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

剛剛閃過一輛載着一對小兒女的獨輪車,身後就竄了上來幾頭驢子。

拿着馬鞭抽開身前的混亂,折可大望着前面更加漫長的一條街巷,懷疑起自己到底能不能及時趕到府衙去。

現在街道上盡是托兒挈女逃進城來的百姓。縱然幸運地逃過了遼軍的劫掠和殺戮,帶着僅存的家當逃進了太原城,但偌大的城市卻沒有他們安身的地方,絕大多數只能在別人的屋檐下生活。

這天還冷得很,一夜過去就是幾十條人命。折可大這幾日親眼看見幾輛馬車走街串巷,將無人收拾的屍骸一條條地撿起來送去化人場。化人場就在太原城的西南角,現在還正冒着煙。這就是現在的太原城。

縱然經過了多次戰爭,可折可大還沒有看過如今這幅悽慘的場面。

“直娘賊的。真是兵荒馬亂啊!”就在折可大前面,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青年正衝着幾名擋道的百姓發着怒,手中的馬鞭舉得老高,前面牽馬的家丁也是連推帶搡。

只看背影,折可大便認了出來。那是經略司衙門中的機宜文字張儉,他的同僚,雖是文官,卻是武將的脾氣。不過蔭補出身,也真沒人把他當成正經的文官看待。

“火氣別這麼大。這辰光,發火也沒用。”折可大在後面突然開口。

張儉冷不丁地被嚇了一跳,回頭見是折可大卻是轉驚爲喜:“嗨喲,折閣門原來你在這兒啊。”

“有事找在下?”

“是有些事。”正說話,一名騎兵擦着鼻子從張儉身前躥過去,猛地就將下文給他砸進了肚子裡。

張儉臉色先是發白,繼而又由白轉紅。被嚇得氣得不成話,紅得發紫的一張臉:“直娘賊的,是趕着投胎去啊!”

指天罵地地咆哮了幾句,在周圍的百姓看熱鬧的眼神中,張儉狠狠地咬牙:“王經略再不出來彈壓,太原城不要遼軍來攻就能破了。”

“王克臣有這個能耐嗎?”折可大冷哼了一聲,從鼻子中哼出的滿是不屑。太原守不住,第一原因就是在王大經略身上。

只是折可大現在也只能腹誹,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一年前,折可大被調到了太原府,在經略司中擔任閒官至今。而原本在韓岡幕府中的堂兄弟折可適,則是安然在豐州做官。

豐州建立之後,立功甚多的折家在河外勢力大漲,也更加根深蒂固。下任家主的折可大轉調太原,名義上是以立有殊勳爲由,實際上還是人質的成分居多。

折家對此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情願的態度,這是爲了讓朝廷安心。不過折可大本以爲自己能被調入京城,被安排在太原倒是出乎意料。不知道是不是朝廷不想做得太過明顯,還是覺得太原就足夠了。

不管怎麼說,人質就是人質,不用指望說出來的話有人聽,反正不受重用就是了。

看得出藏在折可大眼底的不屑,張儉收起怒氣,改怒爲嘆:“王經略現在就盼着令尊能早日領兵前來,若有五千麟府精兵坐鎮,不用上城牆,城中軍民就能安心了。”

“在下都寫了親筆信了,還能怎麼樣?”折可大搖頭,“王經略要調動麟府軍,我折家世代忠良,豈有不應之理?我寫信本是多餘,不過是讓經略相公放心罷了。”

“折閣門,依你之見,太原城能守得住嗎?”張儉見老於戰陣的折可大都不看好所謂的太原城防,心中就像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我就怕他們不來打太原。遼賊真要跑來圍着太原城,只要城中不亂,還是能守一陣子的。怕就怕遼賊跑去攻打榆次縣,堵了井陘道,河北的兵馬幾百里路趕回來,迎頭對上,結果可不好說。”讓過一隊匆匆跑過街道的士兵,折可大又冷着臉哼了一聲,“都不知道亂跑個什麼?!”

“閣門若要回家去,還是繞道北門的好。”張儉陪着折可大往邊上讓,又道,“可就算井陘道被堵上了,好歹還有西軍和京營啊。”

“京營爛得邊境上的鄉兵都比不上,西軍更是全都在賀蘭山下,哪裡能來得及。”又躲開一輛馬車,折可大煩躁地扯着襟口,卻沒忘了說自家逗留此處的原因,“在下正在等人,等人到了就走。”

等人?還沒等張儉想出一個眉目,就見一人穿過街道往這邊過來。張儉認識,是折家的門客,在太原輔佐折可大左右,好像還是折家的親戚。

折可大丟下了張儉,上前半步:“打探清楚了嗎?”

“清楚了,清楚了。”那門客連連點頭,遺憾不已,“石嶺關丟得冤枉啊,吳都監着實該死。”

“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都監領兵到了石嶺關後,便將忻州的人馬趕到了關城上,自己則坐在烽火山城。大郎你說,他該不該死?!”

折可大愣了一下後搖頭:“麟府軍在河東還不是一樣被人視爲另類?太原兵馬跟代州的合不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石嶺關都丟了,哪是一句合不來?!”

“吳寶當然該死。”張儉湊了上來,他比折可大要早知道緣由,亦是發恨,“吳越同舟都能互助互濟,吳寶這把自家人當仇人看了!他若是逃回來,當天王經略就能斬了他祭旗。”

“殺了又能如何?石嶺關都丟了。”折可大搖頭,這還不是朝廷自家弄出來的事?

天下禁軍六十萬,絕大多數分佈在京畿、河北和陝西三處,時日久長後,軍中便出現了三個不同系統的山頭。但大山頭之下還有一個個小山頭。

除了陝西因爲年年戰亂,內部調動頻繁,其他地方,禁軍更戍之法早就停了,各地的禁軍基本上都是駐泊禁軍,比如河東各部禁軍,太原核心之地有一部,北部邊境諸軍州有一部,以及河外的麟府豐,多有在當地駐紮了五六十年的情況,軍中士卒基本上全都是本地出身,底層軍官也都是在近處調動。

加上河東在五代接連出過開國天子,朝廷也是有意無意地破壞河東軍中凝聚力,尤其是太原,毀城分兵,被提防得極嚴——否則就不會有石嶺關和赤塘關這兩座相距十餘里的太原門戶,卻分屬兩州的安排——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太原、代州和麟府三個不同的系統。

石嶺關本身隸屬忻州,駐紮在關內的兵馬自然全都是忻州兵,真要說起來,忻州軍是屬於河東軍中的代州一脈,與太原一系似近實遠。

這點齷齪事,河東軍中誰不知?

石嶺關前關後城,北面是舊關城,而關南的烽火山城,是仁宗年間修建。地勢之險要不遜關城。可就是因爲有了新城,舊關城便沒有再修葺,那可是一條破爛的防線。而且關城守軍的家泰半都安在新城內外,舊關城若破,看到家中的父兄子弟被太原來的都監害死,石嶺關的軍屬如何會不恨坐在城中的太原軍?

“韓學士若在,斷不至於如此!”門客毫不客氣。

“是韓樞副了……”折可大感慨連連,當初在韓岡麾下殺遼人、殺党項,那殺得才叫一個痛快,哪裡是現在可比。

門客看着擁堵混亂的街巷,人在嘆氣:“樞密相公若能早來,何至於滿城兵荒馬亂?”

“那也要到了纔好。”

“可好歹是來了。等到韓樞副到了太原,就不用聽王經略亂指派了。”張儉不是王克臣的人,說話毫無顧忌。

折可大搖頭:“能等得到再說吧。”

遼軍已經進了太原府界,韓岡若是輕車簡從,運氣不好就能成了遼人的戰利品。若是要帶大軍北上,那就還要等上半個月才能收攏各地的駐軍。

三天前,韓岡的親信和朝廷的詔令同時到了太原府。韓岡擢樞密副使,出任河東制置使,統轄河東軍事,這一任命在太原城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對於太原軍民,自然是歡欣鼓舞。韓岡離開河東不過一年,在太原任職的時間也不到兩年。作爲河東帥,他軍事上雖有成就,可他作爲太原守,在治政上其實並沒有太用心。但太原上下偏偏對他極爲懷念,多有人將其視爲歸宋以來最出色的太原郡守。更別說論起治軍克敵,方今朝中也沒幾人與他相提並論。

另一方面,對於看得更深的官員們來說,在韓岡走馬河東後,大半個樞密院都在外面的現狀,絕不是一件好消息。陝西、河東、河北,一位樞使統領一路,立國之後,就沒看到這樣的局面。顯而易見,現下的局勢雖不能說開國以來未有,但也絕對是澶淵之盟以來最危險的一次了。

不過放在眼下,有一個軍功煊赫的名帥坐鎮,決不是區區王克臣能比。 Wωω●tt kan●¢ 〇

折可大以軍中望氣法觀府衙,帥府行轅上的五色雲氣所聚,怎麼看都是一頭豬!

“唉。”

他唉聲嘆氣,即盼着韓岡早至,也怕他在路上出了意外。矛盾的心思,此起彼伏,難以平定下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中)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六)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一十七章 廟堂(八)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
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六)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中)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六)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一十七章 廟堂(八)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