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

本來肖天健在攻下北京城,逼死了崇禎之後,又擒獲了崇禎三個皇子之後,搞了一出太子朱慈烺禪位的喜劇,宣告了大明王朝的覆滅,並且下詔詔令南方尚未歸服的諸省,立即放棄和大中朝爲敵,接受大中朝的統治。

肖天健在朱慈烺禪位之後,屈指盤點了一下,歷史走到今天這一步之後,他已經等於控制了大半個中國,而且通過這些年來的不停徵戰,他先是拿下了南直隸,攻克了南京城之後,才揮師北上,對大明王朝發動了最後一擊。

而且掐指算來,他先是在洛陽抓住了福王,並且同時還抓住了歷史上曾經在南京被明朝舊臣擁立的小福王朱由菘,所以在這個全新的歷史之中,朱由菘這個弘光帝肯定是不可能再出現了。

另外在他南下攻打南直隸的時候,他在打下鳳陽府的時候,意外的在鳳陽府之中,找到了被崇禎貶爲庶民,並且囚禁在鳳陽府城中的唐王朱聿鍵。

說起這個唐王朱聿鍵,還真是有點故事,崇禎九年的時候,因爲各地農民軍大興,到處和朝廷官府作對,而且建奴崇禎九年入關,威脅到了京師的安全,崇禎詔令天下兵馬入衛,這個唐王居然想向朝廷借兵,率兵去討賊,但是崇禎擔心藩王擁兵自重,下旨不準,可是這個唐王朱聿鍵居然自己拿錢出來,在南陽招募起來了數千兵馬,帶着一路朝着京師而去。

結果這個唐王在半路上便被變民軍給打了個大敗,連京師都沒有能到,便被崇禎下旨貶爲了庶民,押赴到了鳳陽府囚禁了起來。

要知道明朝自燕王朱棣多了侄子朱允炆的天下之後,對於各地藩王更是嚴加控制,歷代明朝皇帝,都絕不容藩王擁有兵權,生怕藩王擁兵自重成爲禍害,所以藩王雖然各個都富得流油,但是卻等於是被圈禁在了一個個城市之中,被當地官府看管起來,地位崇高但是卻並無實權。

唐王朱聿鍵這次照買兵馬興兵入衛,雖然初衷很好,是想要給崇禎幫忙,但是卻違反了大明的法度,爲了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崇禎爲了以儆效尤,當即下旨將朱聿鍵貶爲庶民,押赴到了鳳陽府囚禁了起來。

沒成想肖天健攻下鳳陽府的時候,意外的卻在鳳陽府的宗人府牢中起獲了這個唐王朱聿鍵。

要知道朱聿鍵也就是歷史上南明的隆武帝,肖天健本來並不知道這隆武帝的下落,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毫不費功夫,於是他便順手牽羊,把這未來可能的隆武帝也給遣送到了山西陽城給圈禁了起來。

另外肖天健掰着指頭算了一下,眼下除了李自成盤踞在陝西,但是也成不了大器之外,歷史上曾經鬧的挺歡的張獻忠,現如今也老老實實的在他的手心裡面攥着,而歷史上曾經在雲貴一帶堅持抗清的孫可望和李定國,現如今卻都在他的大中軍之中效命,所以南方現如今除了鄭芝龍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明朝的勢力可以和他的大中朝相抗衡了。

他這段時間一直很好奇,在他覆滅了大明王朝之後,還會不會出現南明政權,這段時間他雖然在北方處理各種事物,但是卻一直也在關注着南方的局勢發展,並且令留守南京李進德和付德明等人,不斷的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臣,南下到南方諸省去規勸那些南方諸省的明朝官員投降大中朝。

從前段時間初步反饋回來的消息來看,自從南方得知了崇禎皇帝已經自縊身亡的消息之後,便已經是徹底亂了手腳,再加上後來又聽聞說太子朱慈烺和二位皇子都落在了大中軍手中,而且朱慈烺還在肖天健的“脅迫”之下,以大明太子的身份在北京城宣佈了大明王朝就此終結,並且禪位給肖天健,讓肖天健執掌天下!更可氣的是三位皇子和兩個公主殿下居然還認賊作父,成了肖天健的義子義女。

於是南方諸省的明朝官員們頓時哀聲一片,不少地方的明朝官吏,當即便同意了前往勸降的大中朝使臣的要求,宣佈接受大中朝的統治,舉城投降大中朝。

短時間之內江西全境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基本上全部投降了大中朝,而坐鎮南京的諸部也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接收大員前往了江西各地接受投降,留鎮南直隸的石冉也立即派兵南下,接防了江西的防務,並且接受了當地的明軍的投降,對這些明軍進行了整編。

八月之中,浙江南部各地也紛紛宣佈投降大中朝,並且迅速的被南京各部和大中軍接了過來,進而臨近四川和湖廣的貴州巡撫,也宣佈了投降大中朝,按照事先的劃分,羅汝才立即率兵進入了貴州,接受了貴州的投降,同樣南京各部也馬上朝貴州派出了接收大員。

肖天健本來以爲如此下去,應該很快便可以解決南方諸省的問題,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只等兩廣、雲南、福建四省也宣佈投降,下一步再解決了李自成之後,他便可以一統天下,騰出精力來一邊恢復國內的經濟,一邊籌集兵馬北上,全力解決建奴這個大麻煩了。

可是讓肖天健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南方還是出了麻煩,使得肖天健也顧不得陝西的和李自成的決戰了,授命閻重喜和劉寶全權負責清剿李自成大順軍之事,並將手頭北方的事務暫時交代給了盧象升和羅立等人之後,便立即開始南下,趕往了南京。

肖天健之所以忽然間放下清剿李自成之事飛速南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八月間,南方諸省在得知京師被大中軍所克,大明崇禎皇帝已經殉難,而且皇太子朱慈烺宣佈禪位給肖天健,宣告從今以後再不謀登臨天下,同時也宣告了大明王朝終亡。

南方諸省官府以及官軍聞之立即大亂了起來,臨近大中軍控制區的江西、貴州、浙江等省隨即便放棄了繼續跟大中朝爲敵,朝南京遞降表宣佈投降大中朝。

本來肖天健以爲,南方的事情應該可以相對比較容易解決了,歷史上的南明朝廷很可能不會再出現了,可是讓肖天健沒有料到的是最終事情並沒有像他預料的那樣發展。

福建、廣東、廣西以及雲南四省卻並未像他想象的那樣輕易就放棄了抵抗,歸服於大中朝的統治,相反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南方還是在明朝舊吏們的推舉之下搞出了南明朝廷,以朱家皇室子嗣繼承大明王朝的衣鉢,宣佈要繼續和大中朝對抗下去。

不過讓肖天健萬沒有想到的是,與歷史上大爲不同的是南方這一次居然同時出現了兩個皇帝。

隨着臨時在南京主持政務的付德明和李進德的一封奏疏,肖天健這纔在北京得知,先是廣西巡撫翟式耜以及大學士丁魁楚以及兩廣總督朱治澗等人,在廣東肇慶府擁立明神宗之孫朱由榔稱帝,改元永曆,宣稱繼承大明王朝,要行復明之舉。

可笑的是就在朱由榔在肇慶府稱帝的同時,福建巡撫張肯唐以及福建總兵鄭芝龍卻在福建漳州府,將唐王朱聿鍵之弟朱聿鐭扶了出來,在漳州府稱帝,改元紹武。

這一下南方可就熱鬧了!小小的南方諸省,居然同時出現了兩個皇帝,不管是自稱永曆皇帝的朱由榔,還是自稱紹武皇帝的朱聿鐭,都宣稱他們才能繼承大統,是合法的大明皇帝,而且兩方各自都因爲自己的利益,都互相不承認對方的合法性。

於是這倆新登基的南明新皇,在登基之後,各自都組建了一個班底,分別設立了全套的官員,成立了他們的小朝廷。

這倆小朝廷成立之後,並沒有立即集結兵力北上對大中控制區發動進攻,抑或是做好防守的準備,相反爲了爭奪這個名分,倒是兩方相互之間,各自調動兵馬,開始攻打起了對方。

這一下把大中朝這邊給搞糊塗了,不管是付德明還是李進德,抑或是牛金星等大中朝的重臣,都爲此面面相覷,又對此是哭笑不得。

於是以付德明爲首的諸臣,趕忙將這件事寫成奏章,派人八百里加急報送往了北京,肖天健這纔在北京得知了消息。

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肖天健最擔心的並不是李自成的問題,說起來李自成在陝西蹦躂的挺歡,號稱擁兵四十萬,但是肖天健已經從田見秀那裡瞭解到了李自成那四十萬大順軍都是什麼貨色,所以有第一鎮軍和第二鎮軍配合入陝對李自成的大順軍進行進剿,以其現有的兵力和素質,幹掉大順軍根本就不在話下。

但是肖天健最擔心的卻還是南方諸省的問題,要知道歷史上清兵入關之後,南明在南方堅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雲南、廣西、福建山林衆多,而且少數民族也相當多,很不容易將其剿滅。

特別是鄭氏集團,他們陸上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卻控制着大海的海路,其麾下的水師相當厲害,一旦福建不保,他們還可以退守臺灣,歷史上清朝收復臺灣,就已經是康熙二十三年的事情了,那距現在已經是四十多年之後了!

四十多年呀!肖天健自己都沒信心能活到那個時候,這四十多年對於中華來說,是何其寶貴的四十多年,等到四十多年之後,這世界各地早就被西方國家給瓜分的差不多了,中華到那個時候再進入大海,黃瓜菜都涼了!

(這些天爲了準備新書,搞得失眠頭疼,有時候想幹脆也去寫玄幻拉倒,寫歷史類的太累了!一不小心還出力不討好,但是仔細想想,卻又捨不得看書的弟兄們!今天要特別鳴謝風沐春江老朋友的打賞,爲這個月又開了一個好頭!謝謝!)

第15章 較量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97章 定策解圍第215章 非議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91章 背水一戰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2章 全面歇兵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125章 名臣第63章 城門2第106章 春耕第78章 噩耗第136章 分兵駐防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37章 安逸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64章 誅心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73章 家宴?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234章 大閱兵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25章 李闖重振第87章 雞飛狗跳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55章 改進意見第70章 再生一計第3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8章 合縱第94章 一觸即發第46章 卑鄙之極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1章 夜襲第59章 火藥困局第4章 糧荒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124章 惡少第53章 分兵向西第50章 獻策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84章 喪家之犬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78章 內閣第94章 炮轟襄陽第137章 司法第39章 突襲第88章 遷都之議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15章 以身爲質第33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73章 以殺立威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6章 出賣第64章 建奴破關第91章 背水一戰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88章 醫護隊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1章 託大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30章 各懷心思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33章 英魂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03章 慶捷第205章 絞肉機第69章 堵路第73章 斥候的對決2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3章 不堪回首第169章 攻營第129章 填壕第18章 豁然開朗第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49章 隱真示假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112章 震服第30章 挖坑第192章 縮頭鳥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87章 奪穴
第15章 較量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129章 向東是大海第97章 定策解圍第215章 非議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91章 背水一戰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2章 全面歇兵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125章 名臣第63章 城門2第106章 春耕第78章 噩耗第136章 分兵駐防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37章 安逸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64章 誅心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73章 家宴?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234章 大閱兵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25章 李闖重振第87章 雞飛狗跳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55章 改進意見第70章 再生一計第3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8章 合縱第94章 一觸即發第46章 卑鄙之極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1章 夜襲第59章 火藥困局第4章 糧荒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124章 惡少第53章 分兵向西第50章 獻策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84章 喪家之犬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78章 內閣第94章 炮轟襄陽第137章 司法第39章 突襲第88章 遷都之議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15章 以身爲質第33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73章 以殺立威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6章 出賣第64章 建奴破關第91章 背水一戰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88章 醫護隊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1章 託大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30章 各懷心思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33章 英魂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03章 慶捷第205章 絞肉機第69章 堵路第73章 斥候的對決2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3章 不堪回首第169章 攻營第129章 填壕第18章 豁然開朗第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49章 隱真示假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112章 震服第30章 挖坑第192章 縮頭鳥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87章 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