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圍殲

不管大坪一馬老鬼子在擔架上一副便秘的神情,張旭雲問薛德貴:“薛將軍,戰事進展如何。”

談起正事,薛德貴和趙成奇兩人的臉色都嚴肅了起來,薛德貴道:“我們是防守一方,再加上有您指點的新戰術,目前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不過,想要擊潰他們還有相當的難度。”

“擊潰,沒這個機會了,現在立刻集合隊伍準備撤退,估計第一二三師團和第一四九師團不久就會殺到,時間上一定要抓緊,我們要防備桂天佳和顧正剛反應過來拖住我們。”

“日本人很快就會殺到。”趙成奇緊張起來。

張旭雲看他一眼,道:“我們剛剛在項家村挑起第一二三師團和第一四九師團的混戰,不過我估計只要後宮淳趕到肯定能制止這場混戰,屆時,他們肯定會聯合起來往寬城進軍。”

張旭雲這句話裡面的信息量太大,薛德貴和趙成奇一時都沒反應過來,而就在張旭雲面露不耐之色的時候,趙成奇道:“張長官,我也知道情況緊急,可是第九軍現在好像瘋了似的,想要撤出戰場只怕不容易。”

“這麼說第九軍被你們打得很慘。”

薛德貴:“桂天佳的警衛旅幾乎全滅,那可是桂天佳的寶貝。”

“這樣啊。”張旭雲想了想看向藤田次野,道:“看來只能讓獨立支隊殿後了,藤田君,有沒有問題。”

“如果是第九軍的話,絕對沒有問題。”接二連三的勝利的薰陶下,藤田的自信心也起來了,況且,現在的日軍雖然在對壘學兵軍和中國國防軍時就好像老鼠遇到貓一樣,但是在僞滿國防軍面前,他們還是有相當的自信的,畢竟,他們與僞滿國防軍之間乃是經年的主從關係,所以這番話藤田說得相當的有氣勢。

“行,你們立刻集合隊伍準備撤退,我帶獨立支隊切入進去擋住他們。”

獨立支隊很快就集結完畢,然後在張旭雲的率領下直接穿過寬城軍營上去了一線。

在穿越寬城軍營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插曲,第十三軍官兵因爲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獨立支隊這回事,所以對於這部日軍的出現,他們普遍表現出恐慌情緒,薛德貴因爲早早的就決定棄暗投明,準備工作做得很足,所以官兵們絕大多數都意識到了自己身份的轉變,而因爲常年生活在關東軍的淫威下,他們內心深處對於關東軍還存在着相當的恐懼,好在薛德貴和姑長宇隨即出現說明情況,這才避免了恐慌的蔓延。

同樣的情況,當獨立支隊乍然出現在第九軍官兵面前時同樣發生了。

什麼樣的將出什麼樣的兵,桂天佳帶出來的兵,骨子裡多少沾染了他的一些瘋氣,所以,桂天佳要求他們不顧一切向前衝,他們就真的不管不顧的往前衝,而即使如此,當面前突然出現成建制的日軍時,第九軍的官兵第一時間還是產生了慌亂情緒,許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而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長官。

此時,桂天佳已經接到顧正剛的通報,知道第一三四師團叛逃的藤田部有可能出現攪局,所以當他接到手下報告,得知有日軍出現在第十三軍的陣地前時,他冷笑着說道:“還真被山本說中了,藤田部真出現了,告訴兄弟們,這部日軍已經叛逃皇軍了,擊殺他們非但無過而且有功,給我一併狠狠的宰。”

桂天佳和顧正剛的命令下得及時,所以獨立支隊的出現並沒能讓第八軍和第九軍陷入恐慌,不過,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儘管有桂天佳和顧正剛的命令在先,但是真正打起來,第八軍和第九軍的僞滿軍還是顯得有些束手束腳,而這自然助長了獨立支隊的士氣。

相比獨立支隊的鬼子逃兵越戰越勇,甘氏兄弟反而有點放不開手腳,用甘德海的話講,畢竟都是中國人,這中國人打中國人實在下不了手。

其時張旭雲就在甘德海旁邊,他看到甘德海明明有機會射殺一個僞軍,但是卻故意將槍口擡高了一線,馬上將他叫下來做思想工作,聽了甘德海的解釋,他一臉嚴肅的道:“老哥,你這樣的想法絕對要不得,這是戰場,是分分秒秒都會死人的地方,他們現在是爲日軍作戰,是國家和民族的敵人,而我們呢,我們是保衛家園,好,這些道理咱們不說,我只問你,要是你出了事,你讓小二怎麼辦。”

對於甘氏兄弟包括甘小二,張旭雲其實是相當滿意甚至感到驚喜的,不僅因爲甘氏兄弟能夠迅速的成長起來,更因爲他們的存在使得他和木好仁在獨立支隊顯得不是那麼突兀,讓他們因爲身邊還有自己人而更有底氣。

張旭雲一提到小二,甘德海馬上就徹悟了,他想起有好幾次自己都是被子彈擦身而過,馬上端正態度說:“長官,我知道錯了,放心,這個錯誤我不會再犯了。”

“爲了小二,一定注意自己的安全,記住,在戰場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和親人心狠。”張旭雲撂下這句話,隨即投入了戰鬥中。

第九軍確實打瘋了,他們在經歷過最初的不適應之後,很快再次進入角色,如此一來,獨立支隊面對的壓力登時大增。

一刻鐘過後,隨着第五軍和第十三軍各自完成集結開始有序撤離戰場,張旭雲也開始考慮起撤退事宜來。

論指揮作戰,桂天佳和顧正剛都不是庸才,他們察覺到第五軍和第十三軍的行動後,馬上調整戰術,轉而想要圍殲獨立支隊。

關東軍第一二三師團和第一四九師團雖然還沒能趕到戰場,但是後宮淳、山本務和桂、顧二人之間的通信聯絡已經建立了起來,後宮淳和山本務獲悉藤田部出現在了寬城戰場並正在和第八軍、第九軍正面作戰,兩個人立刻意識到這是解決掉這支帝國恥辱的絕佳時機,於是前者開出賞格,後者發出嚴令,皆要求桂、顧二人不惜一切代價都要留住藤田部。

第85章 1940年1月1號第951章 交鋒前第48章 登陸防守戰(五)第38章 說服第1126章 空襲第208章 內訌第515章 朝令夕改第627章 報捷第489章 無名之戰第632章 騷亂第614章 革命第282章 反正第587章 挫敗第36章 林江石和胡鐵君第229章 瘋狂的理由第5章 華北危急第53章 危局第3章 鎮東伏擊戰第785章 歐陽雲的缺點第34章 星華義勇軍第2章 戰爭和政治(三)第4章 南京(五)第1015章 死亡遊戲第1075章 機會第71章 火拼第516章 橫山第117章 氣得吐血第6章 風雲突變(二十)第71章 火拼第695章 一百萬第71章 黎明前的戰鬥(二)第2章 福建攻略(三十二)第22章 虐待第18章 學1和隼式的交鋒第140章 先手成功第6章 風雲突變(十三)第583章 揚名歐戰第138章 倭寇,爾敢第19章 太蠢了第501章 零式坦克殲擊車第904章 防護屏障第20章 兌子第4章 昌平之夜(九)第60章 要出血了第106章 耳光第67章 大戰前奏第3章 平津風雲(十)第96章 馮治安第307章 西安危局第967章 米宇楠第966章 靈光一現第296章 戰機第169章 步槍打飛機第505章 佈局第193章 6月22號第581章 日本人的妙招第210章 近憂和遠慮第36章 林江石和胡鐵君第50章 決戰(十七)第271章 谷壽夫第6章 夜戰第134章 發動第774章 獨裁者第2章 福建攻略(十九)第324章 日軍的變化第79章 潛艇第113章 聯絡官第61章 兵棋推演第2章 福建攻略(三十三)第896章 特攻還是自殺第28章 方耀海第606章 是學兵軍第198章 調虎離山第1章 新的喜峰口戰役(十)第272章 空襲石門軍港第582章 風潮第105章 仗後後遺症(二)第318章 史迪威的野望第244章 臺灣和西北第127章 襲擊第69章 血戰臺兒莊(九)第4章 突圍(三十一)第1021章 必須第6章 當鋪計劃第46章 青天白日勳章第10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章 全面抗戰第981章 僞軍的處置第210章 誅殺傅筱庵第218章 伊勢號傾覆第626章 日本國民警衛隊第417章 狙擊第54章 出擊第6章 風雲突變(二十)第471章 垂死掙扎第564章 山地狙擊戰第84章 未雨綢繆第1084章 說降第350章 金雕出場第5章 華北危急
第85章 1940年1月1號第951章 交鋒前第48章 登陸防守戰(五)第38章 說服第1126章 空襲第208章 內訌第515章 朝令夕改第627章 報捷第489章 無名之戰第632章 騷亂第614章 革命第282章 反正第587章 挫敗第36章 林江石和胡鐵君第229章 瘋狂的理由第5章 華北危急第53章 危局第3章 鎮東伏擊戰第785章 歐陽雲的缺點第34章 星華義勇軍第2章 戰爭和政治(三)第4章 南京(五)第1015章 死亡遊戲第1075章 機會第71章 火拼第516章 橫山第117章 氣得吐血第6章 風雲突變(二十)第71章 火拼第695章 一百萬第71章 黎明前的戰鬥(二)第2章 福建攻略(三十二)第22章 虐待第18章 學1和隼式的交鋒第140章 先手成功第6章 風雲突變(十三)第583章 揚名歐戰第138章 倭寇,爾敢第19章 太蠢了第501章 零式坦克殲擊車第904章 防護屏障第20章 兌子第4章 昌平之夜(九)第60章 要出血了第106章 耳光第67章 大戰前奏第3章 平津風雲(十)第96章 馮治安第307章 西安危局第967章 米宇楠第966章 靈光一現第296章 戰機第169章 步槍打飛機第505章 佈局第193章 6月22號第581章 日本人的妙招第210章 近憂和遠慮第36章 林江石和胡鐵君第50章 決戰(十七)第271章 谷壽夫第6章 夜戰第134章 發動第774章 獨裁者第2章 福建攻略(十九)第324章 日軍的變化第79章 潛艇第113章 聯絡官第61章 兵棋推演第2章 福建攻略(三十三)第896章 特攻還是自殺第28章 方耀海第606章 是學兵軍第198章 調虎離山第1章 新的喜峰口戰役(十)第272章 空襲石門軍港第582章 風潮第105章 仗後後遺症(二)第318章 史迪威的野望第244章 臺灣和西北第127章 襲擊第69章 血戰臺兒莊(九)第4章 突圍(三十一)第1021章 必須第6章 當鋪計劃第46章 青天白日勳章第10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章 全面抗戰第981章 僞軍的處置第210章 誅殺傅筱庵第218章 伊勢號傾覆第626章 日本國民警衛隊第417章 狙擊第54章 出擊第6章 風雲突變(二十)第471章 垂死掙扎第564章 山地狙擊戰第84章 未雨綢繆第1084章 說降第350章 金雕出場第5章 華北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