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下)

自從豐州和鄜延的戰事,以大宋官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之後。京城之中,越來越多的人在議論着官軍會何時起兵攻打興靈,剿滅西夏。更有一衆人等,已經開始在想着收復燕雲來了。

儘管朝廷沒有公佈,也沒有承認,在豐州的党項軍中,隱藏着一隊遼國最爲精銳的皮室鐵騎。而這一隊皮室軍,卻爲官軍輕易剿滅,官軍甚至連損傷都沒有多少。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皇宋官軍已經擁有了壓倒西北二虜的強勢。如今在民間,大半百姓一說起此事,都有着一股揚眉吐氣的舒暢。

不過如今議論得更多的,還是正在鏖戰之中的交趾戰事。

從門州大捷的捷報飛傳京城之後,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戰事,便成了京城人現下最熱門的話題。而前兩天,官軍已經攻打到了富良江邊,與退守升龍府的交賊隔江而望的捷報,更是讓京城中一下沸騰起來。

只差一步就能滅國了,從太宗皇帝平滅北漢之後,百多年來,大宋都是以內守爲主,哪裡還有舉兵滅國的記錄。

章惇、韓岡、燕達、李信這些將帥的過往功績,都給人拿出來在嘴裡嚼着。人人都在說着,有着如此戰績煊赫的名帥良將,拿下升龍府當不在話下。

每一間酒樓茶肆,都能看到一幫子閒人,在高談闊論着官軍該如何打過富良江,一個個彷彿都成了運籌帷幄的謀士,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議論在酒桌茶桌上飛來飛去。

“想不到還有說要讓飛船送人過江……當真是可笑了。”蔡京搖着手上的酒盞,“富良江豈是這般容易過的?”

“元長這話說的,官軍都已經打到了富良江邊,以章子厚和韓玉昆的心思,他們肯定是要殺去升龍府,將交趾王拿來京城。”與其對飲的上官均搖搖頭,“再不好過,還能比得上黃河長江?交趾現在可不是多雨的季節。”

“不是水勢如何?而是有交賊攔着。”

“官軍對上交賊,都是以一當百,前番可是有先例的。”

蔡京放下酒杯,正色道:“愚民無知,怎麼連彥衡兄也糊塗起來了。韓岡之前能在邕州大勝,那是因爲交賊當時已是師老兵疲,再加上官軍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方纔一舉功成。可如今南討交趾,整整耽擱了一年,交賊早有所備。”

“若當真有所準備,怎麼官軍這麼快就已經打到了富良江邊了?”上官均反駁道。

“彥衡兄,可知何爲堅壁清野?”蔡京說道,“自從官軍攻入交趾境內,算得上大戰的,只有一個門州……”

“元長!”上官均的臉上滿是難以認同,“難道忘了前天傳回來的捷報?”

蔡京微微笑了起來:“門州一戰,格斃的交賊主帥是乾德親叔,人稱洪真太子。而前兩天的捷報,說是大敗數萬交賊,斬殺的主帥又是何人?只不過一個州官罷了!交趾有多大?一個州中就能點起數萬兵馬?不過是吹噓而已。實際上,門州之後,官軍再沒有與交賊主力交手過。”

上官均聲音便是一滯。

蔡京繼續說下去:“以現在的情勢看來,交賊的主力全在富良江對岸。如果小弟是李常傑,便會將江上的船隻全都毀掉或是收到南岸去。包括蠻部在內,總計十萬兵馬要吃要喝,交賊堅壁清野後,糧食哪裡來?而且還要設法過江,又要耽擱多少時間。”

“過江哪裡會那麼難!”

蔡京嘆道:“交趾能渡海攻打欽、廉,他們的水師不會是擺設。”

“論工匠手藝,交趾如何能與中國相比。官軍打造的戰船,絕不是交趾人能抵擋得了!”

蔡京哈哈大笑起來,“造船哪裡有可能這麼容易!新伐下來的木料,要用三五年來陰乾,沒有木料,沒有鐵釘、沒有桐油、沒有絲麻絮料,哪裡能造得出戰船來?”

見上官均還是不服氣,他拋出了最爲有力的一個證據,“想必章、韓二位招討在交趾如何處置當地人丁的手段,兄應該聽說了吧?”

上官均板着臉:“交賊擄掠漢人爲奴,讓中國之人爲其做牛做馬,也該有此報。”

如今官方的宣傳口徑,就是依照安南經略招討司的奏議,將交趾人在欽州、廉州、邕州的罪行,以及被擄去交趾的百姓所受到苦難加以宣揚,以維持復仇的正義性,明明白白地說是要以直報怨。只是砍掉腳趾,已經是很寬宏大量了,而且動手的還是蠻部,官軍只是作壁上觀而已,怎麼說都沒有錯。

“將叛賊魁首論以國法,但古往今來哪有問罪百姓的道理?都是脅從不問。外面都說章子厚、韓玉昆這麼做着實痛快,可仔細想想,若是能將交趾百姓安撫,讓他們成爲皇宋子民,哪裡會放棄?就是做不到,纔會選擇放手,讓蠻部來清洗。不過這驅虎吞狼之計,一個不好就是養虎爲患,故而又有了刖刑一策。”

蔡京嘆了口氣,“爲了日後南方安定,章、韓兩位,算得上是殫思竭慮了。可這些手段裡面,能看得出他們有把握攻下升龍府嗎?”

上官均一時無從辯起。

“雖不敢說升龍府肯定打不下來,但多半很難,一個不好,還能讓交賊扭轉戰局。現在也只能指望章子厚、韓玉昆能見好就收,不要讓官軍盡數折在富良江畔。”

蔡京重新拿起了酒盞。

如果升龍府當真能打下來,這二人的氣運和手段,那就太過於驚人了。不過這世上,哪有這麼多好運的事。一國之都要是一萬人馬就攻下來,官軍都能打到遼國上都臨潢府去了。

他正這樣想着,就聽見樓下一片蹄聲響過,幾名騎手接二連三的從道路奔向宮城,人人高高舉起宣揚捷報的露布,從酒樓下飛馳而過,沿着他們經過的大街突然間暄騰起來,多少人在奔走呼喊,“官軍攻下了升龍府!”

“官軍攻下了升龍府!”

……

趙頊正在患得患失之中,章惇、韓岡能以萬人之軍勢如破竹的攻入交趾境內,他當然是欣喜欲狂。但危機也在其中,這一戰實在是順利地過了頭,順利得讓趙頊都在懷疑交趾人有什麼陰謀詭計在醞釀。

王安石這幾日臉上的憂色也是越來越重,一直都在爲交趾的戰局擔憂。畢竟真正堪用的兵力只有西軍和荊南軍總計不到七千人。而且攻入交趾境內,只有寥寥數戰,李常傑、宗亶這樣知名的將帥都沒有出動,怎麼看是在故意吸引官軍深入。

天子、宰相都是同樣的想法,而兩府之中的其餘宰執也都不看好章惇和韓岡的冒進。交趾人堅壁清野的行動做得太明顯了,門州之後再無大戰。身爲宰輔,他們得到的消息遠比外界要詳盡,如何看不出來交趾人的計劃?

只是沒人能下定論,說官軍一定打不下升龍府。就連吳充也是一樣,他在韓岡身上馬前失蹄的次數太多了,只能揪着章惇、韓岡的行事來批判和彈劾。

畢竟那不是一個兩個的問題,而是幾十萬人一齊受刑,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比起屠城還要駭人聽聞。雖然招討司設法將此事交由讓蠻部來做,而其中隱藏的用心也得到了天子的認可,但吳充實在是難以忍受,不過該說的早就說了,天子不理會也沒有辦法。

今天要議論的也只是到底要不要下詔讓章惇、韓岡兩人相機行事,不要硬攻。不過從時間上算,詔令傳達過去後,若能過江肯定已經過江了,若過不了江,那麼以章、韓二人的才智,多半也會選擇及時撤軍,等到主力援軍到達之後,再次出兵交趾——就在二十天前,預定中的第二批四千援軍已經出發南下,而第三批則是因爲河北局勢依然嚴峻,而要再等上一陣。

只是這件事並沒有討論得起來,剛剛上京來的元老——知應天府、兼宣徽使的張方平,上殿之後,只說了幾句公事,便立刻抨擊起了安南經略招討司的兩名主帥來:“章惇韓岡在交趾倒行逆施,不施仁義,仇怨將百年難解!日後交趾不順,舉兵犯境,二人豈能無罪?!”

趙頊心中不愉,臉色一沉,“難道交賊在欽、廉、邕三州大肆屠戮,這樣的仇怨只要三年五載就能化解了?張卿豈不聞雖遠必誅四個字?交趾興兵十萬犯境,家家戶戶皆有出兵,論以國法,謀叛者株連三族,即以交趾論,其國中何人無辜?”

李乾德是得到大宋冊封的郡王,率土之濱的說法,更是不能否認。交趾是大宋的屬國,李乾德是大宋的臣子,交趾百姓也要受到大宋的管轄,如果附逆反叛,以宋律論罪,當然不能說有錯。

“如果當真是雖遠必誅倒是好了。”張方平搖頭嘆道,“數十萬刑餘之人,必會對皇宋恨之入骨,所以臣纔會說着怨恨會延續百年。”

只要殺光了,便不會有事,但手尾不淨,仇恨便會代代流傳。沒人能想到張方平的意思竟然是這樣,連趙頊都愣了。

張方平板着臉,神色更加嚴肅,“招討司行事如此殘虐,將交趾男丁盡數施以刖刑,這豈能嚇阻交人反抗,只會更增添他們的堅守之心,想要強行打過富良江去,官軍損傷必衆,也難見功成。且用兵萬里之外,民夫轉運困苦,爲中國計、爲百姓計,還是儘早下令撤軍爲是!”

呂惠卿心中冷笑起來,說過了半天,果然還是這個目的。

“陛下!陛下!安南招討捷報,官軍已破升龍府!乾德出降,李常傑畏罪自盡……”拿着捷報便興沖沖地衝進殿上來的石得一忽地愣了,爲什麼前面轉回頭來的張宣徽臉皮紅得發紫,眼神就想要吃了自己一般?

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五)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六)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一)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一)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五)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七)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五)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九)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九)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三章 鞏州(下)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二)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八)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二)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
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五)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六)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一)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一)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五)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七)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五)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九)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九)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三章 鞏州(下)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二)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八)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二)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