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已是初夏時節,室內的溫度漸漸從春天的溫暖向着炎熱進發。書桌前的沐茗,因爲情緒激動,臉上已經隱有汗珠,只是他此時卻全然無覺。顯示器的熒光映照,照出了他臉上的思索和眼底的絲絲狂熱。
桌上鋪着的白紙,此時已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跡。這些都是沐茗還能記住大致情節或是主線劇情的影視作品的名字。作爲一個沒有什麼戶外愛好的懶人,沐茗還真沒少看這些電影電視劇什麼的。
琅琊榜、盜墓筆記、唐人街探案、愛樂之城、戰狼、復仇者聯盟……一個個前世名聲響亮的名字在沐茗的筆下躍然紙上。僅僅只是作品的名字,就已經寫滿了大半張紙。
“呼——”沐茗長舒了一口氣,這是他短時間內能想起來的所有他看過的影視作品了。國內的,國外的;電影,電視劇;好評的、差評的,全都被一一羅列了出來。
“先就這樣吧。有什麼遺漏的,等以後想起來了的再往上加。”沐茗動了動有些僵硬的脖頸,看着紙上的一個個名字,心中暗道:“接下來,就要開始分揀刪除了。”
並不是所有的文字作品都適合影視化改編的,同理,也不是所有的電影電視劇都適合改編成文字的。強行改編,只會毀掉原本不錯的作品。所以,沐茗必須有選擇的刪除掉一些不適合的項目。
首先,是那些現在已經存在了的作品。比如那兩個被稱爲網文最強IP的《盜墓筆記》和《鬼吹燈》,再比如被稱爲青春類電影的“始作俑者”的《那些年》和《致青春》。這些都是已經存在,甚至影視化改編都開始立項了的作品。
其次,就是那些和沐茗自身風格或是經歷不符合的作品。
沐茗的智商只是正常人的水平,沒有什麼過目不忘的天賦。很多作品因爲相隔的時間久遠,除了主體的劇情或是一些比較代表性的橋段之外,細節方面他大多都已經忘記了。
記憶的缺失,要求沐茗必須要自己去完成主體劇情之外空白的部分。因此,必須要選擇那些原本的主體風格就和沐茗本身的行文風格相差不大的作品。
至於經歷的適合性就更重要了。
舉個例子,比如說沐茗前世,由最高紀檢法監製,影響力很大的一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他的編劇兼原著作者是著名的官場小說作家周梅森。
這位大神,在九幾年到零幾年就寫出了一系列像《人間正道》、《國家制造》、《絕對權力》這樣的質量頗高的官場類小說。因此,他能創作出《人民的名義》這樣的充滿了政治覺悟和官場規則的小說,所有人都是信服的。
但如果這部書的作者,是一個還未滿十八週歲,剛剛完成高考高中畢業,家裡沒有一個公職人員的少年呢?
別逗了,一個小孩子寫的官場小說有什麼可看的。
什麼?寫的很好?
那一定是抄的啊!或者是有人代筆寫的。
對於沐茗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他寫出一本幻想性,思想性的,甚至是發生在其他國家的故事的小說都能說得過去。可是一本需要豐富人生閱歷和親身經驗的小說,誰也不會相信是他能完成的。
排除掉已經存在的,排除掉不適合的,排除掉質量不高的,再排除掉本身就屬於抄襲的。沐茗手中的筆在紙上畫了一道又一道的斜線,原本密密麻麻的名單,如今只剩下爲數不多十幾個名字了。沐茗雙手合十撐住下巴,皺眉看着眼前剩下的這些作品,他要從中選出一本,來作爲他的第一本小說。
“題材要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引人注目;要大衆化,不能太文藝,也不能一點內涵沒有;要有適應性,能擴寫也能縮寫……”一條條的要求從沐茗的腦海中劃過,名單也在一步步的縮小。終於,沐茗的嘴角牽起一抹笑意,他找到自己想要的作品了。
起身去了趟廁所,給自己倒了杯水,又重新坐會到電腦前。沐茗晃動鼠標,把因爲長時間沒有使用而進入屏保狀態的顯示屏給激活。在桌面上建了一個新的Word文檔,打開之後,開始瞑目沉思。
良久,沐茗睜開眼睛,顯然是已經打好了腹稿。手指敲擊着鍵盤,緩緩的寫出了第一篇作品。
“你,相信這個世界有鬼嗎?”
“不論你相不相信,我要告訴你:‘我,能看見鬼!’”
“我叫夏冬青,今年二十二歲,是個準備考研的大四學生。我是孤兒,從小在福利院長大。所以從大學開始,就要靠兼職來養活自己。”
“今天是我找到這個新工作的第一天,在一家名爲‘444號’的便利店做夜間售貨員。話說,爲什麼有人會用這麼不吉利的名字當做自己的店名。”
“……”
這就是沐茗選擇的第一部作品——《靈魂擺渡》,一部在前世不論是點擊量、話題度還是作品質量都頗爲優秀的作品。
《靈魂擺渡》是艾奇藝在一四年春節期間上線的一部自制網劇,雖然因爲經費不足導致無論是造型還是場景都比較粗糙,但靠着引人入勝的情節,對現實事件的諷刺以及主演和主創團隊的認真,獲得了二十多億的點擊量和豆瓣8.1的難得的高分評價。
二十多億的點擊在一七年那些擁有“四百億點擊量”的作品面前自然是相距甚遠,但在網劇剛剛興起的一四年,卻是實實在在的爆款劇集。
關鍵是,作爲一款國產的、靈異題材的、小製作的網劇,竟然能在豆瓣(標重點)上拿到超過八分的評價,足以說明這部作品是流量質量雙贏的典範。
靈異類的題材,足夠引人注目,也符合沐茗年輕人的腦洞;歡樂與嚴肅並重的劇情,保證了故事具有一定的內涵型,同時也符合沐茗自己的行文風格;單元劇的形式,保證了故事可擴寫也可縮寫,滿足了沐茗規劃的特殊的發表平臺……
總之,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這都是一部非常適合沐茗的作品。
“一個小房子,前面有一個牌樓,這不就是骨灰盒嗎?王小亞瑟縮的道。”
“你去看看,那個孩子,還在嗎?”
“我深吸一口氣,緩緩的向着貨架後的休息區看去。空空如也的桌面上只擺着一個升騰着絲絲蒸汽的關東煮的杯子,哪有什麼小孩子!”
寫到這裡,沐茗停住了手。第一個故事他並不準備一次性寫完,而是拆成了三段。到停筆的那裡,就是第一段的結束。
沐茗掃視了一眼文檔裡寥寥的四百來個字,打開格式轉制軟件,把文檔轉製成了圖片。而後打開網頁,把這段新鮮出爐的小故事上傳到了他剛剛申請的微博賬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