射炮第358章 土坦克第626章 日本國民警衛隊第47章 猶太復國組織第5章 戰火起,學兵師成軍(三十)第621章 正中下懷第3章 平津風雲(十一)第81章 神風特攻隊第157章 偷襲第89章 東南亞獨立旅第68章 轉機第106章 激戰棉船島第293章 土製火箭彈第323章 老鼠與大象第919章 表演過頭第90章 驚弓之鳥第4章 突圍(十一)第169章 殺手鐗第119章 投降第34章 湖州突擊第140章 神侃第4章 突圍(二十五)第74章 馬當戰役(二十一)第421章 是飛彈第33章 于學忠的饋贈第176章 吸引第90章 驚弓之鳥第77章 耳光第728章 兩敗俱傷第409章 攔截艱難第389章 考驗第55章 廣電局 臺兒莊第2章 艱苦的抗戰(三)第120章 大戰在即第29章 炮擊開始第1101章 最後時刻第2章 艱苦的抗戰(七)第191章 胃口是不是太大了第171章 幹第6章 風雲突變(二十)第2章 艱苦的抗戰(十六)第591章 定計第242章 反擊第133章 驚歎第56章 又是宋級第70章 打劫第477章 變幻第119章 反正是死第314章 人道戰術第237章 對誰忠誠第280章 中國太平洋艦隊的反擊第180章 敗類第444章 圍繞普林斯頓號第132章 小狼牙第546章 膠着第4章 血戰(十三)第111章 一地死雞第4章 南京(五)第13章 鼠疫流行第407章 戰略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