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收穫紅利

又見週一,)

高迎祥並未如同賀人龍預料的那樣,很快率部趕到隴州城外,而賀人龍在回到隴州城之後,也立即派出了夜不收開始到賀方所部的方向查尋賀方以及他麾下官兵的下落。

但是兩天之後,賀方和他那隊官軍卻還是未能回到隴州城中,倒是派出查找他們下落的夜不收帶回來了消息,說找到了一些賀方手下潰散的兵將,並且將賀方被刑天軍擊潰的消息帶回了隴州城中。

但是夜不收也說不清楚賀方的下落,畢竟他們找到的潰兵都是混戰之中,被打散的官兵,根本沒有撐到賀方被擒,便逃入了山林之中,所以沒人說得清賀方的下落。

而夜不收也查探了當日賀方率部和刑天軍激戰的地方,可是除了一些被徹底廢棄掉的輜重車輛以及少量未及被掩埋的屍體之外,賀方的影子也沒見到一個。

這也難怪這些夜不收查找不到賀方的下落,本來他們是有機會獲得賀方的消息的,畢竟當時和賀方一起被俘的還有幾十個官兵,但是這些官兵之中,那個叫劉萬頃的把總在刑天軍押解他們返回隴州的路上,趁着押送他們的刑天軍兵將不備,居然煽動了一些戰俘趁機作亂,想要趁機奪了賀方逃離刑天軍的隊陣,結果是連帶着那幾十個戰俘也跟着一起倒了黴,被震怒的肖天健當即下令,將他們屠了個乾淨,丟在了山溝之中,結果本來可能會散佈出去的消息,也被肖天健這一怒之下,給掩埋到了地下。

至此賀人龍也絕了念想,知道他侄子賀方這一下很可能是凶多吉少了,而又未聽聞城外賊軍發佈他們擒獲賀方的消息,於是他開始認爲他這個侄兒估摸着是死於亂軍之中了。

於是他在城中爲賀方立下了牌位,並且派人回鄉將賀方陣亡的消息送回了族中,權當是賀方已經死了。

不過他也把城外的那支刑天軍恨到了極點,回到隴州城之後,他才徹底搞清楚城外賊軍的構成,原來那支刑天軍居然實實在在是作爲一支客軍來協助李自成攻打隴州城的。

而刑天軍的名聲,他早先在隴州的時候也早已聽聞過了,正是前些時盤踞在汧陽的那支刑天軍,鳳翔知府段有志曾經來信,請他出兵到汧陽剿滅這支刑天軍,可當初他卻以糧餉短缺爲名,給推掉了。

而眼下他栽在這支刑天軍手中,也可謂是不冤,早知如此的話,他當初就該配合鳳翔知府出兵,將這支刑天軍給剿了,也不會有今天這一敗的發生。

賀人龍可以說是打掉牙和血朝自己肚子裡面咽,連找人訴苦都沒地方說去,要是讓段有志知道這件事的話,那麼估摸着段有志也會幸災樂禍,罵他活該。

可是不管他多恨,眼下也拿城外的那支刑天軍沒有辦法,李自成近萬兵馬就陳駐在隴州城外,他正巴不得賀人龍一時激憤,出城討戰呢!所以賀人龍雖怒,但是卻並未喪失理智,入城之後,立即再次緊閉城門,一邊增強對城牆的御守,一邊加強編練城中青壯,並且逼迫城中一些大戶拿出了一些錢糧助餉,使得隴州城的防禦能力得以進一步的加強。

同時賀人龍派派出夜不收出城查探賊軍的情況,當聽聞高迎祥果真正在率領大批亂軍朝着隴州城趕來的消息之後,他也開始緊張了起來,立即派出手下快馬將隴州的情況稟報給洪承疇得知,同時還送信到西安府,找眼下還是五省總督的陳奇瑜稟報此時,請他們商議一下,速速派兵來解隴州之圍。

總之他可以確定的是,他和隴州城已經成爲了變民軍的一個目標,非要拿下他和隴州城不可了!那麼接下來他的日子恐怕就不會好過了。

肖天健率領刑天軍出戰返回隴州城外之後,李自成宴請了他和麾下部將一次,宴席上李自成的部將都對刑天軍諸將表現的十分親切,連連向他們勸酒,而那些李自成麾下的兵卒們,再看刑天軍的人的時候,眼神中也都流露出了敬畏的神色,不再像以前那樣,在刑天軍兵將面前表現的那麼趾高氣揚了。

因爲賀人龍的回防,使得隴州城守軍兵力大增,李自成也知道僅憑他一軍之力,再加上肖天健的刑天軍,也絕難在短時間之內攻取隴州城了,於是本來還激烈的隴州戰事,在賀人龍返回隴州城之後,反倒是開始平靜了下來。

肖天健這次率軍回來之後,也開始高調了許多,開始掛出招兵牌,主動招募兵將了起來。

本來在李自成率部來隴州之後,周邊得知消息的流民紛紛趕來投奔李自成,根本沒有幾個人在意跟着李自成的這支刑天軍,即便是一些人知道刑天軍在汧陽一帶比較有名,但是以肖天健的名氣,還是和李自成無法相比,所以趕來投軍的流民基本上不考慮投入刑天軍的事情,都選擇投入到了李自成軍中。

而經過刑天軍這次和賀人龍大戰並且大獲全勝的事情之後,在肖天健刻意授意之下,消息通過外放出去的斥候們,很快便傳遍了隴州一帶,使得許多來投軍的流民,轉而開始關注起了這支以前他們並不怎麼看好的刑天軍。

當得知刑天軍也開始招募兵卒的消息之後,於是便有些流民絡繹不絕的來到了刑天軍營外,要求投入到肖天健麾下當兵。

加上斥候們在外刻意的渲染,許多人都知道了刑天軍的飯要比起李自成營中的質量好許多,起碼能讓他們吃飽,這便讓刑天軍更具有了吸引力,一時間到刑天軍投軍的流民很快便多了起來。

對於這些來投的流民,刑天軍自然還是老辦法,要進行仔細的甄選,纔將其中青壯老實之人以及會些鐵木手藝的工匠們收入軍中,而對於那些帶着痞性的人,抑或是老弱之人,則一概不收,始終堅持走他們的精兵路線。

如此甄選之中,刑天軍居然還抓住了幾個城中賀人龍派出的探子,當即便將這些探子給梟首示衆,拋屍在了營門之外餵了野狗。

而對於刑天軍的招人這件事,李自成雖然不喜,但是也沒辦法,畢竟他沒理由只許他自己招兵買馬,卻不讓肖天健招兵買馬,而且他軍中儲糧有限,不像刑天軍那麼寬裕,開始來的時候,還能讓手下每天吃上兩頓飯,但是一旦招募的流民多起來之後,他的糧食便開始捉襟見肘了起來,不得不每日派出手下到周邊打糧,以此滿足他軍中對糧秣的需求,所以他胃口即便是夠大,也有點吃不下這麼多投軍的流民,只好看着刑天軍挑三揀四的收人,而一些被淘汰下來的流民轉而纔會又投入他的軍中。

不過李自成也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刑天軍選兵似乎並不全以身體強壯爲標準,其中不少人明明看着是身強力壯的,一看就是可以當戰兵的料,往哪兒一站,就虎彪彪的,沒成想也被刑天軍直接給淘汰出局,轉而投入到了李自成營中。

對於這種情況,李自成便私下理解爲肖天健是在特意的放低姿態,並不盡數搜刮壯漢入軍,而也留給他一部分。

對於李自成以及他麾下將領的疑惑,肖天健纔不會去給他們解釋的,這些被淘汰掉的青壯,其實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這些人在選兵的時候眼神閃爍,而且各個身上有一種油滑刁鑽的氣質,雖然看上去很彪悍,但是真的用了他們的話,這些人絕不是合格的士兵,臨戰之際又便宜就佔,沒便宜便丟傢伙逃,對於軍隊建設只有害沒有利可言,這些人刑天軍是不會要的,而李自成願意收下他們,他自然是管不着的。

表面上看李自成的兵馬壯大的很快,從他剛來的時候數千人,短短不足十天時間,便通過收容、裹挾流民,迅速的增長到了一萬五千多人,但是這裡面真正堪用的兵卒,卻只佔其中不足三成,其餘的皆爲老弱婦幼或者是奸猾之輩,根本不足以用其上陣使喚。

而刑天軍表面上雖然招募兵力不多,僅僅是招募了數百人,但是其中各種工匠便佔了一百多人,這些工匠以及他們的家人直接被編入到了輜兵營之中,而剩下的皆爲光棍青壯,稍加調教之後,便是能用之兵。

而原來的新兵營的那些新兵,在經歷過大石橋一戰的檢驗之後,也已經達到了戰兵的要求,回來之後,當即解散,將其打散補充入了戰兵各哨之中,使各哨戰兵數量都達到近二百人左右,雖然離肖天健最初定下的目標尚有一些距離,但是現在各哨的戰鬥力,也已經算是又邁上一個臺階了。

至於新招的兵卒,則照樣還是老規矩,直接編入新兵營之中進行操練,必須要使之達到要求之後,才能編入戰兵隊中,而做這種事,刑天軍到目前爲止已經是輕車熟路了,新兵營哨將劉寶和他手下三十多個教頭已經完全可以承擔起這樣的工作。

有了新兵營這個機制之後,刑天軍便不憂後即無兵了,新兵營可以說是一條流水線一般,將一批批新兵打造成堪用的戰兵,輸送給戰兵隊的各哨,始終可以保證戰兵營的戰力,不會因補充新手便出現戰力下滑的事情,這也是他們上陣之際,不容易被敵軍打垮的重要原因。

,!

第55章 改進意見第6章 陰溝翻船第24章 言而有信第59章 還歸第40章 收心第219章 倒戈第144章 大考第75章 是否君子第92章 炮襲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02章 最後堡壘第189章 土火箭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4章 打劫目標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68章 佈置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9章 入甕第14章 切磋第87章 有根有據第55章 改進意見第3章 重編2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88章 石冉第36章 鎩羽第59章 獻計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73章 生擒第2章 重編1第139章 紅石山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83章 再敗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3章 僥倖退敵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46章 火中取栗第45章 偷雞不成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75章 喪家之犬第41章 重編第25章 難民潮第9章 時局第44章 頭疼之事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83章 參謀部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63章 局面轉換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176章 貴客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76章 通州會戰5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54章 兩強之戰10第26章 奇襲澠池第43章 叛徒第31章 攻關受挫第44章 轉送民衆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9章 事敗第107章 屠城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75章 直逼襄陽第29章 再戰石橋第136章 負隅頑抗第4章 分兵而動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70章 再生一計第92章 棄卒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5章 重拾舊業第71章 拋車第142章 窮酸秀才第16章 劍指中原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69章 再戰再敗第149章 賜鞭第7章 誓師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90章 兵抵漢水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84章 喪家之犬第25章 鐵骨破軍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71章 驍將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44章 明挖牆腳1第172章 破局第172章 破局第66章 密旨
第55章 改進意見第6章 陰溝翻船第24章 言而有信第59章 還歸第40章 收心第219章 倒戈第144章 大考第75章 是否君子第92章 炮襲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02章 最後堡壘第189章 土火箭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4章 打劫目標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68章 佈置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9章 入甕第14章 切磋第87章 有根有據第55章 改進意見第3章 重編2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88章 石冉第36章 鎩羽第59章 獻計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73章 生擒第2章 重編1第139章 紅石山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83章 再敗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3章 僥倖退敵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46章 火中取栗第45章 偷雞不成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75章 喪家之犬第41章 重編第25章 難民潮第9章 時局第44章 頭疼之事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83章 參謀部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63章 局面轉換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176章 貴客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76章 通州會戰5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54章 兩強之戰10第26章 奇襲澠池第43章 叛徒第31章 攻關受挫第44章 轉送民衆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9章 事敗第107章 屠城第116章 血色江水第75章 直逼襄陽第29章 再戰石橋第136章 負隅頑抗第4章 分兵而動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70章 再生一計第92章 棄卒第172章 伏兵四起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5章 重拾舊業第71章 拋車第142章 窮酸秀才第16章 劍指中原第100章 山海關之役6第69章 再戰再敗第149章 賜鞭第7章 誓師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90章 兵抵漢水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84章 喪家之犬第25章 鐵骨破軍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71章 驍將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44章 明挖牆腳1第172章 破局第172章 破局第66章 密旨