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瞬間時,倉促的籠罩一襲素袍披在身上,師雨亭便已經一步躍出了靜室,伴隨着己身神境真人的修爲氣息綻放,其修爲氣息映照入天地之間的頃刻,某種同樣的回饋與共鳴,便也從道場三界回返朝着師雨亭這裡錨定而至。
這一刻,已然不僅僅是那琅霄山頂的蟠桃果樹之下,有着玉書金章的輝光蒸騰顯照。
而是幾乎在同一時間,從內景九天之中,及至於太陰諸魔奉聖天中,黃中李、蟠桃樹、降龍樹下,盡皆有着玉書金章的輝光映照,意欲隔空接引着師雨亭的修爲氣息。
這是師雨亭其百花須彌之道修法的特殊之所在,駕馭須彌之力,自然是天地之大,無處不可去也。
尤其是考慮到師雨亭在蛻變與昇華的過程之中,在這躍出藩籬的一步之中,不僅僅是將須彌之力凝鍊,更是將歲月之力的一部分的真髓也掌握在了道法本源之中。
也正因此,那一息之間,歲月之風吹拂過三界,寰宇萬象盡皆囊括的磅礴氣勢,也同樣的映照在了師雨亭這一刻的蛻變關隘上面來。
而且,早在那歲月之風貫連三界的那最初一刻時,正是師雨亭駕馭着百界雲舫,懸停在酆都門戶北面的海域上,貫通着那洞開的酆都門扉,進而接引着渾厚的歲月之力,使之均勻的暈散在了靈浮洞天的天地之間。
便像是楚維陽能夠在昔日裡以無上功德而得以註名“旨正宣和道德清妙真人”一樣。
事實上,在這躍出藩籬,駐足神境的一步過程之中,所天地靈韻所感應與共鳴的,並非僅只是其人的道法義理,同樣還有着其曾經關隘時候的所作所爲一同得以映照。
愈是,諸般種種,共同促就了這一刻,三部玉書金章齊皆映照輝光,要接引師雨亭道法氣息的景象。
當然,自始至終,楚維陽僅只是靜靜地觀照着師雨亭的選擇,畢竟不拘是哪一部的玉書金章,不拘是將道場錨定在哪一界,實則盡都是楚維陽道場的一部分,盡皆都歸咎在道人的道法本源之中。
而也正因此,面對着如此罕見的景象和局面,師雨亭也並未曾有甚麼樣的猶豫和糾結,而也正是這樣的“殊途同歸”,反而更教師雨亭能夠依循着自己的本心,依循着己身而今蛻變之後的道法本質,來做出選擇。
下一瞬間時,伴隨着師雨亭一揚手,那尤還僅只是半遮半掩的素袍之中,伴隨着寬大的袖袍搖晃,霎時間,一根玉簡倏忽化作靈光飛頓而出,靈光一經懸照的頃刻間,便引動了三面玉書金章的氣息錨定。
但是這一剎那間,那靈光裹挾兜轉着,倏忽間便躍入了那猶還在洞開着的酆都門扉之中。
太陰諸魔奉聖天!《陰書金章》!
下一瞬間,那懸照在降龍樹下的玉書金章之中,伴隨着書頁的翻卷,書冊的第二頁上,便旋即見得了師雨亭的真人註名——
廣世弘教洞淵引妙真人!
或許是昔日註名的時候,便已經有所“一語成讖”一般,洞淵引妙真人,這一刻,師雨亭的依循着道法本心的選擇,她未曾選擇將真髓與關隘錨定在洞天寰宇萬象上面,那或許與“百花”的純粹概念更爲接近。
但是因爲在先賢傳續的法統之上躍出了或許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一步,而今的師雨亭,更注重於“輪轉”、“枯榮”、“生滅”這樣的道與法之間,不拘是外象還是真髓的變化本身。
而這種變化,也正是楚維陽早先時所最爲關注的道與法之間的“呼吸感”,並且,這種“呼吸感”以道法爲發端,更是在其輪轉之中,彌散向整個天地之間。
從這一點上來看,或許選擇哪一界,對於師雨亭而言都沒有甚麼分別,有着這種同乾坤共呼吸的玄妙意境,一艘百界雲舫乘歲月之風,乘須彌之浪,周遊三界,處處皆可去。
而師雨亭之所以選擇了太陰諸魔奉聖天,則是因爲當師雨亭更進一步,將目光落在楚維陽的道場三界之中去的時候,事實上,道人的一切變化本身,盡皆是在以太陰諸魔奉聖天爲發源。
或者更準確的說,因爲道人道與法的修持之經歷,一切諸相,盡皆從諸陰濁煞之中養煉磋磨而來,便連生機亦復如是,那非是“陽”,而是“陰極生陽”,那不僅只是“真形”,更是“太陰煉形”!
而也正是這樣的緣故,當師雨亭的道場錨定在了太陰諸魔奉聖天中的之後,那陰陽輪轉,那虛實輪轉之間的變化,實則便盡都在了師雨亭的梳理與輔助的搬運之中。
這是真正的與楚維陽的道場三界共呼吸!
是以洞淵引妙真人!
甚至僅只是這一頃刻間的師雨亭的選擇,便給予了楚維陽以十分奇妙的感觸,這像是另一個在思感與念頭上與自己有着緊密牽繫的人,在觀照着自己的道法變化之後,所做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判斷。
像是……像是對鏡觀照也似。
只是很快,楚維陽便從這種對鏡觀照的微妙感觸之中得以掙脫開來。
伴隨着師雨亭這般以無上道法神韻貫穿道場三界,進而真正以百花的枯榮與百界的生滅意蘊,參與到了道場三界的諸氣梳理之中的頃刻間,楚維陽便已經感觸到了最爲直觀與真切的變化。 歲月煙塵所化作的輕靈之風的迴旋與兜轉,在這一刻徹徹底底的煙消雲散了去。
再沒有了歲月之風帶給楚維陽的真切觸感。
因爲事實上,凡是有風吹拂,實則意味着最爲微末纖毫之中,那歲月煙塵的彌散並不均勻,故而需得依憑着風來吹拂搬運。
但是這一刻,當諸氣在繁盛百花的生滅與枯榮之中被梳理,那歲月煙塵涌入道場三界之中的頃刻間,實則是想先一步涌入了師雨亭百界雲舫的枯榮法焰之中,進而復又依循着須彌之力的共鳴,倏忽間在同一頃刻,映照在了三界的每一處所在。
在乎於此,在乎於彼。
僅只是頃刻間,楚維陽便感覺到,那歲月煙塵,在最後的彌散這一環上,也不再是自然的變化,而是在如是的道法之中,被拖延到了極致!那是每一息都在這樣的梳理之下,得以更高效的延展出更爲漫長的光陰!
進而,纔是在這歲月光陰變化的最爲直觀的感觸之後,楚維陽感覺到了那略顯得不着痕跡的對於三界諸氣有條不紊的梳理。
須得知道,三界不僅只是三界,更是楚維陽的道場;諸氣不僅只是諸氣,更是楚維陽的法力依憑。
這頃刻間,楚維陽感觸到的,不僅僅只是師雨亭的神韻貫穿在天地之間,更有着幾乎同源的道法神韻,在這一刻,若造化甘霖也似,揮灑在了楚維陽的精氣神三元之中,揮灑在了楚維陽的形神道法本源之中。
進而在內周天的陰陽輪轉之中,一切的微妙變化本身煙消雲散而去,道場仍舊是道場,法力仍舊僅只是法力,但楚維陽卻無端的發覺,在道與法的修爲境界無有絲縷進益的前提下,楚維陽道法的輪轉,術法的施展,甚至是包括這己身的思感與念頭,都在以更爲順滑的方式運作着。
這像是某種百花樓秘傳輔助道法恆久的施加在了楚維陽的道法本源之中!
昔年時,楚維陽僅只是在修爲尚還未有今日這般高卓的時候,曾經在蕭鬱羅的百花妙法之中,感觸過類似的無上輔助妙法的裨益。
未曾想到,今日時,已然神境級數的楚維陽,竟然還能夠感觸到更上層樓的輔佐,而且這種輔助真切的顯照着十分明晰的作用,並且因爲師雨亭的道場融入在楚維陽的道場之中,從而這種輔助之玄妙,也自然而然的成爲了楚維陽道法根基的一部分。
只消師雨亭還在,只消她的道場還在,這種玄妙本身,便恆常不易。
這種影響的真髓,甚至從諸氣法力的層面,藉由着內景九天的貫連,直接作用在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的思緒理順,以及靈感念頭的誕生上面。
那是萬象天人也在被視之爲諸氣,視之爲諸般靈光,而一同被牽引,一同被梳理。
這方是,百花乘風而起,復又相互造化。
而或許也正是在這樣的觸動之下,伴隨着師雨亭完完整整、穩穩牢牢地駐足在神境層階,並且掌握了須彌與歲月交織與共鳴之中所呈現出的真髓道法義理變化之後,同樣藉由着師雨亭的一切蛻變與昇華,真切的洞見了其中絲縷纖毫之真髓的楚維陽。
也終是在這一刻,藉由着師雨亭的成就,而摘取到了自己所隱約朦朧洞見的那一枚“道果”。
在這一刻,楚維陽終是藉由着這一枚“道果”的真切凝結,洞見了道與法的變化,在須彌與歲月層面,更爲高卓的變化,那是他從未曾洞見過的層階!
尤其是,伴隨着師雨亭的輔助,這頃刻間,道人蔘道悟法的思感與念頭不僅僅做到了極致的順暢,並且在這一過程之中,那道果的闡發本身,甚至藉由着道人的思緒,復又與師雨亭映照而出的朦朧神韻所更進一步的交織與共鳴着。
漸漸地,某一瞬間的時候,好像是諸般的玄奇彙總在一處,由着量變產生了質變一般。
道人竟覺得,那思緒如電一般的穿梭與閃爍的過程,已然超脫了靈感常駐的範疇!
在師雨亭的道果神韻的輔助下,在那前所未有的領域洞開、闡發的過程之中,楚維陽像是在神通經篇的完善之外,第一次,以純粹的參道悟法本身,洞開了悟境的門扉!
“枯榮、生滅、呼吸……”
“這是——神通——不——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曾有人探索過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